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附生草本,很小,常成叢生長。假鱗莖近圓柱形,長7-14毫米,直徑約3毫米, 平臥,新假鱗莖發自老假鱗莖近頂端的下方,彼此相連線而匍匐於岩石上,頂端具1葉。葉橢圓形或長圓形,堅紙質,長1-2(-3)厘米,寬5-8毫米,先端渾圓或鈍,基部驟然收狹成柄,有關節;葉柄長3-6毫米。花葶長2-4厘米;花序柄扁圓柱形,兩側具狹翅,下部無不育苞片;總狀花序長1-2厘米,通常具2-3朵花;花苞片很小,狹披針形,長1-1.8毫米;花梗和子房長8-9毫米;花淡綠色;萼片線狀披針 形,長5-6毫米,寬1.2-1.4毫米,先端鈍,邊緣常外卷,具1脈;花瓣狹線形,長5-6毫米,寬約0.3毫米;唇瓣近長圓形,中部略縊縮而呈提琴形,長4-5毫米,上部寬2.5-3毫米,先端近截形並微凹,凹缺中央有時有細尖,基部無胼胝體但略增厚;蕊柱長3-3.5毫米,稍向前彎曲,上端有狹翅。蒴果倒卵形,長6-7毫米,寬3-4毫米;果梗長6-7毫米。花期9-10月,果期次年5-6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300-1400米林中或蔭蔽處的石壁或岩石上。
分布範圍
主要價值
藥用部位::全草。
保護級別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Ⅱ,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近危(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