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縉雲米仁果實外稃白色,穎果為淡黃色,呈寬卵形;脫殼後胚乳呈乳白色,斷面玉白色,粉性略糯; 煮後湯呈乳白色,略帶清香,無渣,味微甜。
縉雲米仁的水分不得超過13.0%。總灰分不得超過2.0%。種仁中
粗蛋白不少於13.0%,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於5.5%,脂類不得少於3.0%。
產地環境
縉雲縣屬浙江省麗水市,是浙西南地區的山區縣,地處
武夷山――戴雲山隆起地帶和諸暨-麗水-壽寧斷裂帶的中段,境內東、南、西群峰崛起,地勢高峻,中、北部陷落成一大片丘陵盆地,並與
金衢盆地相連線。最低海拔110米,最高海拔1500.6米,地勢高差懸殊,氣候、植被、耕作制度等垂直分布明顯。全縣土地總面積1503.52平方千米,其中河谷平原占5.3%,丘陵占15.7%,山區占79%。
縉雲縣屬山區縣,分屬浙江省甌江、錢塘江、靈江三大水系的上游地段,區內山澗密布。在長期的農業生產中,營造了眾多的山塘和小型水庫,為縉雲米仁生產提供了充足的而且清潔優質的灌溉水資源。該區域主要有黃泥田、山地黃泥田和培泥沙田等土壤。由於該區域海拔高度懸殊較大(從110~1500米),所以形成的土壤類型具有多樣性,pH值4.5~8.6之間。
縉雲縣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溫和濕潤,日照充足,總體氣候條件優越。從平原到山區,年平均氣溫17.2~13.5攝氏度,無霜期243~212日,年平均日照時數1875.3~1653小時,降水量1373~1789毫米,相對濕度72~77%。
歷史淵源
縉雲米仁栽培歷史悠久,早在元至正八年(1348年)編撰的《
仙都志》中就有“薏苡仁”的記載。在
軒轅黃帝丹藥的配方中就有縉雲米仁一味。在每年的重陽節黃帝祭祀大典上,當地百姓供奉的物禮少不了縉雲米仁,百姓們在以往的長期生活中,也積累了大量利用縉雲米仁來養生保健的經驗。在民間還普遍採用豬肚裝苡米煮著吃,來“健脾益胃、補肺清熱、祛風勝濕、炊飯食、利小便”。或用苡米釀造的黃酒食用,來“健脾益胃、清熱祛濕、補肺和增強免疫力。民間小調唱道:“苡米勝過靈芝草,藥食營養價值高,常食可以延年壽,返老還童功勞高”。
在自給自足的農耕時代,縉雲民間歷來就有在田頭地角或低洼田塊或溝渠邊種植米仁的習慣,但由於糧食的緊缺、商品化程度不高等因素制約,長期來沒有形成大的規模。改革開放後,縉雲米仁有了長足發展,特別是進入20世紀後,縉雲米仁被某廠生產的“注射液用薏苡仁油”指定為專用生產原料,使縉雲米仁有了穩定的銷售渠道。為縉雲米仁逐步走向基地化、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生產情況
進入21世紀後,縉雲米仁的種植面積穩定在5000畝左右。
2011年,縉雲米仁種植面積6000畝,谷產量1500多噸。
產品榮譽
進入20世紀後,縉雲米仁屢獲浙江省農博會金獎。
2013年12月30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縉雲米仁”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縉雲米仁農產品地理標誌的地域範圍包括:縉雲縣五雲鎮、壺鎮鎮、新建鎮、
東方鎮、東渡鎮、大源鎮、
舒洪鎮、大洋鎮、七里鄉、
雙溪口鄉、溶江鄉、三溪鄉、
胡源鄉、前路鄉、方溪鄉、
石筧鄉全部16個鄉鎮,地理坐標為東經119°52′~120°25′,北緯28°25′~28°57′。保護區範圍總面積約20萬畝。
質量技術要求
種植產地選址要求
縉雲米仁原生長在河道兩邊或水澤地帶,對土壤質地雖然沒有特別的要求,一般土壤都可種植,但以向陽、潮濕、土層深厚、肥力較好的沙質壤土為宜。在具體選址時,要根據當地水土資源,嚴格按照標準要求確定生產產地。
種(系)的選擇
縉雲米仁品種選用當地野生訓化的縉雲米仁傳統地方品種薏苡浙7號。 薏苡浙7號屬禾本科薏苡屬。為一年生草本C4植物,幼苗紅色或漿紅色,後變深綠色。稈直立,分櫱叢生,多分枝。莖粗1厘米左右,莖稈壁厚,莖腔小,非實心,株高1.0~2.0米,有10~20節 ,節上有分枝。葉互生,長披針形,長10~40厘米,寬1.5~3.0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寬心形,鞘狀抱莖,中脈粗厚而明顯並於葉背突起,兩面光滑,邊緣粗糙。從幼葉到旗葉的背面特別是莖桿表皮有白色粉狀蠟質,乾旱時能有效防止水分蒸發,淹水時又能防止水分滲入莖內,是薏苡能耐澇又能抗旱的原因之一。薏苡莖上有分枝,各分枝頂上生花,分枝由葉腋間抽出。花序成總狀或復總狀,長6~10厘米,花為雌雄同株,頂生或腋生,小穗單性,花序上部為雄花穗,每節上有2~3個小穗,上有兩個雄小花,雄花有雄蕊3枚(雌蕊在發育過程中退化);花序下部為雌花穗,包藏在骨質總苞中,常2~3小穗生於一節,雌花穗有3個雌小花,其中一花發育,子房有兩個紅色柱頭,伸出包鞘之外,基部有退化雄蕊。穎果成熟時,外面的總苞堅硬,呈橢圓形。種皮紅色或淡黃色,種仁卵形,長約6毫米,直徑為4~5毫米,背面為橢圓形,腹面中央有溝,內部胚和胚乳為白色,粉狀,糯質。
生產加工過程控制
縉雲米仁在生產加工過程中參照《NY 5305—2005 無公害食品 粟米生產技術規程》相關要求,有害生物防治倡導農業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農藥使用應符合國家的規定。肥料使用原則應符合國家的規定。禁止使用未經國家或省級農業部門登記的化學和生物肥料。禁止使用重金屬含量超標的肥料(有機肥料及礦質肥料等)。收穫後,嚴格按照《NY 5305—2005無公害食品 粟米》相關部分進行加工、包裝、運輸和貯存。
專用標誌使用
(1)在地域範圍內的縉雲米仁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 “縉雲米仁”地理標誌的,必須向縉雲縣米仁產業協會提出書面申請,經批准後方可使用。
(2)“縉雲米仁”地理標誌使用人,要嚴格按照“縉雲米仁”的產品要求進行規範化和標準化生產管理。統一採用“縉雲米仁”名稱和“縉雲米仁” 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縉雲米仁”地理標誌持有人要加強對“縉雲米仁”地理標誌使用的監督檢查、技術諮詢與服務指導,對標誌使用人的生產加工過程、產品質量等進行定期跟蹤檢查,實行動態管理。
(3)在“縉雲米仁”地理標誌地域範圍內的縉雲米仁生產經營者,未向縉雲縣米仁產業協會提出書面申請並獲得批准,不得使用“縉雲米仁” 農產品地理標誌標識。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和冒用“縉雲米仁” 農產品地理標誌標識和登記證書,偽造和冒用“縉雲米仁” 農產品地理標誌標識和登記證書的,由有關部門依照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