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晚清總理衙門職官。有總辦章京、幫辦章京、章京、額外章京之分。
官名。晚清總理衙門職官。有總辦章京、幫辦章京、章京、額外章京之分。
官名。晚清總理衙門職官。有總辦章京、幫辦章京、章京、額外章京之分。...... 官名。晚清總理衙門職官。有總辦章京、幫辦章京、章京、額外章京之分。...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簡稱為“總理衙門”、“總署”、“譯署”,為清政府辦洋務及外交事務而特設的中央機構,於鹹豐十一年(1861年)由鹹豐帝批准成立。總理衙門存在了40...
章京,是中國清朝官名。清代早期為武官的稱呼,後不限於稱武官。如軍機處之軍機章京,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之總辦章京、幫辦章京、章京、額外章京,均為協助堂官...
1898年起歷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京漢鐵路南段總辦兼漢口鐵路學堂校長、廣西邊防大臣,安徽、廣東按察使。宣統三年(1911),湖南布政使等。鄭孝胥曾參與戊戌變法,與...
1865年(同治四年)舉人,1874年以御史記名,補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1878年(光緒四年)以道員充頭等參贊,隨崇厚赴俄國,參與中俄伊犁交涉,並襄辦通商事務,次年任...
外務部是清政府在辛丑條約簽訂後由總理衙門改組成立的一個機構,設專職大臣五人(有總理外務部事務王大臣一人,會辦大臣一人,尚書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負責清廷外交...
生平簡介周家楣 ,一作筱堂,江蘇宜興宜城鎮西門人,鹹豐九年(1859)進士,入翰林,同治間任禮部郎中,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外交部)章京,記名御史。光緒二年(1876)任...
徐用儀(1826年10月22日-1900年8月11日),字吉甫,號筱雲,浙江海鹽人。晚清名臣。清鹹豐九年(1859)舉人。同治元年(1862)為軍機章京。次年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
總理衙門 總署 譯署 總理各國事務大臣 總理衙門大臣上行走 總理衙門章京 同文館 同文館管理大臣 南洋大臣 北洋大臣 五口通商大臣 上海通商大臣 三口通商大臣 ...
依晚清官場規則,葉爾愷舉薦汪大燮給大學士張之萬,入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充任章京,由此開始涉足外交事務。1898年4月,康有為等維新派人士在京組織保國會,倡言維新變法...
曾任刑部主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甲午戰爭後,首創通藝學堂,博採西學書籍,發行維新報刊,上疏新政奏議,參加維新變法運動,戊戌政變時被革職。後在上海從事文化...
翌年考取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1904年官外務部主事。1906年隨張蔭堂使西藏,與英議約。曾奏參駐藏大臣有泰等,擬訂藏俗改良及西藏善後問題條項。民國成立後,任...
袁昶(1846年-1900年7月29日),原名振蟾,字爽秋,一字重黎,號浙西村人,浙江桐廬人。清末大臣、學者。光緒二年進士,歷官戶部主事、總理衙門章京,辦理外交事務,...
南海先生先後奉命為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督辦官報局,又以著書之故,賜金二千兩,皆當謝恩,君獨謂“西後及滿洲黨相忌已甚,阿兄若屢見皇上,徒增其疑而速其變...
其人美風儀,善文辭,遞由兵部主事遷郎中,兼充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因佐理外交頗有才能,於是擢內閣侍讀學士,躋身於京堂之列。光緒二十六年(1900)順天府尹出缺...
且說電文到達北京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後,值班的章京唐文治一見大驚失色,即將電文呈給軍機大臣王文韶閱看,王文韶一看黯然不語。正在此間,“己亥建儲”的主要參與者...
總理衙門的職官,仿照軍機處的體系,有大臣和章京。大臣有三種:(一)總理各國事務親王、郡王、貝勒,由皇帝特簡,無定員;(二)總理大臣,以軍機大臣兼任,也由皇帝特...
召見康有為,命充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頒布“定國是詔”,開始百日維新。五月,載湉詔立京師大學堂;陸軍改練洋操;自下科始,鄉、會、歲科各試,改試策論;詔八旗...
清光緒八年(1882)中舉,次年中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工部主事,遷工部屯田司員外郎,兼充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辦鐵路礦務事。中文名 李岳瑞 出生地 陝西鹹陽...
昂邦章京,為滿語,但意並非指子爵。章京,官名,清代軍職多稱章京,如參領稱甲喇章京,佐領稱牛錄章京。軍機處和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辦理文書事務的官員亦稱章京,...
軍機大臣均為兼職,自滿漢大學士、尚書,侍郎、京堂等官選用,或由軍機章京升任...[3] 鹹豐以後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總署”),亦由軍機大臣兼充總理各國事務大...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因同光時外交關係重要,軍機大臣多兼總理大臣,欲使軍機處與總理衙門發生連鎖關係,故不得不以章京承值,每次派大員赴外省查案時,亦有調章京為...
十二年(1886)四月,考試漢御史奉旨記名,以御史用充軍機幫領班章京、領班章京,歷充方略館協修、纂修、收掌提調等差,並派兼充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上行走差,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