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捻轉血矛線蟲病

由於異地遷徙、環境差別等因素的刺激,對當地疾病表現出易感性。捻轉血矛線蟲病既是反芻牲畜毛圓線蟲病的主要病原,又是一種對綿羊危害比較嚴重的傳染性寄生蟲病。另外,荷蟲量的高低與很多因素有關,如宿主免疫力、畜種、溫度、驅蟲時間、飼養管理措施等。如何才能有效地降低宿主體內的寄生蟲數量,減少疾病的發生,筆者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羊捻轉血矛線蟲病
  • 病原:反芻牲畜毛圓線蟲病的主要病原
  • 危害對象:對綿羊危害比較嚴重寄生蟲病
  • 因素:畜種、溫度、驅蟲時間
流行病學,症狀,剖檢表現,診斷,防治,科學飼養,加強糞便管理,治療,討論,

流行病學

羊的捻轉血矛線蟲在我國草地牧區普遍流行,可引起羊貧血、消瘦、慢性消耗性症狀,並可引起死亡,給養羊業帶來嚴重損失。
本病以丘陵山地牧場的羊易感,特別在曾被 該病原污染過的草場放牧。本病流行季節性強,高發季節開始於4月青草萌發時,5~6月達高峰,隨後呈下降趨勢,但在多雨、氣溫悶熱的8~10月也易暴發。據筆者對幾個牧場的調查,發現該病都在8月底9月初悶熱多雨氣候易暴發流行,每年都給養殖戶帶來不同程度的經濟損失。

症狀

急性型以肥壯羔羊突然死亡為特徵,死亡羊眼結膜蒼白,高度貧血。亞急性羊的特徵是顯著貧血,結膜蒼白,下頜間和前胸腹下水腫,身體逐漸衰弱,被毛粗亂無光,放牧時落群,甚至臥地不起,下痢與便秘交替發生。若治療不及時,多轉為慢性。慢性型病羊症狀不明顯,主要表現消瘦,被毛粗亂,體溫一般正常,在放牧時發病羊中,發現早期大都是以肥壯羔羊突然死亡為特徵,以後病羊便出現亞急性症狀。

剖檢表現

急性死亡的8隻羊真胃內有大量紅白相間的毛髮狀線蟲,長度為15~30 mm,外觀著色很特別,真胃黏膜有嚴重的大面積出血症狀,其它臟器沒有明顯的病理變化,感染率100%。

診斷

根據本病的流行情況和臨床症狀,特別是死羊剖檢後,可見真胃內有大量紅白相間的捻轉血矛線蟲,便可確診。

防治

根據不同流行病的特點,一般春、秋兩季 各進行一次驅蟲。
牧地和飲水衛生不在低溫潮濕的地方放牧,不在清晨、傍晚或雨後放牧,不讓羊飲死水、積水,而飲乾淨的井水 或泉水。有條件的地方,實行有計畫的輪放。

科學飼養

加強飼養管理,淘汰病弱羊只,合理補飼精料,增強羊的抗病能力。

加強糞便管理

每年兩次清理羊圈舍,將糞便在適當 地點堆積發酵處理,消滅蟲卵和幼蟲,特別注意不要讓沖洗圈舍後的污水混入飲水,圈舍適時藥物消毒。

治療

發病後用鹽酸左旋咪唑,按2.5 mg/kg體重,對整群羊普遍肌注驅蟲。用敵百蟲片壓碎70 mg/kg拌入精料飼餵。並用阿丙二合一乳懸劑每隻大羊3mL口服。

討論

在發病羊群中屠宰肉羊87隻,其中62隻真胃內檢出有捻轉血矛線蟲,感染率71%,對該群剩餘的150隻大羊套用阿丙二合一乳懸劑口服後,間隔15天后,屠宰20隻肉羊,均未發現胃內有蟲體。
筆者發現該病羊都發生於群體放牧的綿羊,農戶散放,小規模的羊只卻很少發生。這與放養的條件有關,散養的羊 放養條件好,供採食的飼草較為充足,體質好,抗病力較強,接觸外界疾病的機會少,而群牧綿羊,由於數量多,採食的飼 草相對不足,造成某些羊體質較差,抗病力下降,感染疾病的機會較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