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族

緬族

緬族是緬甸的第一大民族,以緬甸語為母語,屬於漢藏語系民族,人口約3400萬(2004年估數),占緬甸總人口的65%。緬族在全緬各地均有分布,其中伊洛瓦底江中下游地區是緬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區,即人們所稱的“緬甸本部”。

緬族在緬甸7個省的人口比重占絕對優勢,在極少數民族邦中也有廣泛分布。緬族是緬甸的主體民族,在緬甸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各個領域都起著主導作用。緬族人屬蒙古人種東南亞分支,個頭不高,膚色呈棕色,講緬語。緬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緬語支,是一種孤立語,語序和虛詞的地位非常重要。

緬族居住區物產豐富,水草豐茂,伊落瓦底江三角洲是緬甸有名的“魚米之鄉”,盛產稻米,水稻產量占緬甸水稻總產量的三分之二,被譽為“緬甸糧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緬族
  • 地域分布:緬甸
  • 人口:3400萬(2004年)
  • 居住地:伊落瓦底江中下游,三角洲
  • 分支:9
  • 從事:農業耕種,種植水稻技術較為先進
概況,歷史沿革,服飾,頭飾,筒裙,上衣,鞋子,宗教信仰,文化教育,文化藝術,手工藝,繪畫,建築,雕刻,漆器,金線繡,飲食文化,風俗,家庭習俗,

概況

緬族有9個分支,即緬(巴瑪Bamar)、土瓦(Dawe)、丹老(Beit)、約(Yaw)、耶本(Yabein)、克都(Kadu)、格南(Ganan)、薩隆(Hsalon)和蓬(Phon)。
緬族在緬甸的歷史上,先後三次統一了緬甸,對於推動緬甸歷史的發展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緬族在緬甸政治、經濟、文化、藝術、風俗習慣等方面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遠比其他民族發達,對其他民族有著很大的影響。緬族主要從事農業耕種,種植水稻技術較為先進,此外,還種植棉花、花生、豆類、芝麻等作物。
緬語有7種方言,各方言間差別不大,可以互相通話。緬語通行緬甸全國,是緬甸的國語。緬文是一種拼音文字,創立於公元11世紀末、12世紀初,由輔音字母與元音符號相拼而成。
緬族起源於古代氐羌集團,是中國古代羌人部落的南下分支。西漢至隋唐時期生活在川藏甘交界地帶及其以南地區的白狼羌是最初的原始緬人。白狼羌為戰國前後南下的氂牛羌部落的一支,分布在今川兩一帶,歷史上曾多次慕義歸化內屬,且曾獨立立國。東漢初年起,白狼羌就與中原王朝有過聯繫。隋唐時白狼(羌)為吐蕃所滅,“其地沒於吐著”。唐善戰爭使得白狼人從7世紀中葉起便開始了其流離失所的生活。白狼人或內遷中原,或臣服吐蕃,或南逃滇中。內遷和臣服者最終均為漢藏兩族所同化,南逃滇中的白狼人在洱海一帶生活了約半個世紀後,由於蒙舍詔的統一入詔行動和唐與南詔的天寶大戰而無法安生,於8世紀初繼續南下,沿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太平江、瑞麗江河谷通道於9世紀前後進入緬甸境內。
9世紀中葉,白狼先緬人陸續集中到了緬甸中部叫棲一帶,並在叫犧附近建立了11個村莊。早期的緬人(古白狼羌人)帶有遊牧型經濟文化特徵。他們在吸收了驃、孟文化成為農耕民族後,發展成為先緬人。先緬人在叫棲生活一段時間後,開始向伊洛瓦底江遷徙,在伊洛瓦底江邊建立起了蒲甘城.並由此向緬甸其它地區擴張,與其它民族融合,逐步發展壯大起來。我們知道,緬族在先緬人時期是以遊牧為業的。進入緬甸後由於生活環境的改變,加上受孟族、驃族影響,從9世紀起就開始從事耕作,轉為農耕民族了。農耕型文化的確立與否成為判斷緬人與先緬人的標準。經濟文化類型的轉換對緬人的風俗習慣影響很大。
1044年阿奴律陀建立了緬甸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王朝蒲甘王朝。1057年阿奴律陀南攻直通,迎來了佛經,確立了佛教的國教地位,使緬族社會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可以說緬族是伴隨著佛教信仰的確立而形成的。緬族人熱情好客、正直誠實、克己求善、樂於助人的民族品德來源於佛教的影響。各種倫理觀念如尊老愛幼等都與佛教相關。因此,可以說佛教信仰是改變緬族文化進程的核心因素。

歷史沿革

緬甸歷史,可以上溯到5000年前。當時緬甸的伊洛瓦底江邊的村莊已有人類居住。將緬甸劃分成“上緬甸”和“下緬甸”是英國殖民統治後的人為劃分。相傳西元前200年驃人(Pyu)進入依洛瓦底江的上游地區,並掌控中國和印度之間的通商之路。兩世紀之後孟族來到錫唐河(SittangRiver)流域,而在849年緬甸人接管驃河流域並建立蒲甘城(Pagan)。
公元832年,泰/佬/傣/撣族在洱海盆地建立的聯盟國家“蒙舍”(漢譯“南詔國”)順山勢南下,滅亡了驃國,以叫棲一帶向四周發展,在不斷擴張中形成了緬甸主體民族緬族。
蒲甘王朝(1044年-1287年)
蒲甘王朝是由阿努律陀國王(KingAnawrahta,1044年-1077年在位)於1044年建立,為緬族建立的第一個統一的帝國阿奴律陀國王相繼征服撣族和孟族,也不斷擴展領土。在阿朗西都國王(KingAlaungsithu,1111年-1167年)掌政時,小乘佛教逐漸成為主流,並在13世紀初期達到頂盛。當時建造的3000餘座寺廟尚有100座保存。1287年元朝統治者忽必烈率領元軍大舉入侵而結束了蒲甘王朝。此後,緬甸進入了撣族時期
東吁王朝(1531年-1752年)
1531年緬人莽應體(Tabinshwehti,1531年-1550年)二度統一緬甸,成立東吁王朝而自稱為王,並於1546年建立首都勃固城(Pegu)。之後莽應龍(Bayinnaung)即位,因多次與實力犟大的泰族阿瑜陀耶王國(大城王國)(Ayutthaya)交戰而耗盡了資源,最後因勃固城於1599年被阿卡族占領而遷都阿瓦(Ava)。東吁王國最終在1752年沒落。1753年,緬人雍籍牙(Alaungpaya)出現,趕走當時攻占阿瓦的孟族人,並建立大光城。
貢榜王朝(1752年-1885年)
1782年-1819年是波道國王(KingBodawpaya)主政的專制時期,因其多次企圖入侵泰國的野心,使得當時占有印度的英國不免憂心緬甸可能造成的威脅。
殖民時期(1885年-1948年)
英國和緬甸間的緊張局勢在1824年-1826年以及1852年兩次的英緬戰爭中達到高峰。英國在這兩次的戰爭中均獲得勝利,最後攻占勃固城並將此地稱為下緬甸。在英國人進入緬甸後,上緬甸的經濟也顯著好轉。1886年,英國再度贏得第三次的英緬戰爭,此時英國將緬甸納為印度的一省,並將政府設於仰光。
在英國的殖民統治時期,緬甸的交通和教育獲得大幅改善。英國人致力開發水路,使得無數蒸氣船得以航行於依洛瓦底江。鐵路和道路也獲興建和改善以彌補水路的不足。此時,大量的印度移民湧入導致勞工廉價,造成地方經濟受到威脅。因此緬人開始產生對印度人的仇視,以致在1930年爆發反印度人的暴動。
1936年,在英國統治下首次也是僅有一次的選舉中,巴莫博士(Dr.BaMaw)當選為英國控制下政府的首相,1937年,英國創建一套獨特的緬甸憲法,同意緬人可以控制自國內政。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在1942年5月占領緬甸,成立以巴莫為首的緬甸執行政府。在日本的支持下,反對英國殖民政府、渴望獨立的昂山將軍(Gen.AungSan)組織了緬甸獨立義勇軍,1942年他率軍與日軍一起參加了對英軍的戰鬥,然後在日軍支持下宣布緬甸從英國獨立。1943年,巴莫與昂山等人受邀訪問日本,他們回國重組緬甸政府,昂山成為國防部長。1944年,昂山開始支持美英的同盟國一方,並組織「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以對抗日軍。
1945年日本投降後,宣布緬甸獨立是有效的。戰後的緬甸仍受英國控制,昂山則在1947年7月遇刺身亡。昂山的繼承人德欽努(ThakinNu)繼續領導獨立運動,在英國議會1948年1月4日正式承認緬甸獨立之後,於1948年初正式成立了緬甸聯邦。

服飾

在漫長的生產活動及生活過程中,緬族逐漸形成了民族物質生活上的共同點。由於緬族是外來民族,隨著物質生活環境的改變及歷史上與其它民族的長期相處、融合,物質生活習俗方面較先緬人時期有很大變化。緬族服飾根據其功用的不同可以分為頭飾、上衣、筒裙、拖鞋、男裝、女裝、普通服飾、傳統民族服飾等。
緬族人平時都穿民族服裝。男子一般穿立領長袖汗衫和無領對襟長袖緬式外套,下身穿沙籠;女子一般穿無領長袖偏襟緊身上衣,下身穿緊身筒裙。無論緬甸男子或女子平日都腳穿拖鞋。緬甸婦女喜歡戴花,大多是鮮花。臉上抹一種用檀那卡樹加水研磨的粉漿——一種緬甸傳統的化妝品,用以防曬和保護皮膚。

頭飾

傳統男性頭飾為包頭(崗包)。包頭風俗據傳源於印度,緬族人包頭巾的風俗始於阿瓦朝時期(14世紀中葉)。古代緬族男性以留長髮為美。作為一種髮式,他們常將髮髻盤於頭頂。為了不使髮髻掉下散掉,緬族人借鑑印度人的做法,用布將髮髻包上紮好,或在盤好的髮髻外再圍上一條布帶。到了貢榜朝後期(19世紀)緬族人不再蓄髮,崗包的功能也就隨之改變,由實用轉為裝飾。
在古代,崗包是官員與平民、大官與小吏明貴賤的標誌。現代緬族人一般不戴崗包,只有在正式場合如慶典婚禮上才系包頭。包頭巾完全成了裝飾品。從質地上看,包頭巾多為絲質,顏色多樣。包頭巾的右側有包頭巾尾。女性頭上無包頭。在頭飾方面有發髺,並常在頭上戴金花裝飾。現代,緬族婦女還在頭上插鮮花,在肩上披披巾。披巾始出於阿瓦,顏色較為鮮艷,貢榜後期曾大規模流行。緬王時期,披巾約有一肘寬(1.5尺),長過雙膝,現代披巾較以前略有縮短。

筒裙

緬族男女下身均著筒裙,筒裙又稱紗籠。穿簡裙之俗在蒲甘時期就有了。筒裙一般長4.5尺,寬5尺,用整塊布縫接兩頭而成。
男式筒裙稱作“布梭”,多由大花格布或冷色調棉布縫製而成。女式筒裙叫作“特門”,顏色艷麗,上腰縫有兩三寸寬的腰邊,腰邊多為黑色。系筒裙時,男子在腰間正前方系紗籠結,女子在左側系紗籠結。

上衣

男式上衣分襯衣和外農兩種。緬式襯衣多為白色長袖,立領。外衣分對襟衣和右衽衣兩種。右衽衣較為少見,男女均穿,男式比女式長。現代男性多穿對襟衣。對襟衣無領、窄袖,一般有五粒布扣,三個兜,無兜。女式上衣為用素布或彩布做成的薄有衽外衣。無領、無兜、緊袖、緊身、短幅。

鞋子

緬族人不論男女均穿人字帶拖鞋。拖鞋質地上分牛皮底平板絨帶拖鞋和泡沫拖鞋兩種。旱季、涼季穿牛皮底拖鞋,雨季穿泡沫塑膠拖鞋。
緬族婦女愛打扮,喜歡扎髮髻,在頭上插鮮花。婦女常戴的飾品有耳環、耳釘、戒指、手鐲等,現代女性好用化妝品。傳統上,緬族婦女常在臉上和身上擦黃香楝粉。黃香楝粉由黃香楝樹幹研磨而成。婦女們早上沐浴後,常把黃香楝粉調水,塗抹於臉頰、手臂上。黃香楝粉不但氣味芳香,而且還可以潤滑肌膚、祛熱防曬。鄉下婦女喜歡用黃香楝粉在臉頰上抹兩個圓圈,或用牙刷刷成四方格子等形狀。
緬族男子有紋身習俗。紋身起源於圖騰信仰,為的是防災避禍。後成為男子成人的標誌。紋身部位在上體胸前背後、腰至雙膝之間,胳膊上也可以紋身,紋身的圖案多為吉祥物如:伽龍鳥、龍、魚等。也有紋經文。咒語的、古代不紋身的男子被認為是懦夫,常被人看不起,現代這種觀念已經改變。大範圍紋身的現象已經很少見了,人們一般只在手腕、胳膊等處稍許紋上幾個字或簡單圖案。

宗教信仰

緬族的主要信仰是佛教,即小乘佛教。小乘佛教在緬族的信仰中,占絕對的主導地位。但緬族從一開始就信仰神明,2018年,緬族人家中幾乎仍然家家供奉神明。佛教大約於公元前3世紀由印度傳入緬甸,截至2018年,已有2500多年。佛教思想與教義在緬族中早已深入人心,緬族人幾乎人人都是虔誠的佛教徒。
緬族人自幼在佛教思想的影響和薰陶下,養成了樂善好施、溫厚謙恭、熱情好客的性格和充滿佛教色彩的生活習俗。佛教活動貫穿於緬族人的一生,佛教思想滲透在緬甸社會的各個角落,可以說佛教就是緬族人的習慣。
緬族人習慣家家供佛龕,拜佛是緬族人每天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每天凌晨4點左右,緬族家庭主婦就起床,到市場去買來鮮花插在佛龕上,把剛做好的飯也供在佛龕上,然後誦經拜佛。每天晚上臨睡前,也要誦經拜佛後才能入睡。每逢休息日,許多緬族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常到附近寺廟裡去聽經、拜佛、祈禱。一旦遇有較長的假日,緬族人必攜家帶口到最有名的寺廟或佛塔去拜佛。
緬甸僧侶很多,全國大約有30萬僧侶。從古到今,緬族人都非常尊敬僧侶。古時,佛教大法師就是國師,國王會見國師要跪拜,要把寶座讓給國師坐。平時,百姓會見僧侶也要跪拜,和僧侶說話要用敬語,出門坐車要給僧侶讓座。吃飯前,遇有僧侶來化緣,要先給僧侶布施以後再用飯。日常,如果僧侶缺少袈裟什麼的,自有善男信女送到寺內。
緬族人認為佛塔是佛的化身,建造佛塔可以積最大的功德。在緬甸,從古到今,人們熱衷於修建佛塔勝過於乾任何事情。2018年,緬甸全國佛塔林立,金光閃閃,村村有寺廟,處處是佛塔,成為緬甸一大景觀。
緬族人認為一生做佛門弟子,皈依佛門,從事佛事,為佛教發揚光大,是最榮幸的事。所以,緬族父母自從孩子生下來,如果是男孩兒,就準備給他做剃度;如果是女兒,就準備給她做扎耳朵眼儀式。這些活動往往要花很多錢,但父母們寧可不吃不穿,也要給孩子們舉行這些活動的。

文化教育

美麗的伊落瓦底江是緬甸第一條大河,它全長為2170公里,從北向南貫穿緬甸全境,是緬族文化的搖籃,也是緬甸文化的搖籃,勤勞勇敢的緬族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伊落瓦底江畔,繁衍生息,日出而作,日落而歸,創造了緬族的發展史,也譜寫了緬甸的歷史,並在驃族和孟族文化的基礎上創造了燦爛的緬族文化,也就是緬甸文化。緬族的文化比較發達。緬族在緬甸各民族中最早產生了文字,產生了緬文書面文學。
緬語是緬甸全國的通用語,是緬甸的官方語言,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緬語支(或緬彝語支)。緬族造就了許多緬甸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和詩人。緬甸古代和現代著名的文學家幾乎都是緬族人。緬族文學始自蒲甘碑文,它所表達的主要有三大主題:佛事、宮廷和愛情。表現形式主要為詩歌。緬族建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貢榜王朝,是緬族文學發展的鼎盛時期。該時期的作家主要是僧侶。信摩訶蒂拉溫達是緬甸人民心目中的僧侶文學巨匠,被推崇為詩聖。該時期,緬甸著名的緬族僧侶作家還有信摩拉塔達拉、信烏達瑪覺、信埃加達瑪底、壘底等。緬族的文學是緬甸文學的基礎,是緬甸文學發展的主流。緬族的文學對緬甸其他民族的文學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
緬族的教育始於由緬族建立的第一個緬甸統一的封建王朝蒲甘王朝時期的寺廟教育。寺廟教育是緬族古代的主要教育形式,也是緬甸古代教育的主要支柱。1044年,緬族首領阿奴律陀王建立了蒲甘王朝,從此有了寺廟教育。寺廟教育是一種全民性的免費教育制度。寺廟就是學校,僧侶就是老師,佛經就是課本,學生即是小沙彌。窮人的孩子可以不花一分錢在寺廟裡一邊當小沙彌,一邊學習佛教文化知識和世俗文化知識。緬族的寺廟教育在緬甸傳播佛教和普及文化知識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緬族受教育的程度高於緬甸其他民族。緬甸古代包括現代的一些著名文學家、劇作家、詩人,幾乎都是由寺廟教育培養出來的。1885年,緬甸全國淪為英國殖民地以後,古老的寺廟教育逐漸衰弱,並瀕於滅亡。直到1992年10月,緬甸政府才正式決定恢復寺廟教育。由緬族興起的寺廟教育又迎來了新的春天。

文化藝術

手工藝

緬族是緬甸十大民間手工藝術的發明者。這十大手工藝術是:金銀匠藝術、雕刻藝術、繪畫藝術、漆器藝術、磨旋藝術、泥塑藝術、石刻藝術、泥瓦匠藝術、鑄銅藝術、鑲嵌貼金藝術和金銀絲織藝術。緬族建立的貢榜王朝的首都曼德勒是當時十大民間手工藝術的中心,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十大手工藝術的作坊,手工藝術的精品輩出。2018年,曼德勒市內仍然保留著一些手工作坊,現代緬甸的民間藝術就是從緬族的十大民間藝術發展而來的。

繪畫

緬族的繪畫藝術十分聞名。它經歷了貝葉畫、壁畫、書貼畫、佛本生經故事張貼畫、現代畫等5個發展階段。在古代,當造紙技術尚未傳入緬甸以前,緬族人在貝葉上作畫,先是畫符?格子、生辰八字天宮圖、星宿圖等,後來發展到畫佛本生經故事、傳統故事和小說情景等。壁畫是緬族繪畫藝術的瑰寶,產生於11世紀。從11世紀到13世紀是緬族繪畫藝術發展的鼎盛時期。現存於蒲甘地區佛塔群中牆壁上的壁畫是緬族壁畫藝術的寶庫。壁畫從內容上看,多與佛教有關。蒲甘時期的壁畫內容大致有8種,即佛教史與佛像、550篇佛本生經故事、大乘部派與僧伽羅宗事跡、神像與梵天像、蒲甘時期人物肖像、“葛諾”花邊圖案、樂舞圖和禽獸圖。書貼畫是在書貼上作畫。1364年,阿瓦王朝建立,此時,造紙技術傳入緬甸,緬族人開始用樹皮製造黑色的紙,後來,又用亞麻製造白色的紙。緬族人將紙做成書貼,然後,在書貼上作畫,故有“黑色書貼”和“白色書貼”之分。書貼畫內容包括有宮廷記事、日月天文圖像、佛本生經故事圖、馴馬圖、御舫圖、節日慶典圖、國王出巡圖、賽馬圖等。貢榜王朝時,書貼畫成為宮廷記事和御用檔案。貢榜王朝後期,緬族人開始在布、絲綢和鋅版上作畫,稱為佛本生經張貼畫。這是一種裝飾性很強的畫。一般在舉行請佛、施捨、結婚、僧侶圓寂和葬禮儀式時掛在棚子上,起裝飾作用,內容多為佛本生經故事。20世紀以後,西方美術寫真畫傳入緬甸,使緬族繪畫藝術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著名的畫家有吳吞拉、吳山溫、吳欽貌、吳巴昂、吳巴佐、吳巴基、吳偉開等。

建築

緬甸的建築藝術獨具特色。乾欄式的高腳屋住宅、金碧輝煌的宮殿和多姿多彩的佛塔是緬族建築藝術的代表。緬族人從古代起就住高腳屋,這是由緬甸的生態環境和炎熱的氣候所決定的。高腳屋有用竹子建的,有用木頭建的,也有用磚瓦和鋼筋水泥建的。如用竹子或木頭建,則把竹竿或木桿插入地下,竹竿或木桿必須為奇數,在竹竿或木桿高於地面1米左右時建房。房屋下面是空的,四面無遮攔,多用於飼養家禽或存放農具等。若是竹屋,則用竹板鋪地,用竹蓆做牆,屋頂為人字型,多用茅草做頂;若是木房,則用木板鋪地,鋅板做頂。房的前面設有前廊,用以吃飯、納涼和待客。前廊中間有一樓梯直通地面,作為出入房屋之用。廁所一般建在屋後。2018年,緬甸農村或小城鎮基本上是這種高腳屋。甚至在大城市裡居住的緬族人也都住這種房子。緬甸的佛塔和寺廟是緬族建築藝術的最高體現。自從1044年蒲甘國王把佛教定為國教以來,緬族人在全國大興土木,建造佛塔和佛寺,從此,佛塔和佛寺越建越多,越建越好,人們把最好的建築材料、最好的建築藝術和最好的裝飾藝術都套用在佛塔和佛寺的建設上,使佛塔和佛寺不僅是緬族人朝拜的聖地,而且也成為緬甸一道亮麗的風景線。2018年,緬甸全國無論村頭、城鎮、山上、水中,到處都有金色的、白色的和黃色的佛塔和雕樑畫棟飛檐翹角金碧輝煌的佛寺。佛塔有圓形的、柱形的、方形的、尖形的,鱗次櫛比,蔚為壯觀。

雕刻

緬族的雕刻藝術是同佛教一起從印度傳入緬甸的。從緬甸古代室利差旦羅國、漢林國和驃國等早期部落國家的古城遺址挖掘出來的石器、金銀器來看,緬族的雕刻藝術可追溯到公元1世紀前後,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後來緬族同化了驃族,建立了蒲甘王朝。在蒲甘王朝前期丁里姜王時期(344年),曾用上等木料雕刻神像供奉在卜巴山上。良宇蘇羅罕王時期(931年),也曾雕刻有介乎於神和佛二者之間的偶像,供人們供奉和朝拜。1044年以後,阿奴律陀王時期,由於寺廟和佛塔的大量建設,裝飾業的興起,成立了很多裝潢和雕刻的專業隊伍。人們在佛塔內外、寺廟內外,在房柱、門扇、窗戶、屋頂和飛檐上,雕滿了各種裝飾花紋和佛本生經故事圖案以及各種動物形象,美觀大方,玲瓏剔透,栩栩如生,使緬族的雕刻藝術在該時期有了空前的發展。2018年猶存的緬甸曼德勒市的金廟以及阿難陀佛塔內的四尊大立佛可以說是緬族雕刻藝術的傑作。貢榜王朝時期(1752—1885),國王把全國的優秀雕刻師召進宮內,任命為御用雕刻師,專門從事宮廷建築的雕刻,促進了雕刻藝術的進一步發展。該時期,緬族雕刻藝術的特點是:造型更加美觀,雕刻更加精細;雕刻具有民族特色的“葛諾”花紋圖案的建築物十分普遍;雕刻藝術開始受到西方的影響,出現了西方雕刻藝術風格的作品。1948年,緬甸獨立以後,雕刻藝術在緬甸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又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這一時期雕刻藝術的特點是,傳統雕刻藝術與現實人民生活相結合,湧現了不少反映爭取民族獨立鬥爭和現實人民生活的作品。如緬甸民族英雄班都拉將軍的雕像、頂水少女和彈彎琴女藝人的雕像等。緬甸雕刻藝術的形式有3種,即立體雕、浮雕和凹面雕。雕刻藝術的特點是:用料質地好;造型美觀逼真;作品源於生活,富有想像力;民族特色濃;佛教作品多。

漆器

漆器是緬族人也是全體緬甸人的日常用品和饋贈禮品。古代包括緬族人在內的緬甸人喜歡全家在一個帶底座的漆器大圓盤中吃飯,用漆器水杯喝水,認為用漆器餐具吃飯更香甜,用漆器水杯喝水更清涼。漆器,在緬語中稱做“榮”,原本是泰國清邁附近的一民族名稱。據緬甸文獻記載,緬族人建立的東吁王朝時期(1531—1752),勃印囊王曾攻占泰國清邁市,將大批泰國藝人擄入緬甸,從此,緬甸有了漆器製作技術,故名。緬甸製作漆器的地方主要有兩個,一個是蒲甘,一個是萊卡,都是緬族居住區。但兩地出產的漆器有所不同。萊卡地區出產的漆器只在原坯上塗上一層黑色,而蒲甘出產的漆器表面上卻畫有各種圖案,有的還塗金。2018年,緬甸的漆器大致有4種,即黑色漆器、暗紅色漆器、黑色花紋漆器和鍍金漆器。鍍金漆器又分為3種,即帶有鍍金花紋的黑色漆器、帶有凸起鍍金圖案的漆器和全部鍍金的漆器。緬甸獨立以後,緬甸政府對漆器製作很重視,鼓勵私人和集體企業從事漆器製作。此外,還在蒲甘專門成立了漆器專科學校,培養漆器專門技術人才。

金線繡

金線繡是緬族著名的手工藝品。所謂金線繡是指在布、天鵝絨、衣服和布質日用品上用金絲繡上各種圖案。在緬甸封建王朝時期,金線繡服裝只有國王、王妃、大臣、王公貴族才能穿戴,或者舉行小男孩兒剃度,小女孩兒扎耳朵儀式時,小男孩兒或小女孩兒可以穿金線繡衣服。平民百姓是不能穿的。現代,一般在戲劇、阿迎舞演出時,演員穿金線繡服裝。另外,高級女用筒裙也用金線繡縫製。還有很多金線繡天鵝絨畫等。

飲食文化

緬族人的生產活動以農業種植為主。緬甸盛產稻米、大豆,大米為緬族人的主食。傳統緬族家庭一天吃兩頓飯,早上九點、下午五點各一次。早上,只喝一杯咖啡,吃一點兒點心,比較簡單。菜餚以辛辣味為主、喜酸、烹飪多用植物油、如豆油、椰子油等。做菜時常在菜中放大蒜、洋蔥、咖喱粉、辣椒。常吃的菜有蝦醬、酸菜湯。還喜歡吃油炸食品。在緬族人的飯桌上,常可以看到一種緬文中稱做“鄂畢覺”的炸蝦醬小菜,這是緬族人最愛吃的一種小菜。
休閒時有嚼檳榔和坐茶館的習慣,平時的零食有棕櫚糖、糕點、各種水果。
吃飯時習慣用手抓飯。傳統緬族家庭吃飯時父母要坐主位。主位一般是睡覺時頭頂的方向。父母不在時,子女也應該虛出主位。父亡後,母坐主位。雙親健在時,母坐父之左,長子居父右,長女居母左,依次而坐。吃飯是長幼依次動手。父親暫時缺席時,母親要將好菜夾入為父親準備的盤中,然後才能動手吃飯。子女有事需先吃飯時,得先為父母留出好菜。
來客時,緬族人有用檳榔、煙和茶待客的傳統。檳榔盒是每家的必備。檳榔味道辛辣,略帶澀味。檳榔包由茴香、兒茶、甘草、石灰、檳榔子包入檳榔葉中而成。嘴嚼檳榔時,常會產生一種鮮紅的液體檳榔汁。緬族人只嚼而不吞食檳榔,並邊嚼邊吐檳榔水,最後將檳榔渣一同吐出。與檳榔一起待客的還有緬煙。緬煙有兩種:一種是捲菸,由檳榔葉、玉米葉、嫩棕櫚葉捲成的成品煙,另一種是家制煙。傳統緬族家庭的家制煙常是將原料分置於煙盒內。客人來後現卷現抽。煙盒中常放有7種制煙必備品:①剪刀、②線、③煙梗與菸葉粉碎物、④菸葉、⑤碎煙梗、⑥包葉、⑦過濾咀。
拌茶是緬族的重要零食也是上等待客品。由發酵的茶葉、炸洋蔥、芝麻、姜、蝦米、炒蠶豆、炒豆子拌勻後放少許食用油而成。魚湯米線是緬甸人最愛吃的一種小吃,在大型活動中多用來招待客人。它既是小吃又可作主食。早上上班時,人們一般都喜歡在路邊吃上一碗。魚湯米線由在開水中撈過的米線配上特製的湯料而成。這種湯料常用魚頭、醃芭蕉桿等熬制,味道非常鮮美。
緬甸人愛喝茶,去緬族人家裡做客,主人習慣用茶水招待客人。他們認為,茶並不是可供豪飲之物,而是需要細細品味。理解緬甸人的思維和想法,同樣如同飲茶一樣細細品味。而品味緬甸的最好去處,則是座茶館,在這裡飲茶的人們喜歡邊品茶邊發表自己的意見。因而,茶館也成了觀察緬甸社會時局的一個視窗。

風俗

緬族人樂善好施。在緬甸,幾乎天天有人募捐,有人施捨,可以說整個社會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募捐和施捨活動。施捨已經成為緬族人的一種生活習慣。緬族人在施捨時,不講究物品的貴重和數量的多少,而重視是否心甘情願。緬甸街頭隨處可見的水罐,那是供遊人飲用的清淨水。緬甸的佛塔和寺廟,都是緬族人施捨建造的。甚至連城市里公共汽車站的涼棚,公園裡供遊人小憩的亭子,也都是緬族人和其他民族人民自願捐獻的。
緬族人認為鞋是最骯髒的,他們常常把最卑鄙、最下流的人比做“挨鞋打之物”。如果有誰被人用鞋打了,則認為是最大的恥辱。所以,在緬甸絕對不能用鞋子打人。另外,去寺廟或拜佛塔,無論是誰,都要脫掉鞋襪,赤足走進寺廟或佛塔院內。否則,會極大地傷害緬族人的感情,激起他們無比的憤怒。
緬族人禮節很多,平時見面都要行合十禮。走路時,如果小輩要從長輩面前通過,小輩必須躬身俯首輕輕地走過,不能昂首挺胸,大搖大擺,更不能撩起筒裙。與客人或朋友談話,不能把腳抬到椅子上,更不能露出膝蓋或大腿,否則,是對朋友或客人的最大不尊重。與長輩同坐時,晚輩不能與長輩同坐在一個高度上,必須要低於長輩坐的高度。如果有東西要送給長輩,或接受長輩送的物品時,如物品較小,可用單手接,另一隻手要握住接東西那隻手的手腕處,以表示對長輩的尊敬。在外事場合中,一般施合十禮或以互相握手為禮。
緬族人崇尚白象、獅子、妙聲鳥、榕樹和番櫻桃樹的嫩枝,緬族人習慣上稱番櫻桃樹的嫩枝為番櫻桃花。每逢戰士出征或凱旋歸來,緬族姑娘們都要向戰士們獻番櫻桃花。

家庭習俗

婚姻和家庭是構成人類社會的基本因素。家庭是社會的基礎,通過婚姻而確立。乾百年來,緬族社會經歷了母系制、母父共制、父系制三個發展階段。婚姻由原始的群婚、轉房婚發展到一夫一妻制。
緬族人在11世紀接受佛教和印度摩奴法典精神後,父權發展異常迅速。緬族家庭嚴格地實行一夫一妻制。丈夫為一家之長,負責家庭的生計等重大事項。妻子主內,負責家務勞作,撫養幼兒。同時也要承擔一定的養家責任。一般來說緬人社會中男女地位平等。婦女可在社會中擔任公職,上管一方行政。她也是獨立社會的人,有婚戀的自由,有平等繼承家庭財產的自由。丈夫去世時,妻子可繼承財產,接替丈夫的位置,負責整個家庭的生計,對兒女的婚姻大事等有決定權。婦女們也可像男性一樣有宗教上的平等,如布施、遁入佛門等。但由於傳統習俗的影響,婦女對男子特別敬重。她們視丈夫為家中掌門人處處加以尊敬。
傳統緬族家庭的女主人吃飯時要等丈夫動手後方動手吃飯。丈夫不能一同吃時,要給丈夫盤中敬上好菜後方能動嘴。從座位排序上也可看出妻子對丈夫的尊重。緬族以右為上,吃飯時婦女坐在丈夫的左邊,丈夫坐主席。丈夫缺席時要空出主位。夫死,妻子可坐夫位。睡覺時也一樣。緬族人睡覺必須頭朝東或南,妻子睡在旁邊。睡前夫妻要先敬佛,之後,妻子要給丈夫磕3個頭後方可入睡休息。
緬族人十分重視家庭的維繫。個體小家庭是緬甸最普遍的家庭形式,它符合農耕社會的小生產模式。兒子婚後大多住岳父家。戀前的考驗十分重要。依照傳統,戀人訂婚後有3年的考察期,他們要互相考察對方及其家人的品行是否端正,有無犯戒,其家庭在村寨中人緣是否好等等。經過3年的考察,合格後方能成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