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綦毋
- 拼音:qí wú
- 注音:ㄑㄧˊㄨˊ
- 又寫作:綦毋、綥毋
姓氏源流,源流一,源流二,得姓始祖,遷徙分布,歷史名人,綦毋邃,綦毋俊,綦毋潛,綦毋懷文,郡望堂號,郡望,堂號,宗祠通用聯,
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大夫綦毋張之後,屬於以先祖名號為氏。據史籍《姓纂》、《通志·氏族略》、《姓解》等文獻記載,春秋時期,晉國有大夫綦毋張,時為晉軍大將。
在綦毋張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形成一支綦毋氏複姓,後大多省文簡改為單姓綦氏、毋氏、張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晉中綦氏、晉中毋氏、晉中張氏。
源流二
源於匈奴族,出自漢朝末期古匈奴綦毋氏部族,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為氏。綦毋氏部族,是秦、漢之際崛起於北方地區的匈奴族部落之一,也是匈奴民族的核心部落,驍勇善戰,農牧間作,其部族首領綦毋·伊牙斯曾擔任匈奴右賢王。到了南北朝時期的北魏王朝,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於太和十七~二十年(公元493~496年)將都城從平城(今山西大同)遷往大梁(今河南洛陽)入主中原之後,大力推行漢化改革政策,期間諸多鮮卑族、羌族、匈奴族等姓氏多漢化為漢字單姓,但匈奴綦毋氏部族卻保留了原始複姓。
在其後的歷史長河中,綦毋氏部族隨其他匈奴各部逐漸融合於鮮卑族、蒙古族、女真族、契丹族之中,最終大多融入漢族,後大多省文簡改為單姓綦氏、毋氏等,世代相傳至今,史稱河南綦氏、洛陽毋氏。
得姓始祖
綦毋張、綦毋·伊牙斯。
遷徙分布
綦毋氏複姓是一個多民族的古老姓氏,今已不再,多省文簡改為單姓綦氏、毋氏、張氏等,分別融入各姓氏大家庭,多以洛陽、會稽為郡望。
歷史名人
綦毋邃
事跡不詳,大抵為東晉時晉穆帝、晉哀帝時人,著有《列女傳》七卷、《孟子注》七卷、《二京賦音》二卷、撰《誡林》三卷、注《三都賦》三卷,今並亡。其中所注《孟子注》,於《隋書·經籍志》、《舊》、《新唐書》均曾載及。然有九卷、七卷之別。
綦毋俊
東漢上虞人,曾研究左氏《春秋》,安帝元初年間官交趾刺史、太僕。拔濟一郡,讓爵土之封。
綦毋潛
唐代詩人,字季通(約692-749),一說季進,荊州荊南(治今湖北省江陵)人。開元十四年(726年)登進士第,由宜壽尉入為集賢待制、校書郎,遷右拾遺、著作郎,終著作郎等。後以名位不達,掛冠歸隱江東。與張九齡、儲光羲、盧象、韋應物為文友,與李頎、王維唱酬頗多。其詩善於描繪山林景色,是盛唐時期田園山水詩作者之一。著有詩一卷,作品有《春泛若耶溪》等。存詩26首。
綦毋懷文
北齊冶煉家,又作綦母懷文。官至信州刺史,講求道術。總結北方冶煉經驗,以生熟鐵相澆,用牲畜溺脂浴淬,製成“宿鐵刀”,鋒利無比。這種“灌鋼”技術,隋唐之際仍沿用。
郡望堂號
郡望
洛陽府:亦稱洛陽郡。戰國時期,秦國的秦襄王始置洛陽縣,縣城以設在在洛水之陽(北岸)而名,當時屬於三川郡。西漢時期,洛陽開始成為河南郡治。東漢時期建為都城。三國時期的曹魏國及後來的西晉、北魏、五代後唐皆建都於此,南北朝時期東魏置郡,故城轄地在今河南省洛陽市白馬寺東漢水北岸。隋、唐兩朝,洛陽郡的轄境曾一度抵達今韓國漢城市以西九公里處,大唐王朝的大周皇帝武則天曾以洛陽為都城達十四年。由於新莽、唐朝、五代後唐、後粱、後晉、後漢、後周、北宋、金國也都以洛陽為陪都,故而歷史上多稱洛陽為“六朝古都”。
會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於原吳、越之地置郡,治所在吳縣(今江蘇蘇州),轄境包括有江南、浙江省大部及皖南一部。西漢武帝元封五年乙亥(公元前106年),會稽郡受督於揚州刺史部,時領二十六縣,在今浙江省境內有十八縣。東漢朝永建四年己巳(公元129年)分吳、會稽為二郡,會稽移治山陰(今浙江紹興),有浙閩之地。西漢時期轄地在今江蘇省長江以南、茅山以東、浙江省大部份(僅天目山、淳安縣西部小部分地區除外)、安徽省水陽江流域以東及新安江、率水流域一帶及福建全省。三國時期孫吳國分設臨海(今浙江台州)等郡後,其轄境縮小。西晉朝太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以會稽地封驃騎將軍孫秀,以郡為國,稱會稽國。隋朝開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平陳,省郡縣,廢會稽郡為越州,後又分山陰縣置會稽縣。清朝順治年間(公元1644~1661年)移治到山陰縣(今浙江紹興)。民國時期合會稽、山陰二縣為紹興縣。今為浙江省紹興市。
堂號
洛陽堂:以望立堂,亦稱大梁堂、白馬堂。
會稽堂:以望立堂。
宗祠通用聯
七言通用聯
治左氏而官刺史;
舉進士以擅詩名。
——佚名撰綦毋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東漢上虞人綦毋俊,曾研究左氏《春秋》,安帝元初年間官交趾刺史。下聯典指唐代詩人綦毋潛,字孝通,荊南人,開元年間進士,歷官校書郎、宜壽尉、右拾遺、著作郎等。其詩多寫方外之情和山林孤寂之境,表現出追慕隱逸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