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時代的媒介公共性研究》是2015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許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網路時代的媒介公共性研究
- 作者:許鑫
- 出版時間:2015年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53483
《網路時代的媒介公共性研究》是2015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許鑫。
《網路時代的媒介公共性研究》是2015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許鑫。 內容簡介簡單地說,媒介公共性主要指媒介作為公共領域而存在。《網路時代的媒介公共性研究》在界定媒介公共性與公共領域概念的基礎上,反思如何在中國套用...
本書在選題上,創造性地提出“風險”概念用以看待線上內容生產與公共性文化。研究規避了過去研究圍繞線上文化的爭議矛盾,而採用一種中間路線,描繪新媒介時代不同內容生產方式的面貌及其面臨的自我風險,並強調這種風險必須納入到整體的...
《新媒體與公共關係研究》內容簡介:在新媒體的推動下,公共關係理論進入了大放異彩的時代《新媒體與公共關係研究》收錄了國內外著名學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內容涉及新媒體環境下公共關係理論創新、政治傳播、公共關係教育創新、公共關係實踐創新...
《走出“迷思”:網路傳播公共性研究》是2019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國戰。內容簡介 早期的網路傳播研究常常為一種樂觀情緒所鼓舞,預言網際網路將在虛擬世界建立一個公共空間,為政治注入新的活力。近來的一些研究則表明,...
第三章 網際網路的媒介生態及公共性意涵/57 第一節 網際網路的媒介生態/57 第二節 網際網路的公共性意涵/66 第四章 作為公共廣場的網際網路/74 第一節 網際網路公共廣場的基本形態/74 第二節 作為公共廣場的空間特性/81 第三節 ...
改革開放,媒介在新聞評論生產上,又迎來了都市報評論實踐,並展開了“公民寫作”大討論,在公共危機中集中展示了評論公共性的實踐成果。隨著網路時代的到來,新聞評論的文本特徵發生了巨大變化,網路能否承載民意並成為新聞評論公共性實現的...
一本關於新媒體的喚醒之作,它不提供良方,不關乎實戰,不解決問題,只希望能刺激你進行思考。深入探討網際網路時代媒體、公關、傳播的困境和出路。吳曉波、胡泳、牛文文、邱兵、魏武揮 認真推薦 主要內容 這既是傳統媒體的大裂變年代,也是...
網路集文字、圖像、視頻、音頻等於一身,由於網際網路的多媒體性,網路上的知識不只可以用語言表達,還可以用音頻、視頻或生動的圖像來闡釋。網路時代是一個圖像的時代,圖像傳遞的信息非常精確,具有形象性,並且能同時傳遞多個信息。圖像是...
北京奧運會期間入口網站奧運報導分析 網際網路時代我國電視新媒體發展空間的拓展——以中央電視台新媒體發展為例的創新模式研究 文獻 2008年我國新媒體研究綜述 多元和自由的對話——2008年新媒體傳播學年會綜述 …… ...
第2章 媒介生態環境下的社交媒體公共性研究 2.1 媒介生態中的數位化生存和網路社會形成 2.1.1 數字時代實際行為能力弱化,網路虛擬行為占領圈地 2.1.2 網路對社會關係的虛擬化再設定 2.1.3 “數字土著”和“數字移民”差異...
《中國網路傳播研究:線上媒體的使用與效果》由南京大學夏倩芳教授主編,總結了中國學界關於網路傳播研究的成果,旨在為媒介效果研究在新媒體方向上的理論探索提供學術平台,彰顯了經典理論在網際網路時代的新套用、新發展、新思考。全書分 “...
第四節 打通兩個輿論場:政府新媒體傳播的創新方向 案例四 會理縣懸浮照事件:政務微博互動模式的探索 第五章 網路群體性事件中的政府公共傳播創新 第一節 網路群體性事件:新媒體時代政府公共傳播研究的樣本 第二節 網路群體性事件的...
十、移動網際網路與其他媒介的競爭共生關係因情境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十一、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通過移動社交平台和移動新聞客戶端進行內容和服務的輸出是紙媒轉型的出路 第五節 創新點、不足之處及未來研究展望 一、創新點 二、不足之處 三...
網路媒介已經成為一個無限大的公共話語平台,前所未有地囊括了相當數量的社會精英,將分散的輿論監督進行了全面整合,對我國社會生活的影響力日益增強。如何更好地發揮網路媒介的社會功能是一個重大的時代課題。全書既有巨觀的理論闡釋,又...
社會認同視角下的海峽兩岸數字公共領域構建 當前“網俗”現象分析和治理策略研究 ——以涉寧輿情為例 淺析移動短視頻“成癮”的必然性 ——以“抖音”為例 研究生專欄 公共危機治理視野中的新媒體公共傳播力建構 視障者的微信使用及其...
隨著網際網路的迅猛發展,網路傳播也得到了飛速發展。網路傳播作為一種全新的現代化傳播方式,有著與傳播媒體截然不同的新特徵。網路傳播給我們的時代提供了最快捷、便利的傳播方式,使人們如虎添翼。網路傳播是人類有史以來增長最快的傳播手...
在此基礎上,不斷重塑數字時代的媒介與信息素養教育和研究,使之適合中國的社會發展。為媒介素養關注者、教育工作者、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較為全面基礎數據,並幫助其打開國際視野;了解國民的媒介與信息素養狀況,使之成為一種國情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