中國最重要的含煤地層,含約占全國30%的煤炭資源量,其煤炭年產量約占全國55%。這是一套以海陸交替相為主的碎屑岩含煤地層,除分布於華北聚煤區外,西北聚煤區亦有零散分布。地質時代為晚石炭世至晚二疊世,南方的晚二疊世含煤地層大部分屬本含煤地層上部層位的同期沉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炭二疊紀含煤地層
- 外文名:Permo-Carboniferous coal-bearing stratum
- 學科:煤田地質學
- 時期:石炭二疊紀
- 地層:海陸交替相為主的碎屑岩
- 分布:華北聚煤區等
地層特徵,古生物特徵,形成條件,含煤情況,
地層特徵
石炭二疊紀含煤地層包括上石炭統、下二疊統及上二疊統下部,可統一划分為五個地層組(表1),在華北、西北均易鑑別對比。按照國際公認的古生物年代標準,太原組中、上部應劃歸下二疊統,但中國在太原組中對石炭系、二疊系界限的具體劃定工作尚不充分,現該組仍全按上石炭統處理。
本溪組據遼寧省本溪市標準剖面命名。在遼寧東部,全組系一套海陸交替相砂岩、泥岩、泥灰岩沉積,夾煤線。其底部以一層厚度小於10m的鋁鐵質岩假整合於中奧陶系古風化殼之上。全組總厚度為60~210m。泥灰岩中產出類、腕足類等化石,可劃分為Eostaffella(下部)及Fusulina-Fusulinella(上部)兩個類化石帶。在華北各地,底部的鐵鋁質岩普遍發育,通常把下部以褐鐵礦為主的鐵質岩稱為山西式鐵礦,上部以鋁土為主的岩層稱為G層鋁土礦。其上的海陸交替相沉積,在太原西山稱為畔溝段, 產類Fusulina等化石; 相當於遼東Eostaffella類化石帶的層位在華北並不發育,而且華北整個本溪組自東而西變薄,至晉西、豫西缺失上部,僅保留鐵鋁質岩,到陝北、內蒙古伊克昭盟鄂爾多斯煤田深部,本溪組全部尖滅缺失。該區以西的寧夏、甘肅,與本溪組相當的地層為羊虎溝組,主要為海陸交替相砂岩、泥岩、泥灰岩沉積,夾薄煤層數層,全組厚度百至千餘米,不整合於上寒武統之上,產出植物Conchophyllum等化石。
表1 石炭二疊紀含煤地層名稱一覽表
統一名稱 | 地 方 名 稱 (部 分) | ||||||||||
寧夏 | 內蒙古 大青山 | 北京 | 河北 唐山 | 遼寧 本溪 | 山東 淄博 | 江蘇 徐州 | |||||
二 疊 系 | 上 統 下 部 | 上石盒子組 | 窯 溝 組 | 上 石 葉 灣 組 | 紅 廟 嶺 組 | 古 冶 組 | 彩 家 組 | 上 石 盒 子 組 | 孝婦河段 | 夏△ 橋 組 | |
奎山段 | |||||||||||
萬山段 | |||||||||||
下 統 | 下石盒子組 | 大 黃 溝 組 | 下 石 葉 灣 組 | 楊 家 屯 群 | 陰 山 溝 組 | 唐 家 莊 組 | 黑 山 組 | ||||
山西組 | 山△ 西 組 | 雜△ 懷 溝 組 | 岔△ 兒 溝 組 | 大△ 苗 莊 組 | 柳△ 塘 組 | 淄△ 川 組 | 小△ 湖 組 | ||||
石 炭 系 | 上 統 | 太原組 | 太△ 原 組 | 拴△ 馬 樁 組 | 灰△ 峪 組 | 趙各莊組△ | 黃△ 旗 組 | 博△ 山 組 | 屯 頭 組 | ||
開平組△ | |||||||||||
本溪組 | 羊△ 虎 溝 組 | 佘 太 組 | 本 溪 組 | 唐 山 組 | 本 溪 組 | 章 丘 組 | 本 溪 組 |
△含煤組。
該組地質時代長期被定作晚石炭世維斯發期(Westphalian),但在本溪地區從其近底部層位採獲了Linoproductus腕足類,Sublepidodendron亞鱗木屬植物等化石,故部分地區的本溪組可能還包括了早石炭世韋憲(Visean)晚期至納繆爾(Namurian)期的沉積。
太原組標準剖面在山西省太原市西山月門溝。在標準剖面地點,太原組為海陸交替相沉積,自下而上分作三段,①晉祠段,由砂岩、凝灰質砂岩、粉砂岩、泥岩、石灰岩夾煤層組成,段厚24~25m。其最底部是一層3~8m厚的砂岩,稱晉祠砂岩;上部的薄層泥質灰岩稱吳家峪灰岩。段內產出動、植物化石,重要分子有類Triticites等;②毛兒溝段,由石英砂岩、凝灰岩、粉砂岩、泥岩和泥灰岩組成,夾煤層,段厚46~49m,包括底部的七里溝砂岩及廟溝灰岩、毛兒溝灰岩、斜道灰岩等標誌岩層,段內含豐富的動、植物化石,重要的有類Pseudoschwagerina等;③東大窯段,由泥岩、粉砂岩、砂岩及薄層石灰岩、菱鐵礦、煤層組成,段厚19~37m,頂部的東大窯灰岩常相變為泥質、矽質、 粉砂質及菱鐵質海相岩層, 段內產類Pseu-doschwagerina等大量動植物化石。
華北、東北及陝西渭北地區的太原組,與太原西山的基本特徵大體相同。從大範圍講,石灰岩層自東向西,由南而北層數減少、厚度減薄。
河南及華東地區的太原組,仍包括三個岩段,下段為泥質灰岩夾煤層;中段為砂岩、泥岩,夾石灰岩及薄煤層;上段為石灰岩、燧石灰岩,夾砂岩、泥岩及煤層。
內蒙古大青山一帶的太原組,為純陸相沉積,以砂岩、礫岩等粗碎屑岩為主,夾粉砂岩、泥岩、碳質泥岩及煤層,產出植物化石。在鄂爾多斯煤田深部,太原組以砂岩、粉砂岩、泥岩為主,局部含薄煤層,厚度不超過50m。
寧夏、甘肅一帶的太原組,以海陸交替相砂岩、泥岩夾煤層、薄層灰岩為主要岩性組合,厚度數十米至百米不等,變化大,含煤數層至十餘層,產出動、植物化石, 重要的有類Rugosofusulina, 腕足類Dicty-oclostus等。
關於太原組的時代,中國長期以來定作晚石炭世,但據世界上公認的標準, 僅有其下部含類Triticites化石帶的晉祠段可以歸入石炭紀; 其中、 上部含類Pseudoschwagerina化石帶的層位,應劃歸早二疊世。
山西組標準剖面在山西省太原市西山,為一套陸相或過渡相沉積,岩性為泥岩、砂岩,夾煤層、菱鐵礦層及薄層石灰岩。組厚27~56m。其底部以北岔溝砂岩底面與太原組為界; 頂面則與下石盒子組底部駱駝脖子砂岩底面為界。組內產豐富的植物化石,大部為中期華夏植物群A期的分子,並有雙殼類Dunbarella,腹足類Bucanopsis,腕足類Lingula等動物化石。華北絕大部分地區及寧夏、甘肅等地的山西組,其岩性、岩相基本與太原西山相仿,到北部的北京—承德—通化一線以北,山西組岩石顆粒明顯變粗,以粗粒砂岩為主,仍夾煤層;到南部的河南、華東地區,山西組以泥岩、細砂岩為主,產出較豐富的動、植物化石,重要的有類Parafusulina、Rugosofusulina,腕足類Chonetes、Lingula等。內蒙古大青山區的雜懷溝組,下部為砂岩,礫岩,上部為泥岩、粉砂岩夾煤層,組厚40~70m,大致屬山西組同期沉積。
下石盒子組據山西省太原市東山石盒子溝標準剖面命名,為一套不含可採煤層的陸相砂岩、泥岩岩組,除下部岩層呈灰色色調外,中、上部基本為紅色及雜色色調。在安徽淮南(見淮南煤田),下石盒子組底部為灰白色中、粗粒石英砂岩,其上為泥岩、鮞狀泥岩、細砂岩,夾煤層,組厚100~150m,產出中期華夏植物群B期植物化石,局部產Lingula腕足類化石。大致以隴海鐵路為界,路北的石盒子組基本屬非含煤組,路南為含煤組,是淮南、淮北、徐州、平頂山等煤田的重要開採對象。
上石盒子組據山西省太原市東山石盒子溝標準剖面命名。在隴海鐵路以北,華北各地均為一套不含煤的陸相紫紅色、雜色砂岩、頁岩組。隴海鐵路以南的河南、皖北及蘇魯交界地區,上石盒子組連續沉積於下石盒子組之上,其上連續沉積著石千峰組紅色砂、泥岩層,全組亦由砂岩、泥岩組成,厚400~600m。其中、下部以灰、黑色調為主,含煤層,愈往南部含煤性愈高;上部以紅色、雜色色調為主,不含可採煤層,產晚期華夏植物群A期植物分子,在局部地點還產Lingula腕足類化石。
古生物特徵
中國北方的石炭二疊紀含煤地層中,植物化石分布廣,演化過程比較清楚;動物化石受環境限制,主要分布於石炭紀的海相岩層中,二疊紀僅有少量門類分布在局部地區和層位中。
動物本溪組、太原組、山西組都產出海相動物化石,尤以太原組所含的門類最多,有頭足類、腹足類、腕足類、雙殼類、珊瑚類、類、海石合類、牙形石類等;本溪、山西兩組的動物化石個體少,且只分布在局部地區。類是劃分、對比該三組地層的重要化石,已建立四個帶(見表2)。其中,Triticites帶又進一步分為兩個亞帶: Montiparus umbinoplicatus亞帶(下)及Tritites simplex亞帶(上)。在二疊系中,受沉積環境控制,濱海相岩層中的類、腕足類、腹足類、雙殼類、牙形石類等化石,僅見於山西組;而下、上石盒子組僅於局部地段少數層位見到Lingula腕足動物化石,代表一種近海的半鹹水環境。
植物以石松綱、真蕨綱、科達目為主,種子厥綱、有節類次之,到晚二疊世時,石松綱、科達目逐漸減少,而銀杏綱、蘇鐵綱及松柏綱相繼出現(圖1)。各組地層各有其植物組合。本溪組的植物屬於唐山貝葉—盔鱗木植物組合(即Conchophyllumrichthofenii-Lepidodendron galeatum組合),主要分子還有Neuropteris gigantea,N.kaipingiana,Linopterisbrongniartii,Lepidodendron oculus-felis等,其中大部分分子均系歐美植物地理區維斯發(Westphalian)期常見分子,僅貓眼鱗木(Lepidodendron oculus-felis)等少數屬種為東亞所有,表明華夏植物地理區在維斯發期已具雛形。太原組、山西組、下石盒子組,上石盒子組,以及和石千峰組同時代的南方晚二疊世含煤地層中的植物化石,均具有東亞華夏植物地理區特徵,稱為華夏植物群,這也是中國最重要的一個造煤植物群。
形成條件
包括古地理與古氣候。
古地理晚石炭世至二疊紀末,中國北方為一東寬西窄、近東西向延展的沉積盆地,陰山和秦嶺兩個隆起區在北、南兩側夾持,盆地向東朝太平洋敞開,向西經河西走廊,向南穿越西秦嶺分別與新疆、青海的古海盆聯通(圖2)。總體上,盆地由石炭紀的海浸演變為二疊紀海退,在廣闊的濱岸地帶形成了豐富的煤炭資源。盆地以鄂爾多斯隆起為界,分為華北及西北兩部分。東部的華北地區沉積不厚,沉積物穩定性好;西部的西北地區沉積厚且變化大,中間的隆起區僅沉積了太原組以上地層,厚度小且含煤性極差。秦嶺和陰山是盆地的陸屑供給區,在陰山隆起區內,有若干小型山間盆地分布。
古氣候根據華夏植物群推測,當時中國北方正處於赤道附近的熱帶地區,炎熱潮濕,具有良好的植物生長條件。但自早二疊世晚期開始,乾旱氣候由北而南控制了北方大部地區,其南界大致沿隴海鐵路一線。到晚二疊世晚期,乾旱氣候控制範圍進一步擴大到整個北方。
含煤情況
在石炭二疊紀含煤地層中,山西組在中國北方均含可採煤層,厚度一般在5~10m之間,比較穩定。太原組在安徽淮北一河南平頂山一線以北,亦普遍含可採煤層,其厚度由北向南逐漸遞減,大部分地區約在2~10m間;在陰山南側,即遼西、冀北、晉北以及寧夏賀蘭山地區,煤層累積厚度10~30m。下石盒子組主要在隴海鐵路線以南有可採煤層,路北僅局部地點有厚1m左右的煤層;以靠南的安徽淮南,河南確山的煤層為最厚,可達10m以上。上石盒子組可採煤層主要分布於安徽淮北—河南許昌一線以南,以北僅零星地段達可采厚度; 煤層最厚處亦在偏南的安徽淮南,河南確山、平頂山等地。
在中國整個北方,石炭二疊紀沉積盆地中,厚煤帶集中於北、南兩側,即冀北—晉北—賀蘭山帶(北帶)及淮南—平頂山帶(南帶)。兩帶中,石炭二疊紀可採煤層總厚度可達20m以上; 另在盆地以北的大青山區,石炭二疊紀山間盆地中,煤層總厚亦可達30~50m,惟灰分高,煤質差。鄂爾多斯地區深部,石炭二疊紀煤層並不發育。
中國北方石炭二疊紀的煤種一般為煙煤及無煙煤,煙煤牌號均在氣煤以上,無煙煤分布區常有後期岩漿活動。總體講,太原組中煤的硫分偏高,二疊紀煤的硫分一般較低。
石炭二疊紀在中國北方形成了不少重要煤田,已經大規模開發的礦區很多,包括開灤、平頂山、陽泉、潞安、晉城、西山 (、峰峰、淮南、淮北、兗州礦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