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托·羅西里尼(羅伯特·羅西里尼)

羅伯托·羅西里尼

羅伯特·羅西里尼一般指本詞條

羅伯托·羅西里尼(Roberto Rossellini),1906年5月8日出生於義大利羅馬,義大利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

1936年,執導劇情短片《牧神午後的前奏曲》,從而正式開啟了他的導演生涯。1941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白船》。1945年,執導劇情片《羅馬,不設防的城市》,該片獲得第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1946年,執導劇情片《戰火》獲得第2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故事獎提名。1948年,執導戰爭劇情片《德意志零年》,該片獲得第3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金豹獎。1952年,執導劇情片《一九五一年的歐洲》,該片獲得第1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國際獎。1959年,執導劇情片《羅維雷將軍》,該片獲得第2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1963年,與讓-呂克·戈達爾皮埃爾·保羅·帕索里尼等4位導演聯合執導劇情短片集《帕戈羅格》。1977年,擔任第3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評審會主席。

1977年6月3日,羅伯托·羅西里尼因心臟病在義大利羅馬去世,享年71歲。

基本介紹

早年經歷,演藝經歷,個人生活,主要作品,導演作品,編劇作品,製片作品,獲獎記錄,人物評價,

早年經歷

羅伯托·羅西里尼出生在義大利羅馬一個殷實的家庭。在高中畢業時,他突然對電影感興趣,於是放棄升學,從而進入電影界。他開始在布景裝置方面工作,其次學習攝影技術做攝影師,而後來他又學習剪接技術。此外,他還為“Istituto Luce”電影公司的一些短篇當編劇和導演。

演藝經歷

1936年,執導劇情短片《牧神午後的前奏曲》,從而正式開啟了他的導演生涯。1941年,執導由奧古斯托·巴索、埃琳娜合作主演的劇情片《白船》,這是羅伯托·羅西里尼執導的首部電影。1942年,執導由馬西莫·吉洛蒂、米凱拉·貝爾蒙特、皮耶羅·帕萊爾米尼合作主演的戰爭劇情片《飛行員歸來》。
1943年,執導由阿蒂利奧·羅戴德約、弗蘭科·卡斯泰拉尼、皮耶羅·帕斯托雷合作主演的劇情片《背負十字架的人》。1945年,執導根據塞吉歐·阿米迪的同名小說改編的劇情片《羅馬,不設防的城市》,由馬塞洛·巴格利埃羅、安娜·麥蘭妮、阿爾多·法布里齊領銜主演,該片獲得第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之後,該片被《帝國》(英國電影雜誌)評選為“影史百大非英語電影”第37名。
羅伯托·羅西里尼羅伯托·羅西里尼
1946年,執導由瑪麗亞·米琪、戴爾·埃德蒙茲、朱麗葉塔·馬西納聯袂主演的劇情片《戰火》,該片講述了二戰時美軍登入義大利,一路上發生的六個小故事,他憑藉該片獲得第2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故事獎提名;同年,執導由莉婭·科雷利、卡爾洛·尼奇合作主演的劇情片《欲望》。
1948年,執導由卡爾·克魯格、芭芭拉·欣茨、克莉絲托·默克聯袂主演的戰爭劇情片《德意志零年》,該片獲得第3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金豹獎;同年,執導由西爾維婭·巴塔耶、雅內·馬爾肯、加布麗埃勒·豐坦聯合主演的劇情片《愛情》。1950年,執導由英格麗·褒曼、馬里奧·維塔利、倫佐·切薩納合作主演的劇情片《火山邊緣之戀》。
1952年,執導由熱納羅·皮薩諾、海倫·塔布斯、克拉拉·賓迪合作主演的劇情片《秘密炸彈》;同年,執導由英格麗·褒曼亞歷山大·諾克斯、馬切拉·羅韋納合作主演的劇情片《一九五一年的歐洲》,該片獲得第1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國際獎。
1954年,執導由喬治·桑德斯保羅·穆勒、萊拉·羅科合作主演的劇情片《遊覽義大利》;同年,執導由馬蒂亞斯·維曼、雷娜特·曼哈特、庫爾特·克羅伊格合作主演的劇情片《不安》;其次,執導由托里奧·卡米納提、賈欽托·普蘭代利、瑪塞拉·波貝合作主演的劇情片《火刑柱上的貞德》。
1959年,執導由漢斯·海西默、維托里奧·卡布里奧利、南多·安卓利尼合作主演的劇情片《羅維雷將軍》,該片獲得第2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同年,執導由十集電視劇組成的劇情片《印度:故鄉》上映。1960年,執導由雷納托·薩爾瓦托雷、喬瓦娜·拉利、歐露莎爾芭·奈麗合作主演的劇情片《夜色朦朧逃脫時》。
1961年,執導由倫佐·里奇、弗朗科·英特朗吉蒂娜·露易絲合作主演的劇情片《義大利萬歲》;同年,執導由洛朗·特茲弗、瑪蒂妮·卡洛、伊莎貝拉·科瑞《瓦尼娜·瓦尼尼》。1962年,執導由維托里奧·加斯曼娜佳·蒂勒安妮特·瓦迪姆合作主演的劇情片《黑暗的靈魂》。
1963年,與讓-呂克·戈達爾皮埃爾·保羅·帕索里尼等4位導演聯合執導劇情短片集《帕戈羅格》。1966年,執導由雅克·普雷布瓦、莫里斯·巴里埃、保拉·達哈利合作主演的劇情片《路易十四的崛起》。
1971年,執導由里卡多·帕拉西奧斯、伯納多·巴列斯特爾合作主演的電視電影《蘇格拉底》。1972年,執導由皮埃爾·阿迪提、克里斯蒂安·德·西卡合作主演的電視電影《布萊茲.帕斯卡爾》;同年,執導由埃托雷·貝維拉夸、凱撒·巴爾貝蒂、塞吉奧·菲奧倫蒂尼合作主演的傳記劇情片《希波主教奧古斯丁》。
1974年,執導由斯塔夫羅斯·托內斯、雷納托·蒙塔爾巴諾、弗農·多布切夫合作主演的劇情片《笛卡爾》。1977年,羅伯托·羅西里尼受蓬皮杜中心應邀拍攝了劇情片《蓬皮杜藝術中心》;同年,擔任第3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評審會主席。

個人生活

家庭背景
羅伯托·羅西里尼的父親和祖父都是一名建築師,同時他還有一個弟弟和妹妹。
感情生活
1948年,英格麗·褒曼觀看了羅西里尼執導的影片《羅馬,不設防的城市》,並主動寫信給羅西里尼要求與之一起拍片。1950年,英格麗·褒曼主演了由羅伯托·羅西里尼拍攝的電影《火山邊緣之戀》而互相認識,並在2月7日生下他們第一個孩子羅伯特·英格利·羅西里尼。同年5月24日,羅伯托·羅西里尼與英格麗·褒曼在墨西哥舉行婚禮。1952年,羅西里尼為英格麗·褒曼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女兒伊莎貝拉·羅西里尼與伊斯塔·英格麗·羅西里尼。
1957年,由於羅西里尼與一名印度編劇傳出緋聞,從而導致他與英格麗·褒曼於1958年正式離婚。
逝世情況
1977年6月3日,羅伯托·羅西里尼因心臟病在義大利羅馬去世,享年71歲。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1977年
《蓬皮杜藝術中心》
紀錄片
1975年
《彌賽亞》
電影
1974年
《義大利:共和國元年》
電影
《笛卡爾》
電視電影
《ConcertoperMichelangelo》
電影
1973年
《美第奇時代》
電視電影
1972年
《希波主教奧古斯丁》
電影
《布萊茲.帕斯卡爾》
電視電影
1971年
《採訪薩爾瓦多·阿連德》
電影
《蘇格拉底》
電視電影
《Rice University》
電影
1970年
《Da Gerusalemme a Damasco》
紀錄片
《La lotta dell'uomo per la sua sopravvivenza》
電視連續劇
1969年
《使徒行傳》
電視電影
1967年
《Idea di un'isola》
電視電影
1966年
《路易十四的崛起》
電影
1964年
《L'età del ferro》
電視電影
1963年
《Les Carabiniers》
電影
《帕戈羅格》
短片
1962年
《黑暗的靈魂》
電影
1961年
《瓦尼娜·瓦尼尼》
電影
《義大利萬歲》
電影
《Torino nei cent'anni》
電視電影
1960年
電影
1959年
電影
《印度:故鄉》
電影
《L'India vista da Rossellini》
紀錄片
1954年
電影
不安
電影
電影
《自由在哪裡?》
電影
《半世紀愛情》
電影
1953年
電影
1952年
電影
電影
《七宗罪》
電影
1950年
電影
電影
《The Ways of Love》
電影
1949年
《入侵者》
電影
1948年
電影
愛情
電影
1946年
戰火
電影
《欲望》
電影
1945年
電影
1943年
《背負十字架的人》
電影
1942年
《飛行員歸來》
電影
1941年
《白船》
電影
1940年
《Fantasia sottomarina》
短片
1939年
《Il tacchino prepotente》
短片
《La vispa Teresa》
短片
1937年
《Prélude à l'après-midi d'un faune》
短片
1935年
《Dafne》
短片

編劇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1975年
《彌賽亞》
電影
1974年
《義大利:共和國元年》
電影
《笛卡爾》
電視電影
1973年
《美第奇時代》
電視電影
1972年
《希波主教奧古斯丁》
電影
《布萊茲.帕斯卡爾》
電視電影
1971年
《蘇格拉底》
電視電影
1970年
《La lotta dell'uomo per la sua sopravvivenza》
電視連續劇
1969年
《使徒行傳》
電視電影
1967年
《Idea di un'isola》
電視電影
1966年
《路易十四的崛起》
電影
1964年
《L'età del ferro》
電視電影
1963年
《Les Carabiniers》
電影
《軟乳酪》
電影
1962年
《黑暗的靈魂》
電影
1961年
《瓦尼娜·瓦尼尼》
電影
《義大利萬歲》
電影
1960年
電影
1959年
電影
《印度:故鄉》
電影
1954年
電影
不安
電影
電影
《自由在哪裡?》
電影
《半世紀愛情》
電影
1953年
電影
《Rivalità》
電影
1952年
電影
電影
《七宗罪》
電影
1950年
電影
電影
1949年
《入侵者》
電影
1948年
電影
愛情
電影
1946年
戰火
電影
《欲望》
電影
1945年
電影
1943年
《背負十字架的人》
電影
1942年
《飛行員歸來》
電影
1941年
《白船》
電影
1940年
《Fantasia sottomarina》
短片
1938年
《空軍敢死隊》
短片

製片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1970年
《La lotta dell'uomo per la sua sopravvivenza》
電視連續劇
1967年
《Idea di un'isola》
電視電影
1964年
《L'età del ferro》
電視電影
1963年
《本尼托·墨索里尼》
紀錄片
1962年
《黑暗的靈魂》
電影
1954年
電影
1952年
電影
1950年
電影
1949年
《入侵者》
電影
1948年
電影
愛情
電影
1946年
戰火
電影
1945年
電影

獲獎記錄

奧斯卡金像獎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1950第2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故事獎戰火提名
坎城國際電影節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1946第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羅馬,不設防的城市獲獎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1959第2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羅維雷將軍獲獎
1952第1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國際獎一九五一年的歐洲獲獎
洛迦諾國際電影節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1948第3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金豹獎德意志零年獲獎
1948第3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最佳原創劇本獎德意志零年獲獎

人物評價

羅伯托·羅西里尼不僅在電影中完成了從物質匱乏向精神空虛的過渡,他還創造性地探索了私密的個人經驗同電影中的角色之間的關係,使得電影能夠更深層次地展現出創作者甚至人類內心的焦慮。(《北京青年報》評)
羅伯托·羅西里尼以普通人的真實生活來折射當代的社會問題,並運用自然光在實景中拍攝從而強調真實感。他雖然用的是紀實手法,但他和奧遜·威爾斯都具有相同的現實主義的審美觀。(《中國文化報》、《世界電影》評)
羅伯托·羅西里尼拍攝的一系列低成本的電影用最大的真實記錄了戰後義大利的民生。此外,他最大的魅力就是把二戰之前好萊塢和法國的那些依靠文學,依靠布景的整個潮流轉向了一種關注現實、震撼人心的作品的潮流。(東方網評)
羅伯托·羅西里尼拍攝的電影中堅持拒絕一切人為矯飾,並力圖展示當時的義大利乃至在戰爭中掙扎的整個歐洲的現實圖景。同時他還刻意避免顯露個人的觀點和情緒,努力呈現一種中立的視角,如實還原事件的本來面目。而且他的作品具有了一種讓人耳目一新的“現代性”。(《電影》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