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公司名稱:普樂寶益生菌
- 研發公司:山東鳳凰生物有限公司
- 適應症:腸胃道健康和免疫系統症狀
- 研發:自主研發
公司簡介,創立,研發,生產,產品,P3實驗室,雙層微膠囊包埋技術,品牌文化,益生菌與人體微生態系統,可用於食品的益生菌,產品標籤,兒童型,長輩型,麗人型,均衡型,益生菌主要適應人群,孕婦,嬰幼兒,健康寶寶也需要補充益生菌,服用抗生素後的人群,腹瀉或便秘人群,益生菌研究歷程,
公司簡介
創立
2008年11月,我們在中國大陸正式註冊,創立了鳳凰生物。
鳳凰生物是一家專注於人體微生態調控產品開發的科研型公司。運用微生物工程和技術,我們開發出的微生態健康產品推動著中國醫療保健行業的革新。
我們將中國研發總部設立在中國山東省境內的泰山腳下。泰山是歷代中國帝王封禪之地。同時,泰山也擁有豐富而且優越的微生態自然資源。我們以鳳凰微生態研究院為中心,輻射中國大陸市場,為中國營養保健行業專業人士和消費者提供國際領先的微生態營養產品和服務。
研發
鳳凰微生態研究院的重點研究領域是:微生態調控、分子診斷、黏膜免疫、營養代謝、抗菌肽、細胞因子、微生物發酵等。
在我們的12個研究室里已經完成了5項中國“863計畫”課題項目,並且有5項產品獲得了“國家重點新產品”的榮譽。
2011年5月,我們的微生態P3實驗室正式啟用,我們的菌株庫儲存的微生態調控菌株也達到了515株。
通過與哈佛大學黏膜免疫實驗室、美國A&H農業與食品研究中心、丹麥諾維信微生態研究中心、韓國國立生命科學院微生物所、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等研究機構緊密合作,鳳凰生物在生命微生態領域的研發能力保持在全球領先水平。
生產
公司的中心工廠也設立在泰山腳下。在GMP車間內擁有中國規模最大的益生菌全自動液體發酵流水線,可實現五級深度發酵。並且對活性益生菌產品進行微膠囊雙層包被、超速低溫乾燥和快速冷凍乾燥。中心工廠每年可生產益生菌原粉的1000噸以上。
產品
歷經五年的研究,十餘次臨床試驗,鳳凰生物推出革命性益生菌產品:普樂寶益生菌粉。
普樂寶益生菌每克活性高達10億單位,在腸道內的定植時間是自然菌種的6倍。
P3實驗室
生物安全防護一級實驗室一般適用於對健康成年人無致病作用的微生物;
二級適用於對人和環境有中等潛在危害的微生物;
三級適用於主要通過呼吸途徑使人傳染上嚴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
四級適用於對人體具有高度的危險性,通過汽溶膠途徑傳播或傳播途徑不明、尚無有效疫苗或治療方法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
雙層微膠囊包埋技術
獨創雙層微膠囊包埋技術:
第一層
環境選擇性緩釋微囊:
為益生菌提供密閉、穩定的休眠空間,菌體在常溫下能夠長時間儲藏;抗唾液、胃液,菌體到達腸道時存活率高;
第二層
益生元骨架微囊:
微囊溶解後,益生元迅速激活益生菌,服用3分鐘開始增殖,一個小時後恢復腸道微生態平衡;溶解後的益生元形成定植骨架,使益生菌長時間定植在腸道內,維護腸道微生態平衡。
品牌文化
泰安鳳凰靈芝生物有限公司隸屬於寶來利來生物產業集團,是一家以微生態製劑和靈芝產品開發為主導業務的生物高新技術企業,秉承“科技,讓人類的生活更加美好”的創業宗旨和企業使命,依託集團公司強大的技術研發創新能力,致力於功能性益生菌的研究開發,充分發揮益生菌在調控腸道菌群平衡、提高黏膜免疫水平、促進消化吸收、改善新陳代謝、調理腸胃功能、拮抗病原細菌、延緩腸道老化、預防腫瘤疾病等方面的重要功效,為人類的健康事業做出實實在在的貢獻。
益生菌與人體微生態系統
1 人體微生態菌種類達1000餘種
2 數量達100萬億個(人體體細胞只有10萬億個)
3 重量約1271克,相當於肝臟的重量
99%是以雙歧桿菌和類桿菌為主的專性厭氧菌,1%是兼性厭氧菌(以乳酸桿菌為代表)
益生菌的由來。
據考證,乳酸發酵類食品在遠古時期日常飲食中就已經出現了,它比人類懂得使用火的時間還要早。
*公元前200年,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希臘就用有益於人體的乳酸菌製成發酵食品。因為乳酸菌在自然界分布廣泛,所以當時用自然發酵奶製品作為遊牧民族的上等食品。
*古埃及的壁畫上就有擠牛奶的畫面,及相關文字記載,當時有一種叫“生命”的強酸性飲料。
*古巴比倫的遊牧民族也用家畜的奶做成發酵乳飲料用來增強體質。
*古代的中東和近東都有食用發酵乳的習慣,並用其來治療腸胃疾病。
可用於食品的益生菌
1.雙歧桿菌
2.乳桿菌
3.鏈球菌
可用於嬰兒食品的益生菌
嗜酸乳桿菌、動物雙歧桿菌、乳雙歧桿菌、鼠李糖乳桿菌。
產品標籤
兒童型
出廠時每100g菌粉中活菌含量不低於:
鼠李糖乳桿菌 4.0×10^10cfu
羅伊氏乳桿菌 3.0×10^10cfu
兩歧雙歧桿菌 3.0×10^10cfu
有效改善兒童腹瀉,提高免疫力,促進鈣、鐵、磷的吸收、促進維生素B、維生素D的吸收,減輕過敏症狀
長輩型
出廠時每100g菌粉中活菌含量不低於:
鼠李糖乳桿菌 3.0×10^10cfu
羅伊氏乳桿菌 5.2×10^10cfu
青春雙歧桿菌 3.3×10^10cfu
增加血中SOD的活性與含量、抑制由有害菌引起的異常發酵、降低膽固醇、促進食物消化吸收、治療抗生素導致的偽膜性腸炎、治療便秘
麗人型
出廠時每100g菌粉中活菌含量不低於:
鼠李糖乳桿菌 2.2×10^10cfu
兩歧雙歧桿菌 2.8×10^10cfu
青春雙歧桿菌 5.0×10^10cfu
增加血中SOD的活性與含量、抑制由有害菌引起的異常發酵、改善腸道環境、平衡腸道菌群、調整腸道健康、排除腸道毒素、有效緩解便秘、有效防治尿路感染、解決口臭、屁臭問題
均衡型
出廠時每100g菌粉中活菌含量不低於:
鼠李糖乳桿菌 4.0×10^10cfu
羅伊氏乳桿菌 2.5×10^10cfu
青春雙歧桿菌 4.0×10^10cfu
平衡腸道菌群、改善腸道菌群環境、提高腸道吸收效率、緩解腸道炎症、還有解酒的功效。
益生菌主要適應人群
孕婦
a.孕婦機體免疫力下降,其患感染性疾病的風險升高。孕婦機體免疫力的強弱與胎兒的免疫力密切相關。
b.孕婦若發生泌尿生殖道感染,則增加早產兒和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風險。
c.孕婦子宮變大,壓迫到腸道,造成腸道蠕動速度變慢,容易發生便秘
嬰幼兒
a.剖腹產的孩子出生時未經過母親的產道,獲得的益生菌比較少
b.母乳中有很多雙歧因子,可促進益生菌生長,而非母乳餵養的孩子體內益生菌就要少很多,很多研究顯示,母乳餵養兒體內雙歧桿菌數量是非母乳餵養兒的10倍之多。這會影響他們的抵抗力和胃腸功能,所以此類寶寶要及時、適量補充益生菌。
健康寶寶也需要補充益生菌
寶寶處於生長發育階段,身體各個系統還不成熟,自身合成的有益菌數量往往不足,而日常的飲食又很難做到有效的補充益生菌,因此健康的寶寶也要適時的補充有益菌,以保證寶寶的抵抗力。
服用抗生素後的人群
抗生素殺菌時往往好壞通殺。由於正常菌群的敏感菌受到抑制或被殺滅,使得耐藥細菌,(如葡萄球菌等)趁機大量繁殖,造成腸道細菌群紊亂,易出現食欲不振,免疫力下降,腹瀉等狀態。所以服用抗生素後,間隔兩個小時應及時補充益生菌。
腹瀉或便秘人群
兩者都是腸道菌群失調的表現,差別只是引起疾病的有害菌種類不同,益生菌對這些有害菌都有抑制作用,所以可以起到雙向調節作用。
益生菌研究歷程
益生菌,這一概念最早來源於希臘語,意思是“對生命有益”(for life)。早在遠古時代,人類的日常飲食中就已經含有乳酸發酵類的食品了。
1857年,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研究了牛奶的變酸過程。發現牛奶變酸與乳酸菌的活動密切相關。
1878年,李斯特(Lister)首次從酸敗的牛奶中分離出乳酸乳球菌。
1892年,德國婦產科醫生Doderlein提出產乳酸的微生物對宿主--人有益。
1899年,法國巴黎兒童醫院的蒂賽(Henry Tissier)發現雙岐桿菌與嬰兒患腹瀉的頻率及營養都有關係。
1900-1901年,Moro,Beijerinck和Cahn各自研究了腸道中的乳酸菌。丹麥人奧拉一嚴森(OrIa—JerlSerl)首次對乳酸菌進行了分類。
1905年,保加利亞科學家斯塔門·戈里戈羅夫第一次發現並從優酪乳中分離了“保加利亞乳酸桿菌。
1908年,俄國科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伊力亞·梅契尼科夫(Elie Metchnikoff)通過對保加利亞人的飲食習慣進行研究,發現長壽人群有著經常飲用含有益生菌的發酵牛奶的傳統。他正式提出了“優酪乳長壽”理論。
1915年,Daviel Newman首次利用乳酸菌臨床治療膀胱感染。
1917年,德國Alfred Nissle教授利用益生菌治療腸道感染疾病,取得可觀成果
1922年,Rettger和Cheplin報導了嗜酸乳桿菌優酪乳所具有的臨床功效,特別是對消化的功能性。
1930年,醫學博士代田稔博士在日本京都帝國大學(現在的京都大學)醫學部的微生物學研究室首次成功地分離出來自人體腸道的乳酸桿菌。
1945年,無菌動物模型和悉生動物模型建立。
1954年,Vergio引入與抗生素或其它抗菌劑相對的術語“Probiot-ika”,提出抗生素和其它抗菌劑對腸道菌群有害而“Probiotika”對腸道菌群有利。
1957年,Gordon等人在《柳葉刀(The Lancet)》提出了有效的乳桿菌療法標準:乳桿菌應該沒有致病性,能夠在腸道中生長,當活菌數量達到107-109時,明顯具有有益菌群的作用。同時德國柏林自由大學的Haenel教授研究了厭氧菌的培養方法,提出“腸道厭氧菌占絕對優勢”的理論。日本學者光崗知足(Tomotari Mitsuoka)開始了腸內菌群的研究,最後建立了腸內菌群分析的經典方法和對腸道菌群作出了全面分析。
1962年,Bogdanov從保加利亞乳桿菌中分離出了3種具有抗癌活性的糖肽,首次報導了乳酸菌的抗腫瘤作用。
1965年,Lilly D. M.和Stillwell R. H.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的論文“益生菌—由微生物產生的生長促進因素”中最先使用益生菌Probiotic這個定義來描述一種微生物對其他微生物促進生長的作用。
20世紀70年代初由沃斯(Woese)、奧森(Olsen)等提出16s rRNA寡核苷酸序列分析法來對菌進行鑑定。構建了現已被確認的全生命系統進化樹,越來越多的細菌依據16SrDNA被正確分類或重分類,給乳酸菌的鑑定和腸內菌群分析帶來極大方便。
1971年,Sperti用益生菌(Probiotic)描述刺激微生物生長的組織提取物。
1974年,Paker將益生菌定義為對腸道微生物平衡有利的菌物。
1977年,微生態學(Microecology)由德國人Volker Rush首先提出。他在赫爾本建立了微生態學研究所,並從事對雙歧桿菌、乳桿菌、大腸桿菌等活菌作生態療法的研究與套用。Gilliland對腸道乳桿菌的降低膽固醇作用進行了研究,提出了乳酸菌在生長過程中通過降解膽鹽促進膽固醇的分解代謝,從而降低膽固醇含量的觀點。
1979年中國的微生態學研究開始。自中國微生物學會人畜共患病病原學專業委員會下屬的正常菌群學組的成立。
1988年2月15日中華預防醫學會微生態學分會的成立有了學術組織。
1988年《中國微生態學雜誌》創刊。
80年代初大連醫科大學康白教授首先研製成功促菌生(蠟桿芽胞桿菌)。
1983年,由美國Tufts大學兩名美國教授Sherwood Gorbach和Barry Goldin從健康人體分離出了LGG(鼠李糖乳桿菌),並於1985年獲得專利。LGG菌種具有活性強、耐胃酸的特點,能夠在腸道中定殖長達兩周。
1989年,英國福勒博士(Dr.Roy Fuller)將益生菌定義為:益生菌是額外補充的活性微生物,能改善腸道菌群的平衡而對宿主的健康有益。他所強調的益生菌的功效和益處必須經過臨床驗證的。
90年代,中國學者張箎教授對世界第五長壽區——中國廣西巴馬地區百歲以上老人體內的雙歧桿菌進行了系統的研究,也發現長壽老人體內的雙歧桿菌比普通老人要多得多。同時中醫藥微生態學建立。楊景雲等學者開始對中國的傳統中藥與微生態關係進行了系統的研究。
1992年,Havennar對定義進行了擴展,解釋為一種單一的或混合的活的微生物培養物,套用於人或動物,通過改善固有菌群的性質對寄主產生有益的影響。
1995年,吉布森(Gibson)把能在大腸中調整菌群的食品稱為益生元。
1998年,Guarner & Schaafsma給出了更通俗的定義: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當攝入足夠量時,能給予宿主健康作用。
1999年,Tannock作了總結:細菌是人體(還有高級動物和昆蟲)中正常居住者。其中胃腸道中發現超過400多種細菌。
2001年,世界糧農組織(FA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對益生菌做了如下定義:通過攝取適當的量、對食用者的身體健康能發揮有效作用的活菌。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組成的專家聯合顧問團強烈建議用分子生物學的手段鑑定益生菌。並推薦益生菌存放於國際性菌物保藏中心。具體的步驟是:先做表型鑑定,再做基因鑑定。基因鑑定的方法有DNA/DNA雜交,16S RNA序列分析或其它國際上認可的方法。然後到RDP上驗證鑑定結果。
2001年,法國完成第一株乳酸菌即乳酸乳球菌IL1403的全基因組測序。
2002年,微生物學教授Savage宣布:正常菌群是人體的第十大系統——微生態系統。
2005年,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Dobrogosz 和Versalovic教授提出了免疫益生菌的概念(Immunoprobiotics)。
2006年,義大利M. Del Pianoa等認為益生菌應該定義為一定程度上能耐受胃液,膽汁和胰臟分泌物而黏附於腸道上皮細胞並在腸道中定殖的一類活的微生物。提出從糞便中分離的“益生菌”有可能多數是浮游菌,而非黏附菌。
2007年,美國《科學》雜誌預測:人類共生微生物的研究將可能是國際科學研究在2008年取得突破的7個重要領域之一。12月9~10日,英、美、法、中等國科學家在美醞釀成立“人類微生物組國際研究聯盟(IHMC)”,計畫2008年4月聯合啟動“人類元基因組計畫”,開始對人類元基因組的全面研究。這項被稱為“第二人類基因組計畫”的項目將對人體內所有共生的微生物群落進行測序和功能分析,其序列測定工作量至少相當於10個人類基因組計畫,並有可能發現超過100萬個新的基因,最終在新藥研發、藥物毒性控制和個體化用藥等方面實現突破性進展。
2008年,荷蘭烏得勒支大學醫學中心研究者在柳葉刀雜誌上報導了益生菌可能會引起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腸道致命性局部缺血危險。
2012年,中國普樂寶研究機構宣布,益生菌作為腸道問題的主要治療部分,將為兒童、中老年人和廣大女性帶來全面性新階段的健康新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