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聖保羅大教堂

羅馬聖保羅大教堂

城外聖保祿大殿位於義大利羅馬,是羅馬天主教的四座特級宗座聖殿之一。另外三座為聖若望拉特朗大殿、聖伯多祿大殿及聖母大殿。城外聖保祿大殿由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下令建立,而這座教堂就建於聖保羅埋葬地的上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馬聖保羅大教堂
  • 外文名 San Paolo Fuori le Mura
世界文化遺產,發展歷史,

世界文化遺產

遺產名稱:羅馬歷史中心,城中享有治外法權的羅馬教廷建築和城外的聖保羅教堂
Historic Centreof Rome,the Properties of the Holy See in that City EnjoyingExtraterritorial Rights and San Paolo Fuori le Mura
入選時間:1980年(1990年擴大範圍,與梵蒂岡共有)
遴選依據:文化遺產(i)(ii)(iii)(iv)(vi)
地理位置:N41 53 24.8 E1229 32.3(羅馬歷史中心)
N41 53 09.4 E1230 24.1(梵蒂岡拉特拉諾的聖喬凡尼教堂(大教堂, 拉特朗大殿, 建築附加物, 連廊))
N41 53 50.2 E1229 56.7(聖母大教堂(大教堂,建築附加物))
N41 53 22.5 E1228 12.7(特拉弗斯特列地區的聖卡利斯托宮)
N41 53 48.4 E1228 18.5(坎塞勒里亞宮)
N41 54 14.6 E1229 01.6(西班牙廣場的傳信部宮殿)
N41 53 49.0 E1228 39.9(馬菲宮(德拉皮尼亞宮))
N41 54 10.7 E1227 38.5(勸化信仰宮)
N41 54 09.7 E1227 32.5(Palazzo detto dei Propilei)
N41 54 10.4 E1227 49.8(皮奧宮)
N41 53 53.1 E1227 29.6(賈尼科洛建築)
N41 54 03.7 E1227 21.9(教義部宮殿)
N41 51 31.6 E1228 34.6(城外的聖保羅教堂)
遺產編號:91
羅馬(義大利語:Roma)是義大利的首都,義大利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羅馬帝國的發祥地,因建城歷史悠久而被暱稱為“永恆之城”。羅馬位於義大利半島中西部,市中心面積有1200多平方公里。羅馬是天主教的中心,有700多座教堂與修道院,7所天主教大學,市內的梵蒂岡是天主教教宗和教廷的駐地。羅馬與佛羅倫斯同為義大利文藝復興中心,由於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少數沒被戰火波及的城市之一,現今羅馬市中心仍保存有相當豐富的文藝復興與巴洛克風貌。
羅馬歷史中心區、城內教庭管轄區和聖保羅大教堂作為文化遺產,簡稱羅馬歷史中心區,位於義大利羅馬市和梵蒂岡教皇國全境,1980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依據標準(i)(ii)(iii)(iv)(vi)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聖保羅大教堂作為羅馬歷史中心區的一部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根據神話傳說,羅馬城由羅穆盧斯和瑞摩斯於公元前753年修建。羅馬首先作為羅馬共和國的首都,後來是羅馬帝國的都城,再後來到了公元4世紀,這裡則成了整個基督教世界的中心。1990年,這個世界遺產地的範圍擴大到了羅馬八區的城牆。該文化遺址包括了一些著名的古代建築,例如:古羅馬廣場、奧古斯都的陵墓、哈德良的陵墓、萬神殿、圖拉真柱、馬可·奧里利烏斯柱,以及羅馬教皇的許多宗教和公共建築。

發展歷史

羅馬聖保羅教堂(義大利語:Basilica di San Paolo fuori le Mura)是羅馬天主教的四座特級宗座聖殿之一,因為該教堂是距市區最遠的一座,遠在昔日羅馬城之外,也稱“城外聖保祿大殿”。在城外聖保祿大殿前的門廊是教堂於十九世紀重建時建的。而二十世紀的大門就包含了舊教堂正門的元素。大門的右面是聖門(只在紀念日開放)。此外,新教堂也保留了舊教堂的結構(一個中殿及四條走廊)。教堂中殿的八十根柱子及精緻的天花板建於十九世紀。舊教堂在發生火災後,只留下了內部的後殿。這後殿的馬賽克為卡瓦利尼(Pietro Cavallini)的作品,這些馬賽克在火災時被嚴重破壞。而新教堂內五世紀的馬賽克都是舊教堂在發生火災後留下的。此外,在舊教堂內的圓柱上都有歷代教宗肖像的浮雕。
城外聖保祿大殿的南邊為修道院,這修道院曾被稱為“中世紀其中一座最漂亮的建築物”。修道院擁有不同形狀的雙柱,而有些柱子則鑲入了金色及其他顏色的馬賽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