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乳山蘋果為大型果,果形端正、多為扁圓形,果梗較細,少數果梗基部有肉質突起。果皮光潔、色澤鮮艷。成熟果實果面底色淡黃,著暗紅或鮮紅色霞或條霞,果實多汁爽口、果肉鬆脆、風味芳香,耐貯藏。果肉黃白色,肉質緻密,細脆、果汁多,酸甜適口,芳香味濃,無澀感,品質極上。
營養價值
乳山蘋果,果實可溶性固型物含量14-18%,可滴定酸含量為0.2-0.35%,果實硬度7.5-9.8千克/平方厘米,極耐貯藏,可貯藏到翌年四五月份。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乳山市地處膠東低山丘陵區,北部和東西兩側多低山,中南部多丘陵,間有低山、丘陵、平原三類地貌,地勢呈簸箕狀由北向南台階式下降。土壤類型有棕壤、潮土、褐土、鹽土4個土類、8個亞類、75個屬類、153個土種。其中棕壤土是全市主要土壤類型,占總可利用面積的86.43%。乳山蘋果栽培土壤以棕壤土為主,土體深厚,質地較好,保供性能好,土壤pH值6.0左右,有機質含量在1%左右。
水文情況
乳山市境內河流屬半島邊沿水系,共有大、小河流393條,河流分屬乳山河、黃壘河兩大水系和南部沿海直接入海河流。乳山河流域面積954.3平方公里,流域面積651.7平方公里。龍角山大型水庫總庫容1.11億立方米,為乳山市最大淡水水源。乳山市內水利條件配套齊全,地下水源充足,農田排灌設施配套,水質清澈,無污染,達到了旱能澆、澇能排。年平均降水量813毫米。
氣候情況
乳山市屬暖溫帶東亞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四季變化和季風進退都較明顯,具有氣候溫和、溫差較小、雨水豐沛、光照充足、無霜期長的特點。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635.5小時,年平均氣溫11.6℃,年大於0℃以上的有效積溫時間為4230小時,歷時281天,年無霜期206天,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0%。
歷史淵源
乳山蘋果栽培歷史悠久,據《乳山市志》記載,清朝
宣統二年(1910年),黃疃村村民從煙臺引進西洋蘋果栽植成功。
20世紀40年代起,綿蘋果、伏花皮、秋花皮等蘋果開始在乳山市陸續栽植。
1949年後,乳山蘋果栽植面積不斷擴大,栽植種類日漸繁多。
生產情況
2012年,乳山市有蘋果園面積20萬畝,年產蘋果33.9萬噸,收入10億元。地域保護面積1.33萬公頃。
產品榮譽
2012年08月03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乳山蘋果”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乳山蘋果的地理標誌保護的區域範圍為乳山市15個鎮、街道辦事處共601個行政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21°11′00″-121°51′00″,北緯36°41′00″-37°08′00″。
質量技術要求
⑴產地選擇與特殊內容規定:產地選擇坡度低於15°,坡度在6-15°的山區、丘陵,選擇背風向陽的南坡,並修築梯田。配備必要的排灌設施和建築物,有風害的地區,應營造防風林。產地環境符合《綠色食品 產地環境技術條件》(NY/T 391-2000)標準。
⑵品種選擇與特定要求:品種以區域化和良種化為基礎,選擇優良品種、適地適栽。砧木可選用山定子、揪子、西府海棠、扁棱海棠、湖北海棠等。
⑶生產過程管理:深翻改土,行間提倡間作三葉草、毛葉苕子等綠肥作物,通過翻壓、覆蓋和漚制轉變為有機肥。秋季果實採收後,以農家肥為主混合氨態氮肥,施肥量每畝3000公斤以上。灌水時期應根據土壤墒情而定,通常包括展葉期、春梢迅速生長期、果實膨大期、解凍前,並及時鬆土,水源缺乏的果園還套用作物秸稈等覆蓋樹盤,以利保墒。農藥、肥料使用分別符合綠色食品農藥NY/T 393-2000和肥料NY/394-2000標準。
⑷產品收穫:蘋果的採摘根據果實成熟度、用途和市場需求綜合確定採收適期。成熟期不一致的品種,應分期採收。採收時輕拿輕放。
⑸生產記錄要求:蘋果生產過程要有全面而詳細的生產記錄,對生產過程進行跟蹤審查,明確生產的責任,及時發現不合格的產品,查明原因,確保產品質量安全。
乳山蘋果執行《綠色食品 溫帶水果》(NY/T844-200)標準。
專用標誌使用
1、標誌使用規定:乳山蘋果公共標識的使用,嚴格按照《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農產品地理標誌管理辦法》等相關要求,標誌使用人應在其產品或其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包括“乳山蘋果”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等,並接受農業部門的監督管理。
2、包裝、貯藏及運輸:果實要用蠟紙或塑膠網套包裝,包裝用紙箱、箱板、隔板、果墊、包裝紙、膠帶紙均應清潔、無毒、無異味,箱體兩側留4-6個氣孔,氣孔直徑15毫米左右,箱體應註明商標、品種、產地、重量等。蘋果應適時採收,及時預冷,適時入庫,進行分級貯藏,防止長期堆放產生壓傷,並謹防貯藏期病害,貯藏後期注意溫度、濕度調節,適時檢查果實品質。庫房無異味,不與有毒、有害物品混合存放,不得使用有損乳山蘋果質量的保鮮試劑和材料。運輸的基本要求是快裝快運、輕裝輕卸和防熱防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