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領導學

經濟領導學

經濟領導學是研究經濟領域領導活動的特點、方法及其規律的科學。是領導科學知識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以經濟領域的領導工作為研究對象,從較高層次研究領導經濟活動、促進生產力發展的特點,方法和一般規律。同經濟管理學有著根本的區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經濟領導學
  • 外文名:Economic Leadership
  • 性質:新興邊緣學科
  • 特點:實踐性、政策性、綜合性
  • 出版社:中國財經出版社
  • 作者:邱霈恩
  • 頁數:545
  • 包裝:平裝
  • 出版時間:2007-02-01
  • 類別:經濟管理
內容簡介,目錄,經濟領導學的研究內容,經濟領導學的基本特徵,經濟領導學的主要任務,經濟領導學的理論體系,經濟領導學的研究方法,經濟領導學的意義,

內容簡介

從實際內容看,領導學早就作為一門非常實際、極端重要的學問而存在了,幾乎與人類歷史一樣久遠,是最古老、最具實質意義的社會科學之一。 本書根據國內外許多領導實踐資料和研究者關於領導學的研究成果,在充分研究的基礎上,對領導學的不同層面進行必要的研究和闡述。

目錄

第一篇 領導學概論第一章 領導學的形成與界定第一節 領導學的形成與確立第二節 目前領導學界對領導學的界定第三節 領導學的現代界定第四節 領導學的特性第二章 領導學的研究對象、範圍和構成第一節 領導學的研究對象第二節 領導學的研究範圍第三節 領導學的分支學科第四節 領導學的研究目的、目標與方向第三章 領導學的學科地位、研究要旨與方法第一節 研究和學習領導學的必要性與重要性第二節 領導學與相關學科的關係第三節 領導學研究要旨第四節 領導學的研究方法第四章 領導學的基礎與發展第一節 領導學的實踐基礎第二節 領導學的思想理論基礎第三節 領導學的時代基礎第四節 領導學的學術基礎第五節 領導學的發展概況第二篇 一般領導原理第五章 領導的本原第一節 領導的界定第二節 領導本質第三節 領導之本與領導的依據和依託第四節 領導價值第五節 領導取向第六節 領導的目的與目標第七節 領導的職能職責與領導的範圍和層次第八節 領導的類型第六章 領導權力第一節 權力與領導權力第二節 權力的一般構成與主體關係第三節 領導權力的涵義與特徵第四節 領導權力的分類與構成第五節 領導權力的地位與作用第六節 領導權力的變化發展第七節 領導權力的運作第八節 領導權力運作的原則要義第七章 領導方法論第一節 領導規律第二節 領導原則第三節 領導方式與領導模式第四節 領導方法與領導藝術第五節 領導方略第八章 領導的起源與發展第一節 領導產生的原因和基礎第二節 領導的形成和發展第三節 新世紀領導發展的趨勢與取向第三篇 領導主體與領導客體第九章 領導主體第一節 領導主體的概念和特點第二節 領導主體的構成第三節 領導主體的職能職責第四節 領導角色第五節 領導群體結構第十章 領導客體第一節 領導客體的涵義與特徵第二節 人與社會公眾第三節 社會與組織機構第四節 事業第五節 政治和文化第六節 經濟與企業第四篇 領導素質與領導人才第十一章 領導素質理論第一節 素質與領導素質第二節 素質與七個重大的成功等式第三節 領導素質的極端重要性第四節 領導素質的劃分與構成第五節 領導素質運動第十二章 領導素質的具體內涵第一節 平台性素質第二節 基礎性素質第三節 器用性素質第四節 核心性素質第十三章 領導人才理論第一節 領導人才與領導素質第二節 領導人才規律第三節 人才強國戰略的主軸、基礎和關鍵第四節 領導人才工作中存在的弊端第五節 領導人才的選拔、使用和開發第十四章 領導人才選拔任用機制第一節 領導人才選拔任用機制概述第二節 綜合性選拔任用機制第三節 識人用人機制第四節 流動調節機制第五節 監督控制機制第五篇 領導環境第十五章 領導環境第一節 領導環境的界定、特點與構成第二節 國際環境與社會環境第三節 機構性環境與制度性環境第四節 領導環境與領導的關係第十六章 領導體制第一節 領導體制概述第二節 領導體制的類型第三節 領導體制對領導主體及領導業績的影響第四節 領導體制的影響因素及變化發展規律第十七章 領導關係第一節 領導關係的實質、特點與構成第二節 領導主體與領導客體的關係第三節 領導權力關係第四節 領導關係對領導主體的影響第五節 領導關係對領導格局和領導事業的影響第六節 領導關係的影響因素及變化發展規律第十八章 領導體制改革與領導關係最佳化第一節 領導體制改革與領導關係最佳化的必要性和相互關係第二節 領導體制改革與領導關係最佳化的目標和原則第三節 領導體制改革與領導關係最佳化的對策第六篇 領導過程第十九章 決策第一節 決策的實質與涵義第二節 決策的要素、模型與構成第三節 科學決策第四節 科學決策程式與步驟第五節 科學決策的原則第六節 科學決策的方法第七節 領導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第二十章 實施決策第一節 動員第二節 組織第三節 指揮第四節 溝通第五節 協調第六節 控制第七節 糾錯與追蹤決策第二十一章 用人第一節 領導用人概述第二節 領導用人的成效及其基礎第三節 選人用人的標準與原則要義第四節 選人用人的方式方法第五節 做好用人工作的對策思路第七篇 領導考評與領導監督第二十三章 駕馭第一節 駕馭的藝術第二節 團結的方法與藝術第三節 激勵的原則、手段與途徑第四節 批評的方式方法與藝術第五節 懲處的原則和方法第二十三章 領導考評第一節 領導考評的概念、實質與特性第二節 領導考評的功能與作用第三節 領導考評的範圍、內容與類型第四節 領導考評的標準和標的第五節 領導考評的基本過程與基本原則第六節 領導考評的基本方式與方法第七節 領導素質考評第八節 領導績效考評第二十四章 領導監督第一節 領導監督的實質與特徵第二節 領導監督的功能與作用第三節 領導監督的核心內容第四節 領導監督的基本過程第五節 領導監督的範圍與類型第六節 權力機關的監督第七節 權威公共部門的自我監督第八節 社會監督第九節 領導監督的改進與加強後記

經濟領導學的研究內容

(一)經濟領導學具有自己獨特的研究對象
經濟領導學作為一門科學,具有自己獨特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和內在的規律性。概括起來講,它以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方法論基礎,研究經濟領導活動現象本質的、內在的聯繫及其發展變化規律,其主要內容包括經濟領導活動主體、經濟領導活動過程、經濟領導活動方法等各方面的特殊矛盾性及其內在聯繫,從而揭示經濟領導工作本身所具有的特殊規律。
(二)經濟領導學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基礎
1、經濟領導學的理論基礎。科學發展史表明,任何一門科學的創立,都要自覺或不自覺地接受某種哲學思想的指導。經濟領導學也是如此。經濟領導學作為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研究經濟領導工作理論與實踐規律的一門套用性科學,它必然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以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為科學方法論。特別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經濟管理、經濟政策和毛澤東、鄧小平的經濟管理理論和學說,奠定了經濟領導學的理論基石。
同時,經濟領導學作為一門新興邊緣學科,它是在經濟管理科學、領導科學、市場經濟學、經濟政策學等學科的邊緣地帶成長起來的。上述學科的一些原理、規律和方法,為經濟領導學提供了豐富的營養和可資借鑑的內容。隨著經濟領導工作理論研究的深化和發展,經濟領導工作理論日趨成熟,於是脫離母體,應運而生,成為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
2、經濟領導學的實踐基礎。經濟活動是一種最基本、最重要、最廣泛、最活躍的人類社會的活動。既然有經濟活動,當然就有經濟活動中的領導問題。我們黨和國家從事經濟領導工作已有幾十年的歷史,積累了大量寶貴的實踐經驗。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把全黨工作的重點和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後,隨著經濟改革的深入和對外開放的擴大,經濟領導工作日益為我黨、我國領導機關和廣大領導幹部所重視。黨的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生活中一場具有深刻歷史意義的革命性變革。面對日益艱巨、複雜的經濟領導工作,一些原來在計畫經濟體制下沿襲多年的領導方式已經行不通,有些經驗和招法已經失靈。領導機關和領導者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為自己定位,採取什麼樣的工作方式,已經成為一個全新的課題並擺在各級領導幹部和理論工作者面前。深入研究這個課題,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轉變經濟工作的領導方式,對於加強和改進當前的經濟領導工作,將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總之,從黨的十四大到黨的十五大期間,經濟領導工作在實踐經驗上的總結、理論上的探討,不論在深度還是廣度上,都有了較快的進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經濟領導學的建立奠定了比較堅實的實踐基礎。

經濟領導學的基本特徵

經濟領導學作為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其主要特徵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實踐性
經濟領導學的實踐性特徵,一是指經濟領導學產生於經濟領導工作實踐中,建立在豐富的經濟領導工作實踐經驗基礎之上,是經濟領導活動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經濟領導學與其他學科發展一樣,是在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基礎上,感性認識不斷上升為理性認識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和發展的。古今中外經濟領導工作實踐的積累與理論探索,特別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對經濟領導工作的多方實踐和探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經濟領導學的產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二是指經濟領導學一旦形成,它必然在更高層次上指導經濟領導工作實踐,在思想上、理論上和方法上對經濟領導工作具有指導意義,並在經濟領導工作的一些途徑方法和措施手段等方面具有直接運用價值,從而保證經濟領導工作沿著科學化的軌道發展,始終處在最最佳化的工作狀態。
(二)政策性
經濟領導學的政策性特徵,主要是指經濟領導學理論體系中所體現出的經濟政策性。經濟政策是經濟領導工作的依據,也是經濟領導學建立的依據。一方面經濟領導學理論體系中必須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和國家的經濟政策;另一方面,經濟領導學所探討的經濟領導工作規律,又可為制定正確的經濟政策提供理論依據。可見,經濟領導學的政策性與黨的基本路線及國家的經濟工作政策,既有密切的聯繫,又有嚴格的區別。其主要區別是對經濟領導工作機制的影響,對於經濟領導者來說,國家的經濟政策具有指令性和嚴肅性,它一經頒布就有法定的約束力,經濟領導者必須貫徹執行。而經濟領導學的理論、方法及所揭示的規律,是經濟領導者所必須學習和遵循的,但無法定的約束力。
(三)綜合性
經濟領導工作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一方面,經濟領導工作的對象主要是有一定覺悟、有文化、有理想、有個性的各級各類經濟工作人員和幹部;另一方面,經濟領導工作是一個由多個環節綜合協調的過程,這些環節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相互制約,哪一個環節出問題,都影響著經濟領導工作的質量。經濟領導工作對象和過程的複雜性,決定了經濟領導學學科的綜合性。

經濟領導學的主要任務

一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研究我國古代經濟領導工作的寶貴遺產,並大膽借鑑國外經濟領導工作的經驗,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大膽探討經濟領導工作的科學理論體系。
二是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和國家的經濟政策,系統總結我國經濟領導工作中的經驗和教訓,將大量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使零碎的經濟領導工作思想、經濟領導工作理論條理化和系統化。
三是從理論的高度指導經濟領導工作的具體實踐,加速經濟領導工作的科學化進程,不斷提高經濟領導工作水平,為現代化經濟建設服務。

經濟領導學的理論體系

經濟領導學不僅有自己獨特的研究對象,而且具有十分豐富和深刻的內容。它既要研究經濟領導工作的一般原理、原則、方法、規律等理論問題,又要研究探討不同社會制度下如何做好經濟領導工作的問題;既要研究巨觀層次、中觀層次上的經濟領導工作問題,又要研究微觀層次上的經濟領導工作問題;既要總結過去經濟領導工作中的經驗和教訓,又要研究探討新形勢下經濟領導工作的特點和規律。概括地講,經濟領導學的理論體系框架中應有以下主要內容:(1)經濟領導工作的歷史沿革;(2)經濟領導工作體制(如國外的經濟領導工作體制、我國的經濟領導工作體制等);(3)經濟領導工作主體建設(如經濟領導者自身建設、經濟領導工作班子建設等);(4)經濟領導工作的指導思想、方針、政策與原則;(5)經濟領導工作方法與藝術;(6)經濟領導職能(經濟領導預測、決策、計畫、調控、監督、服務等);(7)部門經濟領導論(農業經濟、工業經濟、旅遊經濟、商業經濟、知識經濟領導論);(8)區域經濟領導論(如城市經濟、縣域經濟、鄉鎮經濟領導論);(9)企業領導論(微觀經濟領導論);(10)經濟改革領導論(如國有企業改革領導論)。

經濟領導學的研究方法

任何一門科學都有其研究的方法,只有通過這些方法才能實現揭示其規律的任務。經濟領導學的研究方法與其他學科一樣,主要有辯證的方法、歷史方法、邏輯方法、比較方法、系統方法等。

經濟領導學的意義

經濟領導學的創立,有利於造就大批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領導者、新型企業家,進一步加速我國現代化經濟建設的歷史進程,也有利於促進相關學科的深入發展,為我國的科學進步作出積極的貢獻。
經濟領導學既然來源於經濟領導工作的實踐,是經濟領導者共同經驗的科學總結,是把經濟領導工作的具體經驗上升為理論,那么它反過來就必然會對經濟領導工作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經濟領導學研究了經濟領導工作的環境,研究了經濟領導學、企業家自身的素質和群體能量,研究了經濟領導者必須做好的工作,研究了經濟領導者與企業家做好工作的方法與藝術。簡言之,經濟領導學是造就經濟領導者、企業家的基礎讀本。因而,它的創立,對於年輕的經濟領導者可以起到ABC基礎教育的作用;對於年長的經濟領導者、企業家可以起到參謀諮詢的作用;對於未來的經濟領導者、未來的企業家還可以起到參謀諮詢的作用。一句話,經濟領導學是經濟領導者、企業家的一位益友,是各類管理專業、經濟專業學生的一位良師,在增強經濟領導機關活力,提高經濟領導工作效率和經濟領導工作中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