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蘭·巴爾特文集/符號學歷險

羅蘭·巴爾特文集/符號學歷險

《羅蘭·巴爾特文集/符號學歷險》是2008年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羅蘭·巴爾特 。

基本介紹

  • 書名:羅蘭·巴爾特文集/符號學歷險
  • 作者羅蘭·巴爾特 
  • 譯者李幼蒸
  • ISBN:7300088325    9787300088327
  • 定價:29.80 元
  • 出版社: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1-1
內容提要,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提要

這部選編實際上包括兩大部分內容:敘事符號學的原理和實踐,以及根據符號學方法對歷史思想和現代文化進行的意義構成分析(包括古典修辭學史的構成分析)。   本書各篇均為作者講稿輯錄,顯示出師生對話的文體和風格。換言之.講演者作為結構主義“作者”,甚至於是通過講述過程來呈現其本人思想探索歷程的,其講課過程,也即思想創造過程,也就自然流露出任何精神創造初始階段中所含有的探索性或“冒險性”(指對傳統、主流、權威的批評和違離部分)。   收入本書的各篇文字,多為羅蘭·巴爾特在各相關論題領域內的“開山之作”,作者在各篇中特別表現出了如何根據新的視角來處理舊的論題的構想和嘗試
本書是作者故世後,由其好友哲學家兼專職編輯弗朗索瓦·瓦爾選編的。這部選集不僅內容較為豐富全面,而且編選精當,便於讀者系統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所以在1985年出版後相當流行,並被譯成多種文字。

作者簡介

羅蘭·巴爾特,法國著名結構主義文學理論家與文化評論家。其一生經歷可以大致劃分為三個階段:媒體文化評價期(1947-1962)、高等研究院教學期(1962-1976),以及法蘭西學院講座教授期(1976-1980)。他和存在主義大師特薩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法國文學思想界前後輝映,並被公認為蒙田以來法國最傑出的散文大家之一。
羅蘭·巴爾特在法國開創了研究社會、歷史、文化、文學深層意義的結構主義和符號學方法,發表了大量分析文章和專著,其豐富的符號學研究成果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性。巴爾特的符號學理論,從嶄新的角度,以敏銳的目光,剖析了時裝、照片、電影、廣告、敘事、汽車、烹飪等各種文化現象的“記號體系”,從而深刻地改變了人們觀察和認識世界及歷史的方式。晚期巴爾特對當代西方文化和文學的思考進一步深化,超越了前期結構主義的立場,朝向有關意義基礎、下意識心理、文學本質等後結構主義和解構主義認識論問題的探討。
羅蘭·巴爾特對於西方未來學術和文化的發展,影響深遠。其學術遺產對於非西方文化思想傳統的現代化發展,也具有極大的啟發意義。他的思想和研究領域寬廣,其作品適合於關心人文科學各領域、特別是文學理論領域的廣大讀者研讀。

目錄

導論
Ⅰ.原理篇
舊修辭學——記憶術
敘事結構分析導論
行動序列
Ⅱ.領域篇
索緒爾、記號和民主
意義的調配
社會學和社會邏輯——關於列維-史特勞斯的兩部近著
廣告信息
物體語義學
符號學和城市規劃
符號學和醫學
Ⅲ.分析篇
敘事結構分析——關於《使徒行傳》第10~11章的分析
與天使摔跤——《創世記》第32章第23~33節的文本分析
愛倫·坡一則故事的文本分析
附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