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尼奧·維瓦爾第(維瓦爾弟)

安東尼奧·維瓦爾第

維瓦爾弟一般指本詞條

安東尼奧·盧奇奧·維瓦爾第(義大利語:Antonio Lucio Vivaldi,1678年3月4日-1741年7月28日),男,是一位義大利神父,也是巴洛克音樂作曲家,同時還是一名小提琴演奏家。

主要作品有《四季》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東尼奧·維瓦爾第
  • 外文名:Antonio Lucio Vivaldi
  • 別名:Il Prete Rosso(紅髮神父)
  • 國籍義大利
  • 出生地威尼斯
  • 出生日期:1678年3月4日
  • 逝世日期:1741年7月28日
  • 職業:神父,作曲家
  • 主要成就:繼托雷利之後確定小提琴獨奏協奏曲的形式結構,標題音樂的先行者
  • 代表作品:《四季》《榮耀經》《聖母頌歌》
  • 父親:喬瓦尼·巴蒂斯塔·維瓦爾第
人物經歷,主要作品,主要成就,

人物經歷

音樂世家
1678-1741,巴洛克時期義大利著名的作曲家、小提琴家。出生在威尼斯一個普通樂師的家庭里。維瓦爾第的父親是威尼斯聖馬可教堂樂隊的小提琴手。幼年的維瓦爾第成長在威尼斯濃郁的音樂文化氛圍里,顯示出非凡的音樂才能,到十歲時,他已經能代替父親在教堂里演奏了。十八世紀初的一本威尼斯旅遊手冊中記載:“……最佳小提琴手巴蒂斯特·維瓦爾第和他的兒子安東尼奧·維瓦爾第”的詞句。
維瓦爾第十五歲受戒,1703年領受神職,但當時這並不表示他已當神父,只是為了稍微提高一下自己的社會地位。當他18歲時接受更高一級的聖職(副助祭)時,維瓦爾第才力下心當神職人員。他在附近的兩個教區接受了神職教育(神學)並畢業。25歲時,維瓦爾第成為神父。由於他生有一頭紅髮,人們都稱他為“紅髮神父”。接著他就當上了S. Maria della Pietà教堂的神甫,並且在教堂屬下的女童音樂學院中當小提琴教師。在維瓦爾第的悉心指導下,孤兒院樂隊和唱詩班的水平蒸蒸日上,他本人作為一個作曲家和小提琴演奏家的聲望也越過了阿爾卑斯山,一些愛好音樂的貴族千里迢迢來到威尼斯,只是為了聆聽他演奏小提琴。在維瓦爾第任教近四十年的時間裡,大量音樂作品源源不斷的從他的鵝毛筆端流淌出來,最出色的還是他以富於民間色彩和生活氣息著稱的器樂作品。他一生寫了近500首協奏曲和73首奏鳴曲,此外,還作有歌劇十餘部,以及康塔塔、經文歌等。其中相當一部分在他在世時就出版了,包括他最著名的作品小提琴協奏曲《四季》。
他是個天才
安東尼奧·維瓦爾第(Antonio Vivaldi,約1675-1741)巴洛克時期義大利著名的作曲家、小提琴家。
自幼學習小提琴與作曲,1714年起任威尼斯貧女音樂學校教師及樂長。除作有大量由一把小提琴及樂隊來演奏的小提琴協奏曲外,尚作有不少用兩至四把小提琴或木管樂器來演奏的協奏曲和實為管弦樂重奏曲的大等,以富於民間色彩和生活氣息著稱。此外,還作有歌劇十餘部,以及康塔塔、經文歌三重奏鳴曲奏鳴曲等。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小提琴協奏曲《四季》。他的音樂天才啟迪了後來的巴洛克大音樂家。
異乎尋常的音樂家
維瓦爾第是一個異乎尋常的音樂家。在他生前,人們對他的評價大多是不妙的。據說他虛榮心強,喜歡誇耀自己,甚至謊報作品數目(這也許是至今對他某些方面的作品的數字眾說紛壇的原因之一,例如:他聲稱作有歌劇九十四部,而一般認為是四十餘部,有人甚至認為僅二十八部)。他還誇口說自己寫一部協奏曲比抄寫這部作品更快,因而不免遭到誹謗,有人把他的眾多的協奏曲作品看作只是一部協奏曲的“多次創作”。儘管如此,維瓦爾第在協奏曲史上的地位仍是無可爭議的。他的最大成就在於他把自己對形式的精通運用於協奏曲的發展,並把大協奏曲定型為三樂章形式(快一慢一快);他首創的小提琴協奏曲體裁,對小提琴技巧、配器法以及獨奏協奏曲形式的發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有關維瓦爾第小提琴協奏曲真正價值的一個最好的佐證,就是它們得到了德國著名音樂家巴赫的關注,巴赫曾把維瓦爾第的十六部小提琴協奏曲改編成古鋼琴曲,四部改編成管風琴曲,還有一部被加以擴展,成為一部為四架古鋼琴和一個弦樂四重奏樂隊而寫的龐大的協奏曲。
維瓦爾第的一生正處於歐洲巴羅克藝術鼎盛時期。一向不如聲樂那樣受到重視的器樂開始蓬勃發展起來,而小提琴音樂的發展尤為迅猛。維伐爾第受到環境的影響,寫出了眾多的音樂作品,包括大量的歌劇、大合唱、交響曲,還有許多宗教音樂作品,以及幾百首獨奏、重奏作品,僅協奏曲一項就有四百四十六部之多。然而,在這些卷帙浩繁的作品中,很少是公眾所熟悉的。維瓦爾第留下的寶貴的音樂遺產已日益受到音樂界的注意,維瓦爾第音樂中那意想不到的重音、直率而熱烈的風格以及突如其來的主題,也逐漸為音樂會聽眾所熟悉
生平事跡
維瓦爾第的父親喬瓦尼·巴蒂斯塔·維瓦爾第(Giovanni Battista Vivaldi,1655-1736)十歲的時候離開布雷西亞到威尼斯,並在那裡成為一名理髮師。他和當地姑娘卡米拉·卡里吉奧於1676年結婚,育有9個孩子。安東尼奧為長,其出生當天據說還出現了地震。1685年喬瓦尼成為聖馬可大教堂的小提琴手;他是一個成功的小提琴手,並且因為其西西里亞聯會會員的身份,在威尼斯的音樂界迅速贏得名聲,還被認為是一名出色的炫技小提琴家。安東尼奧自小就不輸其父,年紀輕輕就能代替父親上演。他的音樂理論可能來自於喬瓦尼·列堅齊(Giovanni Legrenzi)。但這又顯得不太可能,因為列堅齊在1690年去世,當時維瓦爾第才12歲。
安東尼奧·維瓦爾第安東尼奧·維瓦爾第
維瓦爾第在15歲的時候即行剃髮並且接受了首次世俗聖職儀式,維瓦爾第才立下心當神職人員。
維瓦爾第在那裡讀了一年半的追思彌撒之後就永遠放棄了神職工作,但他依然持有神父的地位。在後來的一封信中他寫到自己是因為健康狀況而辭去教堂職務的(他寫到“strettezza di petto”,意為胸悶,可能為心絞痛,也可能是哮喘)。一方面他的作曲工作讓他沒有時間去分心,另一方面教堂職務帶來的收入對他來說也不是那么的重要了。 根據他在威尼斯的皮耶塔醫院(Ospedale della Pietà)的收入單據來看,維瓦爾第在此之後不但是小提琴,還是抒情維奧爾琴跟大提琴教師。還有逸聞說道他還演奏羽管鍵琴。 他從父親那邊遺傳得來的頭髮顏色使得他被稱為“紅髮神父”。很多威尼斯人不曉得維瓦爾第,卻知道紅髮神父。
維瓦爾第在1704年開始作曲,第一部作品出版於1705年,是一組12首叄重奏奏鳴曲。1713年完成了第一部歌劇《奧托尼在維拉》(Ottone in Villa)。從此他把自己看作歌劇作家,儘管很多人仍然認為他是小提琴家,他一生創作了近50部歌劇,其中存世的僅有21部,而且不少只是片段。而他創作最多的還是協奏曲,人們公認他對協奏曲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一生寫了數百部這類作品,大部分是小提琴協奏曲。
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維瓦爾蒂始終在威尼斯當地的一家慈善機構“Ospedale della Pietà”中任職而他的職務集樂團指揮、作曲、音樂教師以及總樂長於一身。作曲家也樂此不疲,因為這樣既能夠為自己帶來較為豐厚的收入,也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當時人們對音樂的需求循環往復,維瓦爾蒂則為了適應當時社會的這種需求,費盡心力不斷創作。他要為一年中每個即將到來的節日、紀念日寫作新的歌劇、神劇、協奏曲。另外一個重要的任務則是教授被音樂院收留的那些孤兒音樂知識、教她們演奏樂器。由於這些慈善機構只接收私生或者遭遺棄的女孩兒,所以音樂院樂團都由女子組成。維瓦爾蒂當時創作的許多作品也正是由這樣一支“全女子管弦樂團”來演奏的,女孩子們優雅而漂亮,演奏場面極其動人,被一些觀賞過演出的人形容為“好似一群歌唱的天使”。除了擔任這份令作曲家自己感到比較滿意的職務外,據說維瓦爾蒂還在威尼斯本地一家歌劇院做過經理,也曾在一位伯爵的府中供職,但最終還是沒能離開Ospedale della Pietà。維瓦爾第在這個職務上一直服務到1716年(其中有一段時間間斷1709年2月到1711年9月)。接著他就被任命為“Maestro dei concerti”(音樂會大師)。
在威尼斯發表兩部奏鳴曲集(12首三重奏鳴曲 op.1 和 12首小提琴奏鳴曲 op.2, 在1705和1709年付梓)之後,維瓦爾第發表了協奏曲集“L'Estro armonico”(和諧的靈感)op.3(1711年印製),這部作品為他贏得了歐洲範圍內的名聲。直到1729年他共寫有12部曲集,打op.3後都在阿姆斯特丹印製。其中有12首協奏曲 op.8(1725)Il cimento dell'armonia e dell'inventione(和聲與創作之爭),當中前四首即是著名的“Le quattro stagioni”(四季)。
早在Ospedale della Pietà任職時維瓦爾第就已經開始了歌劇創作,其第一部歌劇Ottone in villa於1713年在維琴察首演,之後到173926年間他寫有歌劇達50部。其中存世的僅有21部,而且不少只是片段。在此之後,維瓦爾第除了Ospedale della Pietà的職位外,日益頻繁地擔任維琴察聖安格洛劇院的主持。後來在威尼斯維瓦爾第有了爭執,他決定1718年遷到曼圖亞,供職於地主飛利浦·馮·黑森·達姆斯塔德(1671-1739,路德維希六世之子,伊莉莎白·阿瑪莉(Elisabeth Amalie)之侄,也就是斐迪南三世之妻埃列諾拉(Vgl. Titelblätter zu den Opuswerken X und XII: “...S.A.S. Il. Sig'r Principe Filippo Langravio d'Hassia Darmstadt”)的母親。他在那裡主要是當音樂會主持和創作歌劇。1721年他多次在羅馬逗留,兩次在教宗面前演奏,因此贏得了大量的歌劇和宗教音樂的委託。
安東尼奧·維瓦爾第(維瓦爾弟)
1725年Alessandro Scarlatti去世。那不勒斯樂派在這位前輩的細心“經營”發展下開始走向國際化,雖然後期某些作品在質量上趨向沒落,但是這並未影響人們對其火熱般的興趣。這樣的必然是北方威尼斯樂派的沒落。作為在義大利其他各國,尤其是在德國等日耳曼地區廣泛受歡迎的義大利威尼斯作曲家維瓦爾第的音樂地位也正在受到不可逆轉的挑戰。1726年他以聖安格洛劇院音樂總監的身份返回威尼斯。這一次,身為作曲家和提琴演奏家的他在那裡贏得了全歐洲人的敬仰,甚至是很多音樂家朝聖的對象。在此期間他認識了16歲的女歌手Anna Giró,後者陪伴他進行遊歷。
時間到了1728年,當維瓦爾第出版作品9“里拉琴”後 ,不難看出他在作品風格上開始作出的初步“反擊”,這是一部具有威尼斯樂派特色早期古典主義風格的成功作品,它比起“貴族化”的,較凝重的那不勒斯樂派似乎更加貼近自由民的思想。
到了1730年維瓦爾第又出版最後兩集協奏曲作品11,12。但總的來說這兩集作品趨向於保守。如果維瓦爾第從此不再出版/寫協奏曲作品,這兩集作品類似與巴赫貝多芬等作曲家的晚期風格——成熟而又怪異/保守的作品。1733年以後,在北方義大利的情況開始不妙起來,晚期巴洛克威尼斯樂派開始完全的沒落了,整個義大利都開始偏向了那不勒斯樂派,但是由於種種原因維瓦爾第卻再度成為家鄉威尼斯市聖安吉洛劇院的首席作曲家。1734年,他與佩塔孤兒院的關係因為他長期外出而告結束。儘管如此,他們之間仍然保持聯繫。但威尼斯已經開始對他流露出厭倦的情緒。但他對歐洲大陸的興致越來越濃,在他國外旅遊中,其中一次到阿姆斯特丹參加勛伯格劇院一百周年紀念日。1738年1月7日,維瓦爾第曾在當地演奏小提琴協奏曲。
1739年以後,維瓦爾第在威尼斯已無法繼續他的事業,打算決定離開威尼斯,先去奧地利。在他動身之前,佩塔孤兒院的主管看在情分上向維瓦爾第買下了他大部分的協奏曲作品和宗教樂譜,作為維瓦爾第本人最後離開旅行的路費,對於他來說這次旅行好比一次賭博。
維瓦爾第在63歲的時候遷往維也納,想尋求查理六世的支持。但查理六世卻於1740年10月去世,失去依靠的維瓦爾第窮困潦倒,當時維瓦爾第的健康也不見得比國王強多少,隨即一病不起。到達維也納後一個月即1741年7月28日,他就逝世了。這位名滿天下的作曲家就這樣無聲無息的過世了。他死去的當天就被草草埋葬在聖查爾斯教堂貧民公墓,與他同時埋葬的人中還有被處決的罪犯。幾十年後公墓廢棄,後人再也無法找到他的遺骨。就這樣,維瓦爾第清風一樣的走了,留下的只有清風一般的音樂。
安東尼奧·維瓦爾第(維瓦爾弟)
維瓦爾第在晚年,他到底做了些什麼?回到“叛逆”主題,確實不可否認晚期的波折讓作曲家再次變的成熟不少。在晚年他似乎站在了一個更高的角度來看待問題,他想要創造心中不可思議的奇蹟。這是從未聽到過一個維瓦爾第。他似乎綜合了一生的作曲理念在這些作品中得到了升華,更重要性的是他的叛逆性。大幅度的跳躍對比,極力避免重複,在這裡小提琴技術運用絲毫不亞於帕格尼尼,且生動,扣人心弦。其陰鬱風格近似於後來前古典時期華麗風格的柏林樂派,CPE.Bach的先聲。和早期作品相比有了許多革命性的改革。
他的部分晚期作品是否對自己的未來有了幾乎絕望的預料?這是一個迷……一個已經六十歲的老人卻一反常規寫下比年輕時期更為“叛逆”激進的作品,這也是一個值得回味的現實。
二十世紀,人們開始重新認識巴洛克音樂。當在復興巴赫的運動中發現維瓦爾第對他耐人尋味的影響時,音樂界開始關注這位大師,他的音樂魅力也越來越多的被揭示出來。1978年在他誕辰300周年之際,一塊紀念銘牌在公墓舊址——維也納理工大學揭幕,表達了人們對他的懷念與崇敬。發光的未必是金子,而真金即使蒙塵多年,也依然是閃閃發光的。
直到1940年,維瓦爾第的作品才被重新發掘。法國音樂研究員馬克·賓舍利和其他收藏家在20世紀30和40年代買了大量的手稿。這些手稿被藏在城堡和寺院等地超過200年。賓舍利嘗試為維瓦爾第的作品編號,但根據進一步的研究和新發現的作品來看,這套目錄並不完備。另有一套目錄,是由安東尼奧·凡納(F)編制的。丹麥音樂科學家彼得·旅昂(*1937)在 1973年發表了一套更新的目錄,即Ryom-Verzeichnis(縮寫 RV)。
紅髮神父
安東尼奧·維瓦爾第一生的大部分活動也在威尼斯。他是聖馬克大教堂一位職業小提琴師的兒子,從小隨父親學習小提琴,並向萊格倫齊學習音樂。25歲開始從事神職,兩年後因故離職。維瓦爾第因長有一頭紅髮,被稱為“紅髮神甫”。
安東尼奧·維瓦爾第安東尼奧·維瓦爾第
1703—1740年的30多年裡,維瓦爾第先後數次在威尼斯仁愛教養院任職,擔任過指揮、作曲家、音樂教師、音樂總監。維瓦爾第的主要職責是為仁愛教養院舉辦的音樂會提供大量新作品,包括清唱劇和協奏曲。由於這類音樂會頻頻舉行,因此,維瓦爾第的創作速度是相當驚人的。據說他寫一部歌劇只需5天時間,而寫一首協奏曲的速度竟比抄譜員謄寫分譜的速度還要快。威尼斯有四家類似的教養院,而以仁愛教養院的演出最受歡迎,也最為精彩。
從1710年,維瓦爾第開始寫歌劇。從此他把自己看作歌劇作家,儘管很多人仍然認為他是小提琴家。他一共寫了49出歌劇,其中傳世的僅有21部,而且不少只是片段。他的歌劇是當時威尼斯劇院中上演頻率最高的,並在佛羅倫斯、費拉拉、羅馬、維羅納維也納等城市享有聲譽。除了歌劇以外,他還創作了大量的康塔塔、清唱劇和經文歌。

主要作品

維瓦爾第為許多樂器都寫過協奏曲和奏鳴曲,據資料顯示,前者是五百多首,後者是七十多首,從小提琴、大提琴、長笛、雙簧管、大管等現代人所熟悉的樂器。還有一些為各種不同組合的樂器組與樂隊的大協奏曲,或者為弦樂合奏的樂曲,其中有一首出自《和諧的靈感》的《B小調四把小提琴協奏曲》,是經常被演奏的著名曲目。前面所提及的那些曲集或曲目,也都是維瓦爾第最具代表性的器樂作品,被錄製成唱片的頻率相當高。 維瓦爾第以他火熱的性格、嫻熟的技巧、清新的構思、獨特的手法創作了大量樂曲,對器樂體裁,特別是協奏曲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維瓦爾第作品的風格具有火一樣的熱情和輝煌的色彩。但是,在他去世後,他的作品逐漸被人遺忘,沉默了200多年,到20世紀中葉人們才對他的音樂重新感到興趣。他的作品中最著名最受歡迎的是OP.8,其中頭四首是眾所周知的《四季》,這四首協奏曲經常被單獨演奏。OP.8中的第五首《海上風暴》、第六首《愉悅》以及第十首《狩獵》非常有意境,充滿了巴洛克的一貫風格。1741年,韋瓦爾第在維也納去世。在以後的100年,他的名聲沉寂下來。直到19世紀初葉,他才被人認為是一位重要的作曲家,人們看重他對協奏曲發展的推動作用。今天,他的《四季》以及一些彌撒曲很受歡迎,而且是經常被演奏的曲目。
維瓦爾第近500部協奏曲中有超過241部是為小提琴獨奏而寫的。他其次最喜歡巴松管,寫有39部協奏曲。其他則是為不同的木管樂器,少部分為大提琴而寫的。其中還有為抒情維奧爾琴或曼陀林而寫的作品。與傳統相符的是,他協奏曲很多要求一把或多把小提琴獨奏。約70部協奏曲是為兩把或多把小提琴獨奏而寫的,組合多樣,甚至在協奏曲RV 555中獨奏組擴展至16人。
維瓦爾第將獨奏協奏曲變成了巴洛克音樂的最佳表現形式,他還將三樂章作品帶往成熟。在快速的開始或終末樂章他還獨創的引入了重複樂段,樂隊不停重複一個音樂橋段,每次轉換成不同樂器,樂曲顯得自由多角度。而維瓦爾第作品的慢樂章則以悠揚如歌的旋律著稱。?
安東尼奧·維瓦爾第(維瓦爾弟)
其他還有55部的伴奏協奏曲(“無獨奏協奏曲”)和近21部室內協奏曲(“無樂隊協奏曲”),可看出作曲家對協奏曲這種形式的多番嘗試。後人也有稱他為“協奏曲之王”。
其次是宗教音樂以及世俗康塔塔。這部分音樂雖然數量不及器樂作品,但卻屬維瓦爾第音樂中的精品,其中最著名的當屬三首《榮耀經》中D大調的那首(RV589),這首作品開始時由樂隊齊奏的大幅度跳躍,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是維瓦爾第式音樂的典型例子。在宗教音樂方面,他還創作了為雙合唱隊的《慈悲經》、《上帝如是說》、《讚美聖嬰》、《聖母經》、《聖母頌歌》、《聖母悼歌》以及一些經文歌和少量清唱劇,使用器樂合奏或通奏低音作為伴奏,上面曾提到的《沒有真正的和平》以及《愛情,你勝利了》,是其中最著名的兩首。
再次是歌劇。也許很多人不會想到,維瓦爾第總共寫了九十多部歌劇。雖然大約一半已經遺失,但流傳了下來的仍有四十多部。個人認為,就從全劇來看,《真理出於考驗》和《奧林匹克競技》最值得一聽。不過,維瓦爾第的歌劇全劇對於初接觸這位作曲家的人來說,不是很好的入門曲目,我覺得除非對此有特別的喜好,否則找一些優美唱段的精選就足夠了。
名作列表
以下的作品在身前就已發表,大部分在阿姆斯特丹。這些作品可能在付梓之前已存放超過十年。
Op. 1: 12 三重奏鳴曲,為2小提琴和低音提琴而作(1705)
Op. 2: 12 為小提琴和低音提琴而寫的奏鳴曲(1709)
Op. 3: 12小提琴協奏曲“和諧的靈感”(為 1–4 把獨奏小提琴和管弦樂隊而作)(1711)
Op. 4: 12小提琴協奏曲“非凡”(1712)
Op. 5: 6 首奏鳴曲,為1到2把小提琴而寫(1716)
Op. 6: 6小提琴協奏曲(1716)
Op. 7: 12小提琴和雙簧管協奏曲(1717)
Op. 8: 12小提琴協奏曲“和聲與創意的實驗”(1725)
(其中四個樂章常被獨立出來演奏,即四季(維瓦爾第)協奏曲)
Op. 9: 12小提琴協奏曲“La Cetra”(1727)
Op. 10: 6橫笛協奏曲(1728)
Op. 11: 6小提琴和雙簧管協奏曲(1729)
Op. 12: 6 小提琴協奏曲(1729)
Op. 13: 6橫笛和低音提琴奏鳴曲“Il Pastor Fido”(1729)¹
Op. 14: 12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奏鳴曲(1737)
關於Op. 13的著作權:
該作品的作者並未完全證實,作品發表時是以標題Paris am 17. April 1737, erschienen im Verlag M. Boivin rue St. Honoré à règle d'or/ „Il Pastor Fido“ pour la Musette, Vièle, Flûte, Hautbois, Violon, avec la Basse Continue, del Sig' Antonio Vivaldi, opera XIII /Avec le privilège du roi.出現的。作品雖在維瓦爾第身前出版,但其中可看到很多法國音樂的元素。18世紀,經常發生出版商未經作曲家同意就將其他人的作品揉合到著名作曲家名下,以達到更佳銷售的目的。法國音樂家尼古拉·切德維勒可能是該作品的作者。
小提琴協奏曲《四季》
維瓦爾第小提琴協奏曲《四季》作品大約作於1725年,是維瓦爾第大約五十歲時出版的十二首
協奏曲《和聲與創意的實驗》的第一號到第四號,合稱《四季》。
小提琴協奏曲《四季》CD封面小提琴協奏曲《四季》CD封面
這四部協奏曲是維瓦爾第最著名的作品,其中的旋律至今仍長盛不衰。四部作品均採用三樂章協奏曲形式的正宗標題音樂,不僅照給定的十四行詩配上音樂,而且還運用了不少描寫手法。維瓦爾第在總奏與主奏交替形成的復奏形式上,巧妙地配以標題。在維瓦爾第之前,還沒有人以標題音樂的方式譜寫過協奏曲。
由於維瓦爾第的《四季》屬於標題音樂,所以從形式上看,自然較其他協奏曲顯得自由而且不平衡,但這樣反而更能表現出巴洛克的特色及魅力。這四部作品畫意盎然,激發出人們對巴洛克時代音樂的濃厚興趣。
四季》的標題分別為:《春》E大調、《夏》g小調、《秋》F大調、《冬》f小調。其中以《春》的第一樂章(快板)最為著名,音樂展開輕快愉悅的旋律,使人聯想到春天的蔥綠(片段1);《夏》則出乎意料之外,表現出夏天的疲乏、惱人(片段2);《秋》描寫的是收穫季節中,農民們飲酒作樂、慶祝豐收的快活景象,第一樂章歡快活潑(片段3);《冬》描寫人們走在冰上滑稽的姿態,以及由爐旁眺望窗外雨景等景象,其中第二樂章非常出名,曾被改編為輕音樂而廣為流傳(片段4)。
四季》之《春》E大調
第一樂章(快板)以迴旋曲形式寫成,其主要主題華麗而灑脫,具有歡快的春天氣息。開曲即展開輕鬆愉悅的旋律,使人頓時聯想到春天的蔥綠和生機。描寫的是春光重返大地,小鳥歡愉地歌唱,森林枝葉隨風婆娑,呢喃私語。突然,電光乍閃,春雷驚蟄,萬物甦醒。這一樂章是整部《四季》中最為著名的樂段。
第二樂章(廣板)很短,描寫的是靜謐而悠閒的田園風光:“在鮮花盛開的草地上,在簌簌作響的草叢中,牧羊人在歇息,忠實的牧羊狗躺在一旁。”是春雷過後,雨過天晴,小鳥又唱起了動人的歌曲,牧羊人和他忠實的小狗在鮮花叢生的牧場上悠閒小憩的恬靜景致。樂章開始是小提琴聲部以很弱的音量奏出的附點節奏音型,以及中提琴那有點唐突的、仿佛是牧羊狗的吠叫聲的切分音型。在這個背景上,獨奏小提琴以優美而恬靜的旋律牧歌般地唱了起來。
第三樂章(快板)描寫在春天明媚的陽光下鄉間的歡樂景象:“伴隨著鄉間風笛歡快的音響,在可愛春天的晴朗天空,仙女們與牧羊人翩翩起舞。”樂章的基本主題是一首當時頗為流行的西西里舞曲,它一開始就出現在獨奏小提琴和小提琴聲部,低音弦樂器奏出的和弦節奏和管風琴渾厚的音響則著意渲染了舞曲的歡快情緒。
四季》之《夏》g小調
第一樂章(不太快的快板)。你可以聽到悶熱的酷夏午後,牧人慵懶、牛羊萎靡,只有杜鵑、斑鳩依然竊竊私語,不甘寂寞。忽而一陣涼風掠過,帶來烏雲滿天,一場夏雨即將來臨,隨著豆大的雨點開始打落,驚恐的牧童倉惶躲避,不住哭泣。
第二樂章(柔板轉急板)。隆隆悶雷驚醒了牧童的白日好夢,他試圖再睡,無奈蚊蟲嗡嗡飛舞,擾得他煩躁不已。
第三樂章(急板)。風暴終於來臨,狂風怒吼、電閃雷鳴、摧枯拉朽,似要將夏日的煩悶一掃而光,酣暢淋漓。
四季》之《秋》F大調
描寫的是收穫季節中,農民們飲酒作樂、慶祝豐收的快活景象。
第一樂章(快板)即呈現出一個金色的收穫季節。在慶賀豐收的歡騰氣氛中,農民載歌載舞,興高采烈。男子漢們更是痛飲美酒,一醉方休。
第二樂章(柔板)是一個醉漢沉睡的幽默特寫。
第三樂章(快板),是描寫森林狩獵:號角四起,槍聲陣陣,不時有犬吠傳來;獵物帶傷逃竄,奄奄而死。
四季》之《冬》f小調
其中的第二樂章非常出名,曾被改編為輕音樂而廣為流傳。
第一樂章(不太快的快板)描繪冬天的難以抵禦的嚴寒:“北風凜凜,白雪皚皚,冰天雪地,戰慄不止,頓足奔跑路途艱,牙齒格格直打顫。”
第二樂章(廣板)則屋外下著凍雨,屋內人圍坐在火爐邊,品嘗熱酒,感受溫暖安寧的浪漫氣氛。此情此景與戶外冰天雪地對比鮮明,更顯醉人。
第三樂章(快板),則著重刻畫一個滑凍的場景:“冰上溜,慢慢行,謹防滑倒要小心,忽然急轉而摔倒,爬起身來又急跑,不料滑到冰窟邊。” 返回屋內後,再聆聽戶外“風神們的開戰”。
這首作品的結束語,維瓦爾第這樣標示:“這是冬天,但這樣的冬天帶來歡樂。”
此外,他本人還對《四季》寫過組詩:
La Primavera《春》
Allegro 快板
Giunt' è la Primavera e festosetti 春臨大地,
La Salutan gl' Augei con lieto canto, 眾鳥歡唱,
E i fonti allo Spirar de' Zeffiretti 和風吹拂,
Con dolce mormorio Scorrono intanto: 溪流低語。
Vengon' coprendo l' aer di nero amanto 天空很快被黑幕遮蔽,
E Lampi, e tuoni ad annuntiarla eletti 雷鳴和閃電宣示暴風雨的前奏;
Indi tacendo questi, gl' Augelletti; 風雨過境,鳥花語再度
Tornan' di nuovo al lor canoro incanto: 奏起和諧樂章。
Largo 廣板
E quindi sul fiorito ameno prato 芳草鮮美的草原上,
Al caro mormorio di fronde e piante 枝葉沙沙作響,喃喃低語;
Dorme 'l Caprar col fido can' à lato. 牧羊人安詳地打盹,腳旁睡著夏日懶狗。
Allegro 快板
Di pastoral Zampogna al suon festante 當春臨大地,
Danzan Ninfe e Pastor nel tetto amato 仙女和牧羊人隨著風笛愉悅的旋律
Di primavera all' apparir brillante. 在他們的草原上婆娑起舞。
L'Estate《夏》
Allegro non molto - Allegro 不太快的快板
Sotto dura Staggion dal Sole accesa 奄奄一息的人們和動物躺在
Langue l' huom, langue 'l gregge, ed arde il Pino; 熾熱無情的太陽底下,
Scioglie il Cucco la Voce, e tosto intesa 松樹仿佛就要起火;
Canta la Tortorella e 'l gardelino. 杜鵑高歌著,加入斑鳩和金翅雀的行列中。
Zeffiro dolce Spira, mà contesa 微風輕拂,
Muove Borea improviso al Suo vicino; 但很快地大風捲起;
E piange il Pastorel, perche sospesa 若有風雨欲來之勢,
Teme fiera borasca, e 'l suo destino; 牧羊人被突如其來的狂風驚嚇。
Adagio e piano - Presto e forte 柔板及弱-急板及強
Toglie alle membra lasse il Suo riposo 擔心著他的羊群以及自己的命運,
Il timore de' Lampi, e tuoni fieri 他開始忙著做風雨前的準備,不安的心在灰暗的天色下、
E de mosche, e mossoni il Stuol furioso! 蚊蠅的嗡嗡作響下顯得更加孤立無援。
Presto 急板
Ah che pur troppo i Suo timor Son veri 終於,他擔心的事發生了--
Tuona e fulmina il Ciel e grandioso 雷電交加的暴風雨及冰雹
Tronca il capo alle Spiche e a' grani alteri. 阻撓了他回家的路。
L'Autunno《秋》
Allegro 快板
Celebra il Vilanel con balli e Canti 農人唱歌跳舞,
Del felice raccolto il bel piacere 慶祝莊稼的豐收。
E del liquor de Bacco accesi tanti 酒神的瓊漿玉液使
Finiscono col Sonno il lor godere 眾人在歡愉的氣氛中沉沉睡去。
Adagio molto 極柔板
Fà ch' ogn' uno tralasci e balli e canti 在歌聲及舞蹈停止之時,
L' aria che temperata dà piacere, 大地重回寧靜,
E la Staggion ch' invita tanti e tanti 萬物隨莊稼的人們
D' un dolcissimo Sonno al bel godere. 在秋高氣爽中一同進入夢鄉。
Allegro 快板
I cacciator alla nov' alba à caccia 破曉時分號角響起,
Con corni, Schioppi, e canni escono fuore 獵人帶著獵狗整裝待發。
Fugge la belua, e Seguono la traccia; 鳥獸紛逃,而獵人開始追尋獵物的行蹤。
Già Sbigottita, e lassa al gran rumore 一陣槍聲劇響夾雜獵狗的狂吠之後,
De' Schioppi e canni, ferita minaccia 動物四躥奔逃,但終奄奄一息,
Languida di fuggir, mà oppressa muore. 不敵死神的召喚。
L'Inverno《冬》
Allegro non molto 不太快的快板
Aggiacciato tremar trà nevi algenti 人們在凜冽的寒風中、
Al Severo Spirar d' orrido Vento, 在沁冷的冰雪裡不住發抖。
Correr battendo i piedi ogni momento; 靠著來回踱步來保持體溫,
E pel Soverchio gel batter i denti; 但牙齒仍不住地打顫。
Largo 廣板
Passar al foco i di quieti e contenti 在滂沱大雨中坐在火爐旁度過
Mentre la pioggia fuor bagna ben cento 安靜而美好的時光。
Allegro 快板
Caminar Sopra il giaccio, e à passo lento 小心翼翼地踩著步伐前進,
Per timor di cader gersene intenti; 深怕一個不留神栽了個筋斗;
Gir forte Sdruzziolar, cader à terra 有時在冰上匆匆滑過,
Di nuove ir Sopra 'l giaccio e correr forte 跌坐在雪上,來回地跑步玩耍。
Sin ch' il giaccio si rompe, e si disserra; 直到冰裂雪融的時刻,聽見溫暖的南風已經叩
Sentir uscir dalle ferrate porte 冷漠的冰雪大門。
Sirocco Borea, e tutti i Venti in guerra 這是冬天,
Quest' é 'l verno, mà tal, che gioia apporte. 一個愉快的冬天。
《和諧的靈感》(L' estro Armonico OP3)這套協奏曲集,OP. 3,共12首,作於1711年,呈獻給托斯卡納大公菲迪南三世,
巴赫曾把其中的第三、第八至第十二5首改編為大鍵琴和管風琴協奏曲
《非凡》(La Stravaganza,Op.4)
創作於1714年,題獻給托斯卡納大公菲迪南三世,是為獨奏小提琴、弦樂和通奏低音而作,但在某些樂章中卻要求其他樂器的獨奏,比如第二小提琴和大提琴,也許這就是它被稱為“奇異”的原因。
《魯特琴與長笛》
維瓦爾第,《魯特琴與長笛》。魯特琴是歐洲音樂故鄉之一的南歐古國義大利的傳統樂器,也是現今風行世界的樂器——吉它的前身。在十六世紀和十七世紀,魯特琴曾是歐洲最為流行的伴奏樂器之一。
義大利著名作曲家維瓦爾第對自己祖國的這一傳統樂器喜愛有加,他曾創作過相當數量的魯特琴協奏曲和魯特琴三重奏曲,但這首《魯特琴與長笛》別出心裁,將兩種音色迥然不同的樂器搭配在一起,而造成了一種奇妙的效果。
樂曲具有明顯的巴洛克風格,樸實而親切。與作者維瓦爾第的其它作品一樣,以非常簡單的曲調來表現大自然。魯特琴那清脆的撥弦聲似小溪中的流水,長笛不時與之呼應,別有一番情趣(片段1)。
《榮耀經》Parrott
Vivaldi的聲樂作品到廿世紀才廣為人知,其教會音樂也是在1920年代後半才被發現約六十首,Gloria正是其中的一首曲子,1939年在Siena舉行Vivaldi Festival中,Gloria 與 Stabat Mater, Credo 等樂曲一起被復甦首演,引起眾人矚目,許多音樂學學者認為有些曲子甚至可以媲美Bach的宗教曲.而Vivaldi 共有兩首 D大調 Gloria 傳世, 以 RV.589 較有名.
這部Gloria,開頭的弦樂齊奏便現出標準的維瓦爾第式大跳,而後面接踵而來合唱和女聲二重唱,“Gloria, Gloria”, 傾吐出婉轉的氣息,充溢著洋洋灑灑的溫柔悲憫。當然,這類作品大多也是這種氣質,可是其中的神來之筆卻是承天意所稟,那種“不朽”簡直有宿命的意味。其中的女高音詠嘆調,歌詞甚簡:“O Lord God, heavenly King, God the Father almighty.”那旋律自然難以描繪,象是指向月亮的修長手指,被月光照得通體透明。然後氣氛接著被合唱點燃,依然是懇求憐憫和寬恕的神態,然而那歌聲輕盈自若,象是同那渴望一同飛升。據說巴赫的B小調彌撒即受這部作品影響。

主要成就

維瓦爾第對於純器樂音樂的發展有著非常突出的貢獻,他在創作中進行了許多新的嘗試,具體說來,就是進行了各種各樣的配器試驗。
熟悉音樂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在巴洛克時期之前,聲樂作品擁有絕對的統治地位,純器樂作品在創作份額上則所占甚少,像斯維林克的管風琴音樂、伯德的維吉那琴音樂、喬萬尼·加布里埃利的銅管樂“坎佐納”,應該是那一時代最棒的純器樂曲了。這三位作曲家雖然出生在16世紀,但他們的一生卻橫跨到17世紀,所以他們應該不完全算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作曲家。而從另一位處於兩個世紀之交的作曲家蒙特威爾第的創作中,我們也可以看到聲樂統治地位的堅固,這位第一個寫出了成熟歌劇的作曲家,一生的創作除了歌劇,就是牧歌,以及宗教合唱作品,幾乎沒有一部獨立的純器樂作品。
在早於維瓦爾第出生的作曲家中,科雷利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的創作量不大,僅有六個編號的作品,卻皆為精品。其中前四個編號的作品是迄今為止最傑出的巴洛克三重奏鳴曲,另兩個編號的作品是一套大協奏曲和一套小提琴奏鳴曲,也許它們是早於維瓦爾第、由義大利人創作的最成熟的純器樂作品。以此為基礎,維瓦爾第寫下了形式更多樣、內容更豐富、色彩更絢爛的純器樂作品,使音樂的表現力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他的歷史地位也因此得到了確立。
維瓦爾第的小提琴協奏曲數量最多,他本人在當時也是一位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他在創作中嘗試一些新穎的表達方式,例如將文藝復興時期聲樂中的回聲效果“移植”到小提琴演奏中,《“回聲”小提琴協奏曲》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它明顯受到了蒙特威爾第的《真福童貞女的晚禱》中一段帶有回聲的男聲獨唱的影響;再如撥弦的運用,曾在大家熟悉的“冬”的“廣板”樂章以及其他一些協奏曲中出現。雖然我們不能拿後世的帕格尼尼對小提琴演奏技術的貢獻來與之相比,然而對於距今三百年之遙的維瓦爾第來說,這不僅是非常了不起的創造,更是一種超前的意識。
在維瓦爾第的創作中,大提琴得到了應有的重視,這種樂器的獨奏地位由此得以確立,不論在當時還是今天看來,維瓦爾第的這一貢獻都是無人可比的。在巴洛克時期,大提琴多作為通奏低音中的一件樂器,維瓦爾第為這樣一件樂器創作了二十幾首協奏曲--這裡順便更正一下,與作曲家其他音樂的特色有著很大差異,或許它是維瓦爾第譜寫的最深沉的音樂。在木管樂器方面,維瓦爾第創作的一套長笛協奏曲,在充分發掘長笛這種樂器的潛能方面做出了嘗試;當然,我們還不能忘記他為雙簧管、大管等木管樂器創作的協奏曲,讓音樂世界中又增添了更豐富的色彩。
榮耀經榮耀經
維瓦爾第留傳後世的大協奏曲也有一定的數量,這種在樂器組與樂隊之間形成競奏所構成的音樂,為作曲家的配器試驗提供了更廣泛的空間。不僅有由四把小提琴與一把大提琴所構成的樂器組,還有由抒情維奧爾琴、雙簧管、大管、木管號,或者豎笛、雙簧管、大管、小提琴所構成的樂器組;在一首為樂器組與弦樂和通奏低音的《降B大調協奏曲》(RV579)中,維瓦爾第竟然使用了小提琴、雙簧管、沙呂莫管、三把維奧爾琴的大型組合。這些樂器組中,例如沙呂莫管,就是現代單簧管的祖先。
如果說維瓦爾第創作的大量純器樂作品,使器樂取得了與聲樂平分秋色的局面,那么他所做出的各種配器試驗,則為後來曼海姆管弦樂隊的出現,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而在古典時期,海頓對交響曲創作的實驗精神,幾乎與當年的維瓦爾第如出一轍。
不老的音樂家
最著名的是Op.8,其中前四首即眾所周知的《四季》,常被單獨演奏;第五首《海上風暴》、第六首《愉悅》及第十首《狩獵》也都非常有意境,充滿了巴洛克的一貫風格。義大利文藝復興以來積澱的深厚的人文主義傳統,使維瓦爾第的作品洋溢著清純的氣息,如同亞平寧半島的陽光,給人以溫暖和快樂。由於有一支聽命於他的樂隊,維瓦爾第大膽地進行試驗和創新,他的協奏曲幾乎囊括了當時所有的主流樂器的組合。他的天才創作大大豐富了協奏曲的表現手法,其小提琴高把位的運用也為日後的炫技技術的發展作了鋪墊。巴赫對他欽佩有加,早在魏瑪時期就改編過他的幾部協奏曲。維瓦爾第清純甜美的義大利風格對巴赫音樂風格的形成有不小的影響。維瓦爾第1741年7月28日逝世於維也納,這時候他的聲名已去,默默無聞。此後的一百多年,他的名字也一直沒有被引起更多的注意。直到20世紀,隨著人們對巴洛克音樂的重新認識,他那些卓越的曲作才再一次受到關注,他本人也被評價為與巴赫亨德爾同樣重要的巴洛克早期作曲家。他的音樂天才啟迪了後來的巴洛克大音樂家,尤其是他豐富的作品和新穎的、科學的歌劇創作方法,刺激了現代義大利作曲家的好奇心。由於義大利從文藝復興以來積澱了深厚的人文主義傳統,因此維瓦爾第的作品裡並沒有太多的神跡,而是經常洋溢著清純的氣息,就像亞平寧半島的陽光一樣,給人以溫暖和快樂。遠在德國的巴赫對他也欽佩有加,早在魏瑪時期巴赫就曾改編過他的幾部協奏曲。維瓦爾第的影響力不但在北義大利,在德國也可見。約翰·喬治·匹森德在宮廷中就套用了維瓦爾第的技術。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風格在維瓦爾第的影響下向更深層次發展。還有,巴赫還改變了維瓦爾第不少作品用於羽管鍵琴和管風琴演奏,即使是在巴赫後來的《布蘭登堡協奏曲》里,也有維瓦爾第的影子。
安東尼奧·維瓦爾第(維瓦爾弟)
十八世紀中葉,歐洲音樂正經歷著一次巨大的變革,巴洛克時代複雜費解的復調音樂正逐漸被單純自然的主調音樂所取代,巴洛克晚期的叄位大師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亨德爾順應了這種變化,依然還是音樂生活的中心人物;而維瓦爾第(也包括巴赫)沒能適應這種變化,聽眾對他的音樂失去了興趣。
除了晚期作品,維瓦爾第一生的作品如同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音樂寶庫,啟發了當時無數的作曲家。從巴赫,亨德爾,到義大利,法國德國的其他各個角落。並且開啟了法國重優雅,華麗;德國重悲情,傷感的兩個性格極端的華麗,洛克克風格的思路。為後期音樂史的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關鍵作用。從這一點上說,維瓦爾第是一個成功的“叛逆”者。
他在我們心中是一個永遠不會衰老的音樂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