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羅伊氏乳桿菌生物學特性及生理功能,羅伊氏乳桿菌生物學特性,羅伊氏乳桿菌的生理功能,羅伊氏乳桿菌的黏附性,羅伊氏菌素,羅伊氏菌素的合成路徑,羅伊氏菌素的生化特性及其廣譜抗菌性,羅伊氏菌素的套用,羅伊氏乳桿菌的免疫功效,羅伊氏乳桿菌在人和動物抗病作用中的研究,羅伊氏乳桿菌對動物健康影響的研究,羅伊氏乳桿菌對人類健康的影響,羅伊氏乳桿菌在優酪乳中的套用,
簡介
拉丁名:Lactobacillus reuteri 性狀呈輕微不規則、圓形末端的彎曲桿菌。羅伊氏乳桿菌屬專性異型發酵菌種,能發酵糖產生CO2、乳酸、乙酸和乙醇。
羅伊氏乳桿菌常棲息於人和動物的腸道系統中,對人和動物無害,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它代謝甘油產生一種特殊的抑菌物質——羅伊氏素(reuterin),其主要成分是3-羥基丙醛(3-HPA)的單體、水合物和環化二聚體。
羅伊氏乳桿菌生物學特性及生理功能
羅伊氏乳桿菌生物學特性
羅伊氏乳桿菌屬於厚壁菌門(Firmicutes),芽孢桿菌綱(Bacilli),乳桿菌目(Lactobacillales),乳桿菌科(Lactobacillaceae),乳桿菌屬(Lactobacillus),是一種過氧化氫酶陰性、革蘭氏陽性、非運動性、不產芽孢、專性異型發酵細菌。研究發現,羅伊氏乳桿菌對胃腸道環境具有較好的耐受能力,對人工胃液、腸液和膽鹽都有一定的耐受性。這些特性使得羅伊氏乳桿菌具有成為一種在動物飼糧中添加且抗逆性強、能被有效利用的益生菌的潛力。
羅伊氏乳桿菌的生理功能
健康畜禽腸道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會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系統,當這個平衡系統遭到破壞時,動物容易發生疾病,健康受到威脅,生長性能受到影響。羅伊氏乳桿菌及其代謝產物具有諸多優良生理功能,對維持動物機體健康、促進動物生長發育有積極意義。首先,羅伊氏乳桿菌的主要代謝產物之一是羅伊氏菌素(reuterin),可以抑制有害菌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的生長,保護腸道的微生態平衡。其次,羅伊氏乳桿菌可以增加腸道中丁酸的含量,而丁酸主要功能是給腸道上皮細胞供能,從而可促進腸道上皮細胞的增值,因此羅伊氏乳桿菌對腸道上皮組織的再生和修復具有重要意義。再次,羅伊氏乳桿菌在動物腸道中還可產生乳酸和多種酶,如脂肪酶、膽鹽水解酶等,有利於改善動物腸道pH、抑制細菌生長、提高飼料利用率等。最後,羅伊氏乳桿菌能合成B族維生素,將無機硒轉化為可供機體利用的有機硒,這對改善畜禽的生長性能、維持動物健康具有重要的意義。還有研究發現,羅伊氏乳桿菌在提高動物免疫力、抗細胞凋亡方面也有一些作用。羅伊氏乳桿菌的益生作用機制及與其他益生菌的協同功能仍有待進一步研究,這可為羅伊氏乳桿菌產品的研究套用提供更多的理論依據。
羅伊氏乳桿菌的黏附性
細菌黏附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細菌與
宿主細胞相互作用的過程。細菌表面的
黏附素與宿主細胞表面的相應受體結合之後,細菌便能牢固地黏附於宿主細胞上,並在該局部組織定居,大量繁殖。而腸道菌群在宿主腸道中的定植就是通過細菌的黏附性來實現的。因此,益生菌能否黏附於宿主腸道
黏膜細胞表面形成穩定的優勢菌群是發揮其眾多生理功能的必要前提,而不能黏附於腸道黏膜細胞的細菌只能是過路菌而無法充分發揮其生理功能。
羅伊氏乳桿菌是人和動物胃腸道中天然存在的
乳桿菌之一,可承受胃酸和膽汁的作用而到達小腸的上部並黏附於小腸壁。對該菌黏附及定植能力的研究表明,羅伊氏乳桿菌細胞外存在黏附素,使其對宿主的黏膜黏液以及腸黏膜上皮細胞均表現較強的黏附能力。
黏附素為乳酸菌表面普遍存在的結構成分,其主要成分多為分泌蛋白、
糖蛋白、
黏多糖類物質等。Miyoshi等用Caco-2細胞進行體外黏附模擬實驗,證明羅伊氏乳桿菌104R存在一種表面蛋白MapA,其不僅參與黏膜黏液的黏附,而且同時參與腸上皮細胞的黏附。Roos和Jonsson研究表明羅伊氏乳桿菌1063可以編碼一種358kDa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可促進羅伊氏乳桿菌與黏膜黏液的黏附,而不同株羅伊氏乳桿菌是否能編碼這種蛋白質對於該菌株與黏膜黏液的粘附強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羅伊氏乳桿菌在腸道中的定植具有普遍性,目前還沒有研究證明其定植位點具有特異的選擇性,即無論對腸黏膜黏液,還是腸上皮細胞等多部位的體內實驗及體外實驗的Caco-2細胞系都可以檢測到羅伊士乳桿菌的定植。Bjorkman的研究表明羅伊氏乳桿菌也可黏附在人結腸的上皮細胞。Jacobsen等選擇47株乳酸桿菌通過設定特定篩選條件:pH2.5,膽鹽濃度0.3%,對Caco-2細胞的黏附及是否抑制腸道致病菌而不抑制正常菌群等條件,從中篩選理想的益生菌。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只有5株符合以上條件,其中三株可以在人體中很好地定植,這三株中就包括羅伊氏乳桿菌,而且羅伊氏乳桿菌是這三株中唯一既具有很強的抑制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又不會對腸道中正常菌群造成抑制的乳酸桿菌。
另外,某些羅伊氏乳桿菌不僅可以黏附定植於腸道中,而且其菌體還可以分泌胞外物質抑制腸道致病菌的黏附定植。羅伊氏乳桿菌104R可以黏附於豬迴腸的黏液層,而且還能分泌一種大小為1700kDa的胞外物質抑制產腸毒素大腸桿菌K88的生長定植。
羅伊氏菌素
羅伊氏乳桿菌不僅具備乳酸菌主要的有益功效,而且還具備產生廣譜抗菌物質的特效。羅伊氏乳桿菌能合成並分泌羅伊氏菌素,是一種為非蛋白質類廣譜抗菌物質,可有效抑制有害菌的生長。羅伊氏菌素作為抗菌物質的優越性已引起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也因其獨特的生化特性及對人和動物安全無毒而具有十分廣闊的套用前景。
羅伊氏菌素的合成路徑
羅伊氏菌素,又稱
3-羥基丙醛(3-HPA),是甘油兩步代謝的中間代謝產物。其代謝路徑如圖1所示,首先甘油在輔酶維生素B12和甘油脫水酶的作用下脫水產生3-羥基丙醛,並進一步通過
輔酶NAD+和
氧化還原酶作用還原成1,3-丙二醇。而在水溶液系統中,3-羥基丙醛的聚合和水合作用是可逆的,也就構成了3-羥基丙醛的動態系統。研究人員已分離並純化出羅伊氏菌素,並通過核磁共振、質譜及紅外分析等方法,確認羅伊氏菌素是一個以3-羥基丙醛單體為轉換中心的複雜的動態混合體系,其成分包括3-羥基丙醛、3-羥基丙醛水合物及3-羥基丙醛的二聚體。
在另一些細菌中也同樣發現了此代謝路徑,如克雷伯氏桿菌,但在這些細菌中,
3-羥基丙醛只能作為一種短暫的代謝產物出現並很快被還原成
1,3-丙二醇。而羅伊氏乳桿菌能合成超過自身需要量很多倍的3-羥基丙醛,並使之在體內得到大量穩定地積累。表明羅伊氏乳桿菌對其自身產生的羅伊氏菌素具有很強的耐受性,且為所有產生3-羥基丙醛的細菌中耐受力最強的。因此,高產羅伊氏菌素的羅伊氏乳桿菌具有很大的工業套用潛力。
羅伊氏菌素的生化特性及其廣譜抗菌性
大多數乳酸菌所產生的細菌素或類細菌素只有很窄的抗菌譜,只能抑制與產生菌種屬相近的一些細菌。而羅伊氏菌素是一種廣譜有效的抗菌物質,能抑制
埃希氏菌、
沙門氏菌、志賀氏菌、
李斯特菌、
弧菌、梭菌、
葡萄球菌的生長。研究表明,羅伊氏菌素濃度在15~30μg/ml,可抑制
革蘭氏陽性菌和陰性菌、酵母、真菌及原生動物的生長,當濃度超過該範圍4~5倍時,可殺死包括羅伊氏乳桿菌本身的乳酸菌。
EI-Ziney和Debevere的研究發現,羅伊氏菌素可有效降低超高溫瞬時滅菌(UHT)牛奶、鬆軟乳酪及肉製品中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和大腸桿菌O175:H7的數量。Dobrogosz等將羅伊氏菌素添加到已感染細菌病毒(分別為大腸桿菌噬菌體λ和噬菌體8014-B2)的大腸桿菌或植物乳桿菌細胞中,結果發現羅伊氏菌素對病毒的複製同樣具有有效的抑制作用。
此外,大多數細菌素為多肽或蛋白質類物質,它們的抗菌特性通常受到蛋白酶的破壞,而羅伊氏菌素是由小分子水溶性中性物質組成的混合物,因而它的抑菌活性不會被蛋白酶破壞,具有更強的穩定性。
羅伊氏菌素的套用
我國衛生部於2003年批准了羅伊氏乳桿菌可作為保健食品益生菌種。該菌合成和分泌的羅伊氏菌素具廣譜抗菌特性,且對人和動物無害,在生物抑菌劑、抗感染治療劑、生物交聯劑、新型生物材料的前體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潛在用途。既可套用於食品、飼料、飲料等的防腐以提高產品貨架期,又可作為生物抑菌劑,用於不能高溫滅菌的食品牛奶、生物材料的滅菌;作為嬰兒食品添加劑,用於調節嬰兒腸道菌群分布;作為口香糖添加劑,用於殺死口腔病原菌以預防齲齒;作為抗感染治療劑,替代抗生素用於動物病原蟲引發疾病的治療。此外,3-羥基丙醛還可以作為消毒劑和生物組織的固定劑,對生物體的毒害更小。
套用領域:保健食品、功能型固體飲料、各種營養食品等,劑型有顆粒劑、膠囊、片劑等。
羅伊氏乳桿菌的免疫功效
益生菌對人和動物均顯示出有效的益生功效,但其益生功效的具體機制尚未完全清楚。這些益生功效包括增強機體先天性和獲得性免疫,刺激機體免疫器官的成熟,激活免疫系統,增加抗炎細胞因子的產生,降低腸道的滲透性等。
Liu等最近研究發現,多種人源羅伊氏乳桿菌,包括DSM17938、ATCCPTA4659、ATCCPTA5289和ATCCPTA6475等均可通過單核吞噬細胞系統來刺激免疫調節反應,進而不同程度地減輕人類腸道炎症。Alak等用因腹腔接種LP-BM5白血病毒而患免疫缺陷症的C57BL小鼠作為實驗對象,來檢測羅伊氏乳桿菌對小球隱孢子蟲的控制作用。接種LP-BM5病毒後,這些小鼠均會表現出淋巴結腫大,對小球隱孢子蟲易感的症狀。而先飼餵羅伊氏乳桿菌(108cfu/d)10天后再用小球隱孢子蟲來感染小鼠,發現這些實驗鼠的腸道上皮細胞均未感染小球隱孢子蟲,而未飼餵羅伊氏乳桿菌的小鼠,在受小球隱孢子蟲感染後的糞便中發現了小球隱孢子蟲的卵母細胞。研究結果表明,羅伊氏乳桿菌有助於保護免疫缺陷的個體免受這種原生動物疾病的感染。另一些體內研究顯示CD4+T淋巴細胞和小鼠干擾素-γ在機體抵抗感染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飼餵羅伊氏乳桿菌的雞迴腸固有層中發現CD4+T淋巴細胞的數量與對照組相比顯著增加,表明飼餵羅伊氏乳桿菌可能是通過提高淋巴細胞數量來促使機體抵抗感染的。
羅伊氏乳桿菌對T細胞受體-α缺陷的小鼠同樣具有保護作用。T細胞受體-α缺陷小鼠感染了小球隱孢子蟲後,小鼠盲腸會出現炎性損傷,這種盲腸損傷主要是由炎症細胞滲入固有層致使大量上皮細胞增生所致。先將羅伊氏乳桿菌飼餵此種免疫缺陷型小鼠,再利用小球隱孢子蟲感染,發現飼餵了羅伊氏乳桿菌的小鼠迴腸和盲腸中的小球隱孢子蟲數量明顯少於對照組,且上皮細胞增生及盲腸發炎的現象明顯好轉。該研究表明,羅伊氏乳桿菌對維持免疫缺陷小鼠腸道黏膜的完整性,以及提高動物免疫力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Anukum等利用羅伊氏乳桿菌和鼠李糖乳桿菌,觀察其對由尿道共生致病菌引起尿道感染的治癒效果。結果表明,乳桿菌可以通過下調患者神經性膀胱中的TNF-α、IL-6、IL-8、IL-10和IL-12而使患者膀胱炎的症狀得以減輕。
羅伊氏乳桿菌在人和動物抗病作用中的研究
羅伊氏乳桿菌對動物健康影響的研究
羅伊氏乳桿菌對鼠類腸炎的影響
目前常用化學藥劑對實驗鼠進行腸炎誘導,常使用的化學藥劑有乙酸或甲氨蝶呤等。Fabia等建立了一個由乙酸誘導大鼠患上潰瘍性大腸炎的實驗動物模型。他們發現,在進行乙酸飼餵後立即以5×107~7×107cfu的劑量飼餵大鼠腸道特異性羅伊氏乳桿菌,可阻止潰瘍性大腸炎的炎症發展。甲氨蝶呤(MTX)是一種套用於人類的抗腫瘤化學藥物,也可作為治療類風濕疾病的藥物。但該藥會引起細胞毒素對腸道黏膜的傷害,破壞胃腸道微生態平衡,引起嚴重的小腸結腸炎。向大鼠腹腔內注射MTX可引起嚴重的非穿孔性小腸結腸炎,同時伴隨體重驟減、黏膜組織物減少及腸道屏障損傷等症狀。Mao等的實驗證明羅伊氏乳桿菌有助於建立腸道微生態平衡,降低由細菌轉移引起的腸道通透性損傷,即有助於削弱由MTX誘導產生的大鼠小腸結腸炎。他們還發現添加羅伊氏乳桿菌或植物乳桿菌會顯著增加迴腸結腸分泌的IgA水平,同時提高CD4+和CD8+的數量。
羅伊氏乳桿菌對禽類生長抑制(AGD)的影響
剛孵化的禽類常因感染細菌或受環境應激易造成生長抑制甚至死亡,此種現象稱作禽類生長抑制現象(AGD),已成為嚴重影響禽類養殖生產的病症之一。Ivan等證明同樣是經低溫冷應激的幼雛,經羅伊氏乳桿菌液噴霧及飼餵羅伊氏乳桿菌(106cfu)處理的實驗組均表現出較對照組更少的死亡數和平均體重的顯著增加。另外,幼雛也常因飼料配方中蛋白質含量不足而引起生長抑制,飼料營養的不足是引起AGD另一主要原因。Dunham等的實驗中用含有羅伊氏乳桿菌的預防劑進行飼餵發現小雞的生長遲緩得到了非常顯著的改善。以上表明飼餵羅伊氏乳桿菌可顯著調節應激誘導的及營養不足誘導的生長抑制。羅伊氏乳桿菌對仔豬腹瀉的影響
仔豬較易發生由小球隱孢子蟲引起的腹瀉。Dobrogosz等的實驗是將飼餵羅伊氏乳桿菌的仔豬組與不飼餵羅伊氏乳桿菌的對照組進行比較,記錄發生腹瀉的起始時間及腹瀉的嚴重程度。結果表明添加羅伊氏乳桿菌的處理組發生腹瀉的仔豬數量明顯減少,且發生腹瀉的嚴重程度也有明顯減輕。證明羅伊氏乳桿菌劑對由小球隱孢子蟲引起的仔豬腹瀉有明顯的調節改善功效。
羅伊氏乳桿菌在畜禽商業化養殖實驗中的效用
實驗室中的實驗已驗證了羅伊氏乳桿菌的諸多益生效用,在此基礎上更需要明確其在商業化養殖環境下是否具有類似功效。Casas等在16個火雞養殖場中進行了該項實驗,實驗涉及火雞總量為280000隻。將每572隻火雞隨機分成一組,在其孵化到生長42天的過程進行體重記錄。結果表明,飼餵羅伊氏乳桿菌的有益功效在飼餵開始後的幾天內就很快顯現出來。對照組火雞的平均體重為3.8lbs,而飼餵羅伊氏乳桿菌的處理組的平均體重為4.2lbs,處理組體重較對照組有9.5%的增長,即飼餵羅伊氏乳桿菌組表現出較對照組更好的生長勢頭。另外,分別對16個商業化養殖場各自的實驗數據進行統計表明,用孵化後4個月大上市年齡期的火雞作實驗對象的12個組的實驗效果更為明顯,即通過飼餵羅伊氏乳桿菌使各個生產指標,包括存活率、飼料轉化率、體重、A級質量的禽類數量等都得到顯著改善。證明無論在實驗室條件還是商業生產條件下,羅伊氏乳桿菌作為益生菌飼餵動物均可表現出一致的良好效用。
羅伊氏乳桿菌可替代抗生素促進仔豬生長
Blanchard等的相關實驗表明,用羅伊氏乳桿菌,以及添加優質調味料的飼料分別飼餵斷奶前後仔豬,按照飼餵方式的不同分為三組:第一組(n=44)為對照組,不加高銅、抗生素及羅伊氏乳桿菌;第二組(n=41)按照商業飼料配方飼喂,其配方中添加了高銅和抗生素;第三組(n=53)用添加了羅伊氏乳桿菌的飼料進行飼喂,其添加劑量按每頭豬每天含108cfu羅伊氏乳桿菌計。測定仔豬斷奶前的出生重量和生長速率,以及測定斷奶後21天仔豬的生長速率和飼料轉化率。結果表明,在斷奶前的實驗中,羅伊氏乳桿菌添加處理組及抗生素添加處理組的各數據指標較對照組都未表現出明顯的優勢;然而在斷奶後的實驗中,飼餵羅伊氏乳桿菌組的生長速率有了明顯的提高,同時該組的豬表現得更潔淨更健康。而綜合評價整體促生長功效,則羅伊氏乳桿菌處理組和抗生素處理組的效果趨於一致,且都優於對照組。可見,飼餵羅伊氏乳桿菌對促進仔豬生長可與添加抗生素組達到一致水平,表明在某些動物養殖中添加羅伊氏乳桿菌的確可作為抗生素的替代品,而且是促進畜禽生長的一種可選的新型生物促生長方式,從而削弱由於抗生素使用所致不同物種間病原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
羅伊氏乳桿菌對人類健康的影響
腹瀉是兒童最常見的病症。在急性腹瀉期,原有的正常腸道菌群包括乳酸桿菌、雙歧桿菌、擬桿菌等,發生快速的改變。多項研究表明,乳酸桿菌的共生會加速宿主腸道微生物群恢復其原有的良好狀態,從而調節急性腹瀉患者腸道內的菌群穩態。Shomikova等用從人母乳中分離的羅伊氏乳桿菌進行實驗,實驗對象是6~36月齡的患有急性腹瀉的兒童;其中75%的患兒腹瀉是由輪狀病毒引起。實驗檢測了處理後水樣腹瀉的持續時間,羅伊氏乳桿菌組是1.7天,安慰劑組(Placebo)是2.9天;繼而統計了處理後第二天腹瀉未愈人數的比例,羅伊氏乳桿菌組為26%,安慰劑組為81%。從而證明羅伊氏乳桿菌對治療兒童輪狀病毒腹瀉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另外,Shornikova等的另一個實驗證明羅伊氏乳桿菌治療腹瀉的功效是劑量依賴型的。
羅伊氏乳桿菌對緩解由腸道菌群失調所引起的兒童便秘也同樣具有良好的效果。Coccorullo等證明,兒童通過口服羅伊氏乳桿菌(DSM17938)可促進腸道蠕動,從而明顯改善兒童慢性便秘的症狀。
Savino等通過實驗證明羅伊氏乳桿菌對嬰兒疝氣具有顯著療效。其通過每天向嬰兒早餐中添加108cfu劑量的羅伊氏乳桿菌DSM17938,可大大改善嬰兒疝氣的症狀。
Indrio等在歐洲醫學雜誌上發表的最新研究表明,讓患有功能性腸道回流症(GER)的兒童口服羅伊氏乳桿菌(DSM17938),可減輕其腸道膨脹、加速腸道排空,同時可明顯地降低其腸道食物反流的頻率。
可見,羅伊氏乳桿菌對預防和治療腸道菌群引起的多種腸道不適,尤其是兒童的腸道病症有著全面而顯著的調節功能,是具有明確益生功能的有益乳酸菌。
羅伊氏乳桿菌在優酪乳中的套用
羅伊氏乳桿菌,學名Lactobacillus reuteir,能有效改善腸道菌相,提升免疫力。針對羅伊氏菌的研究表明,羅伊氏乳桿菌不僅可以吸附在腸道的豁膜上,存活於人體的腸道中,最新研究還顯示,羅伊氏乳桿菌具有抑制胃幽門螺旋桿菌的功效,可產生抗菌物質,抑制病原菌。日本廣島大學Nikawa教授研究更指出,分別給予40名牙齒健康者食用含Lactobacillus reuteri和不含Lactobacillus reuteri的優酪乳並監測他們牙齒的健康狀況。結果發現,食用含L.reuteri優酪乳者可有效降低Streptococcus muatns在口腔中的存在,因此可減少蛀牙的發生,預防牙釀炎與牙菌斑的產生。從文獻中可歸納出,一般人長期攝取該菌,具備以下三大功效:一是可避免腸道感染造成的疾病與腹瀉,二是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三是可提升免疫力;針對不同年齡層還具備了以下不同的功能:對兒童,可以改善兒童急性下痢的症狀及輪狀病毒造成的腸炎;對老人,可改善便秘問題;對嬰兒,長期服用可以提升免疫力,減少一般感冒、發燒及腸胃感染的機率131。酸牛奶的營養價值已被消費者所認同,羅伊氏乳桿菌添加到酸牛奶中,可以隨同酸牛奶進人人體,從而發揮羅伊氏乳桿菌以上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