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岩太保信俗

羅岩太保信俗

羅岩太保信俗,福建省三明市沙縣民俗,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羅岩太保廟位於三明市沙縣南陽鄉華村,據廟內現存一古鐘的鑄文落款——“宋嘉慶六年”推斷,古廟至遲建於公元1213年之前。但羅岩太保廟祈蛇的歷史卻可追溯至上古閩先住民的蛇神崇拜。羅岩太保廟供奉的蛇神,又稱“蛇岳太保”,傳說玉皇大帝有感於太保爺生前為保鄉邦而斗五鬼、吞毒藥的忠烈,賜封其英烈太保侯王,封地在羅岩山,故羅岩廟為太保祖廟。每年農曆十二月至翌年三月為太保廟進香旺季,省內外信眾抬著香爐到祖廟“取真火”,然後將“真火”迎回住地太保廟,以庇佑家鄉五穀豐登,人畜平安。取火習俗也有嚴格的程式,包括選定黃道吉日、取火、迎火等環節。

2017年1月11日,“羅岩太保信俗”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Ⅹ-55。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岩太保信俗
  • 批准時間:2017年1月11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民俗
  • 申報地區:福建省三明市沙縣
  • 保護單位:沙縣羅岩山風景區旅遊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 項目編號:Ⅹ-55
歷史淵源,民俗內容,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羅岩太保又稱“蛇岳太保”,太保廟座落於南陽鄉華村羅岩山,據廟內現存一古鐘的鑄文落款——“宋嘉慶六年”推斷,古廟至遲建於公元1213年之前。
羅岩太保廟供奉地方信仰的康、溫、孟三仙,並祀蛇神,其廟宇雖建於南宋年間,但閩中的祈蛇歷史卻可追溯到閩先住民時期。羅岩太保廟供奉的蛇神緣於神話,傳說閩地開墾之初,原屬千里蠻荒,猛獸橫行,時有五鬼出沒,肆虐鄉民。在閩中深谷絕崖修煉的蛇神,受鄉人之託,服毒藥變身,與五鬼鬥法,以保鄉村安寧,玉皇大帝為表彰其忠烈精神,敕封英烈太保侯王,並賜“三昧真火”,受封賜之地就在羅岩山,所以羅岩山被視為太保祖廟。
羅岩太保廟歷經各朝各代,沿襲傳承,建築具有濃厚的宋代風格。明嘉靖年間,延平郡守祈於廟,分香火,平虎患,寺廟再次重建。

民俗內容

沙縣南陽鄉華村羅岩廟供奉漢族民間信仰的康元帥、溫元帥、孟元帥三位神仙。每年農曆十二月至翌年三月為香火旺季,福建省內外信眾敲鑼打鼓抬著香爐到祖廟“取真火”迎回當地太保廟。取火過程包括選日子、取火、迎火等。取火前,先將三牲和其他供品依次擺好。接著點燭燒香,由道士主持取火儀式,取得真火後,取火隊將一份白粿和“三牲”(雞、鴨、豬)肉各一塊,交給羅岩廟管理人員。農曆三月三菩薩生日時,烹調成佳肴,供香客們享用。取火隊下山歸途中,遇到鄉鎮、村莊、橋樑和土地廟,還要燃放鞭炮。回村時,村民擺好三牲、酒醴,點上香燭,將真火傳遍各家各戶。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羅岩太保信眾廣泛分布在尤溪、順昌乃至福州等地。福州的太保廟亦奉羅岩太保廟為祖庭。羅岩太保祖廟已有上千年歷史,被人類學家稱為“閩中原始多神崇拜的活化石”。
羅岩太保信俗的傳承,體現了人與自然的關係,也將先人英雄崇拜融入其中,其懲惡揚善、祈求和平等觀念,與當今社會發展的主旋律合拍。
羅岩山還留存著不少與太保有關的景點,如“祖殿聽鐘”“古道撐石”“馬頭夕照”“龍潭清流”“羅岩春雨”“朝陽秋煙”“華峰雲海”“雪亭紅楓”等。
保護單位
1990年,羅岩廟被確定為沙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社會影響

1983—1985年,羅岩太保廟經民間集資修復,借其山水風光建成羅岩山旅遊風景區,沙縣、福州、長樂、南平、尤溪、大田等地信眾競相朝拜,年接待香客10多萬人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