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族歷史(民族歷史)

維吾爾族歷史(民族歷史)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維吾爾族有著悠久的歷史。“維吾爾”是維吾爾族自稱“Uyghur”的音譯,具有“聯合”、“同盟”(拉施特《史集》第1卷)和“凝結”的意思。“維吾爾”一名最早見於漢籍是在公元4世紀的《魏書·高車傳》里,被譯寫為“韋紇”,指的是高車部落聯合體中的一個部落。公元7世紀開始稱“回紇”;788年又改譯為“回鶻”,這個稱呼一直延續至宋及五代。元明時期一般譯為“畏兀兒”。1934年,中華民國新疆省政府正式規定“維吾爾”為漢譯民族名稱,此後這一譯名就一直沿用至後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維吾爾族歷史
  • 外文名:Uyghur
  • 族名意義:聯合
  • 名字出現時間:公元4世紀
來源,魏晉南北朝時期,五代十國時期,宋元時期,明清時期,民國時期,新中國時期,

來源

維吾爾族是一個多源民族,最主要的來源有兩支:一支是來自蒙古草原的回紇人,另一支是南疆綠洲上的土著居民。這兩部分人於公元840年大規模匯合,至16世紀初完全融合成為現代維吾爾民族。
回紇源於丁零。早在公元前3世紀,在蒙古草原和南西伯利亞地區,活動著很多被統稱為丁零的遊牧部落。丁零人相繼受草原上的匈奴、鮮卑和柔然汗國的統治,長期侷促于山地森林和蒙古草原的北部邊緣,以狩獵和畜牧為生。公元4世紀以後,丁零又被稱為“鐵勒”,由於使用一種"車輪高大,輻數至多"的大車,又被稱為“高車”。他們分布於西起伏爾加河、東至興安嶺的東西萬餘里的歐亞北方大草原上。其中,活動於貝加爾湖一帶的被稱為東部鐵勒。東部鐵勒中較大的部落有9個,回紇是其中之一。為了抵禦異族的侵擾和壓迫,這9個部落經常結合成暫時的地域性聯盟,因此又被稱為“九姓鐵勒”或簡稱“九姓”。回紇部原遊牧於色楞格河流域,最初可能由10個氏族組成,也可能是他們有尚“十”的習俗,因此又自稱“十回紇”。十回紇以藥邏葛氏族為首,部落酋長都由藥邏葛氏族選出。

魏晉南北朝時期

5世紀中葉以後,在準噶爾盆地東部出現了一個以阿史那氏為核心的鐵勒部落,被稱為“突厥”。公元552年阿史那氏建立了囊括整個蒙古草原和準噶爾盆地的突厥汗國,回紇和其他鐵勒部落成為它的屬部。突厥貴族對廣大鐵勒部落殘酷的統治激起了各鐵勒部落的反抗。在反抗突厥汗國的鬥爭中,回紇部周圍聚集了越來越多的鐵勒部落,力量逐漸強大,與突厥貴族相抗衡。744年,以骨力裴羅為領袖的回紇聯盟在唐朝大軍的配合下,推翻了突厥汗國,並建立起漠北回紇汗國。回紇汗國的疆域包括貝加爾湖以南,陰山以北,興安嶺以西和阿爾泰山以東的蒙古草原地區。此後,在汗國存在的近百年中,草原上的各遊牧部落以回紇部為核心,逐漸融合團聚為一個統一的回紇族,諸部落原有的名稱從此基本消失而統稱"回紇"。從那時起,"回紇"名稱的內涵也就發生了變化,它不再單純地指一個原始部落,而已經成為一個包括了草原上各遊牧部落的古代民族的名稱。回紇汗國是唐朝的屬國,歷代可汗都接受唐朝的冊封。有三位唐朝公主嫁給了回紇可汗,因此,歷代回紇可汗都認唐朝為母家,稱中原皇帝為舅。這種甥舅的關係一直持續了幾百年。同時,回紇貴族亦有將女兒嫁與唐朝親王為妃者。當時,中原漢人遷居到草原的也多了起來,他們大多融入回紇人中。
回紇汗國與唐朝的經濟關係十分密切,最突出的是馬絹貿易。回紇汗國在其存在的近百年期間向唐朝傾銷了上百萬匹馬,換回的絲綢大約在2000萬匹以上。這些絲綢大多被販運到了羅馬波斯印度等地。當時,中國絲綢在東羅馬的價格與黃金相當,即一兩黃金一兩絲綢。回紇汗國通過馬絹貿易獲得了巨額的財富,經濟和文化迅速發展。
回紇人使用突厥盧尼文,有些回紇人懂漢文,有的還能用漢文寫詩。和蒙古草原上的其他遊牧民族一樣,回紇人信仰薩滿教,8世紀初摩尼教傳入蒙古草原,公元762年,牟羽可汗立摩尼教為國教。839年,漠北草原上"連年飢疫,又大雪為災",汗國內部發生內訌,北方黠戛斯人乘機夾擊,840年回紇汗國崩潰。草原上的回紇人在各部貴族的率領下四散遷走。其中一支約10萬人向南,到達陰山以南的長城沿線遊牧,到848年這部分人完全潰散,其中大部分進入中原,融合進了漢人之中。另外三支回紇向西遷徙,分別到達蔥嶺西的楚河流域、準噶爾盆地東部和河西走廊的張掖地區。在河西走廊的回紇人與其他民族融合,後來形成了後來的裕固族。到達準噶爾盆地東部的回紇人以北庭(今新疆吉木薩爾縣)和高昌(今吐魯番)為中心建立高昌回紇汗國。蔥嶺西的回紇人與當地的葛邏祿等部落共同建立了喀喇(黑)汗國。這兩個汗國建立以後,分別從東西兩個方向向塔里木盆地擴張。一個個綠洲國被相繼征服,只有土著人的于闐國還維持著原來的政權。

五代十國時期

9世紀中葉以前,新疆南北的語言文字和人種都有明顯的差別。在北疆遊牧的多為操突厥語的鐵勒部落,他們是6世紀中葉所建突厥汗國的遺民,並且從那時候就開始了在北疆的突厥語化過程。根據當時的石雕、壁畫和文獻資料可以看出,他們都屬於寬臉、細眼、鼻子較矮而又少鬍鬚的蒙古人種。而當時南疆的居民則多表現為"高鼻深目"、多鬍鬚的歐羅巴人種特徵。南疆各綠洲的語言文字也不統一,據德國古文字專家的研究,共有7種語言24種文字,大都屬於印歐語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兩種塞語:焉耆-龜茲語,在焉耆、庫車和吐魯番一帶使用;于闐語,在和田、喀什和巴楚一帶使用。而東疆則受到較濃厚的文化的影響。

宋元時期

10世紀中葉以前,新疆的居民多信仰佛教、摩尼教和薩滿教。公元943年,喀喇汗國的沙土克·布格拉汗皈依伊斯蘭教。公元960年,喀喇汗國的20萬帳突厥人和回紇人皈依伊斯蘭教,就在這一年,阿斯蘭汗確定伊斯蘭教為國教。從此,喀喇汗國以"聖戰"為旗幟,向東方信仰佛教的高昌回紇和于闐國發動連年進攻。1006年,南疆最後一個土著人的政權于闐國戰敗滅亡,在塔里木盆地只剩下回紇人的兩個汗國東西對峙,這標誌著回紇人已成為塔里木盆地的統治民族。從此以後,土著人的語言和文字逐漸消失,南疆的突厥語化過程基本完成。由於兩個回紇汗國宗教信仰根本對立,並且宗教教義已滲透到各自的社會生活、文化的各個方面。高昌汗國境內佛教寺院遍布,通行回鶻文;而喀喇汗國到處是清真寺,使用阿拉伯文拼寫的突厥語。他們互相視為異教徒,人民之間在心理上有很強的對立情緒,經常發生宗教戰爭。因此這兩部分回紇人並不具備形成一個統一民族的條件。
1125年,契丹貴族耶律大石以巴拉沙袞為首府建立強大的西遼政權,高昌回紇和喀喇汗朝相繼成為它的屬國。1211年,成吉思汗西征,新疆和整箇中亞地區都歸入蒙古大汗國的版圖,塔里木盆地是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後來發展成察合台汗國。1370年左右,察合台汗國分裂為多個地方割據政權。儘管各割據政權的首領都是蒙古貴族,但是當他們進入塔里木盆地和中亞河中地區後,由於長期生活於操突厥語的居民中間,蒙古貴族和士兵從語言、習慣和生活方式上也都逐漸突厥語化和伊斯蘭教化了。

明清時期

16世紀初,察合台的後代賽義德汗在喀什噶爾建立“葉爾羌汗國”。1513年,賽義德汗以伊斯蘭教為旗幟,統一了整個塔里木盆地,完全肅清了佛教勢力。從此以後,塔里木盆地各綠洲的居民在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上完全統一,也才有了共同的民族心理意識。現代意義上的維吾爾族形成了。
在南疆處於察合台後人統治之下時,原來遊牧於蒙古草原和葉尼塞河上游的蒙古厄魯特部進占了新疆北部。17世紀初,厄魯特部中最強的準噶爾部在北疆建立政權,史稱"準噶爾汗國"。1678年準噶爾汗國的噶爾丹汗在維吾爾人阿帕克和卓的引導下,率領準噶爾軍隊南下,消滅了葉爾羌汗國,並建立了以阿帕克和卓為“帕夏”(皇帝)的政權,對南疆實行統治。
阿帕克和卓是伊斯蘭教中的伊禪派首領,他建立的是政教合一的農奴制政權。從此以後,阿帕克和卓及其後人,為了保住自己的統治地位,相繼依靠準噶爾部蒙古人和中亞的外來侵略者,在近200年中,不斷在南疆製造分裂和暴亂,給維吾爾族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災難。1755年清朝軍隊滅亡了準噶爾部,統一了新疆。不久,阿帕克和卓的後人大、小和卓在南疆發動反清叛亂,1759年被清軍鎮壓。1820年至1828年,大和卓的孫子張格爾曾幾次從中亞浩罕國竄回南疆,策動叛亂。1865年,張格爾之子布素魯克又夥同浩罕軍官阿古柏攻入南疆,曾一度占領新疆大部。1878年,左宗棠從阿古柏手中收復了新疆。
維吾爾族居住的新疆地區從公元前60年就已成為中國的一部分。早在公元前138年,漢武帝就派張騫出使西域,開始了新疆地區與內地的聯繫。當時,在天山以北及蒙古草原上生活的是匈奴人,他們建立的遊牧政權經常對西漢中央政權進行騷擾,威脅到西漢邊疆的穩定。為此,西漢中央王朝多次派兵,聯合西域各國,展開對匈奴的軍事征服。到公元前60年,匈奴的日逐王被迫降漢,西漢在吐魯番設立西域都護府,管理天山南北各地,從此西域統一於中央政府。此後,無論中原政局動盪與否,天山南北始終是中國的一個組成部分,受中央政府的管轄。
清政府統一新疆後,於1762年10月設立伊犁將軍府,在新疆實行以伊犁將軍為首的軍事統治。伊犁將軍對於新疆不同地區和不同民族,又分別實行不同的統治制度。在北疆實行的是扎薩克制度,在東疆漢人較多的地區實行郡縣制度,在南疆維吾爾族大部分地區沿襲原有的伯克制度,但取消了伯克的世襲制。1882年沙俄被迫歸還中國伊犁地區以後,清朝政府於1884年在新疆建省。自西漢以後的2000多年來,中國歷代的官私文書均將天山南北及其以西的地區稱為“西域”。1755年清政府統一天山南北以後,對這一地區曾以西域、西疆、西陲、新疆等數個名稱並用。新疆建省以後,只使用“新疆”一名,而不再使用其他名稱。清政府之所以改“西域”為“新疆”,有以下原因:一方面,到乾隆皇帝時期(1736-1795年),清政府的政令終於可以通行於全中國,完成了清朝前期幾代皇帝統一中國的任務。乾隆皇帝為此十分自負,將由自己最後確立清政府統治的地區稱作“新疆”,當時被清政府稱為"新疆"的地區還有雲南烏蒙地區,貴州黔東南古州一帶、安順與鈦寧附近,四川大渡河上游的大、小金川地區。清政府平定準噶爾部的叛亂以後,也將古稱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區稱為"新疆"。另一方面,左宗棠從阿古柏手中收復新疆,從沙俄手中收復伊犁地區以後,力主在新疆建省,他在奏摺中寫道:“他族逼處,故土新歸”。以新疆為省名,表達了一種新的意思,即新疆自古以來是中國的領土,由於新從阿古柏手中收復,具有"故土新歸"之意,這包含了收復失地的愛國將士對這片土地的感情。
除了新疆以外,湖南桃源縣也有一部分世代居住的維吾爾人。湖南維吾爾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高昌回紇的都督哈勒。13世紀初,他追隨高昌回紇王向成吉思汗投誠,被元太祖封為“折衝將軍”,統帥一支維吾爾人軍隊進入中原。元滅明興後,朱元璋啟用哈勒的後裔哈勒·八十,繼任燕京都總兵,以抗禦元朝殘餘勢力對明朝邊境的侵擾。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因其翦敵有功,賜姓“翦”,並更“八十”為“八士”。後來哈勒·八士任荊襄都督府都督,鎮守湖廣辰(州)常(州)一帶。哈勒死後奉旨敕葬常德,這就是西域維吾爾人定居桃源的開始。此後,哈勒的後代或為官,或經商務農,長期定居於常德地區桃源縣,一直延續至後來。

民國時期

辛亥革命後,1912年3月新疆巡撫袁大化遵旨承認共和,從此新疆進入民國時期。1919年,阿勒泰地區改歸新疆省長管理。1944年9月以前,楊增新、金樹仁、盛世才相繼在新疆實行封建割據式的獨裁統治,他們使新疆處於封閉的狀態,與中原的聯繫被人為地切斷。這期間,新疆制度多變,局勢動盪。1933年8月,英國、印度政府派出間諜利用印度商人在南疆的廣泛聯繫,收買許多當地人充當英國間諜和宣傳員,鼓吹“大土耳其主義”和“大伊斯蘭主義”。1933年11月12日,在英國駐喀什領事的精心策劃並給予1000支來福槍和200名士兵的支持下,“東土耳其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在喀什宣告出籠,並提出“保護宗教,殺漢滅回”的口號,推行極端的宗教主義和民族主義,對回、漢等民族人民採取斬盡殺絕的政策。1934年2月6日,馬仲英所部軍隊開進喀什,“東土耳其斯坦伊斯蘭共和國”不堪一擊,土崩瓦解。
1944年9月,在伊犁、塔城、阿山(今阿勒泰)三個地區以及其他一些地區,爆發了一場由多民族民眾參加的起義。民族軍打到了瑪納斯河西,與國民黨軍隊對峙,時稱“三區革命”。

新中國時期

1949年1月,國民黨當局為緩和新疆各族人民的鬥爭情緒,改組了省政府,任命包爾漢為新疆省政府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於1949年8月26日解放蘭州後,直插張掖,解放酒泉,兵臨玉門關,進逼新疆。同時,中共中央通過各種渠道爭取和平解放新疆。
1949年9月25日和26日,新疆警備總司令陶峙岳、新疆省政府主席包爾漢接受中共的和平解放新疆的主張,相繼通電起義。正在北京參加政協會議的賽福鼎也發表聲明,代表新疆各族人民表示支持陶峙岳和包爾漢的正義行動。新疆通過和平方式獲得解放,維吾爾族和新疆各族人民的歷史揭開了新的一頁。
新疆和平解放後,中共中央立即設立新疆分局,直接領導新疆的各項工作。1949年12月17日,以包爾漢(維吾爾族)為主席,高錦純、賽福鼎(維吾爾族)為副主席,由新疆各民族和各界代表組成的新疆人民政府成立。
1952年9月,新疆省第一屆第二次各族各界代表會議通過決議,成立了“新疆省推行民族區域自治籌備委員會”。新疆的民族區域自治首先從幫助人口較少的少數民族建立相應的民族自治地方開始。1953年先後成立了3個民族鄉;1954年成立了5個自治州、6個自治縣。錫伯、回、蒙古、柯爾克孜、哈薩克、塔吉克等民族有了自治地方。
1955年9月13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1次會議通過決議,決定“撤消新疆省建制,並以原新疆省的行政區域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行政區域”。1955年9月20日,新疆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了《關於擁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撤消新疆省建制〉的決議》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各級人民委員會組織條例(草案)》。選出了37人為委員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委員會,其中維吾爾族19人,賽福鼎(維吾爾族)為主席。1955年10月1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正式宣告成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