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漢字)

綦(漢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綦”,在甲骨文里,上部的“其”是一隻鞋的形象,下部是“絲”,指古人系鞋的帶子,而用在祭祀等重典上則表示莊重。《禮記·內則》曰:“履,著綦,”意即戴上裹腿,繫上鞋帶。綦,還有蒼青色的含義,《詩·鄭風·出其東門》:“縞衣綦巾,卿樂我員”綦巾,即“蒼艾色女服也。”另外,《荀子·王霸》:“夫人之情,目欲綦色,耳欲綦聲,口欲綦味,鼻欲綦臭,心欲綦佚,此五綦者,人情之所必不免也。”這裡的“綦”,又是“極”的意思了。今人寫信時還有“言之綦詳”、“念子綦切”的用法,不過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見。

綦多用於姓原本由姬姓演化而來,據《帝王世紀》記載,黃帝生於壽丘,長於姬水,故以姬為姓。帝嚳姓姬名俊,是軒轅黃帝的曾孫。據全國人口數據統計,綦姓人現在國內共有五萬多人,由於歷史原因,發生過幾次大的歷史遷徙,綦姓人口主要分布於山東、湖南、湖北、山西、和黑龍江等省份。歷史名人有綦鍪等。在河南等北方地區有郡望堂號、湖南等南方地區有北海堂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綦
  • 拼音:qí 
  • 四角號碼:44903 Unicode:CJK
  • 基本字義:青黑色,極,很,姓氏
基本讀音,部首筆畫,基本字義,詳細字義,名詞,副詞,古籍解釋,

基本讀音

拼音:qí 多音:xì

部首筆畫

部首:糸 部外筆畫:8 總筆畫:14
五筆86:ADWI 五筆98:DWXI 倉頡:TCVIF
筆順編號:12211134554234 四角號碼:44903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7DA6

基本字義

1. 青黑色:~巾。
2. 極,很:~難。~切。言之~詳。
3.姓氏。

詳細字義

名詞

1. (形聲。從糸,其聲。糸( mì),細絲。從糸的字多與絲縷布帛有關。本義:蒼灰色)
2. 同本義 [dark grey]
綥,帛蒼艾色。——《說文》
縞衣綦巾。——《詩·鄭風·出其東門》。傳:“蒼艾色女服也。”
四人綦弁。——《書·顧命》
世子佩瑜玉而綦組綬。——《禮記·玉藻》
3. 又如:綦巾(青白色的女服,古代未嫁女子所服);綦弁(古代蒼灰色的皮冠。一說為赤黑色的皮冠)
4. 鞋帶 [shoelace]
夏葛履…,組綦繫於踵。——《儀禮·士喪禮》
5. 足印 [footprint]。如:綦跡(足跡;蹤跡);綦履(履跡;腳印);綦轍(足跡和車輪輾過的痕跡。比喻前輩的遺澤)
6. 標準 [standard]
如是則下仰上以義矣,是綦定也。——《荀子》
7. 通“基”。基本 [base;foundation]
如是則下仰上以義矣。是綦定也。——《荀子·王霸》
【6、7釋義辨析】
《荀子集解》王先謙著,《王霸》篇“如是則下仰上以義矣,是綦定也”,楊倞註:“綦”,當為“基”。基,本也。言以義為本。劉台拱曰:此綦亦訓極,義如“皇極”之極,不必破為基。又下文“國一綦明”,楊註:“綦亦當為基。”案綦亦訓極。極,猶言標準。王念孫曰:前極謂義,後極謂信也,俱見上文。
當如劉、王注,綦應訓極,標準也,本處代指信。所謂“綦定”,則謂國以信而立,無信則不立。
8. 通“”。頂點,終了 [top]
目欲綦色,耳欲綦聲。——《荀子·王霸》
9. 姓。如:綦公(複姓);綦毋(複姓);綦連(複姓)。

副詞

  1. 非常,很 [very]。如:綦溪(深峭,極深);綦谷(極深)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古文〕𥾟《廣韻》《集韻》《韻會》𠀤同綥。《說文》綥,或從其作綦。《博雅》綦,綺彩也。《書·顧命》四人綦弁。《傳》綦文鹿子皮弁。《疏》鄭康成云:靑黑曰綦。王肅云:綦,赤黑色。
《詩·鄭風》縞衣綦巾。《傳》綦巾,蒼艾色女服也。○按《說文》引《詩》作綥巾,云:未嫁女所服。
《儀禮·士喪禮》綦繫於踵。《注》綦,屨系也。所以拘止屨也。
《荀子·王霸篇》綦大而王,綦小而亡。
目欲綦色,耳欲綦聲。《注》綦,極也。綦或為其,傳寫誤耳。
姓。《廣韻》何氏姓苑云:義興人。
《集韻》渠記切,音忌。義同。綥原字從畁作,不從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