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傳播環境

網路傳播環境包含兩個方面,就廣義來說一是網路在傳播信息的同時所塑造的環境,這個環境的意義本身十分廣泛,涉及人們日常生活的多個方面,包括:生活環境、學習環境、溝通環境等;而狹義說來,則是網路傳播本身所形成的傳播環境,其範圍縮小到單純的傳播領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網路傳播環境
  • 外文名:Network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 廣義範圍:生活環境、學習環境、溝通環境
  • 狹義範圍:網路傳播本身所形成的傳播環境
  • 作業:最佳化網路環境
  • 提出者:馬歇爾·麥克盧漢
概述,網路創造了全新的人的生活環境,網路創造了全新的傳播學研究的環境,

概述

加拿大學者、著名傳播學大師馬歇爾·麥克盧漢指出,“媒介即訊息:任何技術都在逐漸創造出一種全新的人的環境,環境並非積極的包裝用品,而是積極的作用進程”。也就是說,從漫長的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來看,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訊息”不是各個時代的傳播內容,而是這個時代所使用的傳播工具的性質、它所開創的可能性以及帶來的社會變革。技術包括人的軀體或神經的種種延伸,如腳踏車、飛機、印刷、電報、電視、武器、服裝等,它們的出現都給人類帶來了全新的環境。今天,網際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也給我們創造了全新的環境。

網路創造了全新的人的生活環境

麥克盧漢認為媒介研究的最新方法不只是考慮媒介所傳遞的內容,更重要的是考慮媒介本身。媒介本身給我們帶來的訊息遠遠要大於利用此媒介傳播的內容的訊息。據此觀點,網路的高速發展為我們人類帶來了全新的人的生活環境。
首先,網路為人們創造了全新的學習環境。
人們以往知識的獲得主要是通過課堂聽講、前輩的傳授、自己的深入實踐探知等方法、途徑得到的。而在網路傳播環境中,人們只需輕輕的點擊滑鼠,熟練的運用谷歌、百度、搜狗等搜尋引擎便可以輕鬆得知天下事。網路集文字、圖像、視頻、音頻等於一身,由於網際網路的多媒體性,網路上的知識不只可以用語言表達,還可以用音頻、視頻或生動的圖像來闡釋。網路時代是一個圖像的時代,圖像傳遞的信息非常精確,具有形象性,並且能同時傳遞多個信息。圖像是“熱媒介”,其清晰度比較高,往往不需要融入過多的考慮便可清楚其傳達之意,一些不易用文字表達的信息內容,可以通過圖像的方式使人輕鬆易懂。
其次,網路創造了全新的人的購銷環境。
網路打破了傳統的實體店的購物方式,給我們帶來了全新的購物環境與銷售環境。活躍在網路社會中的人們,足不出戶便可購買如意稱心的物品。現在網路購物逐漸走向成熟,像淘寶、噹噹、卓越等知名購物網站不但有著精確的銷售系統,也有著較完善的售後服務系統,如果網民不滿意購買的貨物,可以輕鬆進行調貨或退貨。有了完善的售後服務系統,網民可以放心享受網上購物的方便與樂趣。有需求必然要有供應,銷售商通過網路與消費者達成協定後,與快遞公司合作便可輕鬆完成其銷售環節。
第三,網路創造了全新的人的娛樂環境。
有了網路,人們的娛樂方式相繼增多,網路是個多媒體的世界,通過網際網路可以為網民提供視頻短片、電影、動畫、動漫、電視劇等觀看類的娛樂環境,而且還可以提供需要網民高度參與的遊戲,網路視聽效果的結合,使網民在娛樂時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第四,網路創造了全新的人的溝通環境。
通過網路這一方便快捷的工具,人們可以用很多方式與他人進行溝通、聯繫、交流、討論。許多聊天工具都可以進行即時文字聊天,同時也可以進行即時音頻、視頻聊天,網路的即時聊天大大滿足了網民的溝通需求。部落格、社區、貼吧等也給網民帶來了全新的溝通方式與溝通環境。

網路創造了全新的傳播學研究的環境

麥克盧漢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過,“每當社會開發出使自身延伸的技術時,社會中的其他一切功能都要改變,以適應那種技術的形式。一旦新技術深入社會,它就立刻滲透到社會的一切制度之中。因此,新技術是一種革命的動因。”新技術是革命的動因,那么網際網路傳播技術同樣是傳播學研究進行革命的動因。以往在傳統媒體環境下提出的許多傳播學理論,在網路這一新技術下,也應該與時俱進、重新改寫。網路技術顛覆了傳統的傳播學研究成果,為我們帶來了全新的傳播學研究環境。
第一,網路創造了全新的“議程設定”環境。
議程設定理論指的是,大眾傳播具有一種為公眾設定“議事日程”的功能,傳媒的新聞報導和信息傳達活動以賦予各種“議題”不同程度的顯著性的方式,影響著人們對周圍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斷,也就是說,大眾傳媒不僅是重要的信息源,而且是重要的影響源。在傳統媒體的環境下,大眾傳媒壟斷了議程設定這一功能,公民議論的話題由大眾傳媒獨家提供,信息的傳播者是大眾傳媒,信息的接受者是客群,二者之間的界限很明顯。在如今的網際網路時代,大眾傳媒與客群二者之間的界限模糊,二者都既是信息的傳播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並且網民也能主動參與議題的設定,一些活躍的網民對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情非常敏感,他們就會以帖子或者部落格的形式發到網路上供大家瀏覽、分享、探討。在網路傳播環境下,大眾傳媒不再擁有對議程設定功能的壟斷權。
第二,網路創造了全新的網民“輿論監督”環境。
網路消減了權威,讓網民擁有了自己的話語平台,由於網路的匿名性,使得網民可以大膽揭露社會上的惡性事件、有悖道德的事件;網路的匿名監督,可以強迫大眾傳媒報導為利益等驅使而不願報導的事情;網路的輿論監督還可以推動事情的快速解決。網民們利用網路不但監督了社會,維持了社會環境的平衡,而且也滿足了自己在現實生活中不能滿足的英雄心理、仗義心理。
第三,網路創造了全新的網路“把關人”環境。
把關這一概念最初是庫爾特·盧因在組織傳播中提出,後來由懷特運用到大眾傳播中。把關人是指在新聞採訪與寫作的過程中對新聞事件進行篩除、過濾與選擇的人,履行這一任務的主要是記者或編輯。網路環境中使把關人權力進行部分轉移,顛覆了傳統媒體環境下記者或編輯的把關人地位,網民通過網路這一新平台新環境可以自主選擇、自願發表自己的意見、觀點、看法等,網民也可以履行把關人的任務。雖然網民發表的內容有時會受網站管理員的限制,但是這已經打破了記者或編輯的“把關人”傳統地位。
馬歇爾·麥克盧漢幾十年前的預言,正在一步步成為現實,令人驚嘆大師思維的超前。網路傳播使我們所處的社會發生著劇烈的改變,而且這種改變會繼續進行下去。網路繼續為我們創造著新的環境,我們翹首以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