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防部2011年7月14日發布首份《網路空間行動戰略》,把網路空間列為與陸、海、空、太空並列的美軍“行動領域”。國防部官員說,網路戰略突出“主動防禦”,“保留”以軍事力量回應網路攻擊的權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網站宣言
- 新版:《網路空間戰略》
- 作用:防禦威懾黑客
簡介,防禦威懾黑客,武器,攻防,觀察,
簡介
此份戰略檔案絕大部分內容屬於機密,國防部僅公開一小部分內容,只有13頁。國防部常務副部長林恩說,網路戰略由“五大支柱”組成。
第一,把網路空間列入美軍行動領域,這意味著美軍“需要採取軍事行動保護網路,組織、訓練和裝備執行網路任務的部隊”。第二,主動防禦。林恩說,這是美軍首次採取這種新的“積極防禦”,包括套用“感測器、軟體和網路簽名”,在網路尚未受到影響前發現並阻止惡意代碼攻擊。第三,保護關鍵基礎設施。五角大樓將與美國政府機構和私營領域合作,保護電網、金融業、運輸系統等具重要軍事價值的關鍵基礎設施和民用網路。
另外,美軍將加強與北約盟友和合作夥伴在網路空間的國際合作,構建“集體網路防禦”。第五個支柱是“培訓和技術”,包括強化網路防禦人員培訓,削弱網路空間匿名性和網路安全防護普遍鬆弛給“黑客”攻擊帶來的便利。
防禦威懾黑客
“我們評估認定,網路攻擊將是未來任何衝突的主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否涉及主要國家、流氓國家或恐怖組織,”林恩說。按照他的解釋,主動防禦戰略“壓倒一切的重點”是威懾,即讓襲擊者認識到,網路攻擊不會給他們帶來“任何好處”。
他聲稱,正如美軍會抵禦來自海、陸、空等領域的攻擊,“我們必須同樣準備好回擊來自網路空間的敵對行為”。美國“保留回應嚴重網路攻擊的權利,會在我們選擇的時間和地點作出相稱且正當的軍事回應”。
不僅只打造防火牆
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卡特賴特當天也暗示,新網路戰略不會明言美國將以軍事行動回應網路攻擊,但未來計畫會包含這種威懾。他表示,美軍應將重點逐步轉向戰略威懾。他說,未來10年內,美軍將不再僅僅是打造更堅固的防火牆,而是要明確告訴敵對分子,他們要為自己的網路攻擊行為付出代價。
對如何界定以武力回擊網路攻擊的標準,林恩說,這取決於網路攻擊的“後果”而非發起攻擊的“地點”。如果攻擊導致大規模破壞,包括生命損失和嚴重經濟損失,總統將“考慮他擁有的所有手段”。
武器
網路武器成美“網軍”最大秘密
為“網戰戰略”主要部分,去年曾有神秘武器級軟體“震網”攻擊伊朗
網路戰專家認為,五角大樓沒有公開《網路空間行動戰略》中許多主要部分,如進攻性網路武器。
2010年下半年,名為“震網”的蠕蟲病毒襲擊伊朗核電站電腦系統。這是世界上首個得到公開證實的武器級軟體,一些人稱它為“數字制導飛彈”。沒人知道是誰開發了“震網”,美國和以色列是主要“懷疑對象”。
檔案公開部分沒有提及進攻性網路武器部署或開發情況,以及美國會在什麼情況下動用這類武器。此外,美國國防大學教授屈爾說,檔案解密部分同樣沒有提及“信息軍事行動”,如散布數字假情報。這是新一代網路武器,可以摧毀電網、煉油廠、化工廠和其他電腦控制的基礎設施。
多年以前,美國就已經開始著手打造一支規模龐大、技術先進的網路部隊。早在2002年12月,美國海軍就率先成立海軍網路戰司令部,統一指揮海軍艦隊信息戰中心、海軍網路和太空行動司令部以及海軍計算機網路防禦特攻隊。隨後,空軍和陸軍也相繼發展起自己的網路部隊。2010年5月,美軍建立網路司令部,統一協調保障美軍網路安全、開展網路戰等與電腦網路有關的軍事行動。
攻防
黑客盜五角大樓2.4萬份檔案
事發3月,竊取檔案包括美軍坦克、戰機及潛艇規格等
美國國防部副部長林恩2011年7月14日稱,2011年3月,五角大樓曾經被外國的黑客入侵,大約2.4萬份重要檔案失竊。
林恩當天在華盛頓國防大學進行了有關網路戰的演講。他說,當時有2.4萬份國防部檔案被黑客成功竊取,而這些黑客據信來自“外國情報系統。”林恩沒有透露“外國黑客”的名字,但他強調,五角大樓對黑客來源了如指掌。
林恩在演講中也沒有透露黑客入侵的細節,他稱,黑客獲得的檔案“來自我們最敏感的系統。”
在隨後的採訪中,林恩說,雖然國防部最敏感的系統被人攻破。但竊取的檔案和數據並不數高度機密,比如坦克、戰機、潛艇的規格等。
林恩說,五角大樓及其業務承包商一直是黑客經常入侵的地方。在過去幾年內,黑客甚至進入五角大樓飛彈跟蹤系統和聯合戰機研發系統等處竊取數據。
此外,軍方衛星通訊系統也曾遭到過黑客攻擊。其他隸屬於國防行業的軍事設施、軍用武器指揮系統等也是黑客光顧的對象。
觀察
將引發網路軍備競賽?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網站發表文章說,美軍在網路空間的擴張可能會引發網路軍備競賽。如果美軍參與攻擊性的網路行動,那么其他國家也會跟進。
《外交政策》文章說,美軍在網路空間的威懾戰略隱藏著一大風險,即美軍很可能無法確定攻擊來源。明確攻擊來源從而確定威懾對象,是實施威懾戰略的首要前提,而這在網路空間往往很難做到。上世紀美蘇對峙時的核威懾戰略在網路空間行不通。文章同時指出,美軍網路司令部儘管以防禦為主要任務,但同樣不乏攻擊成分,只不過美國政府官員很少在公開場合提及。
《華盛頓郵報》網站刊文說,事實上,這份戰略檔案的公布比原定時間推遲了半年多,原因之一就是相關部門一直在就一些重要措辭進行斟酌和修改,以免引起其他國家對美國企圖將網路空間軍事化、謀求網路空間霸主地位等的擔憂。最終,國防部同意將網路空間定義為防禦性的“行動領域”,而非全方位的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