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繆燧
- 出生地:江蘇省江陰縣申港鎮
- 出生日期:1650
- 逝世日期:1716
人物簡介,人生經歷及功績,16歲時,清康熙三十四年,清康熙三十六年,清康熙四十九年,清康熙五十一年,清康熙五十四年,清康熙五十五年初,清康熙五十六年十一月,
人物簡介
人生經歷及功績
16歲時
以貢生入國子監學習,考試第一。
清康熙三十四年
1695年,從山東沂水調任定海知縣。先後發民修築海塘23條,長13173丈,墾田萬餘畝,革除苛捐雜稅,行“一條鞭法”,規定“百姓可分期交納,無力交納者,由官府墊付,秋後補交。”塗稅本由漁戶負擔,後海塗多被強橫者占去,燧查實後,一一免除。是時,日用品須渡海往鎮海購買,關卡吏役乘機勒索,橫征重稅,百姓苦不堪言。燧向郡府申訴,揭發弊端,得免。以往每有高官貴人來普陀山,供奉費用多向百姓攤派,燧革除此習,自出薪俸以平常飯食持之。又擴建學宮,增收生員,捐藏書《二十一史》等數十部;創義學,置學田200餘畝,修纂《定海縣誌》八卷。
清康熙三十六年
時疫流行,設藥局請良醫施診;孤獨者派人送藥,貧者不收藥費。時境內多海盜,結巢荒島,劫掠民船。燧巡視海上,探明巢穴,親率水軍搜捕,懲其首惡,不罰脅從。
清康熙四十九年
鄭盡心盜案落網者百餘人,均一一剖析,審明開釋。有從犯聰性者決心改過,燧為其改名“勇”,留縣衙當差,又為他娶妻。勇積戰功,累升至福建提督。燧任內體恤黎民,獎善罰惡,諸如代民贖身,助人成婚,誨人子改過等,百姓皆尊而親之,稱為“外公”。
清康熙五十一年
定海士民感其惠澤,集資建“生祠”,亦謙辭不受,改為蓉浦書院。旋以年老求退,不獲準。
清康熙五十四年
全國郡縣考績評為一等,升寧波海防總捕同知,兼定海、鄞、慈谿、鎮海四縣知縣,不久升杭州府同知,未就職。
清康熙五十五年初
康熙帝召見,燧臥病未行,是年三月初三逝於鎮海任所,臨終不談私事,只交代定海縣事及義學田畝,說:“事可對君父,心無累子孫,此乃余署定海之座右銘,平生無他,惟不欺二字而已。”定海百姓聞燧逝世,哀痛逾恆,聰性夫婦亦自閩哭臨致祭。民眾堅請留葬,禮部批示:“遺骸歸葬故里,定海建衣冠冢。”士民數十人扶柩至江陰,見燧家清貧無長物,益敬其克己奉公之高尚品德。
清康熙五十六年十一月
衣冠冢成,巡撫余元夢書“其人如在”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