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罷黜
- 拼音:bà chù
- 釋義:貶低並排斥
- 出處:《賀元豐三年明堂禮畢大赦表》
基本介紹,相關例句,
基本介紹
1、貶低並排斥。
2、罷黜百家,廢棄不用。原指排除諸子雜說,專門推行儒家學說。也比喻只要一種形式,不要其他形式。孝武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經。——《漢書·武帝紀贊》漢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儒學大師董仲舒在上漢武帝的“天人三策”中,提出凡“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建議以儒家思想作封建國家的統治思想,這就歷史上所指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個建議得到漢武帝的採納,開始在長安設太學,專講儒家經典《詩》、《書》、《易》、《禮》、《春秋》等,起用大批儒生作官,從此儒家思想逐漸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3、免除官職。
相關例句
宋曾鞏《賀元豐三年明堂禮畢大赦表》:“罷黜異端,推明極孝。”
清 劉大櫆 《知上猶縣方君傳》:“君獨喟然曰:‘誠使賑救及一邑之民生,則余雖罷黜何憾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