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羅建才
- 字號:字玉生
- 出生地:香山縣斗門鄉
- 出生時間:1913
- 去世時間:1940年7月
- 主要成就:抗日戰士
- 乳名:買丁
簡介,思想進步,立志為國,解救鄺任生,投身共產黨,辦理報刊、國小宣揚革命,執行任務犧牲,
簡介
羅建才自小聰明好學,思路較廣,理解能力較強。少年時代他在當時進步教師趙夢虞開辦的育才國小讀書,經常閱讀梁啓超、康有為的新思維文章和詩詞,對“五四”運動後的新文化接受較快,對舊社會的腐敗與封建勢力十分憎恨,在幼小的心靈中就有一股愛國熱忱。
青年時期,由於他的祖父在南美洲打工遇上困境,薪水收人較少。因而很少寄錢回家,自然家境陷入困難。為了尋求出路,18歲那年,他便離家到珠海翠微親戚開辦的小店打工。不久由於收入低改行當腳踏車工人,載客或載貨常來往於前山、拱北關閘一帶。白天勤懇幹活,晚上便利用空餘時間閱讀進步書刊,提高自己的知識文化水平,充實人生。
思想進步,立志為國
“九.一八”事變後,由於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政策和“絕對不得抵抗”的命令,使東北全境淪陷,國內形勢日趨緊張。羅建才便返鄉以務農為業,堅持自學。
他愛好文學和寫作,常常用文字的形式,揭露國民黨反動當局和批判封建社會。在當時八區有名望的老師趙夢虞愛國主義思想教育的影響下,羅建才廣交有抱負、志同道合的青年為友。
由於他態度和藹,平易近人,誨人不倦,很多青年喜歡接近他,經常一起討論國事,議論“五四”運動後新文化運動的發展方向,追求和探索革命真理,立志將來為國家乾一番大事業。
1932年11月,鄺任生在八甲排山村組織民眾慶祝“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十五周年”活動,發動熱血青年到處張貼“打倒土豪劣紳”、“打倒貪官污吏”、“打倒帝國主義”、“反對內戰”等標語。這一舉動觸動了國民黨八區反動當局,於是下令通緝鄺任生、陳杰等人。
羅建才認為八區當局無理,愛國無罪。他敢于堅持真理,不畏強權,無論在南門村還是在斗門圩,在一定的場合內,他公開自己的愛國主義觀點,受到鄺任生等人的賞識,從而與鄺任生、鄺叔明、鄺振大等人常來往,交情日深。
1936年,羅建才考入“中山縣鄉村建設人員養成所”學習,畢業後到八甲黃保山村教學。他結識了鄰村中進步青年李成才、李成樂(即李楓)等同志,受到他們的影響積極投身到革命隊伍中去。
1937年,在中共黨員鄺任生、鄺叔明等人的進步思想影響下,羅建才在南門意塘祖祠組織成立青年讀書會,借讀書為名,學習馬列主義。把一些介紹聯共(布)革命歷史和艾思奇《大眾哲學》等進步書籍借給進步青年閱讀並組織進行討論。當時有趙榮、趙岳雄、羅仲能、趙東、趙明、趙天爵等進步青年參加,後來他們中有六人先後加入共產黨。
另一方面,他以辦夜校掃盲為名,向學生宣傳中國共產黨抗日救國的主張,並接辦了由趙夢虞老師創辦的《斗門公報》,公開積極宣傳抗日,揭露南門鄉公所利用組織戰勝第六工作團的名義,營私舞弊,中飽私囊的腐敗現象。觸怒了鄉村中的土豪劣紳,揚言要把寫文章的人抓起來,羅建才挺身而出,據理力爭。後因鄉中房份關係的干預,土豪劣紳才不敢動手。
1937年9月“八區民眾抗日禦侮救亡會”成立,羅建才任南門村工作團團長。他組織民眾開展抗日救亡活動,晚上深入到各鄉村演街頭劇,如“東北流亡三部曲”、“放下你的鞭子”等,教育和動員廣大人民民眾起來抵抗日本侵略者。
解救鄺任生,投身共產黨
由於羅建才積極擁護中國共產黨,反對國民黨反動派內戰,積極支持抗日救國工作,同年10月,在斗門圩黃家館由鄺任生介紹光榮參加中國共產黨,他是南門村第一個中國共產黨黨員。並受黨組織指派到八甲、東澳等地開展黨的組織工作。
同年11月,他參加了區委在小濠涌舉辦的第一期黨員訓練班。
辦理報刊、國小宣揚革命
1939年1月,廣東青年抗日先鋒隊八區區隊成立,羅建才被任命為區隊委,負責斗門圩、八甲、南門等鄉的工作,由於他責任心強,放手發動民眾,南門有一百多名青年參加了抗先隊,後來有部分抗先隊員參加了游擊隊,投身到革命隊伍中去。
與此同時,羅建才親自編輯出版《黃楊山》月刊,宣傳抗日救國,大膽揭露國民黨反動派統治的腐敗和黑暗。
1940年春,國民黨反動派掀起反共高潮,抗日救亡運動從公開轉入地下。羅建才在南門村與地下黨員趙榮、趙岳雄、羅仲能、趙東、趙明等人在意塘祖祠創辦“前進國小”,並在竹園、四聖宮、新圩等鄉村設立分校。以教學為掩護,用革命道理教育青少年,播下了革命種子。
執行任務犧牲
1940年7月,區委為了取得抗日訊息,指派羅建才等三人,用兩艘小艇分單雙日輪流前往澳門,秘密運送進步書籍、報刊,再轉送到粵中各游擊隊區。
有一天,當羅建才等同志乘坐的小艇把大批進步書刊從澳門運回珠海馬騮洲關卡時,被日軍拘捕。敵人施用各種酷刑,但他寧死不屈,嚴守黨的秘密,痛斥日軍侵華罪行。敵人惱羞成怒,用鐵絲穿掌,全身捆綁,然後拋人海中。羅建才光榮犧牲時,年僅27歲。
羅建才同志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在敵人面前視死如歸,獻出了自己壯麗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