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解及來源
ballet一詞,源於古拉丁語ballo。最初,這個詞只表示跳舞,或當眾表演舞蹈,並不具有劇場演出的含義。芭蕾作為一門舞台藝術,孕育於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盛大的宴飲娛樂活動,17世紀形成於法國宮廷,這種宮廷芭蕾實際上是在一個統一的主題下,具有鬆散結構的舞蹈、歌唱、音樂、朗誦和戲劇的綜合表演,由專業的舞蹈教師設計,國王和貴族擔任演員,女角也由男子扮演,表演場地在皇宮大廳中央,觀眾則圍繞在大廳周圍觀看;演員戴皮製面具標誌不同角色,故又稱假面芭蕾。
1661年,路易十四下令在巴黎建立皇家舞蹈學院。17世紀70年代芭蕾演出開始使用黎塞留主教宮廷劇場。演出場地和觀眾觀看角度的改變,引起了舞蹈技術和審美觀點的變化,演員站立的姿勢越來越外開,由此正式確定了腳的5個基本位置,這5個外開的位置成為發展芭蕾舞技術的基礎。專業芭蕾演員應運而生,並逐步取代了貴族業餘演員,職業女芭蕾演員也開始登台演出,舞蹈技術得以較迅速地發展。芭蕾演出從基本上是一種自娛性的社交活動逐步轉變為劇場表演藝術。這個時期的芭蕾是從屬於歌劇的,宮廷作曲家J.?B.呂利在歌劇中加入芭蕾場面,實際上是一連串舞蹈表演,劇情反而顯得無關緊要,這時稱為歌唱芭蕾或芭蕾歌劇。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18世紀中葉。18世紀的芭蕾大師J.G.諾韋爾是芭蕾史上最有影響的舞蹈革新家。他在1760年出版的《舞蹈與舞劇書信集》中首次提出了"情節芭蕾"的主張,強調舞蹈不只是形體的技巧,而屬於戲劇表現和思想交流的工具。諾韋爾的理論推動了芭蕾的革新浪潮,在他和其他許多演員、編導的持續努力下,芭蕾從內容、題材、音樂、舞蹈技術、服飾等方面都進行了一系列改革,這些改革使芭蕾終於能夠與歌劇分離,形成一門獨立的劇場藝術。
芭蕾的作用
在芭蕾發展史上,主要有兩種美學觀點一直在起作用。一種觀點認為,芭蕾是"純粹的舞蹈",16世紀的義大利舞蹈教師、《王后的喜劇芭蕾》的編導B.de博若耶認為芭蕾是"幾個人在一起跳舞的幾何圖案組合"。這種觀點完全著眼於芭蕾的形式美,幾乎完全不考慮芭蕾的內容或情節,往往導致單純追求技巧的高超、華麗。18世紀中葉以前,這種觀點在芭蕾創作中居統治地位。另一種觀點強調芭蕾是"戲劇性舞蹈",諾韋爾的"情節芭蕾"理論最集中地代表這種觀點。他認為在一部芭蕾作品中,舞蹈要表現戲劇性內容,"情節和舞蹈設計要保持統一,有合乎邏輯的、明白易懂的故事作中心主題,和情節無關的獨舞及舞蹈片段都得取消",舞劇中"不僅是舞蹈技術光輝奪目,更須通過戲劇性表現,從情緒方面感動觀眾"。上述兩種主要觀點至今仍在起作用,不少編導致力於創作戲劇性的或有情節的芭蕾作品,也有的編導熱衷於無情節芭蕾,注重形式美,兩類作品中的優秀劇目都是觀眾所欣賞的,並作為保留劇目經常上演。20世紀以來,各種文藝思潮對芭蕾創作的影響越來越明顯,出現了許多不同風格的作品。
芭蕾舞劇院
俄羅斯芭蕾舞劇院
簡 介
俄羅斯國家劇院芭蕾舞團(“俄羅斯芭蕾舞劇院”前身)成立於1878年10月22日,它的奠基人是尼·羅曼諾夫公爵,是屬於國家性質的機構。當時,俄羅斯劇院是作為戲劇藝術的實驗室出現的,由傑出的戲劇大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與涅米洛維奇·丹欽科領導。
1946年,由俄羅斯著名芭蕾編導倡議:在俄羅斯國家劇院內,以莫斯科大劇院為基地成立了芭蕾舞團,該團由拉·查哈羅夫領導。最初,該團就奠定了自己的創作原則:慎重保護俄羅斯古典芭蕾舞學派的優秀傳統,探索與發展新的舞蹈形式。目前,該團的藝術總監由俄羅斯功勳演員、國際比賽獲獎者維·阿茨多夫教授擔任。他曾在國內一些主要芭蕾舞團擔任獨舞演員,現該團的演出劇目均由他策劃。
該團每年組織進修班供莫斯科大劇院、聖彼德堡馬林斯基劇院、克里姆林宮大劇院、別爾傑等團的獨舞演員深造,提高專業水平。該團的師資條件是值得許多芭蕾舞團羨慕的,其中有前蘇聯人民演員、國際比賽大獎獲得者娜·巴甫洛娃教授,俄羅斯人民演員阿·米海爾琴科,俄羅斯功勳演員葉·阿莫索夫(團的經理)等等。
2001年俄羅斯國家劇院芭蕾舞團重新註冊更名為俄羅斯國家芭蕾舞劇院。俄羅斯國家芭蕾舞劇院由60多名演員,由極大潛力,因為它擁有一切良好的條件來提高藝術水平與進行創作上的探索。主要演員有:俄羅斯功勳演員、國家比賽獲獎者:瑪·波衣達諾娃,國家芭蕾舞比賽獲獎者:斯·多奇諾娃、科·巴文斯基卡婭、瑪·羅曼諾夫、德·米海爾諾夫、艾·法希里斯拉莫夫。該團的主要劇目有: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胡桃夾子》;明庫斯的《唐·吉柯德》;比才的《卡門》;阿米諾夫的《一千零一夜》;卡拉耶夫的《七美女》及芭蕾精品等。
最近幾年,俄羅斯(國家)芭蕾舞劇院出訪演出的國家有:美國、西班牙、希臘、冰島、挪威、馬爾他、義大利、墨西哥、德國、中國等。
經典芭蕾舞
有《天鵝湖》、《胡桃夾子》、《睡美人》、《堂吉訶德》 《紅色娘子軍》 《白毛女》《大紅燈籠高高掛》
芭蕾之父
身為俄國“古典芭蕾之父”,馬里於斯·佩蒂帕卻是法國的編導大師。僅此一點,便足以證明芭蕾的國際主義基因。佩蒂帕1818年生於法國馬賽一個芭蕾世家,1910年卒於俄國克里米亞的古爾祖夫。他早年從父學舞,13歲隨其巡演,後隨名師A.維斯特里學舞,頗得要領,故曾與當紅明星F.愛爾斯勒同台表演。1845年赴馬德里作演員和編導,掌握的西班牙民間舞為日後的性格舞創作奠基。1847年赴聖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任芭蕾主演,為法國浪漫芭蕾編導大師J.佩羅和A.聖-萊昂作助理,1862年接任首席編導大師。在位34年,他為俄國新編了《唐·吉訶德》(1869)、《舞姬》(1977)、《睡美人》(1890)、《灰姑娘》(1893,合作)、《天鵝湖》(1895,合作)、《雷蒙達》(1898)共54部古典芭蕾舞劇,重編《海盜》(1880)、《帕基塔》(1881)、《吉賽爾》(1884)、《葛蓓麗婭》(1884)、《艾絲美拉達》(1886)、《仙女》(1892)等17部法國浪漫芭蕾舞劇,並為35部歌劇編了插舞,其精力之旺盛、成就之輝煌,令世人折服。其貢獻中,還包括為古典芭蕾舞劇確立了“雙人舞”和“性格舞”這兩大模式