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化降噪是指栽植樹木和草皮以降低噪聲的方法。樹木的葉、枝、乾是決定樹木降噪效用的主要因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綠化降噪
- 外文名:noise reduction by afforestation
- 性質:栽植樹木和草皮以降低噪聲的方法
- 主要因素:樹木的葉、枝、乾
- 學科:生態工程
- 領域:環境科學
簡介,綠化降噪的標準,聲衰減量數據,綠化降噪方式,作用,
簡介
聲波射向樹葉的初始角度和樹葉的密度決定樹葉對聲音的反射、透射和吸收情況。大而厚、帶有絨毛的濃密樹葉和細枝對降低高頻噪聲有較大作用。樹幹對低頻噪聲反射很少,成片樹林可使高頻噪聲因散射而明顯衰減。不同的樹種、組合配植方式和地面的覆蓋情況也對降噪有一定影響。聲音經過疏鬆土壤和草坪的傳播,會有超過平方反比定律的附加衰減。從遮隔和減弱城市噪聲的需要考慮,配植樹木應選用常綠灌木與常綠喬木樹種的組合,並要求有足夠寬度的林帶,以便形成較為濃密的“綠牆”。沿城市幹道散植的行道樹一般沒有降噪效用。
綠化降噪的標準
一般地說,樹木或樹木構成的綠化帶不是有效的聲屏障,對噪聲的衰減作用很有限。栽植樹木和草皮以降低噪聲的方法石一般地說,樹木或樹木構成的綠化帶不是有效的聲屏障,對噪聲的衰減作用很有限。頻率1000赫茲以下的聲音,由於地面土質鬆散,使聲音在傳播過程中有超過平方反比定律的逾量衰減。在頻率高時,樹幹只起散射作用,使聲音向各方向分散,樹葉的吸收作用,也只是在樹葉的周長接近或大於聲波波長時,才有較大的效果。所以要想得到綠化降噪的良好效果,樹要種得密,林帶要相當寬,而且要栽植闊葉樹。
聲衰減量數據
綠化地帶是指能種植樹木、花草等綠色植物的地帶。綠化地帶的聲衰減量實測數據因聲波頻率、樹林密度和深度而異。在2000赫以上的聲衰減量的典型值是每10米降低1分貝左右,在100米以外可降低10分貝。在樹木密集(可見距離約15米)、地下草木叢生的情況下,測得的聲衰減,在南京茂密樹林中進行聲衰減測量,所得結果基本一致。
綠化降噪方式
一般說來,低於地面的幹道和綠化帶組合的方式是降嘴氏交通噪聲的有效手理廷。在這種情況下,住宅前有7一15米寬.2米高的樹籬,可降低噪聲3一4分貝。
作用
綠化帶如不是很寬,降噪作用就不會明顯。但心理作用是很重要的,在街道兩旁、辦公室外、公共場所和庭院中用草木點綴,能給人以寧靜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