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叢書信息,
內容簡介
《明室》一書是作者應《電影手冊》雜誌之邀寫成的,在攝影評論界聲譽卓著。巴爾特在書中選了十幾幅過去的和當代的、著名的和無名的照片,穿插在文本之中,作為評說的對象。在書中,巴爾特不討論攝影師與照片之間的關係,而以觀看照片的人與照片之間的互動為考察的中心,構築了自己關於攝影的理論框架。他把照片的意義分成兩個部分:意趣(Studium)和刺點(Punctum)。前者是攝影師通過作品向觀眾所展示的可以理解和交流的文化空間;而後者則是照片中刺激和感動人的局部與細節,也即讓人為之著迷和瘋狂的地方。
巴爾特對攝影的思考經歷了從符號學結構主義到現象學的轉變。作者在本書中提出的許多觀點已經不局限於攝影這個討論對象,而是突破到更大的文化領域,尤其在文化與社會的關係上,發人深省。同時,《明室》與其說是一篇討論攝影的論文,不如說是巴爾特自己的情感大寫意,在該書的字裡行間,瀰漫著作者濃厚的情感體驗,這也正是《明室》別具一格的地方。
作者簡介
羅蘭·巴爾特,法國著名結構主義文學理論家與文化評論家。其一生經歷可以大致劃分為三個階段:媒體文化評論期(1947-1962)、高等研究院教學期(1962-1976),以及法蘭西學院講座教授期(1976-1980)。他和存在主義大師薩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法國文學思想界前後輝映,並被公認為蒙田以來法國最傑出的散文大家之一。
羅蘭·巴爾特在法國開創了研究社會、歷史、文化、文學深層意義的結構主義和符號學方法,發表了大量分析文章和專著,其豐富的符號學研究成果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性。
目錄
上篇
1 攝影的特性
2 難以歸類的攝影
3以感動為出發點
4 操作者、幽靈和觀眾
5 被拍照的人
6 觀眾:趣味參差不齊
7 攝影像意外
8 無拘無束的現象學
9 二元性
10 意趣和刺點
11 意趣
12 傳遞信息
13 繪畫
14 出其不意
15 攝影的意義
16 令人嚮往
17 一元的照片
18 意趣與刺點共存
19 刺點:局部特徵
20 並非刻意為之的特徵
21 頓悟
22 事後和寧靜
23 “盲畫面”
24 推翻前言下篇
25 一天晚上
26 歷史像分界線
27 辨認
28 溫室庭園裡的照片
29 小女孩
30 阿莉阿德尼
31 家庭,母親
32 “這個存在過”
33 曝光意念
34 光線,色彩
35 驚愕
36 證實
37 停滯
38 平靜的死亡
39 時間有如刺點
40 私生活/公眾生活
41 仔細觀察
42 相像
43 家族
44 明室
45 神情
46 眼神
47 瘋狂,憐憫
48 被馴化了的攝影
譯後記
附論
叢書信息
羅蘭·巴爾特文集 (共13冊), 這套叢書還有 《小說的準備》,《中性》,《符號學歷險》,《顯義與晦義》,《如何共同生活》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