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蘋果

綿蘋果為古代中國蘋果,古稱柰。我國原產的綿蘋果在時代就有記載,在魏晉時代已有栽培。蘋果在我國的栽培歷史已有二千多年,我國陝西甘肅新疆青海現今仍有綿蘋果分布,河西走廊地區是其中心產區。 作為經濟栽培的品種大部分由國外進入,被稱為西洋蘋果,栽培歷史不到200年。

基本介紹

植物學史,形態特徵,分布範圍,植物文化,物種區別,

植物學史

區別於經常食用的蘋果,最早栽培的是蘋果的傳統品種為綿蘋果。這類品種的蘋果果肉綿軟易爛,不像現代栽培蘋果那么清脆。西漢著名文學家司馬相如有一篇《上林賦》,極力描寫都城長安附近的上林苑的壯麗景象,其中有“楟柰厚朴”一句,這裡的“柰”就是綿蘋果最早的名字。
到了唐代,綿蘋果又被稱為頻婆果。“頻婆”是梵語bimba的音譯,在印度本來指的是一種葫蘆科植物——紅瓜(Cocciniagrandis)。因為紅瓜成熟的時候顏色紅潤光亮,在佛經中便常常用來作為紅亮物體的譬喻,特別是用來形容健康嘴唇的色澤。比如《華嚴經》,就說佛祖“唇口丹潔,如頻婆果”。雖然紅瓜在中國華南一帶也有野生,但是在中原地區十分罕見。於是一場把“頻婆”這個名字附會到中原及周邊植物之上的運動就這樣開始了。因為“頻婆”的本義是相思,南方產的紅豆便率先暗用頻婆果的典故,成了相思的象徵,不僅因此有了“相思子”的別名,還因為王維的名詩《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而家喻戶曉。
到了中唐,為了讓廣大佛教徒理解這個頻婆果是什麼果子,僧人慧琳在《一切經音義》中說:“其果似此方林檎,極鮮明赤者。”也就是說,如果想知道頻婆果有多紅多亮,看看中原地區栽培的林檎就知道了。然而,同時期的鄭常誤以為頻婆果就是林檎,在他的《洽聞記》一書中直接把這個名字用到了西域傳來的一種柰的新品種上。從此,綿蘋果就有了張冠李戴的“頻婆果”之名。後來,不給植物名稱加個草字頭就不舒服的好事者又給“頻”字加上草字頭,頻婆果便成了“蘋婆果”(漢字簡化後寫成“蘋婆果”)。“蘋果”則是“蘋婆果”之省。

形態特徵

紀昀《烏魯木齊雜詩》“物產”門:“紅笠烏衫擔側挑,蘋婆杏子綠蒲桃。”
洪亮吉《伊犁紀事詩》:“風光穀雨尤奇麗,蘋果花開雀舌香。”晚清蕭雄《聽園西疆雜述詩》卷三《瓜果四首》之四:“山北山南杏子多,更夸仙果好頻婆”。自注云:果亦特出,或青或紅,大者如盌。皮似李,光潤而薄。肉輕鬆,嚼之綿爽甘芳,味清且正。大約分兩種,一疏而脆,一泥而如腐者。即佛經舍衛國之頻婆果也。

分布範圍

綿蘋果的栽培以中國西部地區為多。西晉郭義恭《廣志》上記載:“柰有白、青、赤三種。張掖有白柰,酒泉有赤柰,西方例多柰。”張掖和酒泉都在今甘肅河西走廊,說明柰的種植以河西走廊地區最普遍。無獨有偶,西晉張載有首詩讚美了五種“殊美絕快”的果品,其中之一就是“瓜州素柰”,也就是產自今敦煌附近的白柰。柰的“西部佳果”的形象,就這樣樹立了起來。

植物文化

綿蘋果的名稱,源於佛經中的頻婆果。兩果原非一物,其名稱的混同,屬於中印文化交流中的“誤讀”現象。
中國本土最早被稱為頻婆果的果類,是生長於嶺南地區的一種亞熱帶堅果。它大概與印度頻婆果的品種相當接近,可能與唐詩中的“相思子”或“紅豆”也有一定關係。因其生長範圍不廣,不甚為世所知。
早在西漢時,西域原產中國綿蘋果的一個品種柰,即已傳入內地,以後栽培漸廣。其中某種紅色柰,在唐朝或許曾被比為頻婆果。

物種區別

綿蘋果果肉綿軟易爛,不像現代栽培蘋果那么清脆。
早在西漢時,西域原產中國綿蘋果的一個品種柰,即已傳入內地,以後栽培漸廣。其中某種紅色柰,在唐朝或許曾被比為頻婆果,但這個名稱並未流行。清朝蘋果在北方的栽培更加廣泛,在南方福建雲南等省亦有出現。頻婆、蘋婆、蘋果等名,仍迭相使用。
晚清西洋蘋果傳入中國,因其品種更加優良,逐漸取代了原來的綿蘋果。新品種繼續沿用蘋果之名。與此同時,頻婆、蘋婆等舊名則隨著中國綿蘋果栽培的萎縮而逐漸消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