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梅

維梅

“維梅”是英國維克斯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為英國空軍用作能襲擊德國工業目標而研製的戰略轟炸機,原型機於1917年11月30日首次試飛,僅有幾架飛機在1918年11月11日停戰之前到達法國皇家空軍部隊服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維梅
  • 英文名稱:Vickers Vimy
  • 服役時間:1918年-1931年
  • 國家:英國
  • 研製單位:英國維克斯公司
  • 首飛時間:1917年11月30日
  • 機型:重型轟炸機
發展沿革,發展背景,幾種型號,引進中國,技術特點,性能數據,服役情況,總體評價,

發展沿革

發展背景

儘管“維梅”在1919年的跨洋飛行中名聲大噪,其最初實際上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為皇家飛行軍團設計的一種戰略轟炸機。
“維梅”(Vimy)原本設計為一戰時可具備轟炸德國本土能力的重型轟炸機,到1918年11月11日交戰雙方簽訂了停戰協定時,英國皇家空軍只收到3架生產型飛機,但戰後“維梅”在皇家空軍服役時間很長。
在戰爭的最後幾年,轟炸機一直是人們熱議的話題,然而正值英國猶豫不決不知是否應該承認這一新型作戰工具時,德國空軍轟炸機於1917年出現在倫敦,徹底打消了英國的顧慮。類似漢得利-佩奇O/400及維克斯FB.27等轟炸機開始投入生產。
“維梅”原型機於1917年11月首飛,安裝兩台207馬力伊斯帕諾-絮扎發動機,後來的MkⅡ型和MkⅢ型安裝的分別是290馬力“薩比恩.莫里”發動機和310馬力的菲亞特發動機。不過直到裝備了360馬力羅爾斯-羅伊斯“鷹”Ⅷ型發動機的維梅MkⅣ型出現後,“維梅”才充分發揮出了自身的作戰性能。由於維梅與大型的O/400相比載彈量更大,因而訂單數量較大。然而,1918年停戰協定簽署後,只有一架最終運抵法國。戰爭的結束導致許多訂單的取消。由於一戰的結束,很多生產契約被取消,“維梅”總產量僅為300架左右。

幾種型號

“維梅”Mk Ⅰ型 1911年時,維克斯公司已經成為一家有巨大影響力的公司,它用有各色各樣的飛機產品。其中F.B雙座戰鬥/偵察機套用最廣,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階段,維克斯生產了一種大型雙翼飛機,它主要是為了快速攻擊柏林而設計的。F.B27型“維梅”式飛機是由雷克斯.皮爾遜為了適應漢得利佩奇V/1500型和德.哈維蘭D.H10“埃門斯”的同一標準而設計的,它被新組建的獨立轟炸機部隊大量訂購。與這兩種飛機相比,“維梅”顯得非常堅固,並在1918年馬特爾斯郡荒原舉辦的飛行測試中展示出卓越的操控性能。但是到1918年10月才生產出“維梅”Mk Ⅰ產品,英國皇家空軍僅僅在戰役中使用了3架。
“維梅”的產品僅僅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才正式進入起步階段,到1919年6月,Mk Ⅰ型已充斥整個英國皇家空軍。該飛機通過在20世紀20年代兩次最重要的破紀錄飛行而聲名大振。第一次飛行所用的飛機是“維梅”Mk Ⅰ型機,去掉了所有軍事設備,而附加了一個油箱,使其容量增加到3932公斤。1919年7月14日梅斯阿爾卡克和布朗駕駛該機從紐芬蘭起飛,第二天上午8點40分著陸於愛爾蘭的一個沼澤地,這標誌著第一次成功的無間斷跨越大西洋飛行。在同年年底進行另外一項飛行。當時是從11月12日到12月10日,澳大利亞的一對兄弟羅斯.史密斯上尉和基恩.史密斯中尉,隨同W.H希爾斯和J.M貝內特軍士駕駛該飛機飛往澳大利亞北部的達爾文港,總航程達17912千米。
20世紀20年代後期,裝於“維梅”飛機上的羅爾斯.羅伊斯“鷹”式發動機的水冷系統越來越難達到服役標準。後來一些倖存的飛機決定換裝420馬力阿姆斯特朗.希德利.朱比特發動機或460馬力布里斯托.朱比特星形發動機。
“維梅”Mk Ⅰ標準型大約生產了158架,隨後還生產了74架其他變型機和55架維克斯“弗農”的變型機。“維梅”Ⅲ型飛機和Mk Ⅳ型機都裝有羅爾斯.羅伊斯發動機。命名為“維梅”Mk Ⅱ的飛機是最混淆不清的,因為它曾以許多種不同的型號出現。更混亂的是,1923年為了盡力明晰的闡述型號,Mk Ⅲ型機和Mk Ⅳ型又被重新命名為Mk Ⅱ型。可以確定的是,“維梅”機是從1919年到1930年英國皇家空軍的標準重型轟炸機。有很多英國皇家空軍的飛機被送往海外被用作中東地區空中警戒之用,在這些地方它是由第48、57、70和216中隊和飛行訓練學院使用的。
“維梅”Mk Ⅱ型 維克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生產了一種“維梅”Mk Ⅱ型原型機,並有75架的訂單。然而在戰爭結束時訂單被取消,原因是新組建的皇家空軍部隊面臨著資金的大幅度削減。1923年,英國皇家空軍訂購10架這樣的Mk Ⅱ原型機,有時稱為Mk Ⅳ型。該工廠曾計畫為Mk Ⅱ型機裝備美國的“自由”式發動機,但是所有的飛機都由維克斯裝備羅爾斯.羅伊斯“鷹”式發動機而完成。在1923年到1924年按照Mk Ⅱ標準型又生產了15架,其中有一些後來換裝了“朱比特”或“美洲虎”星形發動機。
“維梅”救護機 維梅家族的最後兩種型號是裝備了納皮爾“獅”式發動機的“維梅”救護機和維克斯“維農”轟炸機/運輸機。“維梅”救護機與其商業型大體相似,但是機首的裝載門可以提供一個通道,可以容納4副擔架或8位病人的位置及兩位護士的位置。維克斯“維農”轟炸機/運輸機曾在1921年對抗伊拉克遊牧部落暴動中被英國皇家空軍廣泛使用。“維梅”救護機大約生產了4架左右。“維農”Mk Ⅱ共以三種型號生產:其中20架Mk Ⅰ型裝備了羅爾斯.羅伊斯“鷹”式發動機,25架“維農”Mk Ⅱ型裝備了納皮爾“獅”式發動機,10架Mk Ⅱ型機裝有高壓縮“獅”Ⅱ發動機並附帶機翼油箱。所有的“維農”機在1922年3月到1927年1月在中東地區為第45和70飛行中隊服役。
“維梅”商業機 1919年維克斯開始研發“維梅”的一種商業運輸機,並命名為“維梅”商業機。該原型機於1919年4月首次試飛,它具有戰鬥機的機尾、機翼、著陸齒輪和動力裝置,但是它具有一種全新的很大的機身,有一個容納10名乘客的機艙。每日郵報許諾為其完成從開羅到開普敦的無間歇飛行的機組人員提供10000英鎊獎金,由時代報組織、兩名維克斯測試飛行員斯洛衫爾和福.斯基.布魯姆上尉駕駛該機來試圖完成這次旅程。它以G-EAAR註冊,當它從坦喀尼喀起飛時墜毀。該原型機這次的失事並沒有影響中國政府的40架訂單。另外又生產了3架其他飛機,其中最著名的無疑是倫敦的G-EASI,它從1920年到1934年在克羅伊登到布魯塞爾之間運營。

引進中國

隨著雙方新式戰鬥機不斷推出,英軍認為F.E.2D戰鬥機的潛力已發揮到極致,在新機尚未補充完備前 暫作為主力戰鬥機使用,所幸不久後戰爭結束。為有效利用該機剩餘價值,維克斯公司將其作為大維梅運輸機的過渡教練機,也稱小維梅。
1919年,中國北洋政府決定購買大維梅運輸機40架、小維梅教練機35架,以及愛弗羅教練機60架,另購相關發動機33部。
維克斯廠特為中國改制的35架小維梅高級教練機,編號自X-41至X-75號,每架4550英鎊,這批飛機於1921年運抵中國,交由北京清河飛機工廠組裝。同年4月英籍教官米吉林及坎培爾、歐狄等三人,在北洋政府聘請的英國總顧問赫特上校率領下,在清河飛行學校成立訓練小組,對中國飛行學員進行訓練。
1922年,受第一次世界大戰影響,維克斯機組裝及人員訓練受到影響。為不使運行中斷,北洋政府於10月1日成立直隸航空處,保證訓練班繼續進行。此時,軍閥曹錕藉機將已組裝的20餘架飛機運往保定,並成立保定航空隊,委派敖景文為隊長,沈德燮任航空練習班教官兼主任,培訓飛行學員。1923年,曹錕賄選當上總統後,隨即保定航空隊改駐北京,並成立中央航空司令部,原航空練習班改為教練班,擴大招生,1924年4月改制為國立保定航校。
1924年9月浙江及西南各地軍閥起兵反曹,引發戰爭,曹錕令南苑航校率領4架維梅教練機前往蘇州助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這批飛機遭受瓜分,流落瀋陽、洛陽等地。1926年初,奉、吳兩軍在英、日兩帝國的支持下討伐馮(玉祥)軍,2月馮軍失利,為保存實力,將飛機全部撤往張家口,不久,戰情惡化又繼續西撤,將飛機拆卸裝上火車運往歸綏,行至集寧將飛機卸下轉往平地泉機場組裝時,天降冰雹,將露天停放的飛機全部砸毀。至此,這批維克斯飛機,除奉軍所得外,其餘全部損毀。

技術特點

英國維克斯F.E.2C維梅是在F.E.2D戰鬥機主要結構基礎上改進而成的教練機。主要安裝羅.羅“鷹”式發動機,重新設計改裝縱列雙座艙及連動式雙組駕駛設備,同時保留機上武器裝掛設備。1913年8月,英國航空工程師傑夫瑞.德.哈維蘭設計出一型極具前瞻性的飛機,採用短艙式支架連線尾翼組的雙翼推進式布局,外側機翼上反,左右兩組桁梁尾撐連線機翼與機尾,長方形尾翼裝在尾撐末端。短艙式機身前端為觀察員艙,前方裝有1挺7.7毫米口徑活動機槍,中間為駕駛艙,位置高於前艙,確保飛行員視野良好。上翼中段設定減速板,後端為發動機艙,裝用格林100馬力發動機帶動兩葉推進式螺旋槳,前三點式油壓減震式主起落架。該機獲得英國軍方訂購12架,以供皇家飛行軍團使用,型號為F.E.2A。由於格林發動機推重比太低,影響飛行性能,又改為比德穆爾120馬力發動機,1915年3月首飛成功,型號改為F.E.2B。為進一步提高性能,改裝250馬力羅.羅公司最新研發成功的“鷹”Ⅲ發動機,型號改為F.E.2D投產。
“維梅”是等翼展雙翼機布局,機身為鋼管構架,前段外敷層板,後段張覆蒙布。機翼為木製雙主梁式,兩機翼間用張線調節、加固。從第四架開始安裝羅·羅公司360馬力的“鷹”VIII發動機,此後羅·羅發動機成為“維梅”轟炸機的標準動力裝置。

性能數據

乘員
乘員1人,領航員兼投彈手1人,炮手1人。
尺寸
機長:13.27米,翼展:20.73米,機高:4.57米,機翼面積:123.56平方米
重量
空重:3222千克,最大起飛重量:5670千克
性能
最大速度:166千米/小時,航程:1448千米,發動機:2台兩台羅爾斯-羅伊斯“鷹”Ⅷ發動機,輸出功率:537千瓦
武器裝備
安裝在機首,機尾上部,機腹或者翼梁處活動機槍架上4挺人工瞄準維克斯K0.303英寸機槍。機身內部彈艙和翼下掛架最大可攜帶2179千克航空炸彈。

服役情況

第58飛行中隊用“維梅”取代了原來裝備的O/400,於1919年7月成為首支進入實戰部署的“維梅”作戰單位。後來又有七個中隊裝備了“維梅”,其中3個駐防埃及,3個駐防本土,1個駐防北愛爾蘭。“維梅”後來被“維吉尼亞”轟炸機所取代,從1924年開始到1925年全部從一線退役。
“維梅”展現出了出眾的操縱性能,並可以只用一半的動力。提供比漢得利-佩奇O/400型機更大的載荷。“維梅”Mk Ⅰ型共生產了158架,於1919年7月開始交付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機中隊。1924年,該型機不再充當轟炸機,轉而為軍訓和傘兵學校服務。1933年最後一架軍用型的“維梅”戰機從埃及阿布蘇艾爾的第四飛行訓練學校退役。“維梅”是第一種飛越大西洋的飛機,這次飛行於1919年由約翰.阿爾科克上校和亞瑟.懷登.布朗上尉完成。“維梅”Mk3型機由范堡羅的RAE公司生產了10架,Mk4型機由西部公司生產了25架,均採用了勞斯萊斯“鷹”式發動機,並在細節上進行了改動。
“維梅”是1919年至1930年間英國皇家空軍的標準重型轟炸機,之後被維克斯公司的“維吉尼亞”轟炸機所取代。大多數英國皇家空軍的戰機遠赴重洋,在中東執行空中防衛任務,執行任務的主要是第45、第58、第70和第216飛行中隊和第四飛行訓練學校。

總體評價

在航空史上,給人留下更深刻印象的是改裝後的“維梅”轟炸機完成過幾次具有歷史意義的飛行,在開拓遠程越洋飛行方面屢創佳績。其中有:1919年6月中旬,英國空軍上尉阿爾科克和布朗中尉以16小時27分,從北美紐芬蘭橫跨北大西洋直抵愛爾蘭,全程約3024公里,第一次完成了自西向東中途不著陸飛越北大西洋;1919年11月,澳大利亞羅斯·史密斯和基斯·史密斯兄弟,以28天時間第一次飛英國至澳大利亞航線,距離17800公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