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情概況
特色農業
羊場鎮萬畝大壩土地肥沃、水源豐富,又地處雲霧山腳,土壤氣候得天獨厚,是貴州省農科院選定的優質米示範基地之一。隨著產業結構調整的進一步深化,羊場鎮已逐漸發展成為以發展優質米生產及農副產品加工為龍頭、以小城鎮建設為新的經濟成長點的對外開放經濟重鎮,優質米、稻田養魚、竹蓀、優質茶等特色產業正在發展壯大。年產優質大米5000噸,綠茶1.5萬斤、苦丁茶6000斤。
羊場鎮氣候資源
羊場鎮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無霜期長,具有明顯的
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特徵,年平均氣溫19℃,無霜期271天,年降雨量1069.5毫米,平均海拔1280M,全鎮地貌以山地、
丘陵為主,地形坡狀起伏,適宜於發展立體觀光農業和多種經營。植物品種繁多,林、牧、草和名貴中藥材資源豐富。林灌覆蓋率達40%,生態環境優美,旅遊資源開發潛力大。有清澈見底的10公里灣灘河,沿河兩岸楊柳、翠竹相映成趣;有雄偉壯麗的營盤山及上百年的古蒼松蒼柏;有怪石林立的翠微石林,有晨鐘寶剎的翠微寺;有田間河畔的布依山歌;有豐富多彩的民俗民間活動;有即將修建的梘槽沖湖等。
羊場鎮基礎設施
鎮政府所在地有日供水量1500噸人畜飲水廠,全鎮80%以上的農戶用上了清潔衛生的
自來水,農田水利設施日趨完善,實現了村村通公路,柏油路通鎮,已建成加密電視網站,城鄉電視覆蓋率達100%;實現了村村通程控電話,村村可用移動、聯通手機,通信極為方便,全鎮農戶用電率100%,精神文明活動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有較為完善的金融、醫療等設施。
羊場鎮城鎮建設
羊場鎮黨委、政府求實創新、開拓進取、加大經濟建設力度,搶抓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機遇,結合本鎮的實際情況,制定了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科技含量大、功能齊全、近期有重點、遠期有目標的《羊場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有鮮明地方特色的《羊場鎮小城鎮建設規劃》,小城鎮建設已進入實質性階段。羊場鎮將是一個實施農、工、商一體化,以發展生態農業、農副產品加工業及地方服務業為主要職能的小城鎮。近年來,羊場鎮加強了城鎮交通道路建設及市場建設,改造了境內的羊甲路段,逐漸將單一帶狀形的集鎮道路改變為複式網狀建設,羊場鎮糧油集貿綜合市場已動工,一個新興的農貿重鎮已初見端倪。
羊場鎮得益於其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及其稻田生產優勢,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羊場鎮國民經濟和社會各方面發展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經濟總量迅速增加,城鎮規模成倍增長。羊場鎮為原南部片區兩鄉一鎮政府所在地,又是龍里、貴定、惠水三縣的交界處,是人、物的匯集場所,現有的大牲畜交易市場每場交易量達200頭,據統計2004年農副土特產品年交易量達到3000噸,大牲畜年交易量達12000頭,隨著
農副產品綜合批發市場的落成,農副產品的交易規模將成倍增長。據測今年羊場鎮集貿綜合市場農副土特產品年交易量將達到39479噸(其中:優質大米26000噸,農資產品2637噸,日雜生活用品1962噸),大牲畜年交易量將達20000頭。年交易總額可達68883萬元,其中:農資類產品年交易總額1962萬元,日雜生活用品年交易額1451萬元。
教育文化
羊場鎮黨委政府重視教育、人民民眾支持教育,全鎮國小在校生2174人、國中在校生836人,15周歲初等教育完成率達98.5%。羊場鎮初級中學先後被評為州級繼續教育工程示範學校、貴州省普及中國小實驗教學示範學校和國家重點課題“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的實驗與研究”學校。甲級村衛生室覆蓋率達50%,村衛生室覆蓋率達80%,共創辦文明新村點20個,全鎮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日趨完善的基礎設施、日益深化的產業結構調整及項目的集聚和輻射能力,未來的羊場鎮將是一個以優質米、茶、農副產品批發為中心,發展生態農業,集休閒度假、購物為一體的物流集散地和人流接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