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網路圍觀
- 定義:心理戰的一種
- 積極意義:對事件的監督作用
- 專家觀點:可能存在一定的作秀成
簡介,監管,作用,意義,反攻對策,監督支招,媒體描述,媒體觀察,原因分析,反省,
簡介
“圍觀”這個詞出現的頻率相當高湖北石首市因為某酒店廚師的疑似自殺事件,導致了很多人去圍觀,事情雖然看起來最終得到了解決,但圍觀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模式。而這幾天與圍觀有關的事情有兩件,一件是各地官員開始了某種程度的自律,抽菸要抽“裸體煙”了,也就是說儘量不讓自己所抽之物的商標顯現出來,怕的是重蹈抽“天價煙”的周久耕前局長之覆轍,這也是怕大家圍觀的一種。
另一件是,有網友發現財政部網站上根據政務公開原則所公開的一些中標檔案,都是政府採購或者裝修的費用。從2009年2月23日-6月24日4個月內,有28份國家財政撥款的中央國家機關裝修工程中標了。其中有17個項目的中標金額在100萬元以上,還有6個項目中標金額超過1000萬。這也讓過慣了拮据日子的人成群結隊地去該網站圍觀。在下不才,按捺不住對於精緻生活的嚮往,便也去圍觀了一次。
觀行為如果用原來的詞語大概應該叫做“輿論監督”,但與傳統輿論監督不同的是,並不是有人大聲疾呼,而是默默地把一個訊息傳布開來。由於網路無遠弗屆、光速傳播的特點,一個事件就像石子投入到水裡一樣,水波馬上就會一圈一圈地蕩漾開去,最終到達池塘的每個角落。但水是無聲的,只是上去證實了確實如此之後,再把信息傳遞開去,吸引更多的人過來默默地看一眼。這每人都上來看一眼之後的行動,倒是更像一次又一次正反饋,使得池塘里的水變得不那么平靜。
某人提出一個觀點後大家通過網路各大論壇、貼吧進行抨擊,提出自己觀點
監管
公共意識的重新整理,在具體的政務層面,所指正是一種蓄勢已久的公共參與。這便是所謂網路圍觀的由來,其來所自無疑是那種隱約萌動的公共參與精神。然而,鑒於當下語境中的“圍觀”,似乎仍要在“不明真相的圍觀民眾”這樣的話語套句中讀取,圍觀於是就有了某種難以言說的苦悶。如果要把這網路圍觀也名之公眾參與,它也只是一種無奈的公共參與。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言之所本,或許就因為圍觀這種最好的歷練。
而在應對網路民意,化解網路圍觀時,更加注重工作技巧和應對手段,完善應對程度和辦法,公權力亟待調整變革的壓力,也正在走向政府輿情公關的技術討論。
顯然,在深刻的公權力約束成為現實之前,政府信息公開成為鼓勵公眾參與、實現社會監督的有力引導。但它不應該只停留在網路圍觀這種泛泛的民意凝聚機制。各級政府應對網路輿情的努力,也不應只停留在公關技術的認識水平。在公眾與公權力積重難返的關係格局裡,網路圍觀象是無奈的存在,但更是重大的機會。我們理應找到不止於圍觀的公眾參與。
作用
不只是擔心“官員變聰明”,一旦圍觀對象臉皮變厚,“眼神殺人”就失效了。圍觀的殺傷力來自聚焦,所以時間拉鋸和曝光太多都是圍觀的天敵,前者消耗耐心,後者分散注意力。最後還可能習以為常、審醜疲勞。
網民要飲下這杯網路監督的慶功酒尚為困難。應看到,由於周至尊事件的“舉網狂歡”帶給網路監督的巨大泡沫性,完全可能在不知不覺中轉化為一種負面意義。不是嗎,南京的一些官員吸取了“周至尊”的教訓,由高調變低調,由頻發評論到不說半言。顯然,公權的這種“藏頭遮尾”的做法,是往原本就脆弱的網路監督的傷口上撒鹽,以後網民要“人肉”出一塊值錢的手錶與一包名貴香菸,以及聽到他們的半句穿幫式評語,估計很難了。
意義
圍觀的力量正在此。之所以輿論能夠起到監督的作用,不是說輿論本身有什麼強制力,而是誰的心中都有關於公平、正義、常識的底線,超出這個底線的事情通過輿論暴露出來,最怕的就是舉國皆知。圍觀所起到的正是這個效果。
掌握庶政的人知道,民意其實是不可違的。面對“民意不可違”的結果有兩種不同的處理方式,一種是不讓民意發聲,把將要形成的浪涌消滅於無形;一種是從開始就蓋上蓋子。所有的控制其實都是信息的控制,但信息的控制在這個網路時代基本是不可能的。圍觀這種行為所昭示的,也正是這一點。
其實在“行政透明”的要求下,各級政府已經開始進行一些透明化的工作。在原來的狀態下,圍觀這種行為是不可能發生的。只是很多時候好多機構不是心中還有些傲慢,認為自己即使發布出來也不會有事,就是遲鈍到不知道某些東西荒唐到什麼程度。透明化與圍觀者正好也就應運而生。
有意思的是,這個過程基本是不可逆的。只要開始透明,就必須更加透明下去,而圍觀也是如此,只要開始第一次的圍觀,就會無數次地圍觀下去。這種圍觀的眼睛是無所不在的,任何荒唐事都有可能引發一次大規模的注視行動。圍觀總會發生的,不僅要習慣之,能敬畏並改正之就更好了。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最高人民檢察院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邵道生作為一個網路事件,我覺得網友中分,因為周久耕的事件,網友覺得這個事和那個類似,而且好玩就發帖了;如果從官員的角度來說,首先是看出了他們想避嫌,畢竟高價煙在開會時出現影響很不好,其次我覺得是他們通過此舉表示對網路監督的不滿,因為他們認為抽菸這個事是比較私人的行為,自己抽菸不應該受約束。最後,我總覺得這個事件壽命不會很長,作秀成分大些,成為不了什麼熱點。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周孝正 官員開會把這個裸煙放在桌上是一種掩飾,掩蓋例如周久耕開會時高價煙的問題,避免後來出現一系列對其不利的局面。官員們在現實生活中開始考慮是否會受網路監督,這是網路監督的一個成功。我國的腐敗現象仍然比較嚴重,像抽高價煙和喝高價酒可能是其中最輕的,還有很多更嚴重的,這就需要網路監督的力量,在各個方面對官員們都應該監督。同時,網路監督的力量還是有限的,我們還是應該在源頭上多下功夫,多部門聯合,才能更好地控制腐敗。
鳳凰網友“IANA”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專家說是網路監督的一個成功,我看應該說是自我約束與監督的又一次徹底失敗。
反攻對策
搜狐網路調查 對“官員開會改抽‘裸體煙’無異於掩耳盜鈴?”的調查表明,回答“真是有監督就有對策啊,寧願抽裸煙,也不抽便宜煙”的網友占94%;回答“這樣的安排只是不希望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這些無謂的事情上”的網友僅占6%。
半島網“飛花逐月” 人是趨利避害的高級動物,為官更是一門走鋼絲的藝術,做人為官的智慧就是要及時吸取教訓,亡羊補牢。自從南京出了個周久耕,在網民的強力搜尋下,周局長被掀落下馬(還被其他官員嘲笑運氣不好)。別的官員自然要自查自糾,哪裡還有不到之處要及時更正,不在同一個地方犯同樣的錯誤,達到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萬一有一天拍照的人用超高清晰的相機照出了裸煙上的煙名,是不是煙廠要特製供應沒有任何標識也沒有煙名的真正裸煙?
搜狐網“阿正” 不管是什麼煙,問題在於:當官的憑什麼用公款抽菸?
網易廣東網友 這充分表現了官員們與網路監督對抗的手段之高明,決心之堅定。“我今裸體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鳳凰鄭州網友 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外部監督越來越強,內部監督形同虛設。
監督支招
“痛快人生”部落格 官員們為何心虛,並玩起了躲貓貓的遊戲?是怕網民追查高檔煙的來歷,還是怕牽出公款煙背後的故事,而重蹈周久耕的覆轍,這隻有他們自己心裡清楚。但不管如何將公款煙變身裸體,仍然改變不了集體消費公款煙的事實。有時想想,做官的也蠻可憐的。
而抽菸本來屬個人行為,看似小事,但若是拿著納稅人的錢集體公款消費高檔煙,肥了官員們的鼻孔之外,每年要燒掉多少的公共財政支出,這背後又暗藏多少忽明忽暗的腐敗或交易?而又有哪些部門來制止公款消費高檔煙?恐怕,僅僅靠一些網民的監督還是遠遠不夠的。
貓撲網“B851K” 不是要與國際接軌,做到“百分之百室內無煙”嗎?開會就不應該吸菸。公務人員就不應該帶個好頭?
IDO社區“子嵇” 九陽真經中的幾句話:“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岡。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是被官員活學活用了,你們可以曝光,名煙我還是要吸,我扒光了煙的衣服,你們就沒轍了。如此應對輿論的監督,來避嫌,真的不如約束一下自己。畢竟,高價煙吸得多了,也是有害身體健康的,畢竟,煙不是人參。
華龍網友“百無一用” 中國管官的法律還不多,不硬,比如那個“官員財產公開”,應早點出台,不能再等了!
媒體描述
媒體觀察
一些新聞媒體在關於群體性事件的報導中,經常使用“不明真相的民眾”這個字眼,一些職能部門的政策檔案和“官方”發言中,也頻頻出現這個字眼。在各地發生的群體性事件中,好像出現越來越多的“不明真相的民眾”。
在群體性事件中,為何總是出現“不明真相的民眾”?他們為什麼要參與群體性事件?他們為什麼“不明真相”?這些問題值得深思。從貴州甕安、雲南孟連、湖北石首等地發生的群體性事件看,大多數發生在相對貧困的縣鄉鎮地區。
在這些群體性事件發生髮展的過程中,有兩點值得注意:
一是事件總是開始於個別民眾的生命財產和切身利益受到損害。
二是有關職能部門和領導幹部、執法人員介入不及時,不作為或者亂作為。前者是群體性事件的導火線,後者是群體性事件的催化劑。這兩個方面,都與“不明真相的民眾”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在這些群體性事件中受到傷害的民眾,與“不明真相的民眾”或是三親六戚,或是遠鄉近鄰,按照中國的文化傳統,朋友有難相互幫忙是自然不過的事情。何況,這些“不明真相的民眾”平時受到的傷害也不少,在教育、就業、看病、住房等方面多多少少都遭到一些不公平的對待,由於正常訴求渠道的缺失,他們也在尋找發泄不滿的機會。此外,基層一些職能部門和幹部粗暴散漫的作風,對民眾利益的不作為、亂作為,民眾早已心懷痛恨。在個別落後的鄉鎮和農村,黨群關係、幹群關係十分緊張,一些黨員幹部已經從“親人”變成了民眾的“敵人”。群體性事件的發生,正好給他們提供了表達不平、發泄怒火的機會。
原因分析
民眾之所以“不明真相”,原因恐怕有四:一是確實有少數不法分子,既有黑惡勢力也有不法幹部,企圖利用民眾鬧事謀取不當利益,到處煽風點火,歪曲事實真相,希望把事情鬧得越大越好!二是一些職能部門為了部門的特殊利益,一些幹部為了保住烏紗帽,不惜隱瞞事實真相,比如甕安事件中的執法部門;三是一些部門擔心事情鬧大,承擔責任,或者工作作風散漫,沒有及時向社會公眾批露真實信息;四是少數新聞媒體為了吸引讀者眼球,或者保護某些部門和某些人的利益,沒有經過深入的採訪調查就作不實甚至虛假報導,誤導公眾。可以說,在每一次群體性事件中,這四個方面的因素都在交叉發揮作用,使得大批應該明白真相的民眾成為“不明真相”的人,成為群體性事件的受害者。
民眾在群體性事件中成為“不明真相”的人,是多種因素起作用的結果。然而無論哪一種因素,民眾都是被動的,都是受害者。各級部門和公僕們在處理群體性事件時,不能簡單地抓幾個不法分子、處理幾個不作為幹部了事,要更多地從幹部隊伍自身找原因,從工作的失職失誤找原因,從對待民眾的態度找原因。
反省
網上圍觀時,可能失去了普通的判斷力
“楊佳殺警”成為英雄,“鄧玉嬌事件”鄧貴大成為網民公敵,在網上和現實中被罵得狗血噴頭,甚至最後影響了司法判決。反省制度、反省公務員群體,同情弱勢群體並沒有錯,但我們並不可以因此而肆意造謠、謾罵,或者盲目冠上英雄、烈女的稱號,忽略另一面的問題而不知反省。
圍觀最年輕市長,從他的家人到日常打傘照
年輕,使周森鋒引起“圍觀”。“周森鋒啥背景?”官員選拔制度的漏洞,事前公示和調查工作的不全面雖然是官方的問題,但我們如此執著於“黑幕”,藉此人肉搜尋,騷擾他人,無疑是過界了……
從“躲貓貓”到“壓力差”,網路熱詞光速出現
網民紛紛以玩世不恭、調侃、嘲諷等形式表達態度。固然有很多類似事件處理不當,政府公信力消退,但每一個急於創造流行辭彙的人又豈不是在信任崩塌和社會沉淪中充當了推波助瀾的角色……
網路圍觀為何一發不可收拾
中國的網路力量從虛擬走向現實,從“打醬油”走向“圍觀”,並非首現,護衛奧運火炬、赴災區當志願者、調查“躲貓貓”等事件都屬於這一類。事件本身沒有偏向性,不是在維護國家利益時就值得稱讚,出現“群體性事件”時就必須批評,但事情的擴大和演化有著共同的原因。
網路平台開放,現實信息封閉
在發生“群體性事件”時,各種流言難以避免,網路也可能進一步加劇流言的傳播,而如果地方政府沒有及時公開真相,其公信力就將大為降低。一些違背常理,有悖常識的信息不斷發布,刺激著社會情緒,網民焦慮、無可奈何等情緒不得不以各種方式展現…
大家的參與之舉非“上網”不能被重視
“鄧玉嬌案的勝利是網路和民眾的勝利!”——網民的歡呼和政府部門的妥協,其實是政府部門行為處事能力的悲哀,是對政府官員現實生活的“真強勢”和網路世界的“真弱勢”的諷刺。社會很多事件除非鬧到“網上”,不然不會受到重視,於是有了“網路圍觀”…
現實場合限制多,只好上網來發泄
株洲高架橋坍塌、杭州飆車案、副校長抄襲等事件中,我們都可以見到潛藏於不當對待與處理背後的憤怒與不滿,當人們在現實中找尋不到解決出路時,現實的境遇與網路事件一拍即合,在咒罵中,在虛擬的行俠中獲得快感,同時也對現實的種種不得意也找尋到了發泄的出口…
或“獵奇”或“從眾”,圍觀心態從未消失
一位網民坦言,隨著網路力量的越來越大,會有許多人發布不實信息,通過誇張、編造等手段吊足大家的胃口,引發無數網友的關注。“石首事件”剛出來時,很多網民連死者的性別都沒弄清楚就起鬨。認同感、關注度的驅使下,一個人爆料,就會有大批人附和…
網路是社會的縮影,“以德之名”的託詞比比皆是
楊佳不該殺人。這是一條起碼的道德和法律標準,可惜有很多人只知道讚賞暴力反抗,而忽視人情與法律。網路哄客以道德正義的名義,無情地圍剿各類大小人物。從章子怡式的電影明星,到銅須式的“第三者”,以及被推上審判台的農民周正龍,都已成為廣大哄客的“公敵”……
“圍觀”殺傷力巨大,必須遏制蔓延
暴戾的心態和行為方式的蔓延、玩世不恭的荒誕人生態度、人們心目中價值觀、是非觀的扭曲,任何一種情況都會引起嚴重後果,連嚴肅的憤怒都不想表達,對真實的追求都不再希望,只剩下無厘頭嬉笑的面具,這會是怎樣的信任崩塌和社會沉淪。
反對魔鬼,不要把自己異化成另一個魔鬼
每個人都需要自律和自省,任何事件、任何個人的問題和錯誤,不能成為在網路上尋找替罪羊和宣洩工具的藉口。在集體討伐運動中扭曲了是非觀,把平時在現實生活中積累的一些憤怒、不滿轉移到網路上,轉移到別人身上…
現實問題不解決,圍觀就總會發生
網路的淨化並不是“實名制”、“跨省追捕”等治標不治本的措施就能夠解決的。不可能一朝一夕解決,更不可能靠掩蓋堵塞解決,關注人們的精神層面而不是技術層面,圍觀者才會自行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