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綠茶金三角”,是指中國綠茶的最集中產區中的最優勢地域。可分為三個層次,小三角、中三角和大三角。小三角是綠茶金三角核心區,包括休寧、婺源、開化及其周邊地帶;中三角即為“綠茶金三角”,包括安徽黃山地區、江西的上饒地區和景德鎮、以及浙江的衢州地區和淳安建德一帶;大三角是綠茶金三角的外延地域,是指浙皖贛三省,北緯28°~32°線範圍內盛產優質綠茶的三角形區域。包括浙江大部、江西的東北部、安徽皖南及皖北沿江部分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綠茶金三角
- 類型:綠茶產地
- 範圍:浙江大部、江西的東北部等
- 層次:小三角、中三角和大三角
- 優勢:歷史文化悠久,環境優美
- 作用:推動金三角茶產業的發展
中國是綠茶生產大國,生產量約占全國總產量的74%,出口約占全國總出口量的90%以上。而地處浙江、江西、安徽三省的交匯處,素有綠茶金三角之稱,高山名優生態綠茶萎萃。其地又是我國重要的出口茶生產基地。因此,著力打造和提升綠茶金三角地位,對推動金三角茶產業發展有著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具體來看,“綠茶金三角”大三角區域內集中分布著大量的名優綠茶。
浙江有:杭州的西湖龍井、開化的開化龍頂、長興的顧渚紫筍、德清的莫乾黃芽、安吉的安吉白茶、餘杭的徑山茶、臨安的天目青頂、新昌的大佛龍井、建德的千島銀針、桐廬的雪水雲綠、諸暨的綠劍茶、淳安的千島玉葉、東陽的婺州東白茶、金華的雙龍銀針、余華舉岩、蘭溪的蘭溪毛峰、浦江的浦江春毫、磐安的磐安雲峰、縉雲的仙都曲毫、江山的江山綠牡丹、遂昌的龍谷麗人、龍游的方山茶、景寧的金獎惠明、松陽的松陽銀猴、武義的武陽春雨、泰順的三杯香、龍泉的風陽春。
安徽有:黃山的黃山毛峰、太平猴魁、休寧的松羅茶、屯綠、歙縣的頂谷大方、黃山綠牡丹、涇縣的涌溪火青、涇縣特尖、宣城的敬亭綠雪、郎溪的翠魁、黟縣的移山雀舌、青陽的九華毛峰、貴池的責池翠微、銅陵的野雀舌、東至的碧色天香、石台的蓬萊仙茗、廬江的萬山春若、舒城的小蘭花、桐城的桐城小花、岳西的岳西翠蘭、太湖的天華谷尖。
江西有:婺源的婺綠、婺源的婺源若眉、大鄣山茶、上饒的上饒臼眉、廬山的廬山雲霧、浮梁的浮瑤仙芝、修水的雙井綠、南昌的前嶺銀毫、梁渡銀針、永修的攢林雲尖、豐城的周打鐵茶、羅豐茶、鉛山的苦甘香茗、玉山的紫湖春露。
綠茶金三角核心區的優勢一是產茶歷史文化底蘊。婺源產茶歷史悠久,唐代陸羽《茶經?八之出》稱:“歙州(茶)生婺源山谷。”《全唐文》載劉津《婺源諸縣置新城記》稱:“太和中,以婺源、浮梁、祁門、德興四縣,茶貨最多。”可見,早在唐代,婺源己是我國著名的茶區。
根據上述可知,婺源綠茶是唐載《茶經》,宋稱絕品,明清入貢,1915年還曾榮獲巴拿馬力同博覽會金獎。
開化毗鄰婺源,明代理學家朱慕曾到開化講學。朱嘉詩曰:“仙翁遺石灶,宛在水中央。飲罷方舟去,茶煙裊細香。”寫出了朱嘉對茶的喜愛。
開化地處錢塘江源頭,產茶歷史悠久。開化縣有座大龍山,明代時所產茶葉,稱作“大龍茶”,產於大龍山之頂的茶,品質最好,因而稱之為“開化龍頂”茶。傳說元朝末年,朱元璋與陳友諒在九江大戰失敗,劉伯溫與朱元璋走散。劉伯溫往開化撤退,來到開化大龍山,人疲馬乏之時,喝到了當地的好茶,精神振奮,疲乏頓消。後來劉伯溫將這種好茶獻給朱元璋,朱飲後連聲叫絕,問明產地便賜名“大龍茶”。後來朱元璋做了皇帝,年年進貢大龍茶,這大龍茶就是“開化龍頂”的前身。“大龍茶”是朱元璋皇帝賜名的,是明代著名貢茶,這對飲茶愛好者將會產生大的影響。
綠茶金三角核心區的優勢之二是生態環境。綠茶金三角核心區山高雲霧多,休寧的齊雲山、黃山、婺源的大鄣山、開化的大龍山,都是盛產高山生態茶的地方。優越的自然環境和一如既往的生態保護和建設,孕育了茶葉優異的自然品質。以開化為例,開化縣作為全國17個具有全球意義的山地保護地區之一,全國9個生態良好地區之一。據國家環境質量監測資料顯示,開化在全國2348個縣(市)生態環境排序中,生態環境總體質量名列第16位,大氣質量、水體質量、生物豐度指數、植被覆蓋指數均列前10位。因此茶葉的品質自然更好,沒有污染也就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