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佛法本身來說,教、理、行、證的修學次第,已經為佛弟子指明了修學的道路。但是,佛弟因為自已的資質、喜好的不同,往往有所偏向,於是形成不同類型的佛法,有重義理、重實踐等區別。但是,作為佛弟子來說,義理的探討是為了將佛陀所要開示的真實事理,充分、完整地表達出來。重修證的佛教,主要是從利益眾生的角度,重視佛法的適應性、實效性,所以對事相的分別比較少。雖然存在著種種不同的側重,但都是佛法的根本,都是以義理知識與實踐經驗相結合為中心。 寧波姚江邊著名古渡口——青林渡北岸,坐落著千年古剎寶慶寺。北宋太宗端拱年時,僧宗定始創。南宋嘉定年宋寧宗賜名[寶慶講寺]。一代大儒、《三字經》作者、禮部尚書王應書王應麟和另一大儒黃震都曾在此留下墨寶。寺周碧流環繞,綠樹如蔭,寺內殿堂重輝,玉佛莊嚴。今天,寶慶寺正在朗宇法師的帶領下,穩步發展。
基本介紹
- 書名:經典詮釋與中國佛學
-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 頁數:549頁
- ISBN:7801237714
- 作者:楊維中
- 出版日期:2006年8月1日
- 開本:32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收入了作者十年來所寫的佛學論文的主要作品17篇。其中,第一篇論文寫於1996年攻博期間,內容與作者工作時所獲得的資料有關,收於此著以作紀念。其它的論文大致反映了作者近十年來研究的範圍:佛教經典詮釋、佛教心性論、佛道思想比較等等,由於參加學術活動等原因也略微涉及到近現代佛教。
圖書目錄
總序
唐初三階教大德惠恭行歷及其佛學思想
法顯與《佛國記》
論《楞嚴經》的真偽之爭、佛學思想及其對中國佛教的影響
《華嚴經》的形成、漢譯、基本思想及其修行論意義
《華嚴經·入法界品》的思想內容及其對中國佛教的影響
論《華嚴經·十地品》的佛學思想及其對中國佛學的影響
“六家七宗”新論
論中國佛教的“心”、“性”概念與“心性問題”
中國佛教心性論的四種範式及其比較
從詮釋學方法看儒、道對佛教心性思想的影響
四祖道信大師《人道安心要方便法門》校釋導言
論新羅順之禪師對溈仰禪法的發展
楊岐方會的禪學思想及其門下弟子
以《宗鏡錄》為例論永明延壽對唯識思想的攝取
近代佛學巨擘范古農的生平及其佛學思想論略
“與時俱進”與“契理契機”:中國佛教教團制度的現代化之路
近代中國對傳統佛教的反思與日本的“批判
佛教”駁議
後記
唐初三階教大德惠恭行歷及其佛學思想
法顯與《佛國記》
論《楞嚴經》的真偽之爭、佛學思想及其對中國佛教的影響
《華嚴經》的形成、漢譯、基本思想及其修行論意義
《華嚴經·入法界品》的思想內容及其對中國佛教的影響
論《華嚴經·十地品》的佛學思想及其對中國佛學的影響
“六家七宗”新論
論中國佛教的“心”、“性”概念與“心性問題”
中國佛教心性論的四種範式及其比較
從詮釋學方法看儒、道對佛教心性思想的影響
四祖道信大師《人道安心要方便法門》校釋導言
論新羅順之禪師對溈仰禪法的發展
楊岐方會的禪學思想及其門下弟子
以《宗鏡錄》為例論永明延壽對唯識思想的攝取
近代佛學巨擘范古農的生平及其佛學思想論略
“與時俱進”與“契理契機”:中國佛教教團制度的現代化之路
近代中國對傳統佛教的反思與日本的“批判
佛教”駁議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