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伊·哈里斯

羅伊·哈里斯

羅伊·哈里斯(萊羅伊 艾斯沃茲 哈里斯)(Roy Harris,1898–1979年),美國作曲家。20世紀30年代美國音樂界響噹噹的人物之一,作品生動自然。《第三交響曲》(1939年)之類的作品具有旋律大氣流暢、節奏參差的特點,並採用了民間音樂和流行音樂的元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伊·哈里斯
  • 外文名:Roy Harris
  • 出生日期:1898
  • 逝世日期:1979
簡介,作品,個人簡介,

簡介

羅伊·哈里斯(Roy·Harris)是一個具有真正美國特質的、徹徹底底的美國人,他是引起過爭論最多,而其作品也最頻繁地被演出的多產的激進派作曲家
哈里斯生於俄克拉荷馬州林肯縣,先後在洛杉磯和巴黎師從阿瑟·法威爾和納迪亞·博蘭格爾學習音樂。1926年憑藉管弦樂《行板》嶄露頭角。哈里斯曾在包括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在內的多所學校教授音樂。

作品

哈里斯還作有《當約翰尼邁步回家時》(1935年,序曲)、《合唱交響曲》(Symphony for Voices)(1936年)、《民歌交響曲》(1940年)、《第七交響曲》(1952年)、《幻想曲》(1954年)、《第八交響曲》(1962年)、《約翰·甘迺迪之死》(Epilogue to Profiles in Courage: J. F. K.)(1964年)、《亞伯拉罕·林肯交響曲》(1965年)、《第11交響曲》(1968年)、《第14交響曲》(1976年)。

個人簡介

美國作曲家,1898年2月12日生於俄克拉荷馬州,父母親是來自蘇格蘭-愛爾蘭籍的拓荒者。5歲時全家遷居加利福尼亞。他自幼在母親的指導下學習鋼琴、風琴和單簧管。1919年,哈里斯入加利福尼亞大學南部分校學習哲學與經濟,併兼修和聲學,還在作曲家、音樂教育家法韋爾(A.Farwell,1877-1952)的指導下學習作曲。
1926年3月15日,哈里斯的第一部作品《雨天的印象》在洛杉磯首演,這部作品受到了美國作曲家、指揮家漢森(H.Hanson,1896-1981)的竭力推崇,而漢森於4月23日在紐約州羅切斯特(Rochester)指揮演出該曲的成功,又使哈里斯獲得了一筆由熱情的聽眾募捐給他出國深造的資金。當年,哈里斯來到巴黎,在著名女音樂教授布朗熱(N.Boulanger,1887-1979)門下學習作曲.值得一提的是,生於19-20世紀之交的美國年輕一代中,凡是日後在音樂創作上有所建樹的人,如科普蘭湯姆森、卡特和皮斯頓等都曾留學歐洲,從師過這位新古典主義的推崇者布朗熱。加上和那裡種種新的音樂流派極其代言人如:巴托克、勛伯格及其弟子和布朗熱最為賞識的斯特拉文斯基頻繁交往,給這些美國青年在一定程度上大開了眼界。
1927年,哈里斯推出了他的第一部成熟的作品---為弦樂四重奏組、鋼琴和單簧管而寫的協奏曲,這部作品在巴黎的首演獲得了極大的成功,次年即被介紹到了美國。1929年,哈里斯不慎跌交,因脊椎骨折而中斷了學習。
室內樂作品在哈里斯的創作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有人還認為哈里斯的《鋼琴五重奏》和《第三弦樂四重奏》等作品奠定了偉大的音樂語彙的基礎。哈里斯運用若干首美國民歌和通俗歌曲而創作的七樂章套曲《民歌》交響曲,以及《人聲》交響曲、《占領之歌》等作品,也是卓有成就的。而哈里斯最大的成就在於另外的十一部交響曲,其中以《第三交響曲》最為著名。具有宣言性質的《第五交響曲》寫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作品的題獻是:獻給英勇的愛好和平的蘇聯人民;哈里斯在1958年10月還專程赴莫斯科指揮了這部作品。
哈里斯一生從事音樂教育,從1933年開始,他先後在普林斯頓的威斯敏斯特合唱學校朱麗亞特音樂學院、科內爾大學、印第安納大學、波多黎各泛美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等校任教。1979年10月1日,哈里斯在加利福尼亞南部的沿海城市聖莫尼卡逝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