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緬茄雕刻
- 原料:緬茄
- 地區:廣東省高州市
- 類別:傳統工藝
- 級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起源,發展,製作,
起源
高州的老雕刻藝人,對緬茄的雕刻很有研究,工藝精緻優美,很早以前就將緬茄的蠟頭雕刻圖章及十二生肖、花草蟲魚等,緬茄雕刻成為很具嶺南特色的一種小手工藝品而飲譽國內外,所雕的“龍鳳戲珠”、“獅子滾球”等精美作品,藝術價值很高。清人黃若濟有《詠緬茄》詩云:“其蒂宛塗蜜蠟黃,其實酷肖彭亨紫;小姑欣喜綴佩觴,雕琢斫萼成花枝”。
發展
緬茄樹產自緬甸,是世界上稀有的蘇木科阿芙豆屬。高州緬茄,國內為高州所獨有,被譽為中國的“一枝獨秀”,世界上也罕見。生於高州西岸關屋村的緬茄樹齡已有400多年。每年清明前後開花,次年春節前後莢果成熟。莢長約25厘米,莢內有果實3至6粒不等,狀似茄子,故稱緬茄。果實如拇指大小,3/5為深褐色;2/5為黃蠟色,俗稱“蠟頭”,角質,有光澤、紋理細密,質地堅韌,可供雕刻。
光緒年間重修的《茂名縣誌》載:“緬茄來自緬甸……三百年來中土無雙”。高州的緬茄樹有一個悽美的傳說,相傳明神宗曾經將兩顆緬茄種子賜給太傅李邦直,李告老回鄉住高州西岸村,“珍藏臥室。一日不見,疑為侍女所竊,杖逼至死。嗣後(種子)在其子床下萌發,冤情始白”。清《高州縣誌》載有《竹枝詞》記述其事雲:“緬茄樹大已成尋,婢女含冤悲古今;碩果至今人不食,日久方見女兒心”。又雲:“鑒江西岸浪如花,茂名城西日已斜,遙指晚煙初起處,緬茄蔭里是儂家”。這株緬茄樹如今胸圍5米,枝繁葉茂,覆蓋5畝多地。除老樹外,還繁衍了3株,有兩株種植30多年未見結果。
1885年高州縣城南華路彭學元始創緬茄雕刻工藝,所雕作品有雀、猴、鹿、蜂、觀音、佛像、《龍鳳戲珠》和《雙獅舞球》等,寓有“爵、侯、祿、豐”幸福吉祥之意;也雕刻圖章印鑑。民間取其吉利,用作婚嫁饋贈,逐漸流傳。民國時,又有彭靄雲、彭堯佳、彭金和、陳振武、陳世文、黎平等繼承其藝,緬茄雕刻趨向精微,一茄之上竟然能刻《水漫金山》、《八仙過海》等民間故事,一顆緬茄雕可售白銀兩元,最高可售15元。抗日戰爭時期銷路受阻,藝人把產品拿到廣州灣(今湛江港)向外國海員或商人兜售,緬茄雕刻作品從此傳到海外。
新中國成立以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緬茄雕刻事業的發展。1956年陳振武、陳世文、張文梓、陳漢銓等人聯合組成高州縣附城雕刻社。還新創作了《梅花》、《菊花》、《松齡鶴壽》、《天安門》和《猴山》等現代題材的作品。1957年緬茄雕刻作品在北京參加全國農業展覽會時,國家副主席劉少奇還把緬茄雕刻作為珍貴禮物贈送給來訪的蘇聯國家元首伏羅希洛夫。
“文化大革命”開始以後,緬茄雕刻開始衰落,只有個別老藝人愛好,業餘仍事雕刻,其藝方免失傳。
1985年張文粹以他所雕的《群獅》、《龍鳳》和《龍》3顆作品,應邀參加亞洲太平洋地區博覽會,受到好評。1986年代,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視察高州時,大讚高州緬茄雕刻藝術。1987年元旦曾經在廣州東方樂園舉辦的“廣東省民間藝術歡樂節”上展銷,每顆售價14元。
製作
茄雕雕刻方法有7種:即龍、獅、鳳、龍鳳、龍獅、雙龍、雙獅,每個品種都要經過7段工程加工程式:即粗工、通道工、龍珠工、修整工、龍鬚工、龍麟工、拋光工,這樣才算完成了一件珍貴的緬茄工藝品。傳統的方法雕刻,緬茄子要經過技術處理泡製一定的時間,才進行雕刻,一般用錫紙紋布包上蠟蒂浸水二天,然後取出晾乾,用茶盅蓋住三天,這樣質地富有粘性,形如人參,透明光潔亮度,雕刻起來才能遊刃有餘。高州茄雕各時期的產品和品種的制用、技術、選料、布局、工序、刀法、技巧,對於每個品種都要經過多種工序的製作,不但一氣呵成,還要全神貫注。
還在世的茄雕老師傅只剩蘇文光師傅,只剩其茄雕作品還保有傳統的風格並具有高收藏價值。
還在世的茄雕老師傅只剩蘇文光師傅,只剩其茄雕作品還保有傳統的風格並具有高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