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學史
2003年,羊耳菊歸入了羊耳菊屬(Duhaldea DC.),接受名為Duhaldea cappa。
形態特徵
亞灌木。根狀莖粗壯,多分枝。莖直立,高70-200厘米,粗壯,全部被污白色或淺褐色絹狀或棉狀密茸毛,上部或從中部起有分枝,全部有多少密生的葉;下部葉在花期脫落後留有被白色或污白色棉毛的
腋芽。葉多少開展,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中部葉長10-16厘米,有長約0.5厘米的柄,上部葉漸小近無柄;全部葉基部圓形或近楔形,頂端鈍或急尖,邊緣有小尖頭狀細齒或淺齒,上面被基部疣狀的密糙毛,沿中脈被較密的毛,下面被白色或污白色絹狀厚茸毛;中脈和10-12對側脈在下面高起,網脈明顯。
頭狀花序倒卵圓形,寬5-8毫米,多數密集於莖和枝端成
聚傘圓錐花序;被絹狀密茸毛。有線形的
苞葉。總苞近鐘形,長5-7毫米;總苞片約5層,線狀披針形,外層較內層短3-4倍,頂端稍尖,外面被污白色或帶褐色絹狀茸毛。小花長4-5.5毫米;邊緣的小花舌片短小,有3-4裂片,或無舌片而有4個退化
雄蕊;中央的小花管狀,上部有三角卵圓形裂片;冠毛污白色,約與管狀花花冠同長,具20餘個糙毛。瘦果長圓柱形,長約1.8毫米,被白色長絹毛。
此廣布的種外形略似
艾納香屬的一些種。常見的另有兩個變型:①葉較寬大,有波狀淺齒;②分枝較多,葉較小,頭狀花序較小(總苞長5毫米)。
生長環境
生於亞熱帶和熱帶的低山和亞高山的濕潤或乾燥丘陵地、荒地、灌叢或草地,在酸性土、砂土和粘土上都常見,海拔500-3200米。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四川、雲南、貴州、廣西、廣東(排牙山(張壽洲等5083)、葵涌(王國棟等7253)、梧桐山(深圳考察隊1638))、江西、福建、浙江等地;也分布於越南、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印度等地。
生長習性
羊耳菊花期6-10月,果期8-12月。
在中國貴州,羊耳菊一年內的生育期為270-290天,即從3、4月初到12月底。可將羊耳菊的生長周期劃分為4個時期,分別為出苗期、展葉期、花期和果期。花期和果期之間有明顯的重疊交叉現象。
出苗期:羊耳菊種子4月中旬進行播種,播種後13-20天內開始出苗,出苗不整齊,前後大約有1個月的時間。
展葉期:從種子出苗後長出第一對真葉到葉片停止生長,前後約129-143天。在此期間內羊耳菊植株生長迅速。
開花期:當羊耳菊植株株高達到20厘米時,可開花。各植株開始開花時間不一致,差距甚大,而花期差距很小,花期約延遲達到53天,但主要集中在9月上旬至11月下旬。
結果期:羊耳菊植株從11月中旬開始結果,果期受到花期的影響,延續達35天。在此期間,植株生長緩慢甚至停止生長,部分葉片由邊緣到中心開始發黃、有斑點、乾枯、掉落。
繁殖方法
一般繁殖方式包括種子繁殖和分株繁殖。
主要價值
羊耳菊全草或根供藥用,味苦微辛,無毒,入肝、肺、脾、胃經,具有祛風散寒、行氣利濕、解毒消腫的功效,主治散寒解表、行氣止痛、祛風消腫等功效。主治風寒感冒、月經不調、神經性頭痛、風濕痹痛、血吸蟲病等。在中國廣西中獸醫也用治牛的痢疾。在中國廣西中獸醫用治牛的痢疾。
保護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