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面蠻,古族名。唐宋時期分布在南詔所轄永昌(今雲南保山、德宏州及臨滄一帶)、開南(今雲南景東以南一帶)二節度地區。《蠻書》稱:“初生後出月,以針刺面上,以青黛塗之,如繡狀”。即文身之俗。該書將繡面蠻與繡腳蠻相連敘述,故有的學者認為是傣族先民,但傣族無初生後出月刺面之俗。族屬待考。
繡面蠻,古族名。唐宋時期分布在南詔所轄永昌(今雲南保山、德宏州及臨滄一帶)、開南(今雲南景東以南一帶)二節度地區。《蠻書》稱:“初生後出月,以針刺面上...
漢晉時稱之為“滇越”、“撣”,唐代稱“金齒”、“茫蠻”、“繡面蠻”等,元明時期沿稱“白衣”或“百夷”,清代及民國時期多稱“擺夷”。本民族自稱“傣...
在唐宋以後的一些古籍中,把文身的蠻夷分為“繡腳蠻”、“繡面蠻”和“雕題蠻”數種。明時《百夷傳》雲:“不黥足者,則眾皆嗤之,曰婦人也,非百夷種類也...
在唐、宋以後的一些古籍中,把文身的蠻夷分為“繡腳蠻”、“繡面蠻”和“雕題蠻”數種。明朝時期的《百夷傳》中記載:“不黥足者,則眾皆嗤之,曰婦人也,非...
唐宋時期,傣族先民因有飾齒文身習俗,被稱為“黑齒蠻”、“金齒蠻”、“銀齒蠻”、“繡腳蠻”、“繡面蠻”、“茫蠻”、“白衣”等等。明清時期,傣族被稱為...
“茫昌”、“茫盛恐”、“茫鮓”、“茫施”等;因其獨特的民族服飾特徵,他們分別被稱為“黑齒蠻”、“金齒蠻”、“銀齒蠻”、“繡腳蠻”、“繡面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