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勐約鄉位於隴川縣東南部。面積181.6平方千米,人口0.74萬人(2006年)。轄營盤、廣瓦、邦中、邦瓦、瓦慕5個行政村。鄉政府駐營盤。
沿革
1969年屬慶九大公社,1984年析建廣瓦區,1988年改勐約鄉。1997年,面積121.5平方千米,人口0.3萬,其中景頗族人口占84.85%,轄廣瓦、邦中、營盤3個行政村。2002年,撤銷邦瓦鄉,將邦瓦、瓦幕村劃歸勐約鄉管轄。
[郵編]678708 [2008年代碼]533124205:~201營盤村 ~202廣瓦村 ~203邦中村 ~204邦瓦村 ~205瓦幕村
附:邦瓦鄉位於隴川縣東部,公路西連城子鎮,北接王子樹鄉。新中國成立前屬景頗族山官轄地,隸隴川宣撫司。1953年成立邦瓦鄉,廢除山官制度。1956年建邦瓦生產文化站,1969年建向陽公社,1971年改稱邦瓦公社,1984年改區,1988年改鄉。1997年,面積105.8 平方千米,人口0.7萬,其中景頗族占90%,轄邦瓦、瓦幕、巴達、曼冒4個行政村。2002年9月8日,雲復政[2002]99號:撤銷邦瓦鄉,曼冒、巴達劃歸城子鎮,邦瓦、瓦幕劃歸勐約鄉管轄。
鄉鎮概況
勐約鄉隸屬雲南省
德宏州
隴川縣,勐約鄉位於隴川縣東南部,東與芒市相鄰,以龍江為界,南與
瑞麗市接壤,西與景罕鎮、城子鎮相接,北與王子樹鄉毗鄰。到縣城章鳳為柏油公路,交通方便,距縣政府所在地35公里。經度98°03'50",緯度24°15'12",年均積溫6812.1℃,年均降水量1300—1500毫米。最高海拔1350米,最低海拔780米(隴川縣最低海拔)。全鄉轄5個村委會,41個村民小組,43個
自然村(註:2005年自然村調查上報62個自然村,此次未上報的19個自然村根據數字鄉村指標解釋因戶數較少,居住分散已併入上報的43個自然村中),1780戶7445人,其中本地戶籍1718戶7146人,流動人口3201人。本地戶籍中,農業人口1780戶7407人;鄉村勞動力資源數5632人,占本地戶籍總人口的59%;景頗族5876人,占本地戶籍總人口的82%。全鄉國土總面積200.15平方公里,2006年末實有耕地面積27973畝,其中水田5868畝,旱地22105畝。人均耕地4.02畝,適合
種植甘蔗、水稻、玉米、油菜等農作物。林地53000畝,其它面積18090畝。
2008年全鄉完成經濟總收入3008萬元,較上年增加900萬元,增長69%,其中:第一產業完成2175.3萬元,比上年增加942.33萬元,增長76%;第三產業完成31.3萬元,較上年減少42.2萬元,降低57.4%(因上年第三產業收入中含有退耕還林補助)。2008年財政收入15萬元,與上年持平。全年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69萬元,較上年增加10%。農民人均純收入916元,較上年增加98元,增長12%。農民人均持糧403公斤,較上年增加58公斤,增長17%。全鄉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收入為主。
基層組織
勐約鄉黨委下設1個黨總支,9個黨支部,32個黨小組,273名黨員,其中男225人,女48人;景頗族208人、漢族61人、傣族4人;35歲以下101人、36歲至45歲68人、46歲至54歲45人、55歲至59歲25人、60歲以上34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17人、中專生32人、高中生18人、國中生91人、小學生93人、文盲22人。
全鄉有1個團委、21個團支部、529名團員,其中男298人、女231人。
農村經濟
全鄉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00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321萬元,占總收入的76.16%;畜牧業收入360萬元,占總收入的19.2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378 頭,肉牛184頭,肉羊164頭);漁業收入萬元,占總收入的0.03%;林業收入107萬元,占總收入的2.2%;工資性收入3萬元,占總收入的0.59%。農民人均純收入916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收入等為主。全鄉外出務工收入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77人(占勞動力的1.73%),在省內務工132人,到省外務工45人。
文化教育
全鄉共有中國小校6所,其中中學1所、國小5所。學校占地面積21165平方米,建築面積7783平方米。共有34個教學班,其中國中4個班、國小25個班。全鄉中國小校在校學生969人,其中國中生151人、小學生713人、學前班169人。教職工101人,其中在職教師77人、試崗2人、代課1人、臨時工13人、契約工人1人、已退休7人。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全鄉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話、通電視,無路燈。全鄉有1006戶通自來水,有616戶飲用井水,有883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54%)。有1650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117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 %和68%);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78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24戶(分別占總數的48%和32%)。 全鄉到各村委會道路為土路;進鄉道路為土路路面;鄉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建有集貿市場2個。全鄉共擁有汽車20輛,拖拉機95輛,機車527輛。全鄉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4433.2畝,有效灌溉率為76%,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697.2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4畝。
到2008年底,全鄉建有沼氣池農戶28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5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5戶。全鄉有31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2個自然村不通自來水;有43個自然村已通電;有43個自然村已通路、已通電話;43個自然村無路燈。有43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全鄉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58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71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42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資源環境
全鄉有耕地總面積27973畝(其中:水田6445畝,旱地22105畝),人均耕地4.02畝,主要種植甘蔗、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53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093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4.44畝,主要種植麻竹、西楠樺、核桃等經濟林果;無水面面積;有耕地、生態林、經濟林等資源。
特色產業
全鄉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8年主產業全鄉銷售總收入1551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70%。全鄉目前正在發展
甘蔗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經濟林果、養殖業產業。全鄉無專業合作組織。
發揮區位優勢 壯大綠特產業
勐約鄉在瓦幕村委會勐廣村民小組召開核桃種植現場培訓會,全村40戶共186人參加了培訓會,並把從保山市進購的1200株核桃苗及農藥、化肥發放給村民,現場會上鄉農科站技術人員向村民民眾詳細講解了種植
核桃的方法,從挖塘、回塘、施肥、種植、管理等方面逐一進行了示範種植培訓。
鄉分管農業孔福副鄉長建議從五個方面抓好核桃種植工作:一是項目來之不易,項目涉及村委會、村民小組要珍惜發展機遇,積極發動民眾,抓緊時令、節令儘快把領到的核桃苗按時按質的種下去;二是要按照技術人員講解的種植方法,科學種植,確保核桃苗又快又好的成長;三是種植後,要加強肥水管理和病蟲草害綜合防治,逐步實現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目的;四是農戶要積極學習種植、管理技術,克服、轉變 “靠、等、要”思想觀念,發揮山區資源優勢,發展壯大綠特產業;五是鄉農業站、林業站要提高對核桃種植戶的服務質量,保證技術、化肥、農藥跟蹤服務到位。截止1月30日,瓦幕、廣瓦、邦瓦3個村委會7個村民小組種植核桃982餘畝,發放核桃苗11784株。
人文地理
景頗服飾
勐約鄉民族風情濃郁,民間文化資源豐富。居住著漢族、
景頗族、
傈僳族,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80%。各民族都有獨特民風民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景頗族的“目瑙縱歌節”和傈僳族的“闊時節”及傣族的“
潑水節”。
景頗族
景頗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
民族。他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創造了許多形象生動、粗狂熱烈的
舞蹈,其中有一特別熱鬧的歌舞慶典,叫“目瑙縱歌”,譯意為“大夥跳舞”。它代代相傳,成為景頗人民傳統的盛大節日。 “目瑙”盛會是追溯民族歷史隆重傳統節日。節日活動緊緊圍繞四根高聳的“目瑙”柱舉行。柱上所繪圖案,有的描摹景頗族迴環曲折的遷徙路線,有的象徵景頗族人披荊斬棘、團結勇敢的歷史和民族性格,有的寄託子孫興旺、五穀豐登的祈祝。節日中最壯觀的場面是成百上千人列隊迴旋舞蹈,據說是按柱上的迴旋形圖案所示,溯回祖先發源之地,讓人們牢記自己是誰的子孫。 雲南景頗族包括4個主要支系:景頗、載瓦、勒期和浪俄,其中載瓦支系最大,其人口占景頗族總人口的80%左右。景頗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有景頗和載瓦兩種方言,景頗方言屬景頗語支,載瓦方言屬緬語支。景頗、載瓦兩種方言由於語言親屬比較疏遠,互相通話困難。原無文字,1895年,美國傳教土詹森夫婦在緬甸創造了一套以景頗語為基礎,用拉丁字母拼寫的景頗文。由於語言的相同,這套文字也流傳到我國景頗族地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我國語言工作者在原景頗文的基礎上對這套文字進行了改進,同時為說載瓦支語言的景頗族人民創製了一套拼音文字。現在兩套文字均推廣使用。
景頗族主要信仰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人們相信自然界中的萬事萬物都有鬼魂,它們都能作祟於人,給人以禍福。一般民眾對鬼魂既崇敬又畏懼,在每年春播、秋收、冬藏之前及逢婚喪、生病、械鬥時。都要殺生祭鬼。近代,隨著基督教的傳人。也有部分人信仰基督教。
景頗族的盛大傳統節日是“目瑙縱歌”節。目瑙縱歌是一種民眾性的歌舞活動,其中包括多種舞蹈形式,排列成陣,舞步有序,節奏鮮明。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舉行,一般進行4天。節日期間,景頗人民穿著盛裝,匯聚目瑙縱歌場,圍著歌舞場中央繪有目瑙舞蹈路線圖譜的“目瑙示棟”。踏著鼓樂節奏盡情歡舞。目瑙縱歌,原是敬祭鬼神的原始宗教活動,現成為盛大傳統節日。
傈僳族
闊時節是傈僳族的傳統節日,又名“迎新節”,在每年的農曆11月20日舉行,節日期間,各家都喜歡用松枝裝飾堂前屋後,全村老少都喜歡圍在一起吹葫蘆笙,跳迎新舞,唱迎新歌,並舉行隆重的送魂儀式,把過去一年不好的魂趕走。打跳對歌、射箭比賽、“上刀梯、下火海”等節目,節日熱鬧非凡。傈僳族淵源於南遷的古氏羌人,與彝族同屬一個族源。其族名稱最早見於唐代著述。唐代史籍稱“栗粟兩姓蠻”或“栗蠻”及“施蠻”、“順蠻”,均屬“烏蠻”,分布在今川、滇雅碧江、金沙江、瀾滄江兩岸等廣闊地帶;元明時多受麗江諸地
納西族封建領主等的統治。16世紀中葉,因不堪納西族
木氏土司的奴役和戰爭的威脅,大批傈僳族在頭人括木必帕的率領下,向滇西北怒江等地區遷徙。在17-19世紀,該族人在起義失敗後又曾多次遷徙,一部份進入緬甸;一些人遷到老摑、泰國等。直至清代遷徙還在繼續。在歷史進程中,傈僳族溶進了不少其它民族的血緣。 傈僳族節日眾多,規模較大的有“闊時節”、“新米節”、“刀桿節”、“火把節”、“收穫節”、“澡塘會”、“拉歌節”、“射弩會”等。 “闊時節”,亦作“盍什節”。“闊時”是傈僳語音譯,“歲首”、“新年”之意。是傈僳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因過去多以對物候的觀察來決定日期,故各地沒有統一、確定的節期。一般多在公曆12月下旬至第二年1月舉行。1993年12月,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決定,每年12月20至22日為闊時節,以便讓各地傈僳族同胞能同迎新年,共慶佳節。
傣族
傣族屬於古代越人族屬,秦漢時期,傣族先民被稱為“滇越”和“撣”,並建立了已知的第一個政治組織“撣國”,公元1世紀撣人進入階級社會,撣國首領被漢王朝封為“漢大都尉”。唐宋時期,傣族先民因有飾齒文身習俗,被稱為“黑齒蠻”、“金齒蠻”、“銀齒蠻”、“繡腳蠻”、“繡面蠻”、“茫蠻”、“白衣”等等。明清時期,傣族被稱為“百夷”、 “佰夷”、“焚夷”、“擺夷”、“擺衣”。隨著元朝雲南行中書省的建立,傣族區域繼續納入中原王朝行政系統。元代將德宏及其鄰近地區立為金齒宣撫司,分置六路總管府;西雙版納境建徹里總管府。明代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土司制度,傣族地區都分別建置土司,任命傣族頭領為世襲土司。確立了傣族封建領主制的地方統治政權,傣族社會普遍向封建領主制發展。傣族最重大的傳統年節是潑水節。時間是傣歷六月(公曆4月中旬)。舉行3天,頭兩天送舊,最後一天迎新。節日清晨,男女老幼沐浴更衣到佛寺禮佛。全寨婦女為佛像潑水“洗塵”。然後青年男女互相潑水,認為這樣可以不生疾病,四季平安。下午舉行“丟包”,屬青年男女藉以求愛的一種活動。在節日裡還舉行放高升、賽龍舟活動。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又稱南傳上座部佛教),同時還信仰原始宗教。
新農村建設
“十一五”期間,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新農村建設要認真把握五個原則:一是以發展為中心,增收是核心的原則;二是調動積極性,穩定和執行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要求改革和體制創新的原則;三是尊重農民的意願,農民滿意,農民受益是目的的原則;四是科學規劃、分類指導、循序漸進的原則;五是農民是投入的主體,政府是主導,社會各界要參與的原則。按照“穩糧調遮,林果竹畜牧並舉”的發展思路,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為主題,以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根本出發點,全面提升農業綜合發展能力,農民持續增收,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