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郡歸洛陽閒居

《罷郡歸洛陽閒居》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所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此詩首聯言雖長期貶謫在外,而時時有歸朝之心;頷聯言歸朝之後卻被閒置,雖有報國之心而空生悲慨;頸聯言以飲酒彈琴之事,抒無可奈何之感;尾聯言還當為功名而進取,珍惜有限光陰。全詩旨在抒寫不平,但以簡淡語出之,故頗為深沉。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罷郡歸洛陽閒居
  • 作者:劉禹錫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作品體裁:五言律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文學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罷郡歸洛陽閒居
十年江海守,旦夕有歸心。
及此西還日,空成東武吟。
花間數杯酒,月下一張琴。
聞說功名事,依前惜寸陰。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罷郡:辭去官職。
2.江海守:指江海一帶的地方官。劉禹錫曾被貶為朗州司馬,連州刺史,夔州刺史。
3.東武吟:樂府楚調名,詩中多感嘆人生短暫、榮華易逝等消極厭世的思想。劉禹錫在《和董中庶古散調辭贈尹果毅》詩中有“昔聽東武吟,年心已悲”句。
4.功名:功績和名聲。
5.依前:像過去一樣。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做了十年沿江近海的太守,我日夜都想著重回帝京。
待到從和州西返洛陽這一天,我卻只能徒然擬作《東武吟》。
在花叢中,我獨自斟飲幾杯酒,在月光下,我一人彈奏一張琴。
我只是聽人們談論建功立業,但我卻象從前一樣珍惜每寸光陰。

創作背景

此詩即劉禹錫閒居洛陽時作。劉禹錫以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年)授連州刺史,後歷夔、和二州。唐文宗大和元年(827年)春,劉禹錫與白居易一起抵達洛陽。不久白居易被征為秘書監,赴長安任職,劉禹錫仍留在洛陽賦閒,在此期間寫下了《罷郡歸洛陽閒居》,反映了他當時的心境。

文學鑑賞

文學賞析

“十年江外守,旦夕有歸心。”十年”言其貶謫時間之久,“旦夕”表達了詩人希望回來的迫切決心。若說朱代大詩人蘇軾遭貶歸來仍然是“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的自信和詼諧,那么劉禹錫這漫長的十年等待卻增添了幾許辛酸的味道。
“及此西還日,空成東武吟。”待到返回東都洛陽之時,“我”只能徒然地吟誦《東武吟》。一個“空”字,表現出了詩人壯志未酬的深切失望。
“花間數杯酒,月下一張琴。”這是詩人 在東都閒居時生活狀態的真實寫照:“我”有時會獨自在花叢中喝上幾杯酒,有時又會在月光下彈奏一會兒瑤琴。據《舊唐書》記載:“(裴)度視事之隙,與詩人白居易、劉禹錫酣宴終日,高歌放言,以詩酒琴書自樂,當時名士,皆從之游。”劉禹錫終日過著“好客交珠履,華筵舞玉顏”(《奉和裴令公新成綠野堂即書》)的生活。這種生活是悠閒自在的、無憂無慮的,但卻不是詩人想要的生活。雖然詩人如今已年近六十,但革新的理想仍然激勵著他,於是詩人不由生髮出以下的感慨。
“聞說功名事,依前惜寸陰。”閒暇之時聽人們談論著建功立業的事情,“我”仍然像以前那樣珍惜著每寸光陰。歲月的流逝並沒有消磨掉詩人的鬥志,劉禹錫更是堅定了自己前進的勇氣。“依前”二字,表現出詩人仍然對生活充滿信心,對未來憧憬不已。
此詩既流露出婉約悱惻之情感,又不失豪邁奮進之鬥志,發人深思,是劉禹錫晚年的又一篇力作。

名家點評

當代作家吳汝煜《劉禹錫選集》:詩中用沖淡的語言,抒寫了內心的不平,用舒緩的節奏,展示了官閒志不閒的進取精神。感情的伏流雖然湍急,但表面上看來卻十分平靜。

作者簡介

劉禹錫(772—842年),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 貞元九年(793年),和柳宗元同榜進士及第。當年又中博學宏詞科,官監察御史。永貞年間,參與王叔文革新運動,被貶連州刺史,再貶朗州司馬,後受裴度推薦,晚年任太子賓客。故後世稱“劉賓客”。劉禹錫詩才卓越,白居易譽其為“詩豪”。內容多反映時事和民生疾苦,詩文繼承前人優秀文學遺產,又吸取民間文學精華,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創作風格。有《劉夢得文集》四十卷,《全唐詩》編其詩十二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