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傑疑案(羅傑·艾克羅伊德謀殺案)

羅傑疑案(阿加莎·克里斯蒂著長篇小說)

羅傑·艾克羅伊德謀殺案一般指本詞條

羅傑疑案 (又譯作:羅傑·艾克羅伊德謀殺案、羅傑·亞克洛伊命案、迷霧、謎情記、阿克羅德謀殺案)是英國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創作的長篇偵探小說,也是其成名作和代表作。

《羅傑疑案》講的是一個星期五的晚上,羅傑被“我”和他的管家帕克發現死在他的書房中。因為“我”對羅傑比較了解以及“我”的不在現場的證明,“我”成了波洛的助手。隨著案件的剝繭抽絲,嫌疑人的逐漸排除,最後結局出人意料。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羅傑疑案
  • 外文名稱: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
  • 作品別名:羅傑·艾克羅伊德謀殺案
  • 文學體裁:長篇小說
  • 作者:[英]阿加莎·克里斯蒂
  • 發表時間:1925年7~9月
  • 字數:12300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作品影響,出版信息,首版時間,譯本一覽,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弗拉爾斯太太是個住在金艾博特村子的一個有錢的寡婦,在一個星期四的晚上,因服用了過多的巴比妥,被人發現死在自己的床上。第二天晚上,羅傑·艾克羅伊德,一個人人認為他會娶弗拉爾斯太太的鰥夫,在弗恩利大院的書房被人殺害。兩起死亡案件的關聯使故事的發展疑雲重重。
村子裡的人議論說,第一起肯定是自殺。謝潑德醫生在驗屍時,也有同樣的疑慮,但出於一個鄉村醫生的審慎,他沒有將懷疑公開。
艾克羅伊德卻知道真相。他第二天對謝潑德說:“我必須跟您談一談。這件事很可怕,比您知道的還要糟糕。”他看上去既憔悴又疲憊。謝潑德醫生答應他晚上赴宴,兩人就此分別。
晚餐在高朋滿座的“寬敞的大廳”內進行,這種場景在克里斯蒂的小說中是很常見的。晚飯過後,兩個朋友退到房間,一邊喝咖啡一邊談話。艾克羅伊德把藏在心裡的秘密說出來了。他為弗拉爾斯太太的死感到自責,當然這也許並不公平。
艾克羅伊德說,他們本來是計畫要結婚的,但是他們並沒有對外宣布此事,而是想按照習俗,等她的丈夫去世一年以後再說。這一天終於要到來了,艾克羅伊德催促她把他倆的秘密公之於眾,她卻遲疑了。就在昨天,她突然宣布她決計不能跟他結婚。弗拉爾斯太太心裡留著一樁可怕的事。她向他承認,是自己毒死了她的丈夫。那個酒鬼,她從來沒有愛過他。
當艾克羅伊德說起此事,他控制不住自己的聲音,向謝潑德醫生大聲叫了起來:“天哪!這是殘酷的謀殺!”
他的語調中清楚無疑地表明,像他這樣一個誠實、直率和真誠的人,是決不會原諒這種行為的,即使犯罪的是他所愛的女人。弗拉爾斯太太同樣清楚這一點。她明白她的坦白實際上是給兩人的關係畫上了一個句號。如果這個秘密只有她一人知道,她也許可以對此一直守口如瓶,從此相安無事。但是現在有人也知道了,一年來一直對她進行勒索,變本加厲的要求最終把她逼上了絕路。
而艾克羅伊德,不但沒有對她表示同情,還對她的供認表現出了極大的恐懼。
當管家帕克送來一份晚班郵件時,謝潑德以醫生的口吻向他保證安全。謝潑德醫生想知道信上的內容,但是艾克羅伊德要優先——這信只能給他一個人看;他待會看完後再決定怎么做。他把藍色的信封暫且擱下。
在得知他的朋友不會輕舉妄動後,謝潑德醫生這才離開,回到附近與姐姐同住的家中。不到兩個小時,謝潑德醫生被叫回弗恩利大院。艾克羅伊德被謀殺了。那個藍色的信封,也一同消失了。
幾乎房子裡所有的人——他們都有著這樣或那樣的犯罪動機,而且也有在犯罪現場的證據。比如,艾克羅伊德的女管家拉塞爾是個剛進入中年的聰明女人,除了嘴唇有點皺以外,她算得上是一個長得不錯的女人。在弗拉爾斯太太介入之前,她一直想跟艾克羅伊德結婚。當謝潑德醫生在晚飯前光臨時,她顯然有些慌亂,好像他的到來打亂了她的計畫似的……
還有布倫特少校,他喜歡刺激的探險,也是艾克羅伊德的座上客。顯然布倫特是有心事的,在吃飯的時候,他一直語無倫次。
艾克羅伊德的弟媳塞西爾·艾克羅伊德太太是個寡婦,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她和女兒弗洛拉同樣值得懷疑。她們在弗恩利大院安了家,雖然她們身居繁華之所,但依舊貧窮。她們經濟拮据,而像艾克羅伊德這樣的富豪卻是出奇地吝嗇。他對每一件事都要詳細過問,連穿晚禮服和天鵝絨是否必要這樣的事都要問個仔細。要想從他身上拿點東西真是太難了。弗洛拉困難的時候,要是他能給他的侄女留一筆錢該多好,但是他說不行,她慢慢等著吧。毫無疑問,艾克羅伊德死後會給她帶來一大筆收入,不過在那之前,他會把錢包抓得牢牢的。這就足以使一個女人借喝酒來發泄不滿了,甚至是用殺人的方法。
還有那個管家,現在他也成了被懷疑的對象。謝潑德醫生離開書房的時候,發現他正在門口偷聽。
傑弗里·雷蒙德是艾克羅伊德的秘書,他優秀得讓人難以置信。如此沉著地處理艾克羅伊德身後的大小事務——就好像他已經提前知道了此事一樣。
厄休拉同樣是一個謎。對於一個客廳女侍來說,她是有些太聰明了。
最後是拉爾夫·佩頓。他是艾克羅伊德的養子,是個25歲的英俊的小伙子。他因賭博欠下的債務讓他的父親極端惱火,兩人已經很久沒有說過話了。事實上,艾克羅伊德當時並沒有意識到拉爾夫也在村子裡,但是他確實在村子裡;他在前一天溜了出去,待在車站。在星期五晚上9點鐘以前他又溜了出來,在夜色中消失了。他是最有嫌疑的人,特別是在通往艾克羅伊德家的窗台上發現了他的腳印。
弗洛拉對此卻有著不同看法。她說,她和拉爾夫已經訂婚,她“知道”他不可能殺害自己的父親,即使警察似乎認定了他就是兇手。她做了一件她認為唯一能救他的事:去找赫克爾·波洛幫忙。
波洛剛剛退休,不到一年前,他搬到了金艾博特。可是他已經厭倦了這種種葫蘆的日子了,於是他欣然接受了這個重操舊業的機會。
他立即投入了工作。不起眼的細節在這個“灰白質”眼裡突然變得十分重要起來。真正重要的是一隻遺棄的戒指、一把被動過位置的椅子和一個電話布局而已。

作品目錄

中文英文
第一章 謝潑德醫生在早餐桌上
Dr Sheppard at the Breakfast Table
第二章 金艾博特村的名流
Dr Sheppard at the Breakfast Table
第三章 種南瓜的人
The Man Who Grew Vegetable Marrows
第四章弗恩得大院的晚宴
Dinner at Fernly
第五章 謀殺
Murder
第六章突尼西亞
The Tunisian Dagger
第七章 跟波洛學偵破
I Learn My Neighbour's Profession
第八章 拉格倫警督躊躇滿志
Inspector Raglan is Confident
第九章金魚池
The Goldfish Pond
第十章 客廳女僕
The Parlourmaid
第十一章 波洛走訪卡羅琳
Poirot Pays a Call
第十二章 小小調查會
Round the Table
第十三章 鵝毛管
The Goose Quill
第十四章 艾克羅伊德太太
Mrs Ackroyd
第十五章 傑弗里·雷蒙德
Geoffrey Raymond
第十六章 打麻將
An Evening at Mah Jong
第十七章 帕克
Parker
第十八章 查爾斯·肯特
Charles Kent
第十九章 弗洛拉·艾克羅伊德
Flora Ackroyd
第二十章拉塞爾小姐
Miss Russell
第二十一章 報上訊息引起轟動
The Paragraph in the Paper
第二十二章 厄休拉的陳述
Ursula's Story
第二十三章 波洛召集開會
Poirot's Little Reunion
第二十四章 拉爾夫·佩頓之謎
Ralph Paton's Story
第二十五章 全部事實
The Whole Truth
第二十六章 真相大白
And Nothing But The Truth
第二十七章 自白書
Apologia

創作背景

該作的寫作靈感來源於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姐夫和蒙巴頓勳爵,故事中的卡羅琳小姐和馬普爾小姐形象類似,並被認為是馬普爾小姐的雛形。

人物介紹

中文名英文名
赫爾克里·波洛
Hercule Poirot
羅傑·艾克羅伊德
Roger Ackroyd
塞西爾·艾克羅伊德
Mrs. Cecil Ackroyd
弗洛拉·艾克羅伊德
Flora Ackroyd
厄休拉·伯恩
Ursula Bourne
赫克托·布倫特少校
Major Hector Blunt
卡特上校
Colonel Carter
拉爾斯太太
Mrs. Ferrars
理察·福利奧特太太
Mrs. Richard Folliott
甘尼特小姐
Miss Ganett
哈蒙德先生
Mr. Hammond
查爾斯·肯特
Charles Kent
約翰·帕克
Parker
拉爾夫·佩頓上尉
Captain Ralph Paton
拉格倫警督
Inspector Denis Raglan
傑弗里·雷蒙德
Geoffrey Raymond
伊莉莎白·拉塞爾小姐
Miss Russell
詹姆斯·謝潑德醫生
Doctor James Sheppard
卡羅琳·謝潑德
Caroline Sheppard

作品鑑賞

該鑑賞內容包含劇透,提前瀏覽可能影響閱讀體驗。
《羅傑疑案》中的敘事方式是一種敘述性詭計,犯罪兇手以第一人稱“我”為敘述者進行一種獨特的內視角敘述。採用這樣的視角,讀者會產生代入感,主觀介人故事,作品中的人物塑造和闡述會更加多面。這種方法還有利於在小說中進行心理描寫,由犯罪當事人主述案件過程,他們的性格便到了前台,成為比客觀事實更重要的動機。人性的因素是犯罪的第一要件,誰又能比自已更了解自己呢?但是這確實是一個危險的敘事角度,它最大限度地使用了虛構的功能,多少有些筆走偏鋒,稍有不慎,就會弄巧成拙。比如說兇手“我”處理兇案現場時候這樣寫道“我做了點我必須做的事。我得謹慎,不要挪動屍體的位置,不要去拿劍,否則就什麼線索都沒有了。”一些情節需要有時間跳躍和模稜兩可地一筆帶過。
《羅傑疑案》 吉林人民出版社《羅傑疑案》 吉林人民出版社
所以,在阿加莎·克里斯蒂德作品中,這一類敘述也只占極少數。小說的最後,讀者才恍然大悟:原來整本書都是“我”的自白書。這樣的敘事視角新穎獨特,風險雖大,成功的運用大大增加了小說的可讀性。

作品影響

作為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成名作,《羅傑疑案》在案件結構的安排,作品情節的設計,心理學的使用等方面體現了作者的作品獨有的特點,並獲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根據美國推理作家協會票選出來的史上最經典的一百部推理小說排行榜,《羅傑疑案》高居第12名。

出版信息

首版時間

英國報刊:London Evening News,1925年7~9月連載,題為《Who Killed Ackroyd?》
英國:Collins,1926.06
美國:Dodd Mead,1926.06

譯本一覽

中文譯本
序號名稱出版社出版時間譯者
01
《羅傑疑案》
1980.10
02
《謎情記》
1987.09
03
《迷霧》
1989.06
簡柏濤
04
《羅傑·亞克洛伊命案》(單行本)
1993.08
05
《羅傑·亞克洛伊命案》(合訂本增補本4)
1995.12
06
《阿克羅德謀殺案》
1998.01
英文版
07
《羅傑·艾克羅伊德謀殺案》
1998.10
08
《羅傑疑案》
2006.05
09
辛可加
10
《羅傑疑案》
新星出版社
2013.3
常禾

作者簡介

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Christie,1890-1976),英國推理女作家。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第一部小說《斯泰爾斯莊園奇案》寫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戰時她擔任志願救護隊員。在這部小說中她塑造了一個可愛的小個子比利時偵探赫爾克里·波格,成為繼福爾摩斯之後偵探小說中最受讀者歡迎的偵探形象。1926年,阿加莎·克里斯蒂寫出了自己的成名作《羅傑疑案》(又譯作《羅傑·艾克羅伊德謀殺案》)。1952年她的劇本《捕鼠器》被搬上舞台,此後連續上演,時間之長久,創下了世界戲劇史上空前的紀錄。
1976年,她以85歲高齡去世。
阿加莎·克里斯蒂阿加莎·克里斯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