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衰退指標

所謂經濟衰退是指經濟出現停滯或負增長的現象。經濟衰退表現為普遍的經濟活力下降,和隨之產生的大量工人失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經濟衰退指標
  • 解釋:指經濟出現停滯或負增長
  • 影響:導致多項經濟指標同時出現下滑
  • 依據:GDP,生產率,利潤及就業率
嚴重的經濟衰退被定義為經濟蕭條。毀滅性的經濟衰退則被認為是經濟崩潰。經濟衰退與過量商業存貨,消費量的下降(可能對未來失去信心)技術創新和資本積累的缺乏以及股市的隨機性有關。
至於符合什麼樣的條件才能算經濟衰退,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定義。一般來說,對“經濟衰退”這一術語有兩種解釋。
第一種解釋也是最為普遍的,既是如果一年連續兩個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出現衰退。就可以定義為認定為出現經濟衰退。這個定義雖然被人們廣泛使用卻沒有完全被全世界各國接受。
另外一種界定為依據的因素是,如果大多數經濟部門連續6-12個月出現生產率,利潤,成交量及就業率大副下降的情況,則可以認為是衰退,比如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就將經濟衰退定義為更模糊的“大多數經濟領域內的經濟活動連續出現幾個月的下滑”。
經濟衰退可能會導致多項經濟指標同時出現下滑,比如就業,投資和公司盈利其他伴隨現象還包括下跌的物價(通貨緊縮)。當然,如果經濟處於滯脹的狀態下,物價也可能快速上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