綸生白公祠

樂善好施白綸生

綸生白公祠提到綸生白公祠,位於龍潭村大街的“樂善好施”牌坊是無法繞開的。牌坊是兩廣總督為表彰龍潭村白綸生一生熱衷行善,於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奉旨建立的,當時白綸生尚健在,時年69歲。

基本介紹

簡介,地理位置概述,歷史,附近景觀,

簡介

生於清道光三年(1823年)的白綸生,家道貧寒,為生活所迫,15歲時到廣州謀生,無錢付渡船費,被船家斥罵,同船一賣葵衣老伯替他付船費,方得成行。綸生到廣州後,到他母親同宗兄弟所開的洋行內做雜工。綸生為人誠實苦學,聰明有為,不幾年即精通業務。白氏發家後,曾千方百計尋訪賣葵衣老伯,終無結果,引為終生遺憾。此後,熱心善事,他在廣州創辦一間愛育善堂,並每年撥款資助廣州城西的方便醫院(即今市一人民醫院的前身)和四廟善堂;平時對貧苦者施粥、施棉衣、施棉被、施棺木等,從不間斷,其後人遵其遺訓,各種善行一直施行至1938年日本侵入廣州才停止。同治十二年(1873年),家鄉龍潭村西的西滘地區,有陳、盧、吳等姓數十人聚居於河涌邊的茅寮,承租瀝滘富家土地耕種,後因災失收,交不夠租,更無錢交“保護費”,被瀝滘、瑞寶惡霸迫遷而縱火焚燒,茅寮、衣物付之一炬。陳、吳姓等人往廣州求助於綸生,綸生即無償捐贈土地72畝及搭茅寮用的竹、茅及衣物、棉被、白米、廚具、銀兩等,並將該地命名為西滘村。西滘人感其大恩,在建村後,於光緒十九年建一“報恩祠”並塑白綸生肖像以祀之。
白綸生不但樂善好施,也熱心於教育事業,在他的資助下,當時全村兒童均免費入學,讓人驚羨地提前實踐起“義務教育”。光緒十六年(1890年)湖南省發生大水災,農田失收,造成大災荒,白綸生捐贈一筆可觀的賑災款,災民感其恩,逢人便頌其善舉。事為當時兩廣總督部堂李某上報清廷,皇帝於光緒十七年賜以“樂善好施”四字,令兩廣總督於白綸生老家龍潭村建立一座四柱五樓三門式石牌坊,以示表彰。而綸生白公祠亦是在這個時期建成,祠、坊同存百年,以弘揚與傳承善德之傳統。

地理位置概述

龍潭村坐落於廣州市海珠區新窖鎮,是一個擁有著悠久歷史和濃厚文化的嶺南古水鄉,也是一個擁有神秘傳說和豐富物產的村落。傳說這村子是龍的居所,是龍出沒的地方,由此得名"龍庭",後才改名為"龍潭"。龍潭村的先民們遷自中原,到廣東的珠璣巷,再輾轉來到了龍潭村。最早到龍潭村的有韓、楊、車、馬、黎、羅、李等姓氏,其中楊、車、馬三個姓在現在龍潭村的村頭附近圍墾了一個圍,並在那裡定居下來,取名叫做“三姓圍”,後來叫成了“三盛圍”。
從元代到明代,有其他姓氏人士陸續遷入,遂成了現在的黃、白、何、李、杜、吳、陳、梁等八個主要姓氏聚居在一起的自然村。這裡四面環水,水乃是龍出沒之所,又經常聽說這一帶有龍出現,故而取名龍潭。到了清代,龍潭村的行政管轄是:廣州府番禺縣茭塘司河南保龍潭村。這段時間,正是龍潭村興旺發展的黃金時期。古老村莊,早已被現代文明的建築所包圍。但細心留意的話,還是能找到一絲古舊的痕跡。那人字型的河流,貫穿淡雅的村莊,現代之中泛著龍潭村濃郁的鄉土人情和風俗傳統。四橋相連,仿似江南的水鄉--小橋流水,古巷縱橫,綠樹成蔭,還有辛勤勞作的村民。城市工業化的發展,讓這村落失掉了古雅;此外,龍潭村沿河還有黃氏大宗祠等多座祠堂,百年細葉榕也遍布村中,堪稱一景。
跨過一條新建的小橋後,看到的是一排高大挺拔布滿枝葉的百年大榕樹,使得這一條鬱鬱蔥蔥的河堤讓人覺得非常愜意,跨過了一條又一條的百年小橋,又聽到滿街的外地口音,還有仍然是紅紅綠綠但毫無特色的握手樓,還有那夾縫中的百年古蹟,一切的一切蘊藏一種特別的魅力。
建築特點
郭子儀祝壽綸生白公祠坐東向西,三進兩天井,左右兩廊兩舍,寬為23.3米,深40.6米,高11米。正間的廊舍,均以白石為地基,牆壁用水磨青磚砌築,均為古建築的遺存。主體建築前的走廊由四根方方正正的檐柱支撐,每根檐柱的整體均由一塊石料打鑿而成,充分體現了廣州地方建築特色。檐柱上搭建了四根長短不一的房梁,呈階梯形牢牢地將整個屋頂支撐而起。其中最下面的房梁從檐柱上凸出,其上“郭子儀祝壽”花紋浮雕圖案栩栩如生,多達數百人物。
祠內的斗拱、柱樑、柱基均有精細的石刻、木雕、磚雕或灰雕,多種動植物圖像,造型栩栩如生,線條流暢,顏色配搭十分得當,為廣州同類建築所罕見。正堂兩側的檐柱上,各雕有獨特的“獅臨風水”造型:兩尊栩栩如生的大獅子,目視著祠堂的前方。白氏後人告訴記者,祠堂前方原是一方水潭,一對石獅可看住這些“風水”不致流失,這叫“獅臨風水”。據了解,在龍潭村,還有一座黃氏大祠堂,建於清光緒年間,同樣有一對“獅臨風水”。這種獨特的造型,現今在廣州的大大小小的祠堂中已屬罕見,堪稱嶺南一絕。
“獅臨風水”的含義,在民間還有一個傳說。相傳龍潭村一帶原是河灘,內有一深潭,潭中有一條修煉成精的草龍,所以稱為龍潭。深潭中的草龍每天一早便在水中遊戲,翻江倒海,躍上躥下,一時在潭面興風作浪;一時又潛入潭底,玩夠了便離潭上岸,騰到七星崗的石台,嚼嚼野草,曬曬太陽,十分愜意。但這樣一來,可就不得了。草龍上石台,帶來狂風暴雨,大片的農作物被吹毀,更厲害的是,草龍一時任性,不知天高地厚,掀起龍捲風,連屋帶人都被卷上天空,四鄰鄉親,苦不堪言。為了制服這條草龍,不讓它隨便上石台玩耍,當地父老鄉親便請教一位有法術的道士,道士說:只要建造兩隻石獅,獅頭對著龍潭的方向,讓石獅看管住這條草龍,就可風調雨順,這條草龍也不敢再胡作非為了。後來遵照此說,雙獅把門,倒也不再遭水難。

歷史

綸生白公祠雕刻了對聯的木柱子在西約密如蛛網的小巷裡穿梭。耳邊飄蕩著各地不同口音,兩側是密密麻麻的幾層高的握手樓,抬頭望,只能看到一線藍天。正當你要惋惜它的變遷時,卻驀然發現,腳下仍是那行走了數百年的麻石板,它們曾承載了一代代龍潭村人無數的夢。在這一片灰色的“火柴盒”中左穿右拐後,一座規模宏大的古老祠堂出現在眼前。它位於龍潭國小旁邊,遠遠望去,那色彩斑斕的人字形封火山牆、雕刻精美的灰塑博古脊,令人眼前一亮。漸行漸近,只見祠堂厚重的大門此刻緊緊鎖閉,上方的石門額,“綸生白公祠”五個金色大字閃閃發亮,兩邊是一副對聯:“清芬長慶集,遺愛報恩祠”。這是龍潭村目前保留下來的唯一一間白氏宗祠,也是最精美的一間。清代同治十一年(1872年),白綸生出資動工興建這間祠堂,精雕細琢,歷時27個年頭,直到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才完成。建成時,白綸生早已去世,村民緬懷這個大善人,於是稱該祠為綸生白公祠,俗稱白家祠。
綸生白公祠共有前後四進,分左右三路,。這座鄉間祠堂修得非常精美。那磨得光滑的青磚牆,歷經百年,依然平整得像用熨斗熨過一樣;地上的白泥地階磚,歷經歲月洗禮,雖然有的地方出現小窟窿,但異常筆直的結合線,明顯可以看出當年工匠的苦心 更令人嘆為觀止的,是細節處的精緻:無論是斗拱、柱樑,還是柱基,都有精細的石刻、木雕、磚雕或灰塑,造型生動,繁而不亂,細心端詳,像是欣賞一件件藝術品。尤其是正間檐簾的描金木雕,線條流暢,配以當時仍很少有的彩色玻璃裝飾。抗日戰爭時期,日軍曾闖進祠堂大肆進行搜掠,當時,欄桿上有一隻銜珠石獅,日軍想把裡面的石珠拿走,就用刺刀把獅子的牙齒打碎,但石獅各部分結合太好了,他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無法把珠子取出來。在龍潭村村民眼中,這間祠堂和廟宇一樣,有著一抹神秘色彩。據說白綸生去世後,有村中父老夢見他身穿官服,坐在公堂,勸人為善,因此人們紛紛傳他死後為神。當年,綸生白公祠落成之時,南海名士潘衍桐曾撰賀聯,下聯是:“生而為正士,歿合為明神,比歲口碑流播,謂此老主持冥律,夢中來告,勸善渾如在世時”。裡面所說的,就是白綸生死後為神的傳說。

附近景觀

1.除綸生白氏祠和“樂善好施”牌坊外,村小內教學樓右側還有一座建於清光緒五年的“撫孤有成”牌坊,由於牆外的建築用帆布將牌坊擋住,不注意看很容易忽略。此外,龍潭村沿河還有黃氏大宗祠等多座祠堂,百年細葉榕也遍布村中,堪稱一景。
2.村中最近在修路,踏訪龍潭,最好避開雨天。由於幼稚園遷出,綸生白氏祠大門一般緊鎖,若探究細部而不得,可繞出校園,到祠堂邊一處民居,借用陽台從上俯視,祠堂的規模與布局,仍盡收眼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