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轉型的路徑分化及其整合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俄羅斯、中東歐等原計畫經濟國家向市場經濟的轉型實踐備受理論界的關注。於是,旨在研究轉型國家制度變遷特徵、過渡路徑選擇以及經濟過渡績效的轉型經濟學(transition economics)開始興起,轉型的內涵、原因、動力、方式、結果等等都成為轉型經濟學研究的重點。

基本信息,中文摘要,

基本信息

副題名
外文題名
論文作者
胡尹燕著
導師
景維民指導
學科專業
學位級別
博士論文
學位授予單位
學位授予時間
2008
關鍵字
轉型經濟 市場經濟 經濟體制改革 經濟效果
館藏號
F045.5
館藏目錄
2009\F045.5\2

中文摘要

這其中,如何完成轉型,需要經由怎樣的路徑才可以平穩實現經濟的轉型成為學術界關注的熱點問題。確實,對於轉型的研究,僅僅關注轉型的目標或是轉型的終點都是不夠的,還要關注從起點走向目標的路徑及其過程。因為轉型國家的體制轉型和經濟發展都很重要,而轉型路徑的選擇是實現這兩者協調發展的關鍵。因此,本文選擇轉型路徑作為考察轉型實踐的視角,試圖找出影響轉型國家路徑分化的因素,分析路徑的選擇和經濟績效之間的關係,考察轉型國家在現有路徑條件下面臨的挑戰和困難,探討最佳化轉型路徑、對轉型路徑進行整合的必要性、可能性和整合的維度。 在借鑑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本文力圖構建一個對轉型國家的整體經濟轉型路徑研究的理論分析框架,在此基礎上對不同國家具體轉型路徑的差異進行比較,以探討經濟轉型的演進規律。從對於中國、前蘇聯和中東歐轉型國家轉型進程的分析,本文提出影響轉型國家轉型路徑選擇的因素既有使之趨同的因素,又有使之分化的因素。使轉型國家的轉型路徑趨同的因素有:相同的邏輯起點、相似的轉型任務、相同的走向——走向現代市場經濟。使之分化的因素則包括:客觀因素(初始條件、外部環境、偶然事件因素)和主觀因素——轉型主體的態度。由於本文著重研究轉型路徑的分化和整合,因而,對分化的因素進行了深入分析。 關於經濟轉型路徑的起點、終點及轉型路徑分化的表現本文分別進行了研究。轉型國家在轉型的邏輯起點一致,轉型的一般性目標相同的情況下,在轉型的進程中出現了路徑的分化。根據轉型國家在轉型的目標、轉型的方式、轉型的順序等方面所表現出的差異,轉型國家經濟轉型的路徑可以劃分為三種類型:以波蘭、捷克和匈牙利等國為代表的中東歐國家的轉型路徑、以俄羅斯為代表的獨立國協國家的轉型路徑,以及以中國為代表的東亞國家的轉型路徑。 本文將轉型路徑的分化和轉型績效結合起來進行分析,從實證的角度,詳細探討了轉型路徑的分化是如何影響了轉型績效的差異。並在分析原有轉型路徑對轉型國家經濟健康發展的約束作用的基礎上,從提高轉型績效,促進轉型國家經濟進一步健康發展的角度,提出轉型路徑的再造,即轉型路徑的整合。並從轉型路徑整合的必要性、可能性、整合的維度等方面進行深入闡述。 採取比較研究的方法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比較研究是人文社會科學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通過比較,能夠在各類社會現象與變化之間找出聯繫,發現隱藏的邏輯關係,從而有利於建立對於相關社會現象分析的框架,有利於我們對於相關社會現象有更深刻的認識。就比較研究本身來說,最基本的要求是確定研究對象的可比性。對於本文而言,研究的對象是自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來,世界範圍內前計畫經濟體制國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型的路徑。由於轉型國家具有相同的邏輯起點、相同的轉型走向、相似的轉型內容,並且轉型的方式基本上都是以和平方式進行,筆者認為本文適於運用比較研究的方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