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族傳統體育

維吾爾族傳統體育是伴隨著維吾爾族民眾生產與生活實踐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民族體育文化形態。它的延續與發展,與維吾爾族的語言習俗、歲時節日、生活習慣、倫理道德、宗教信仰、行為準則、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思想意識、心態感情等聯繫在一起。既是維吾爾族民眾表達信任、交情、和諧、互惠等人際交誼的一種平台,更是中華傳統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維吾爾族傳統體育
維吾爾族概況,維吾爾族歷史,維吾爾族傳統體育,代表性體育項目,騎 射,打嘎兒,薩哈爾地(轉輪鞦韆),刀朗舞,

維吾爾族概況

維吾爾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維吾爾族人口為8399393人。維吾爾使用維吾爾語,其中有3種方言,即中心方言、和田方言和羅布方言。維吾爾語的標準語以中心方言為基礎,以伊犁一烏魯木齊語音為標準音。現在維吾爾族全民通用的文字,是19世紀中葉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創製的文字。

維吾爾族歷史

維吾爾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早在周朝初年,蒙古高原的東北部有丁零(最早譯作“丁靈”),南部有匈奴,阿爾泰山一帶有烏揭。秦末漢初,匈奴冒頓單于強盛,建立了匈奴單于國。公元前176年,匈奴的右賢王又征服了烏揭、樓蘭及以西的西域26國,於是丁零和烏揭都成了匈奴的屬部。東漢後期,匈奴衰弱,鮮卑西攻,丁零南下,烏揭東進。到了東晉和南北朝,這些民族大融合的結果,形成了東起蒙古高原,西至東羅馬帝國的鐵勒族。到了隋末唐初,出現了九姓鐵勒的強部,建立了回紇汗國。唐朝後期,回紇改譯為回鶻,元朝至明朝,又譯為畏兀兒,多數學者認為,回紇、回鶻、畏兀兒,都是Uigur的不同漢字音譯。清朝稱之為回子。又因宗教人士都頭纏白布(“色蘭”),有時也稱之為纏回。1934年8月,新疆民眾反帝聯合會常委擴大會討論提議,以“維吾爾”為該民族的漢譯寫法。因為它表示維護(維)我們(吾)和你們(爾)的團結之意。後經民國新疆省政府會議決定採用,旋即發布政令,以“維吾爾”為該民族的漢譯寫法,這一漢譯名稱從此固定下來,並沿用至今。

維吾爾族傳統體育

維吾爾族是一個深沉而又浪漫的民族,千百年來,用他們火一樣的激情和大度深邃的智慧,為祖國新疆的繁盛,譜寫著一個又一個歷史篇章。維吾爾族傳統體育活動也多種多樣,代表性的傳統項目有騎射、切里西(摔跤)、帕卜孜、打嘎兒、薩哈爾地(轉輪鞦韆)、達瓦孜(走索)和刀朗舞等活動。

代表性體育項目

騎 射

騎馬射箭,是維吾爾族民間的傳統習俗,也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這一活動也成為他們一項傳統的體育項目。
關於維族聚居地騎馬射箭的早期記載,曾見於宋朝王延德的《高昌行記》,其中記載說:“居民春月多群聚樂,游者馬上持弓矢,射諸物,謂之禳災”。十一世紀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的古典敘事長詩《福樂智慧》中也記述道,在哈拉汗國里,要當統帥和使者,就必須會射箭瞄準。到了清代,維吾爾族的騎馬射箭這一傳統技藝更為普及。清和寧在《回疆通志》中記載說:“……又數十日,回紇老少男女,鮮衣修飾,帽上各簪紙花一枝,於城外極高處,婦女登跳,男子馳馬較射。盡日而散謂之‘努魯斯’”。
十五世紀後,隨著火藥、火槍的出現和使用,維吾爾族以畜牧業為主的生產逐漸轉向農業為主,弓箭和騎射在維吾爾人中就很少見了。但作為一項傳統的體育活動,騎射還在經常民間和各種節日場合見到。

打嘎兒

打嘎兒,多見於維族的青少年中,是維吾爾族一類傳統的民族體育項目。
維吾爾族的打嘎兒比賽,一般在兩人或人數相等的兩組間進行。比賽前,先備制一個長10厘米左右、兩頭尖、中間粗的棗核狀的小木棍作“嘎兒”,再備一根長約50厘米的木棒或木板為擊嘎棒,粗細不限。場地無嚴格規定,操場或空曠平地即可。在場地的一端,挖一個長方形的小坑或用兩塊磚頭擺成坑形。
比賽開始後,一方先將“嘎兒”置於小坑上,一手持擊嘎棒將“嘎兒”挑起,緊接著猛擊一棒,使其飛向前方。對方則用雙手或帽子等物接住。若接住“嘎兒”,則交換打“嘎兒”權;若未接住“嘎兒”,或將“嘎兒”回扔到坑裡或回扔到放在坑上的擊嘎棒上,亦可接替打嘎權;既未接住“嘎兒”,也未能將“嘎兒”回扔到規定的地方,對方則仍保有擊嘎權。最後,以獲得打嘎權次數的多少決定勝負。也有的地方以“嘎兒”打出的遠近來決定名次。
打“嘎兒”遊戲,是一項很有趣的體育活動,近年來,無論是在維吾爾族的城市,還是農村,這一形式都是青少年們喜愛的活動內容。它不僅可以鍛鍊人們的身體,增強體質,同時,對培養人們的意志、靈敏和判斷力,都有積極的意義。

薩哈爾地(轉輪鞦韆)

薩哈爾地,漢語意為“轉輪鞦韆”,是一項流行於新疆南部地區的鞦韆活動形式。這一項目在新疆的阿克蘇地區,又被稱之為“恰克皮來克”。
“薩哈爾地”為傳統鞦韆的一種,其起源與西域盛行的“竿術”有關。據《杜陽雜編》記載,唐代曾有有一位名叫石火胡的西域女子,能於百尺竿上張弦五條,並以八、九女子各居一條之上。這種技藝與維吾爾族的“薩哈爾地”頗有相同之處。
關於薩哈爾地的起源,還有另外一種傳說。在維吾爾族古中,流傳著一首古典敘事長詩《優素福一阿合麥特》。詩中說,王子優素福和阿合麥特兄弟二人因與其叔父包格拉可汗發生矛盾,被迫離家出走。他們率領部分民眾來到一處地方,架起空中轉輪使眾戲之,並伴以鼓樂以吸引各方散居農牧民前來投奔,以壯大實力。該詩描寫的是十三世紀維吾爾族的社會生活和歷史事件,據此可知“薩哈爾地”的產生至少不晚於十三世紀。另外,清人蕭雄在《嬉樂》一詩中,還對薩哈爾地作過描寫:“一架鞦韆索影微,風前搖揚彩霞衣.由來此技傳西域,怪底佳人愛奮飛。”
傳統的“薩爾哈地”,一般由高約十五、六米的主軸、木輪、輪桿以繩索連結而成。主軸垂直立於地面,輪桿套於主軸底部,由兩組(各四人)向同一方向推轉.主軸頂端裝木輪,與底部輪桿以繩相連。推動輪桿即帶動木輪轉動。木輪兩端各系兩根長繩,供遊戲者牽附。當人坐上薩爾哈地時,人人推輪桿帶木輪轉動,繩端攀附者隨之轉動,木輪越轉快,人也越飛越高。推桿人撒手以後,還可以借慣力轉飛良久。參與這種活動者多為更替進行。
除了上述形式,還有一種較簡單的薩爾哈地形式。這種形式的薩哈爾地是在地上豎一約6米至8米高的木桿,下端埋地,上端同樣套一車輪。輪上按等分間隔安4個環,每環垂一繩到地,繩末端結成能伸進大腿的環套。每繩一人,左腿伸入環內,左手援繩,同時以右腿蹬地,使之旋轉。愈蹬愈轉,愈轉愈快,愈快愈高,可離地飛轉。轉輪時每次應有二人或四人以保持平衡。其活動規則由眾青年當場推舉首領掌握。

刀朗舞

刀郎舞,又稱刀郎賽乃姆,是維吾爾族刀郎人在“麥西萊甫”(維語“聚會”)等民間活動中跳的集體舞。
刀郎舞,是一種表現刀郎人狩獵過程的舞蹈。每一個階段都有一個特殊的寓意。
開始,先是悠揚的散板,歌手引吭高歌,並伴有“哎呀呀”的伴詞,這是呼喚人們準備打獵,也可以說是刀郎舞的序曲。
舞蹈開始後的第一階段為“奇克特曼”,是舞者雙手左右擺動、左右半轉。這是表現獵人將濃密的灌木撥向兩邊尋找獵物的情形。而男女成對舞蹈中女舞者時而高舉右手,時而又高舉左手。則是男獵手舉著火把照明的動作。
第二階段叫“賽乃姆”,舞蹈動作隨鼓聲變快轉向激烈,兩人忽而臂膀緊靠,忽而旋風似的散開。隨即迅速回身,退步佇立,雙手拉開似彎弓欲射。這是發現獵物衝上去展開搏鬥的舞姿。
第三階段是“色里熱瑪”,這是表現狩獵勝利的舞蹈。舞蹈的氣氛熱烈而歡快,所有舞者單獨地時而向右、時而向左旋轉。
刀郎舞舞蹈中表現的狩獵活動,是由男女配合共同完成的,表現了男女共同勞動中親密無間的關係。這比男耕女織的農耕民族的夫妻關係親呢許多,也表現出了刀郎人男女共同維繫生存的緊密性和深厚的、默契的情愛。
隨著刀郎舞的推廣和普及,人們也在逐漸嘗試,把生硬的廣播體操變成翩翩的刀郎木卡姆健身操。這種刀郎木卡姆健身操,把廣播體操、健身操、刀郎木卡姆舞蹈等優美的動作融合到一起,分十四節拍,特別適合專業舞蹈人員表演或愛好健美的人群學習鍛鍊。如今,每當旭日初升之時,在維族聚居的街道空曠處,經常見到聚集著的人群,伴隨著歡快的刀郎樂聲,跳著節奏鮮明的刀郎賽乃姆健身操進行晨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