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工作
要求
——主題 結構 人物 場景 景別 空間 機位 光線影調對話
一 主題
正像其它藝術作品一樣,影片的主題是電影作品中的靈魂和精華,也是我們為之迷戀的“精神家園”。更是我們在看了一部影片以後,力圖總結分析出來東西。
主題——是電影中內容的核心與內涵;
是電影所要表現的主題思想。
電影作品中的內容與主題,滲透和體現創作者的世界觀,價值觀,體現著創作者對生活的認識和情感。
電影的主題往往是多元化的、多側面的、多切入點的。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電影的主題是電影的動作和人物的內涵,是電影的情節和事件的外延。主題是編劇、導演的生活經驗和體會的暗示,藝術作品的主題轉化為形象時,是導演思想欲望的情緒宣洩。
現代電影的故事和主題,往往是一句話可以講清楚,一萬句也講不清楚。
現代電影的主題是深化的,是觀眾一種內心的情感體驗。
電影的主題並不是我們在看完電影以後所總結、歸納出來的“心得體會”、“社會意義”和“思想價值”。而是電影創作者的目標追求和靈魂淨化。
電影藝術的主題往往不是簡單的,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化的,多義的。需要我們整體的把握。
影片分析中對影片結構的分析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我們的影片分析中,大部分同學經常會忽略分析影片結構,甚至,根本不去關注。其實,電影的結構是電影的最重要的藝術形式之一。
結構——是影片的組織排列的方式和敘事組合的構造。
影片的結構,框架,就是電影的風格。
導演根據影片的主題、內容、人物塑造的需要,運用各種手段、方法,將各諸要素合理、有機、完整地組成一個視聽整體,達到藝術上的統一。
影片的結構分析是影片分析中的系統工程,我們認定的電影的結構分析應該包括:
二.劇作結構分析:
劇作的分析主要是對電影的情節設定,情節的組織進行系統的分析。
從電影的創作規律研究表明:戲劇性結構的電影無非是無數件有因果關係、有內在聯繫的事件,有機地、有目的地安排在一起,最終構成一種結局。
電影中的人物,是電影創作中的核心,也是作品的核心。
反過來講,人物的塑造,是電影導演創作的重中之重。
我們對文學的理解是“文學是人學”“風格即人”。同其它的藝術形式相比較,電影的創作也是緊緊地圍繞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展開的。
可以這樣認為:電影中的人物是敘事的核心,是矛盾衝突的核心,是影片造型的基礎。
對於電影的基本要求,我們希望是在一系列的場景中,事件中,動作中,對話中看到的不是一般的人(具體的演員),而是鮮活的、有性格的人物。
世界電影中的常規情況是,觀眾對於電影中的人物(其實是對演員)感興趣,對於電影中的故事感興趣,對於電影的主題感興趣,才會全方位的對電影給予關注。
我們所理解的“人”,是自然的人,社會的人。
電影中的“人物”,是電影敘事中、戲劇結構中的“符號”和“虛構”的人,是由演員(職業的、非職業的)扮演的銀幕形象。在我們的潛意識中,人物——演員,演員——角色,這兩者交替的認同。
場景——是影片敘事的基本載體和影片特定的空間環境。
場景——是影片重要的造型元素。
現代電影的場景,可以是現實空間環境,也可以是非現實空間環境,但是,這兩種場景的存在,都要求要體現和反映劇本中規定的情境。
通常的,影片中場景存在的方式和種類,大體上可以劃分成如下六種:
1)內景——在攝影棚內,專門為影片的拍攝搭制的人工場景。這種場景的空間有限,拍攝的環境完全要布置,光線的處理可以比較細膩,拍攝不受自然條件的限制。
2)外景一大自然中自然景觀的場景。這種場景的空間比較廣闊,往往要選擇局部進行拍攝,或者是對局部進行加工才能拍攝,由於受自然光線的限制,光線的處理要選擇光線的時機。
3)實景——人類居住和活動的自然建築的場景,這些場景的存在,往往不是為了影片的拍攝。這種場景空間十分真實,具有生活的氣息,但是,有明顯的建築結構關係,拍攝起來也受一定的限制。
4)場地外景一為了影片的拍攝,按一定的比例,專門在選定的自然環境中人工搭制的場景。這種場景的空間比較合理,符合影片的拍攝要求。但是對總體美術設計的要求比較高,也會受到自然光線的限制。
5)特技合成景——人工搭制的,用於配合特技拍攝的小比例人工場景。這種景一般是模型的景,需要與實際的自然場景拍攝在一起,美術設計的透視、比例十分的重要。
6)計算機模擬景——利用計算機(數字)技術創造的虛擬現實的場景環境。
電影的景別,是一個電影鏡頭和畫面的視覺形式的表述語言。表面上是一個造型元素,實際上是一個教事的手段。
景別最最根本的含義,是表達畫面所包括的範圍。電影景別的劃分大體上有如下的幾種形式;l)大遠景,2)遠景,3)大全景,4)全景,5)中景,6)中近景,7)近景,8)特寫,9)大特寫。
電影中的景別,是影片視覺效果、導演語言風格的外在形式之—。決定影片風格,決定敘事風格,決定視覺風格,決定導演風格。
在理論的分析中,電影的空間是一個不太具體的概念。
同時,電影的空間又是一個表述的整體概念,它不能離開影片的敘事和影片的主題電影的空間在影片拍攝的表述上是一個虛詞,在影片拍攝完成的理論分析上是一個形容詞。
但是,在影片的創作過程中,空間是影片具體場景的體現。往往在我們認識電影的過程中,電影的空間對於我們來講,是一個比較廣泛,不太具體的甚至是模糊的概念。
“機位”是電影的創作者對攝影機拍攝位置的稱呼,也是影片分析中對攝影機拍攝點的表述。
實際上,機位是影片導演風格中最為重要的語言形式。
機位的運用是電影的敘事形式。
機位的變化是電影的鏡頭形式。
機位的變化規律是影片的視覺形式。
從巨觀的意義上講,電影中的機位有如下的意義:
1)機位就是視點。是決定我們從一個什麼樣的角度看到影片敘事的發展。
2)機位就是構圖。每一個機位拍攝的畫面,由於位置的不同,會產生不同的畫面效果和構圖效果。
3)機位就是調度。每一個機位反映了導演在空間上,在調度上是如何完成電影的敘事的。
我們知道,戲劇場面調度的核心是人物在舞台中的位置。他反映了戲劇導演對人物在舞台上每一個點和位置的處理關係。因為,戲劇的表現是沒有景別的劃分的,是從一個點上看
到的環境關係和人物的關係。
4)機位體現了導演的敘事方式。有的導演在鏡頭的轉換中,鏡頭變化的幅度比較小,有的導演在鏡頭的轉換中,鏡頭變化的幅度比較大。有的導演機位變化比較有規律,有的導演則表現出更大隨意性。
光線是攝影創作中的靈魂。
電影光線是電影視覺風格的重要表現形式。
電影光線的使用,體現了導演和攝影師對未來影片畫面視覺形式的追求。
光線的感覺表達了攝影師對導演攝影技術掌握的程度。
光線的形式決定了影片的人物形象風格。
電影的光線處理有的追求“自然、真實的效果”,有的追求“唯美、戲劇的效果”,但無論是怎樣的效果,都是為了完成人物的塑造和環境的表現。
電影中的光線首先是一個技術的問題,其次,才是一個藝術的問題。
影調——是電影畫面色彩關係與黑、白、灰關係的一種視覺感覺和整體的效果。影調的概念,是一個電影攝影中的技術問題。
有人會在影片分析的時候提出這樣的問題,影片的影調效果,對於我們的常規電影分析有什麼樣的作用?是否有藝術上的意義?
而我們在電影藝術的創作中有這樣一種切身的體會,影片攝影控制和最終的效果,在影片攝影的局部上是一個技術問題,在影片攝影的整體創作上是一個藝術問題。
影片的影調,是影片總體視覺風格的表現形式。
影片的影調,表面上是影片的整體明暗關係,最終反映出來的是影片的視覺形象風格的整體感覺和影調的整感覺。
影調在影片中的整體控制、一場戲中的控制、一個鏡頭中的控制,在攝影創作上是個比較複雜的系統工程,有膠片類型的選擇;有對於攝影對洗印技術的控制;有攝影用光方式、方法的處理;有對於攝影風格的有目的的選擇;有對膠片高亮度部分和低密度部分的有效控制;有鏡頭畫面效果控制的設計與風格等等。
影調的影片的拍攝過程中的具體實施,實際上是攝影師對場景中各種亮度關係的分配。而影片中各種影調的處理,完全是導演、攝影師根據影片的內容與影片的風格來決定的。
對話——是影片中推動敘事發展的重要元素。
對話——是人物表達思想、表達情感的重要手段。
電影聲音三要素:對話、音樂、音響。其中,對話還包括影片中的畫外音、(解說詞)旁白、內心獨白。
影片中人物對話沒有速度的要求,完全是取決於敘事的內容和人物的性格。電視新聞的播音速度是3個字/秒,在常規電影中,對話的速度過快和過慢都不好。對此,導演要十分
注意有效地控制。
影片中人物的對話,仍然是常規電影中推進敘事、表現人物、塑造人物、表達性格的主要的表現方式。人物對話的語氣、語調、速度、表情、口齒清晰的程度,又都可以反映和表現出影片人物的特點。
在我們的影片分析中,分析對話場景的存在形式、出現的次數、控制的方法,都是我們對影片對話處理的巨觀把握。
電視編劇
編劇地位
編劇荒
編劇轉行
編劇有公式嗎
編劇網站
編劇的職責
推銷用腳本
許多獨立編劇都專注於創作推銷用腳本。推銷用腳本是劇作者個人智慧的結晶,而不是某個僱主授意下的結果。腳本可以是個人的節目規劃,也可以是對現有電影電視趨勢的全新解讀。撰寫推銷用腳本需要編劇具有敏銳的市場嗅覺,並獨立或通過中介機構完成對市場的調研。劇作者需要知道如何構建一個精巧的故事、創造吸引人的角色,並將這一切通過劇本的形式表現出來。絕大多數獨立編劇的絕大部分推銷用腳本都不會變成最終的節目,但成功的腳本可能會吸引到主流製作人的注意力,並使你的事業走上騰飛之路。
改編
有些編劇專注於改編,也就是根據業已存在的故事撰寫劇本。小說、舞台劇、回憶錄、傳記、電視劇甚至是前人拍攝過的電影都可以被改編。由於改編牽扯到著作權問題,因此大部分的改變行為都發生在製作公司選定目標,談好著作權之後。這時候製作公司會將改編的任務交給他們認為適合這一工作的編劇。
電視節目編排
編劇的另一項工作就是編排電視節目,為電視劇撰寫劇本。撰寫電視節目劇本與撰寫長篇故事片劇本一樣都要求編劇富有創造力,同時電視節目編劇還需要滿足電視行業的特殊要求,比如節目長度、分節(中間插播廣告)、集數以及目標觀眾群等等。
銜接寫作
編劇也要負責銜接寫作的工作,如為即將上映的節目製作宣傳片,撰寫電視台宣傳片的腳本,並為節目贊助商撰寫在節目中使用的廣告文案。此類編劇通常都在地方台工作。
修訂
大多數編劇的日常工作都包括了經常性的修訂。編劇最初的作品通常被稱為初稿。隨後,製作人、導演、行銷人員以及其他參與這一創造過程的人都會對編劇的初稿提出修改意見(或命令)。編劇必須要在最初的故事和各方的修訂之間取得一個平衡 ,並使節目保持應有的製作進度。
現場諮詢
在有些時候,劇作者會被邀請到節目的製作現場。這時,他們就需要負責在已有的劇本出現問題或導演又有新的想法時現場修訂劇本或撰寫新的內容。編劇可能還需要解決拍攝過程中發生的問題,並與演員討論角色性格和場景,使演員對所要拍攝的場景有更好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