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壟溝細石器地點

羅壟溝細石器地點

羅壟溝細石器地點包含A地點與B地點。其中,A地點位於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吉隆縣則巴鄉政府西側,採集石製品共125件,類型包括細石核、石片、工具、殘片斷塊。B地點位於吉隆縣北部黨拉山口以北的則巴鄉古湖泊西岸,採集石製品共83件,類型包括細石核、細石葉、小石片、工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壟溝細石器地點
  • 外文名:the Luolonggou locality
  • 地理位置: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吉隆縣
  • 所處時代:新石器時代晚期
歷史沿革,地點概況,地形位置與年代,遺物組合,學術價值,

歷史沿革

1990年夏季,西藏自治區文管會文物普查隊於文物普查中發現。

地點概況

地形位置與年代

羅壟溝A地點位於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吉隆縣則巴鄉政府西側,海拔4600米,東部3km即為吉薩公路,石器位於沖積扇淺遠,地表略呈西高東低的緩坡,地面為含砂礫的草皮。羅壟溝B地點位於吉隆縣北部黨拉山口以北的則巴鄉古湖泊西岸,地點西側為羅壟溝、東側為黨母地古湖泊,地表為蒿草類植物覆蓋的半腐殖質沼澤土。地貌為古湖濱平原,平緩寬闊,海拔約4530米,地表極少植被、均為砂礫。
研究者根據石器技術的原始性,認為A地點年代應當早於卡若遺址,B地點則可能略早或與卡若遺址相當。

遺物組合

羅壟溝A地點
標本共125件,均采自地表,無水流搬運痕跡,類型包括石核、石片、工具、殘片斷塊。該地點無典型的錐形或楔形細石核,少見細石葉,但原料與剝片方法屬於細石葉技術。
石核數量較多,根據形態可分為塊狀、短錐狀、厚片狀、條狀。塊狀石核數量最多,形狀多不規則,台面大多經過修理,有轉向剝片的現象,主要生產寬石片。短錐狀石核的台面修理為中間凹、周邊高,周身剝片,生產長三角或長石片,也見個別以錐尖為台面剝片的。厚片狀石核形似六面體,六個面均可作為台面。條狀石核較少,以較窄的側面為台面。
石片數量較少,最大長多在20-30mm之間,長寬比很小。部分石片打擊特徵明顯。
細石葉僅1件,尺寸較大(26*17*4mm),背面有縱脊,遠近兩端被截斷。
工具以毛坯為標準可分為石片石器、石核石器、小石塊石器:
石片石器以石片為毛坯,均為刮削器,又可分為單刃、雙刃、復刃,以單刃最多。單刃刮削器有兩種類型,一種為單向加工長三角形石片近端而成,三角形前部尖端可能為手持,另一種加工寬石片的遠端而成。雙刃刮削器也有兩種,一種互動或負向加工較長石片的兩側,另一種在石片的一端或一側加工成雙刃。
石核石器以石核作為毛坯,多為刮削器,也見雕刻器與尖狀器。刮削器多以厚片石核為毛坯,利用較薄的一側或兩側加工成刃緣,加工方法包括復向、錯向。尖狀器一般以柱狀石核為毛坯,將較尖的一端加工成尖刃。雕刻器一般利用近三角形的塊狀適合。
石塊石器以斷塊為毛坯,直接在邊緣加工出刃緣,周身保留自然面,類型均為刮削器,加工方法主要為單向,也見互動。
羅壟溝細石器地點
則巴鄉羅壟溝A點細石器
羅壟溝B地點
標本共83件,均采自地表,無水流搬運痕跡,類型包括石核、細石葉、小石片、工具。這些標本原料均為棕色矽質岩,十分統一,器型較為規整、類型豐富,典型的細石葉技術產品與石片石器共存。
石核數量較多,一類為錐形細石核,一類為塊狀石核。錐形石核形制規整,核體為上大下小的錐狀,台面均修理呈中間底、邊緣凹的形狀。其中部分是周身剝片,另一部分呈半錐體、只在兩側與一面剝片,以如今的標準應當屬於半錐形石核。塊狀石核形制並不規整,尺寸較小,多利用自然台面且有轉向剝片的痕跡。
細石葉較少,形制並不非常規整,一般呈長條形,背面有1-2條背脊。其遠端或近端加工者較多。
石片中絕大多數有使用痕跡,尺寸差異較大,寬石片較多。大多石片的最大長在20mm左右。石片的打擊特徵明顯。台面多為自然台面。
工具按照毛坯可分為石片石器、石核石器:
石片石器以毛坯為石片,多為刮削器,偶見切割器,不見尖狀器或雕刻器。刮削器的修理部位多在石片兩側,偶見近端或遠端修理,加工方法多為反向,也見錯向等方式。
石核石器以石核為毛坯,多為刮削器。刮削器多為單刃,利用核體較鋒利的一遍修理而成。
羅壟溝細石器地點
則巴鄉羅壟溝B點細石器

學術價值

羅壟溝地點的石器遺存與雅魯藏布江中上游其他石器遺存(亞里、仲巴縣城北等)較為相似,均為發現陶器、骨器、磨製石器和大型打制石器,直接法是普遍使用的,甚至可用於剝製細石葉。這些特徵與雅魯藏布江下游的卡若文化有較大的差別,羅壟溝等地點的石器工藝更加原始。羅壟溝地點的發現,不僅豐富了西藏考古學研究的實物資料,也使得學界對西藏石器時代文化性質的認識更加深入。這些石器中包含較為原始的細石葉技術因素,為分析西藏細石葉技術的產生與發展提供了參考依據。這些石器有明顯的地域特徵,未見藏北、藏東的圓柱體石核,幾乎不存在圓錐狀石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