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信息社會項目是中國政府與歐盟之間的合作項目,旨在根據中國信息化工作的政策和實施戰略,加強中歐交流與合作,通過信息化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
基本介紹
- 書名:線上仲裁研究
- 作者:盧雲華 NaillLawless
- ISBN:9787503685651
- 定價:97.50元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
- 開本:32
版權資訊,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前言,
版權資訊
書 名: 線上仲裁研究作 者:盧雲華 NaillLawless
出版時間: 2008
ISBN: 9787503685651
開本: 32
定價: 97.50元
內容簡介
中歐信息社會項目主要包括四部分內容:中歐信息化有關法律法規比較研究;信息化和電子政務建設地方示範項目,選擇了煙臺、邯鄲、包頭、陽泉、成都、西安等6個城市;信息化與電子政務培訓,已經在全國20多個城市開展了信息化有關培訓;高層對話與項目能力建設。 中歐信息化有關法律法規比較研究具體包括電子簽名法律法規比較研究,由人大法工委經濟法室牽頭;政府信息公開法律法規比較研究,由國務院法制辦工交商事法制司牽頭;中歐信息化法律法規框架比較研究,由原國務院信息辦專家委秘書處牽頭;信息安全立法比較研究,由原國務院信息辦網路與信息安全組牽頭;個人數據保護法研究,由原國務院信息辦政策法規組牽頭;線上仲裁比較研究,由國務院法制辦協調司牽頭;電信法比較研究,由原信息產業部政策法規司牽頭;電子商務法律比較研究,由商務部信息化司牽頭;線上著作權法比較研究,由國家著作權局牽頭。由原國務院信息辦牽頭的有關法律法規比較研究,在國務院機構改革後,將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司局牽頭。
作者簡介
盧雲華,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司長,兼任中國仲裁法掌研究會顧問,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國際商會調解中心副主任。自1979年2月始,曾任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書記員、助理審判員、審判員,辦公室副主任、主任等。國務院法制辦公室處長、副司長。1985年獲北京市首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沈四寶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法學會國際經濟法學研究會會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法學評議組成員,最高人民法院特邀諮詢員。中國一歐盟信息社會項目線上仲裁項目中方首席專家,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資深仲裁員,同時兼任國內外多家仲裁機構仲裁員,對國際商事仲裁有深入研究。出版著作十餘部,發表多篇論文,獲得“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等多個獎項。
Naill Lawless
特許仲裁員,特許工程師。評審員,調懈員,中國一歐盟信息社會項目線上仲裁項目專家,為多個知名仲裁專家組和調解專家組的成員和世界智慧財產權組-WIPO仲裁與調解專家組的成員。並被列入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專家成員清單。
Julia H6rnle
法學學士(利茲)。博士(倫敦),律師,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網際網路法律高級講師。Julia負責教授英國倫敦大學法學碩士網際網路/網路/電子商務的法律課程。她在哥廷根犬學和利茲大學(1991-1995年)攻讀法律和俄語學位(獲榮譽法學學士2.1),並於漢堡大學歐洲學院獲得研究生文憑。
目錄
第一章線上仲裁概論
第一節國際商事仲裁的發展
一、國際商事仲裁的歷史發展
二、國際商事仲裁的法律淵源
第二節信息技術的發展
第三節線上仲裁概述
一、線上仲裁的概念
二、線上仲裁的特點和優點
三、線上仲裁的發展狀況
四、線上仲裁的發展前景
第二章歐盟線上仲裁理論研究和實踐分析
第一節歐盟線上仲裁相關立法
一、基本立法
二、歐盟的相關指令
三、對線上爭議解決的認識及理解
第二節線上仲裁的法律問題
一、線上仲裁程式概述
二、仲裁協定的書面要求
三、獲取技術的機會不均等
四、仲裁程式的通知
五、線上仲裁的仲裁地
六、機密性及私密性
七、檔案的送達及確認
八、仲裁裁決的形式要求
九、UNCITRAL對線上仲裁的立場
第三節消費者仲裁和正當程式
一、歐盟在消費者仲裁上的立場
二、消費者爭議的可仲裁性
三、歐盟法律下爭議前仲裁協定的有效性
第四節線上調解
一、調解概述
二、調解的分類
三、目前的線上調解實踐
四、線上調解員所面臨的問題及應對
第三章中國線上仲裁理論研究和實踐分析/1叭
第一節中國商事仲裁概述
一、中國仲裁相關法律制度/10l
二、有關商事仲裁機構的介紹
三、中國常規仲裁程式介紹
第二節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情況和法律規制/13l
一、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情況
二、我國電子商務現有法律規制
第三節中國線上仲裁理論及實踐/16l
一、線上仲裁程式
二、中國線上仲裁的實踐案例分析
三、中國實現線上商事仲裁所面臨的法律問題/17l
四、《仲裁法》的修改
五、線上仲裁的需求和推廣
第四章線上仲裁的技術研究現狀與技術構想
第一節與線上仲裁相關主要技術的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
一、網路音視頻聊天技術的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
二、不同網路環境下的用戶端窄帶自適應能力
三、網際網路移動網和固網融合的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l
四、指紋識別技術現狀與未來趨勢
五、電子簽名現狀與未來趨勢
六、數據加密技術現狀與未來趨勢
第二節線上仲裁技術研究概述
一、國際“線上仲裁”的研究現狀
二、中國“線上仲裁”技術研究情況
第三節線上仲裁技術構想
一、線上仲裁技術概念
二、主要特點與技術重點
三、設計原理和實際功能需求
四、線上仲裁需要研究的關鍵性技術
五、開發“線上仲裁”系統的技術思路
六、“線上仲裁”可借鑑的相關技術
附錄一歐盟各國與仲裁有關的機構
附錄二線上仲裁及相關項目的描述
附錄三相關立法及仲裁規則
一、歐盟相關指令及建議
歐盟電子商務指令
歐盟電子簽名指令
歐盟關於消費者爭議的庭外解決機構適用原則推薦
歐盟涉及雙方同意基礎上解決消費者爭議的庭外機構的原則推薦
二、相關仲裁規則和示範法
國際商事仲裁院仲裁規則
倫敦國際仲裁院仲裁規則
美國仲裁協會線上仲裁補充規則
美國仲裁協會域名爭議補充規則
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仲裁規則
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國際商事仲裁示範法》
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域名爭議解決辦法程式規則
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CNNIC通用網址爭議解決程式規則
廣州仲裁委員會公用事業收費糾紛網上仲裁規則
……
前言
信息社會或資訊時代一詞通常被用來概括描述人類社會正在經歷的一場新變革。這種變革是由近半個多世紀以來信息和通信技術革命的發展所引發的。如今,即使是在開發中國家,信息和通信技術對人們經濟社會活動、學習和生活乃至思維方式的影響也已是經常可見。加之國際社會包括歐盟在內已經將信息社會作為一個重要的政策目標,因此,研究信息社會的諸多重要方面,似乎成為比較自然的選擇。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我們之所以特別關注信息社會問題,一個重要的背景,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30年。30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國家面貌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我們已經告別了計畫經濟時代,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工業化加速發展,消費品供需關係發生轉折性變化;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相互聯繫和影響日益加深;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得到高度重視和不斷發展,社會政治長期保持穩定,各項社會事業發展迅速,改革開放事業正在更為寬廣的道路上邁進。 同時,全社會也都已意識到,持續多年的快速發展也造成了對資源的嚴重消耗和明顯的環境損失。經濟社會發展所處的環境,已經從30年前的自然資源開發相對不足,轉變為目前能源、資源和環境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性制約。這一突出矛盾,可能將始終存在於今後較長的一個時期。 發展與資源稟賦關係的新變化,敦促我們加快從技術和制度上尋找突破。 實際上,正如許多分析家所指出的,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從人類社會一開始就存在了,問題在於技術和制度創新的速度能否適應這種矛盾的發展變化。歷史上的三次工業革命,表現為人類不斷尋找新的生產工具和手段、開發利用新資源、掙脫傳統資源約束的突進過程。就其內容實質而言,是技術和制度創新。研究和實踐表明,解決當前中國面臨的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根本出路在於樹立新的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通過加快技術創新,發掘新的資源潛能;通過進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適應新的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 信息技術革命為中國實現發展方式轉變提供了重要的歷史機遇。 信息技術革命是當代最偉大的科技革命,其滲透力之強、影響力之大,遠遠超過了任何其他技術。信息技術革命完全改變了信息採集、存儲、傳輸和處理的方式、能力和成本。信息技術與專業技術和管理的融合,創造了提升效率和效益的新的巨大空間。信息技術革命使信息成為可以開發利用的重要資源,為知識經濟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信息技術革命提供的重要機遇,使中國有機會選擇新型工業化的道路,即在工業化加速發展的過程中,實現資源和環境的有效利用和保護,實現產業結構的最佳化升級。 正是基於上述實際和認識,我們對研究信息社會問題,提供更好的制度設計,促進信息技術創新,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革命的成果,使信息技術革命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全民,抱有極大的興趣和期待。 中國制定的《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明確指出,中國的信息化發展,要為邁向信息社會奠定基礎。這為中國和歐盟在信息社會領域開展合作交流創造了重要條件。 中國歐盟信息社會項目是雙方迄今在這一領域最大的合作項目。項目選定了信息社會法律法規、電子政務示範、信息化培訓作為重點合作方向,由相關部委和地方信息化管理部門牽頭,根據中國的信息化政策和實施戰略,邀請中歐雙方專家共同開展課題研究、研討、培訓等活動,組織中歐互訪。項目在執行過程中產生了很多重要的成果,包括研究報告、培訓講稿、收集整理的資料集等,這些都是中歐雙方專家辛勤勞動和共同智慧的結晶,已經和正在發揮著很好的參考作用。現在,在項目的支持下,這些成果內容得以系列圖書的形式結集出版,在更廣的範圍內供參考和借鑑,相信一定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最後,藉此機會,謹向中歐雙方專家所付出的努力表示由衷感謝和敬意,他們的出色貢獻是中歐信息社會項目取得成功的關鍵,是推動信息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