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陷光子晶格中的光動力學研究》是依託南開大學,由樓慈波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缺陷光子晶格中的光動力學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樓慈波
- 依託單位:南開大學
《缺陷光子晶格中的光動力學研究》是依託南開大學,由樓慈波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缺陷光子晶格中的光動力學研究》是依託南開大學,由樓慈波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中文摘要光在具有空間帶隙結構的周期性光子晶格中傳播的時候,表現出與在相應均勻介質中截然不同的特異動力學行為,如離散衍射、空間離散和...
主要包括:利用多光束干涉方法設計和製備多缺陷和無缺陷的準周期光子晶格,構建可見光波段的空間調控光信號的實驗研究平台,進行空間光孤子和光束調控的實驗研究和理論分析;研究具有不同旋轉對稱下的準周期光子晶格中的振盪效應、非線性隧穿和負折射現象;探索準周期光子晶格體系的器件如全光信號迴路、光開關和光耦合器...
1、實驗室研究方向與主要研究內容 本實驗室主要開展弱光非線性光子學材料的先進制備技術及相關器件的研究工作,結合本實驗室的研究基礎,針對材料缺陷調控技術及弱光非線性光子學效應研究、色散工程與量子微結構材料、三元系非線性光子學晶體生長技術最佳化研究和薄膜光電子材料相結構調製技術等研究方向,集中優勢,開展研究...
王振林研究領域為光子晶體中的表面態、無序效應;金屬微結構中電、磁表面等離激元共振、耦合效應;表面等離激元損耗補償、放大、納米雷射器;與表面等離激元相關的光學非線性;表面等離激元激發引起的光、電增強效應;膠體微球自組織現象;基於膠體晶體為模版的微納結構材料複製與製備新方法。學術論著 據2024年4月南京...
目前國內外對於具有PT對稱勢的光子晶格中光束動力學性質的討論主要集中在其非線性動力學特性和PT孤子的研究方面。本項目擬從PT周期勢的帶隙結構出發,闡明PT對稱光學晶格內的Floquet-Bloch模同入射光束模式之間的聯繫;分析PT光子晶格內光束的布洛赫振盪、拉比振盪和動態局域性等動力學特性;結合麥克斯韋方程組在傍軸近似...
光通訊波段的光子晶體絕大多數使用光波導將光導入微腔,波導的寬度遠小於w飽和值,但是在太赫茲波段和微波波段,光子晶體器件可能工作在開放空間,如天線。我們的工作可供這類套用參考,也有助於增加對光子晶體缺陷態特性的理解,填補了一個小空白。 2、我們發現,對正方晶格金屬光子晶體,TM模正入射的透過譜的第一...
缺陷局域態 缺陷局域態(defect localized state)是2019年公布的物理學名詞。公布時間 2019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物理學名詞》第三版。
表現出了施主特性,可能會對載流子的增加起到貢獻。(4)SrAl2O4的結構、電子、晶格動力學和介電性質。該材料是重要的發光材料,我們對其進行了密度泛函理論框架下的模擬計算,確定了材料的結構特性,電子結構成分,晶格動力學(聲子)分布情況,以及介電性質。採用了LDA和GGA兩種勢場計算,...
4.6 缺陷局域態 4.7 一維光子晶體的表面態 4.8 全向多層反射鏡 4.9 拓展閱讀 第5章 二維光子晶體 5.1 二維Bloch態 5.2 介電材料柱構成的正方晶格光子晶體 5.3 電介質網路構成的正方晶格光子晶體 5.4 全偏振態的完全光子帶隙 5.5 平面外傳播 5.6 點缺陷對光的局域化 5.6.1 寬光子帶隙中的點...
本項目將研究重點集中在基於各向異性碲材料以及磁光材料光子晶體結構的傳輸特性。主要研究內容包括:(1)基於各向異性光子晶體的偏振器件設計。首先,基於各向異性材料的雙折射效應,我們利用等效折射率理論嚴格分析了不同形態各向異性材料對不同偏振態波的布拉格散射效應,得到了不同偏振波對各向異性缺陷的頻率回響及傳輸...
本項目擬在局域BEC的光晶格中實現光學領域(異向介質和光子晶體)中的新奇物理現象,具體內容包括:物質波隱形斗篷的設計和物質波負折射或完美成像的實現。為此,我們將採用理論分析和數值求解相結合的方法從事本項目的研究。結題摘要 在本項目的支持下,我們首先研究了二維缺陷光晶格中非線性局域模的產生和存在情況。我們...
光與金屬表面自由電子相互作用形成的表面電漿激子,具有在納米尺度傳輸光學信號的特點,在納米光子學、生物光子學等廣闊領域具有巨大的套用潛力,是目前國內外廣泛關注的一個熱點研究領域。本項目將通過設計新型準周期、超晶格金屬基納米結構,理論研究表面電漿激子在其中傳播的色散關係、動力學特徵、局部場增強效應...
同時,我們還利用冷原子體系中的四波混頻效應產生了非經典雙光子對。在二能級體系下雙光子對的計數率相對於三能級體系大幅提高,但由於計數本底的提高,關聯繫數不違反柯西-施瓦茲不等式。另外,我們還開展了量子模擬相關的理論研究,提出了混合氣體中錯位光晶格排布的新方法,發現了兩組分混合量子氣體中的無序誘導波...
以此為基礎,我們又進行了有關渦旋晶格動力學過程、玻色-費米雙超流體集體激發、強相互作用費米氣體絕熱膨脹動力學過程等課題的研究,發現了該混合超流體系中的一系列異常行為,積極帶動了相關理論研究。此外,我們還通過一種低走離、高非線性係數的參量下轉換BiBo晶體獲得高收集效率的糾纏源,收集效率相比於八光子糾纏...
李樹深,男,漢族,1963年3月出生於河北保定,半導體器件物理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半導體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大學原黨委書記、校長。1983年李樹深從河北師範大學物理系畢業後留校任教;1989年獲得西南交通大學碩士學位;1996年獲得...
閻結昀,北京郵電大學理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本科畢業於山西大學物理系理科基地;博士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曾在北京套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牛津大學物理系和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從事科學研究和訪問。研究方向 半導體低維體系中的光電性質;納米光子學與表面等離激元光子學;光晶格中冷原子的動力學性質。科研成果 ...
近年來,在學校各類學生創新項目的支持下,指導部分本科生開展新型光子器件的設計,光通信與光信息處理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績。主持課題:1.矢量光束非線性傳輸特性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2015-2017) ;2.矢量光場非線性調控特性及其自聚焦動力學研究,廣東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培養計畫項目(2015-...
謝心澄在低維體系電輸運研究方面,他用光子輔助模型對二維電子系統中微波誘導的“零電阻”現象作出了系統解釋;提出用電子droplet態來解釋二維金屬至絕緣體相變現象;預言了雙層體系中可能存在填充因子為1/2的態,為相關實驗所證實。在自旋電子學領域,深入討論了自旋流定義;提出低維體系中關於自旋極化產生和自旋輸運調控...
具有缺陷態的二維光子晶體通訊波長濾波器的結構最佳化設計,福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35(S1) 19-23 (2007)。AlN薄膜的橢圓偏振光譜模型研究,福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35(S1) 11-14 (2007)。InGaN量子阱的微觀特性(英文). 發光學報,28(01): 99-103 (2007)。GaN半導體中InN量子點的結構性質(...
[2] 王沙、楊志安,光子晶格中光束演化的二能級模型及非線性Landau-Zener 隧穿,物理學報,2009 年,58卷6期3699頁(SCI)。[3]楊志安、王沙、婁本濁,量子力學相位問題研究進展,濟南大學學報,2009 年,23卷4期425頁。[4] 房永翠、楊志安,對稱雙勢阱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系統在周期驅動下的動力學相變及其量子...
4.用光學駐波場的方法將介電質小球排列成平面的二維格子、柵格常數最短達到0.8微米。首次理論證明了用光學相干的方法可獲得14種布朗格點陣中的大部分晶格圖案,並加以實驗驗證;5.首次成功地製備出紫外波段的反opal光子晶體;6.成功地掌握了二維非線性光子晶體的周期性極化技術,在實驗上研究了這種晶體中二倍頻轉換...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鎵氮基高功率半導體雷射器的紅外缺陷及其熱效應動力學研究)在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3-4微米銻化物單管與陣列雷射器)在研;航空基金(銻化物超晶格光電機理研究)在研;教育部博士點新教師基金(窄禁帶碲鎘汞雜質補償行為的磁光光譜研究)結題;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窄禁帶半導體...
研究發光的效率,以了解猝滅現 象的由來及電聲子的相互作用。研究溫度效應可了解陷阱的分布,排除晶格振動對發光的干擾。通過這些巨觀現象可透視其中的物理問題。新發展起來的利用單分子研究其各類性質的技術,可對發光的了解更加深入。發光學從它的光譜研究(斯托克斯定則,1852)及動力學研究(貝可勒爾公式,1867)開始,...
正電子素原子不僅在分子固體、液體及氣體的研究中得到廣泛套用,而且在弱相互作用研究中,檢驗量子電動力學理論,在研究基本粒子如軸子,天體物理及生物大分子的研究中均有極其重要的套用。缺陷中的正電子湮沒 正電子在完整晶格中的湮沒稱為自由態的湮沒。一旦固體中出現缺陷,如空位、位錯和微空洞,這些缺陷可以是材料...
in vacuum” , Physical Review E 74, 068401 (2006)【20】 Shihua Huang, Fengmin Wu, Study of the inhomogeneity of Schottky barrier height in nickel silicide by the internal photoemission spectroscopy, Modern Physics Letters B 20, 1825 (2006)【21】 黃仕華,鍺矽量子阱結構帶間吸收邊研究,光子...
祝世寧長期從事微結構功能材料研究,主要研究包括:凝聚態物理和非線性光學:光學超晶格 (QPM)及其非線性光學效應;微結構電磁波材料,光子晶體、非線性光子晶體;光子糾纏和量子信息;鐵電物理和材料。人物經歷 1949年12月,祝世寧出生於江蘇省南京市,籍貫江蘇鎮江。1968年,祝世寧從南京市第十中學(1988年更名為南京市...
2018 - 2020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博士後 2015 - 201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光電技術研究所 博士後 研究方向 凝聚態理論:磁學理論,超流超導理論,強關聯繫統 量子相變:玻色系統和費米系統的拓撲量子相變,費米冷原子氣體的BEC-BCS渡越 量子光學:光學腔中的單模光子與超導量子比特的相互作用,光學腔量子電動力學 ...
博士研究生階段在國際上首次使用高能電子碰撞方法研究氦原子雙電子激發態的動力學關聯過程,相關工作於2003年發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2003年留校任教後,開始基於冷原子和單光子操控的量子光學和量子信息研究,並於2006年實驗實現確定性單光子源,研究成果發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2007年在國際首次實驗實現6...
該工作被中國國內外同行評價為“是近年來在磁通動力學中的重大成果。”“對高溫超導研究學科領域的進展起了推動作用”。在自旋電子學研究中,他們澄清了Mn氧化物導電機制:設計實驗發現Mn基氧化物中是晶格極化子,而在硫屬尖晶石中是磁極化子;提出和證實不同元素之間也存在雙交換作用。在多孔矽和低維材料研究中,...
2001年9月至今主要從事矽材料電注入發光照明器件和光子集成的研究工作。科研成果 實現高效率的矽基發光對於發展集成光電子晶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1991年開始從事多孔矽、Si/SiO2超晶格等各種矽納米結構電致發光的研究。近年來研製出高效率的矽基MOS結構電致發光器件,其中紅外、可見光和紫外區的矽MOS電致發光器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