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名鎮,歷史沿革,旅遊資源,經濟產業,塑膠業,水產業,飲食業,農牧業,主要概況,日常機構,金融,教育,通信,醫療,供電,政府,歷史名人,嚴鳳英,鄧稼先,鄧石如,劉若宰,龍汝言,姚孫棐,許鯉躍,龍鯉門,嚴石泉,龍笑雲,地方特產,斑岩型銅礦,墨玉礦,鐵礦,河豚,鳳凰魚,野生白玉蘭,地方風俗,酒席坐位與規矩,農曆二月初二,過年及正月習俗,貼春聯,數字與本地民俗,中秋節,端午節,入新宅(進屋),祭祖,鬼節,婚嫁,喪葬,
中國名鎮
中國黃梅戲之鄉
安徽省最佳旅遊鄉鎮
牛郎織女故事發生地
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故里
華東地區最大野生白玉蘭基地
華東地區唯一生態濕地-菜子湖濕地生態公園
國內最大野外拓 展訓練基地
著名歷史學家、耶魯大學客座教授-嚴耕望的家鄉
(2009年7月22日全世界日全食最佳觀測點之一)雙最亭
歷史沿革
清朝乾隆(1736-1796)年間形成小街,名為大宥鄉。
民國31年(1942)改大宥鄉為羅黃鄉。
1950年分為羅嶺鄉、大王鄉、石橋鄉、華潭鄉、梅鳳鄉、西峰鄉。
1956年合併為羅嶺鄉、石橋鄉、華潭鄉。
1957合併為羅嶺鄉。
1958年置羅嶺公社。
1960年1月改稱羅嶺管理區。
1961年12月重置羅嶺公社。
1984年改為為羅嶺鄉。
2005年5月28日,經國務院批准,劃至安慶市宜秀區。
旅遊資源
嚴鳳英故居 (位於黃梅村)
菜子湖國家濕地公園 (位於姥山社區)
嚴鳳英墓 衣冠冢 (位於林春村)
岱賽湖風景區 端午龍舟 (位於姥山社區)
進士第 清嘉慶進士龍鯉門宅第 (位於小龍山社區)
巨石山生態文化旅遊區 (48峰、36谷、81石、72洞景點)(位於小龍山社區)
龍泉寺 石刻大佛 (位於小龍山社區)
練潭河大橋 練潭秋月 (原桐城八景之一) (位於花園村)
國內最大野外拓 展訓練基地 (位於小龍山社區)
羅嶺老街 (位於羅嶺社區)
鄧石如故居 (位於鳳溪社區)
鄧稼先故居 (位於鳳溪社區)
野生白玉蘭基地 (位於小龍山社區)
天龍湖 龍珠島 (位於小龍山社區)
大王廟 (位於姥山社區)
圓覺寺 明代佛塔 (位於鳳溪社區)
海潮寺 (位於黃梅村)
海潮庵 (位於黃梅村)
梅溪禪林 (位於林春村)
經濟產業
塑膠業
擁有塑膠兩座塑膠工業園,塑膠生產與加工業企業100多家。
主要生產:塑膠薄膜、塑膠包裝、工業塑膠、吸塑產品、特種塑膠,塑膠彩印等塑膠產品。銷往全國各地,並出口至日本、東南亞、歐洲。是安慶市塑膠產業發源地之一。
水產業
羅嶺鎮擁有水面45000畝,其中菜子湖、岱賽湖、東方紅圩、躍進圩湖面廣闊。
主要盛產:各種魚、蝦類、河蟹、中華鰲、珍珠等水產品。銷往桐城、合肥、安慶等地,部分產品銷路遠達上海、杭州和深圳等地。
飲食業
羅嶺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外從事飲食行業,經濟收入位列全鎮首位。主要分部在浙江、江蘇、湖南、福建、上海和東北部分地區。
安慶飲食名店(江萬春)的創始人江萬春先生就是羅嶺人。
在寧波、台州、泉州等地,羅嶺人在當地的飲食店被選為特色小吃、餐飲名店的比比皆是。
農牧業
羅嶺鎮素有“三分山水三分田,還有一分是莊園”及魚米之鄉的美譽,規劃有大型的農業示範區和眾多農田保護區。耕地面積達38428畝。
境內有藍孔雀養殖廠、肉鴿養殖廠、野雞養殖廠、養豬廠等養殖行業。
主要概況
面積:102平方公里
水面:45000畝
山場:47000畝
耕地:38428畝
人口:2.8萬人
區號:0556
郵編:246050
管轄:羅嶺社區、姥山社區、鳳溪社區、黃梅村、林春村、妙山村、小龍山社區、花園村。
書記:王朝東
鎮長:王曉峰
日常機構
金融
中國農業銀行興龍支行羅嶺分理處 | 嚴鳳英大道
桐城市農村合作銀行羅嶺分行 | 黃梅路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安慶支行羅嶺分行 | 小龍山路
教育
羅嶺中心學校 | 小龍山路
羅嶺中心學校(本部) | 羅嶺社區
羅嶺鎮長征國小 | 姥山社區
羅嶺鎮花園國小 | 花園村
羅嶺鎮黃梅國小 | 黃梅村
羅嶺鎮火炬國小 | 鳳溪村
羅嶺鎮林春國小 | 林春村
羅嶺鎮小龍山國小 | 小龍山村
通信
中國電信羅嶺門市 | 黃梅路
中國電信江萬春路門市 | 江萬春路
中國移動通信羅嶺門市 | 小龍山路
中國移動通信指定專營廳 | 嚴鳳英路
中國聯通羅嶺門市 | 小龍山路
中國郵政羅嶺門市 | 小龍山路
醫療
羅嶺衛生院 | 興業路
羅嶺社區衛生室 | 羅嶺老街
林春衛生室 | 楊新公路魯崗段
花園衛生室 | 花園村部
姥山衛生室 | 姥山社區
小龍山衛生室 | 原新橋村部
供電
國家電網公司羅嶺門市 | 江萬春路
安慶市供電局羅嶺電管站 | 江萬春路
政府
羅嶺鎮人民政府 | 政務新區
中國共產黨羅嶺鎮委員會 | 政務新區
宜秀公安局局羅嶺派出所 | 政務新區
羅嶺鎮婦女兒童聯合會 | 政務新區
羅嶺鎮工會 | 政務新區
羅嶺鎮全程代理服務中心 | 政務新區
羅嶺鎮黨政辦公室 | 政務新區
羅嶺鎮計畫生育服務站 | 政務新區
羅嶺鎮民政辦公室 | 政務新區
羅嶺鎮水利林業站 | 政務新區
宜秀區司法局羅嶺鎮司法所 | 政務新區
羅嶺鎮地方稅務管理所 | 羅嶺社區船艙組
羅嶺鎮工商行政管理所 | 小龍山路
羅嶺鎮財政結算中心 | 政務新區
羅嶺鎮國土資源管理所| 嚴鳳英路
羅嶺網 | 江萬春路
歷史名人
嚴鳳英
黃梅戲表演藝術家,生於1930年,卒於1968年,她本名黛峰,藝名鳳英,12歲拜嚴雲高學唱黃梅戲,為族人、家庭所不容,後離家出走正式搭班,改藝名為鳳英。1946年在群樂劇場演出,以《小辭店》、《遊春》轟動安慶,因此盛名招致災禍。嚴鳳英離安慶去南京,脫離黃梅戲。1951年重返安慶。1953年調入安徽省黃梅戲劇團,歷任安徽省黃梅戲劇團演員、副團長,中國劇協第二屆理事,中國文聯第三屆委員,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1960年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
文革中,她被指為文藝黑線人物、宣傳封資修的美女蛇,並被誣衊為國民黨潛伏特務,屢遭批鬥,1968年4月7日夜自殺身亡。1978年5月23日,安徽省委為嚴鳳英平反昭雪,8月21日省文化局舉行了嚴鳳英骨灰安放儀式。
鄧稼先
(1924~1986),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50年獲美國普渡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原子能研究所副研究員,核工業部第九研究院院長,核工業部科技委員會副主任,國防科學工業委員會科技委員會副主任,中科院數學物理學部委員,中國核學會第一、二屆常務理事。是中共第十二屆中央委員。參加組織和領導我國核武器的研究、設計工作。是我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
1986年7月29日,為中國核武器事業奉獻畢生精力的元勛鄧稼先病逝於北京。
鄧石如
(1743~1805), 中國清代書法家、篆刻家。 原名琰,因避嘉慶諱,以字行,號頑伯、完白山人、笈游道人、古浣子。他出生於寒門,9歲時讀過1年書,停學後采樵、賣餅餌餬口。後又靠寫字、刻印謀生。曾在江寧大收藏家梅鏐處8年,“每日昧爽起,研墨盈盤,至夜分盡墨,寒暑不輟”。不久得到曹文埴、金輔之等人的推獎,書名大振。乾隆五十六年 (1791),在兩湖總督畢沅處做了3年幕僚。張惠言、包世臣都曾向他學習書法。
他的一生,伴隨著刻苦自勵,傾注藝術的全部生活內容幾乎就是“交遊”二字。不求聞達,不慕榮華,不為外物所動,不入仕途,始終保持布衣本色。
劉若宰
(1595~1640) 字蔭平,一作穎平,號退齋。書畫名家。 劉若宰在崇禎元年(1628年)殿試第一,中戊辰科狀元。徽州狀元飯以他為名。
龍汝言
(1778~1829) 嘉慶十九年(1841)文科狀元 出生於今羅嶺鎮小龍山風景區余脈的龍家灣。名澄,字錦齋,一字子嘉,號濟堂。嘉慶十九年(1814年)有幸殿試第一名,得中狀元。
姚孫棐
(1598—1663)字純甫,號戊生,之蘭第四子。明崇禎十三年(1640)進士。 著有:《亦園全集》
詩文:《石龍峰》《春日游石門》《冬日游石門》《登觀音岩》《北溪觀漲》《寶山看花》
初授浙江蘭溪知縣,調東陽。未幾,有許都之亂,東陽城陷。孫棐一面派人請求援軍,一面聯絡義勇,克復東陽。因功升兵部職方司主事。
許鯉躍
清乾隆進士,著有《春池文鈔》 據說當年尚在求學苦讀的許鯉躍,有一天邀請幾位好友同登小龍山,在吟風亭處飲酒作歌,天晚後便留宿山上。半夜時分,許鯉躍夢見一個白髮仙翁飄然而來,附在他耳邊說,自吟風亭而上,有兩塊巨石分立山道兩側,正是“龍門”所在,明早山霧未散之前,你可第一個攀越此門,可保你在殿試中高中……說完就不見了。第二天一早,山中真的下起了大霧,許鯉躍依夢所言,第二年果然高中進士,於是有關“龍門”的神奇傳說也就不脛而走。據說後來的龍鯉門、龍汝言也都曾攀越龍門,因而高中皇榜。
龍鯉門
(1795~1829) 清嘉慶進士 受朝廷加十級賞賜 任職期間政績卓異,曾受朝廷加十級賞賜。故居(進士第)位於羅嶺鎮省級風景名勝區小龍山腳下,宅第西依小龍山,東眺菜子湖,大門前四個大石鼓分置左右,鐫獸面浮雕圖案,形態生動。宅第為磚木結構,抬梁式建築,青磚牆壁,小瓦覆頂,總面積289.4平方米,分前進門樓、中進大廳、後進堂屋三部分。每進間設天井,兩側有廊屋相接。
嚴石泉
(1894-1950),字鴻瑜,號遐齡。
著有:《了可聞集》
嚴石泉出生於塾師家庭,幼年入鄉塾,天資聰穎,學習勤奮,成績優秀。民國2年(1913),畢業於安徽省立師範學校,先後任桐城第一高等國小校長、第五高等國小(天城中學前身)校長、安慶高中附屬國小教導主任、浮山中學教導主任、私立桐城縣宏實國小校長兼南鄉教育會會長等職。
由於他領導的學校在為鄉村教育發展方面作出突出貢獻,安徽省教建合作委員會決定以宏實國小為中心,設立第二教建合作實驗區,以推進農村教育改革實驗。
龍笑雲
(1910~1959)譯有:《教育通論》
民國24年(1935)畢業於安徽大學哲學系,歷任省教育廳科員及桐城中學、霍山師範、貴池中學、太湖中學教員,以及東南中學、天柱中學校長。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奔走四方,籌集資金創立了私立天柱中學,擅長英語,譯有《教育通論》,50年代來,含冤入獄,198年12月平反。
地方特產
斑岩型銅礦
面積:1.65平方公里
普查有效期:2005.07.29~ 2007.07.29
墨玉礦
該礦地質學的礦名為:“角岩”,“墨玉”是為商品名,因該礦質地細膩,磨光後呈深黑色,故起名為墨玉。礦物組成為鋁矽酸(鈣、鉀、鈉)的復鹽,屬變質岩範疇,地質成因為高泥質沉積岩在長時間、高溫、高壓地質因素的作用下,進一步固結變質結晶而形成,密度較大,礦石斷口鋒利,硬度約為5~6。黑色角岩較為少見,性能優於黑色大理岩。為工藝品雕刻的上品原料,但其它用途尚待研究開發。
鐵礦
面積:14.21平方公里
普查有效期:2005.01.14~ 2008.01.14
河豚
岱賽湖盛產河豚,魚體頭圓,體青黃黑白相間,口小,褐背,白腹,黃鰭,斑斕艷麗,且肉味鮮美。但其內臟、血液、頭部均含劇毒物質,烹食不當,會致人死亡。
鳳凰魚
鳳凰魚因僅產自羅嶺鎮鳳凰橋(現已損壞)下的鳳凰溪而得名,體長僅2厘米左右,由於此魚來無影去無蹤,人們也不知它的來歷,便認為它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故又稱石頭魚,鳳凰魚產量極小,屬季節性魚類。捕撈期只有一個月。鳳凰魚可曬乾儲藏,與雞蛋或豆腐混合烹調,其味極佳。鳳凰魚為麥魚中珍稀佳品,魚背上呈金黃色鳳凰狀,通體透明,明清時期一直是貢品。
野生白玉蘭
小龍山野生白玉蘭基地有近萬株野生白玉蘭,每到冬末春初花放滿山,尤為壯觀.像這樣大面積的野生白玉蘭,華東地區絕無僅有,全國亦屬罕見。
地方風俗
酒席坐位與規矩
遇紅白喜事酒席,都是圍在一張大的四方桌吃飯,規矩是10人一桌,正門位置,桌子右邊是第一、第三大方,坐兩人,桌子左邊為第二、第四大方,也坐兩人。桌子上方為小方,坐三人,不分主次,桌子下方,俗說背靠大門,此方最小,也坐三人,不分主次,桌子下方三人靠右邊的位置是酒司令的位置,也就是專門給客人倒酒、陪客人喝酒,勸酒勸菜的。如吃飽後離席前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桌上最後一道菜,本地俗稱叫“炸圓子”的菜是否上桌後再離席,寓意圓席,以表示對主人的尊敬。如已離席,切莫再上桌喝酒吃飯。
農曆二月初二
二月初二,本地俗稱是“龍抬頭”的日子,所以很多老人和小孩會選擇在這天理髮。
過年及正月習俗
本地的小年夜是臘月24,吃晚飯前,家家戶戶先燒紙線,再放鞭炮,然後才能上桌吃飯。大年是臘月30。三十晚上,同樣也要燒紙線放鞭炮,意寓接祖宗回家過年。正月十五再燒紙線放鞭炮,送祖宗。大年(正月)初一,很多人們會去寺廟裡拜佛吃齋,有的人吃過年夜飯就去廟裡,等待著新的一年到來。如果,家裡有親戚在之前的一年內過世,那么初一就要去死者的家裡去“拜新靈”,如死者家屬在遺像或牌位前放有蒲團或蛇皮袋等墊子,那么去“拜新靈”的人除了上香,還要下跪,對死著磕三個頭。另外,大年初一這一天,老人會收好剪刀、菜刀等刀具,這一天不能生火做飯,只能吃準備好的雞湯麵條、茶葉蛋。也不能將自家和別人家的板凳打倒、絆倒。更不要隨便說出“死”之類不吉得的字和詞。
貼春聯
大年三十下午吃飯前貼春聯,貼完春聯的人家,忌諱別人去要帳/借錢等。家中如有家人過世,守孝的三年,第一年要貼紫色輓聯,第二年貼綠色輓聯,第三聯貼黃色輓聯。
數字與本地民俗
年齡逢3、6、9的時候,人們相信,那一年,可能會有不順心和一些倒霉的事情發生,最為忌諱的應屬36歲,家裡有親戚朋友在36歲生日到來之前,大家就開始送(36歲)禮,而禮物里必須有一隻雞。最不吉祥的數也是36。
還有一句俗語:七不出,八不歸,逢九惹是非。
而在打麻將的時候,每牌的第一圈,不能時打出4個“西”,寓意一路歸西,也是對主人家的不尊敬。
中秋節
本地常過的傳統節日之一,晚輩在趕在中午十二點之前去長輩家送禮物,新婚或已訂婚的男孩子家,要提前帶著禮物去女方的長輩家,俗稱“看節”。本地常說的一年三節,就是指端午、中秋、春節。三節皆是如此。本地中秋節的主餐在晚上,月餅也是必不可少之物。
端午節
本地的端午節並不包粽子,也不吃粽子,而卻有吃綠豆糕的傳統。主餐是在中午,吃飯前在門口或門縫裡插上、擺上一種曬乾後(本地人稱為“艾”)的植物,下午,人們會陸續前往岱賽湖(本地人稱岱子湖)觀看划龍舟,以前都是民間自發的,由政府統一引導,在划龍舟前,人們燃放鞭,敲鑼打鼓的慶祝。
入新宅(進屋)
當家裡買了房子或建了一棟新房,本地習俗在搬進去的頭一天,在房屋大門前靠上兩根竹子(基本上是粗大長一點的毛竹),意寓竹報平安,親戚朋友會提前進去打牌、聊天,當天夜裡零點過後,一家人再搬著被子和一些生活用品住進新房子,然後再燃放鞭炮,用肉絲煮麵條,客人圍在一起,吃著熱騰騰的麵條,這就算“進屋”了。
祭祖
清明節祭祖時,人們會為祖墳挑上幾擔新土,在墳瑩高處插上“標”(如果那個墳頭沒有插“標”,那座墳死去的人就不能參加在陰加舉行的某個重要的宴會)。再墳前燒完冥紙後,去拜祭的人逐一磕頭,然後再燒放鞭炮。
本地還有一項重要的祭祖是在臘月末,也稱是“上臘墳”,而此時祭祖需在二十四節氣的大春之前,所以本地人也稱“標大墳”,寓意下邊的人這時候也過年了。
鬼節
農曆三月三、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在本地都是鬼節。每家每戶燒紙放鞭炮,拿出做好的耙,裝一大碗,在燒冥紙的時候供給那些小鬼。有的家族、生產隊會在農曆十月十五這天請道士來做法,有的則在塘埂上燒上幾堆到十幾堆的冥紙。家家戶戶早早的就關上了大門。
婚嫁
男女雙方在未訂婚之前,女孩子家裡的會有一批人去男方家裡,有長輩有小孩,俗稱看家,也就是看看男孩子家裡怎么樣,雙方滿意後,然後就送婚書(本地俗稱“報入”)訂婚。雙方就在這一天商諒結婚時禮節,需要注意什麼,以及禮單。
結婚的頭一天,新郎和新娘是不能見面的,老人們會催促著去要趕在對方洗澡之前洗澡,老人們說,誰先洗澡,結婚後,誰就會管著誰,會占上風。
結婚那天,新郎帶上一個伴娘(我們這邊不要伴郎)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不能帶長輩)及車隊,出發之前,新郎家裡會給去接新娘的每一個人發兩包煙,大家坐在一起先吃早飯。看好時辰,放完鞭炮,帶著聘禮就出發去新娘家了。
新娘家看到車隊過來,就開始放鞭炮接婚車和新郎,中午在新娘家喝喜酒,新娘是不允許上桌的。酒席過後,跟新郎過來迎親的人開始搬嫁妝,而新娘的媽媽就開始在房間裡哭嫁了。媒人也開始催著新娘上車,(說明一下,媒人有兩名,一名是男方這邊的,一名是女方這邊的)。婚車離開新娘家的時候,開始放鞭炮。而新郎家也早早的準備好的鞭炮迎接新人的到來,新娘取進門之後,男方的女性長輩會將準備好的雞蛋、紅棗、蓮子等煮在一起,端上來給新人吃,晚宴的時候,新人開始敬酒。然後鬧洞房,本地的風俗是,在晚上十二點之前必須將新郎新娘送入洞房,到了十二點,會燃放一掛鞭炮,過了十二點,新郎和新娘就不可以出洞房門了。
婚後第二天早晨,要去接新娘家的長輩來吃飯,(本地風俗:新娘在出嫁的時候,只有新娘的平輩和晚輩可以陪她出嫁,長輩則只有在第二天由新郎親自再接過去),午餐過後,陪新娘出嫁的人隨長輩一同回家。
婚後第三天,新郎和新娘一起拎著禮物回娘家,本地俗稱“回門”。
喪葬
在高壽的老人去世後,本地人稱為喜喪。
當死者不是死在家中的時候(如死在車禍、醫院等死在外面的情況),死者的是不允許進家門的,死者的親屬會在門口搭上一個棚子,在棚子下面放上一張門板,然後然後將死者的屍體放於門板之上。
死者出殯前會請道士來“逛燈”,後人戴孝雙手捧著遺像或靈位,前來弔唁的人們,每人手裡捧著一個小碗,碗裡點有臘燭。跟著道士,道士嘴裡念著經,帶著觀燈的隊伍去死者經常去的地方(如田間地頭)繞上一圈。
剛過世的人,通常會被“cuan”上三年後再下葬,死者“cuan”的地方叫“cuan基”(用磚頭、木料及石棉瓦等搭的一個小棚戶,裡面正好放下一具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