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織田長益是
利休七哲中的一人。他作為信長的弟弟,走著一條與其兄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織田有樂齋長益生於天文十五年(1547年),是
織田信秀的十一子。幼名源五郎,元服後改名長益,壯年期入道有樂齋如庵。他是比
織田信長小十三歲的末弟。
天正2年(1574年),被賜予
尾張國知多郡,進行大草城的改修。此後,被認為於信長長男信忠旗下,於
甲州征伐等戰事中從軍。天正9年(1581年)京都軍馬演練中在信忠、信雄、信包、信孝、
津田信澄之後。而且在天正10年(1582年)的左義長(
火祭)中的順序是信忠、信雄、長益、信包。在甲州征伐中從木曾口進攻鳥居卡,成為木曾勢的助力攻略鳥居卡。擔任接受
深志城降伏的職務。還與
森長可和團忠正一同向
上野國出兵並降伏小幡氏。
豐臣秀吉死後,在德川家康與
前田利家對立之際,在趕往德川邸進行警護。
關原之戰中屬於東軍,與長男長孝一同率領總共450兵參戰(‘日本戰史・關原役’)。雖然兵力很少,但是與小西隊、大谷隊、石田隊、宇喜多隊轉戦,一時間受
本多忠勝指揮並擊退大山伯耆等石田隊的橫擊部隊。而且長孝取得
戶田重政、內記親子的首級,有樂齋亦討取了石田家臣蒲生賴鄉,立下許多戰功。有樂隊取得西軍兩名有力武將的首級,顯示了自身的活躍,戰後有樂齋被賜予
大和國內3萬2千石,長孝被賜予
美濃野村藩1萬石。
戰後仍然在
豐臣家出仕並輔助
淀殿。此時重建了
建仁寺的子院正傳院,在院內設定了如庵。正傳永源院(於
明治時期改名)有長益夫妻和孫兒長好等的墓。而且有長益夫妻、孫女(次男賴長的女兒)、兄長信包等的肖像畫流傳。在
大坂冬之陣時亦處於大坂城,與
大野治長等穩健派一起擔當支持豐臣家中心的角色。另一方面,嫡男賴長是強硬派並經常與和平派對立。冬之陣後,與治長一同締結和議,向德川家送出人質,但是
大坂夏之陣前,在再開戰的機會很高的時候,向家康和秀忠說“誰都聽不進我的說話,繼續在城內亦已經無意義了”,因此得到許可離開
豐臣家。
在大坂退去後隱居在
京都,專注於
茶道,為了興趣而生存。
元和元年(1615年)8月,把1萬石分給四男長政和五男尚長,有樂齋本人只有隱居費用1萬石。元和7年12月13日在京都死去。享年76歲。
人物生平
登場特別
因為與其兄信長之間的年齡差異,長益登上歷史舞台的時候已經是信長政權的末期。天正九年(1581年)正月的御馬揃上,長益之名出現在織田家一門眾的行列之中。其順序為,信忠(信長的嫡男)、信雄(信長的次男)、信包(信長之弟)、信孝(信長的三男)、長益、信澄(信長之侄)。當時的長益只是給放在
一門眾的末席位置。
長益確實是戰國的異端兒信長如假包換的親弟弟,然而在他的身上卻看不到兄長的暴戾的脾氣和出色的軍事才能。作為一門眾中的一員,到三十五歲才登上歷史舞台的長益很明顯缺乏武人的素質。作為信長來說,他也不對他的弟弟有著任何大的期待。
但是,長益也並不是一個平凡的人。雖然缺乏成為武將的素質,但在他的身上卻擁有遠在他兄長之上的茶之湯方面的才能。父親信秀在文化方面的趣味嗜好都被長益繼承了過去,長益具有織田一門中最為優秀的藝術感性。
兵變脫身
天正十年(1582年)六月二日,
明智光秀引軍一萬五千餘人突襲京都本能寺,
織田信長自刃。這就是戰國史上著名的“
本能寺之變”。此時跟隨信長一同
上洛的長益與得報本能寺遭襲的信長嫡男信忠一起在二條御所籠城。很快,明智軍殺至二條御所,兩軍激戰。然而,僅靠二條御所的數百城兵是無法和龐大的明智軍對抗的。
在二條御所陷落之際,長益勸自己的侄子信忠自盡。為了保留武人的清潔之身,信忠最終聽從了長益的話,在火中自刃。村井貞勝等近臣隨後為其主公殉死,二條御所落成。然而在燒毀的二條御所殘骸中卻沒有發現長益的屍體。
關於長益是如何在落城前奇蹟般的逃出敵人的保圍網諸說紛紜。其中一說就是長益用信忠的性命換來了自己的平安出城。長益遭到世人的冷眼,京的兒童還將此事編成兒歌,嘲笑長益捨棄自己的侄子與家臣獨自逃生往安土。
再度出仕
然而,長益卻再次出仕,寄身在信雄處。在
羽柴秀吉和
德川家康爭權的小牧長久手之陣時長益任使者,並最終實現了兩方的講和。
小田原之陣後,長益
出家入道,號有樂齋如庵,開始跟隨
千利休學習茶道。有樂齋很快在千利休的門徒中嶄露頭角,成為
利休七哲中的一人。在其師千利休
自刃後被秀吉任命為茶之湯的主管,在
攝津國鴨下郡味舌領取
二千石。
關原合戰後,有樂齋臣從
德川氏,後又進入
大坂城。當時
豐臣家的實際權利者
淀君應該算是有樂齋的外甥女。有樂齋作為豐臣家的代表奔走於豐臣和德川兩家,希望能夠改善
德川幕府和大坂方之間的緊張關係。
隱居及去世
慶長十九年(1614年),大坂冬之陣爆發。有樂齋在城內堅持主張和談,但同時他卻將
大坂城內的情報傳出城外。其主張和談的本意遭到懷疑。大坂冬之陣後,有樂齋與主張徹底抗戰的牢人眾及
豐臣家重臣的意見對立,最終退出大坂城,隱居在京都。
元和元年(1615年),有樂齋在大坂夏之陣中並沒有任何的介入,第二次捨棄了自己的親人。他的侄女
淀君與其子
豐臣秀賴最終丟掉自己的性命。
大坂之陣後,有樂齋將自己的所領交給息子,自己僅領有隱居料一萬石,作為茶人度過平靜的餘生。
在兩次歷史的轉折點時,有樂齋都選擇了解救自己的性命,從而被世人成為“非人”。有樂齋年輕時就在茶之湯的方面發揮著非凡的才能,後來成為利休七哲之一併將其發揚光大;他沒有把自己看作是戰國武將,而是一個文化人。他沒有當時武人的矜持,沒有對名譽、對武功、對本家的安泰等執著,他想的僅僅是自己一人的生存。有樂齋的悲劇是因他作為一介茶人,卻生為信長的弟弟。在時代的重大變革時,有樂齋因為他所處的重要地位不得不做出決斷,這令脫離世俗、沉迷茶之湯的有樂齋本身都感到困惑。有樂齋本人只是把事態引向自己覺得好的方向。如果能讓他重新投胎的話,有樂齋可能寧可出生在一個完全不同的家中。
晚年,有樂齋遠離一切政事,天天與茶事三昧做伴。潤澤的隱居料確保他不必為生計犯愁。他的兩個兒子將本家延續至廢藩置縣之後。就這樣看來,有樂齋應該算得上是織田家最幸運的一個了。
元和七年(1621年)十二月十三日,織田有樂齋長益在京都東山去世。享年七十五歲。法名正傳院如庵有樂。在茶道中有其“
有樂流”一派的存在,東京還留有“有樂町”的地名。
人物逸話
在‘義殘後覺’和‘明良洪範’等後世的編纂書中,
本能寺之變之際向信忠進言自殺的人就是長益,此後的逃亡劇中,京的民眾以“織田的源五(長益)不是人阿 叫人家切腹 人家切腹後 逃到安土的人就是源五 睦月(1月)2日中大水出現 以織田之名隨著流”(織田の源五は人ではないよ お腹召せ召せ 召させておいて われは安土へ逃げるは源五 むつき二日に大水出て おたの原なる名を流す)來諷刺他。但是信忠在切腹時,二條御所是被
明智軍重重包圍,逃脫近乎是不可能,因此這個說法受到指摘。事實是明智勢來襲之前就已經逃亡。其他人如
前田玄以、
水野忠重、山內康豐、鐮田新介(信忠的
介錯)都從二條御所中逃出。
在大坂之陣中受到家康的命令,隱密地進行工作(‘譜牒余錄’),但是沒有確實的證據。但是對家康和淀殿雙方都很有影響力的有樂齋為了兩者和解而頻繁地進入
大坂進行連絡卻是事實,這個行動可能被人誤解。
有樂齋在占據
堺之際,把被捕的
今井宗薫赦免等穩健的行動,相對嫡男賴長計畫殺害
片桐且元並擁立信雄為大坂方的總大將等過激的行動被幕府一側警戒,與有樂齋對立。而且賴長在冬之陣中假稱自己生病而沒有加入攻擊,此等可疑的行動實在太多,在夏之陣前對諸將說“讓我成為司令官吧”,但是這個主張被反對而出奔。有樂齋從大坂城退去,這個賴長的奇行亦是原因之一。
大井戶茶碗是長益從生平以來所持的“有樂井戶”等的別名。
山茶花的其中一個品種在日本被稱為“太郎冠者”,別名是“有樂”,這個名字是因為有樂齋相當喜愛這個品種而得來。學名亦是
Camellia uraku(有樂齋的日文拼音)。
東京都千代田區有樂町的由來是有樂齋。素有茶人之名的有樂齋在關原之戰中屬於
德川家康一方,戰後拜領數寄屋橋御門周邊的屋敷。因為這些屋敷跡被稱為“有樂原”,在明治時代被命名為“有樂町”。而在大阪亦有有樂齋曾經居住過的場所“有樂町”存在,大阪的有樂町是在現今
大阪市西成區天下茶屋附近,但是因為在戰後的區劃整理等原因而被消滅。
後世子孫
庶長子長孝在關原的合戰中與父親一同加入東軍並立下戰功,被賜予1萬石而成為大名(野村藩),事實上被幕府認為是分家。嫡子賴長在關原之戰後亦與父親一同仕於
豐臣秀賴,還繼承了父親創始的茶道
有樂流。
四男長政和五男尚長在元和元年(1615年)父親隱居之際,有樂齋把大和國內所領的3萬石分割並分別把1萬石分給他們。長政是戒重藩(後來的芝村藩),尚長成為柳本藩的藩祖,一直以1萬石的外樣大名的身份存續到明治時代。而有樂齋自身以隱居費而持有的1萬石,則在有樂齋死後被江戶幕府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